漢字故事:「習」的由來——最初指小鷹學飛才用「習」

2020-12-17 拼說說

「習」是「習」的繁體字,從「羽」從「白」。《說文》裡面的解釋說:「習,數飛也。」「習」為什麼從「羽」,又為什麼解釋「數飛」?

原來「習」的本義是小鷹學飛的意思。《禮記月令》也說:「習,鷹乃學飛。」小鳥剛出生時帶有羽毛,可是卻不會飛翔的,正如注《說文》的錢炯說:「凡鳥生羽,始不能翥(zhù飛舉),而但(只是)數飛之。」這裡「數飛」就是反覆練習飛翔的意思。

關於小鷹學飛的故事,當一隻幼鷹出生後,沒享受幾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經受母親殘酷的訓練。在教飛行的課堂上,老鷹就會把它們帶到一片懸崖上,還未等小鷹站穩便一下子把它推下去。小鷹為了生存,只好拼命地扇動翅膀。可是小鷹總是飛出不願,就跌到山澗裡。老鷹便將它們抓上來 ,重新進行練習。就這樣,小鷹在吃盡苦頭後,終於學會了自由自在的飛翔。

「習」從小鳥學飛也引申為實習、演習的意思了。《論語》開宗明義第一句就是「子曰學而時習之」。這就是說,「剛學習了新知識,然後按一定時間去實習它。」

《史記孔子世家》記述孔子和他的弟子到宋國去,他的弟子在大樹下習禮。「習禮」為什麼要用「習」字呢?因為當時繁文縟節,禮數很多,若不反覆練習,禮數不能盡到,就有失禮的可能。

明確「習」的本義,以及它的引申義,對我們切實把握「預習」、「演習」、「習字」、「習題」、「補習」等詞義是有好處的。就從「習」字本義來說,不付之行動,不反覆實踐,不按時實踐都是不行的。所以有人主張,學生對新課文的預習,似乎改「預學」為好,就因為新接觸一篇課文,還談不上反覆練習。

習還從「白」,「白」原是「自」(鼻)的省寫,意為數飛時有氣息於口鼻。說明反覆練習飛翔也是要花力氣、要下功夫的。

「習」從鳥飛引申為實習、演習,再引申為通曉、熟悉。道理很明顯,反覆實習或是演習,有了實踐經驗,就自然通曉熟悉了。

《戰國策齊策》中:「誰習會計,能為文(孟嘗君)收債於薛者乎?」這裡誰習會計,就是誰熟悉會計。

「習」從熟悉義最後又引申為「習慣」義。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說,「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其中「習」就是習慣的意思。習慣有好、有壞,「習氣」、「習陋」、「習染」、「習非成是」都屬貶義。

以上就是漢字「習」的詞義演變,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獨家】習大大出訪故事:如約而至 習大大換乘小飛機去塔州
    ,當然還有『塔斯馬尼亞惡魔』,還說如果去大峽谷的話可能還能見到魅力的孔雀羽毛。來,送福利環節又到了:不過孩子們給習大大設計的塔州之行真是一次「萌萌噠」旅行,充滿童趣:塔斯馬尼亞惡魔、冰雪大冒險、可以踢足球的聖誕山野莓農場(孩子們也大大的足球愛好?)、還有塔斯馬尼亞最大的迷宮……信寄出後不久,學生們就收到了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的回覆。上周,中國駐澳大使馬朝旭親自將習大大和彭阿姨的回信送到學校。
  • 善讀「論語」1.1:「學而時習」是學什麼?
    《論語》中的「子曰」均指孔子所言。「學」,覺悟也,悟所不知也。孔子所謂的「學」,除非特別指明,均應指學習儒家的為仁之道,而非泛指一切學習活動。「時習」,即適時踐行。「時」,此處指及時、適時。一說指「時常」,今不從;「習」,本義是小鳥反覆地試飛。此處應是指練習、實踐。
  • 習爺爺給我們回信了!美國猶他州小學生的「中國結」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猶他州卡斯卡德小學的同學們特別開心,因為他們收到了一位「很酷」的中國爺爺的覆信,爺爺讚揚同學們漢字寫得好,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為增進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作出貢獻。同學們眼裡的這位「很酷的爺爺」,就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其中,有一段動人的故事。
  • 【學習動態】讓黨的科學理論「飛入高速入人心」,學「習」熱潮在揭...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甫一發行,廣東揭博高速迅速興起學「習」熱潮,通過中心組、討論會、分享會等多形式、多層次的學習宣傳,實現了黨員、團員以及職工群眾等各層級的學「習」對象全覆蓋,實現了黨的科學理論「飛入高速入人心」,真正把黨的科學理論轉化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的動力源泉。
  • 習主席希望我們「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習近平...
    習主席希望同學們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定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並內化為真正的核心思想,通過長時間的社會實踐來檢驗。習主席勉勵同學們潛心學習、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打牢知識基礎,提高綜合素質,真正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 學而時習,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修齊治平
    2020-05-18 00:50:29 來源: 小四故事 舉報
  • 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22:西班牙
    來打開腦洞,猜一猜下面這組是什麼?↓△ 都市太陽傘誰說歷史沉重呢,巷子深處總是音樂悠悠,音樂家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舞者們跳著熱情的弗拉明戈…所以,請大膽向前,學著跳起來,自顧自地精彩!猜您喜歡下列文章: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01:閩寧鎮的故事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02:大涼山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03:徐州市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04:廈門市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05:天津市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06:神秘的朱日和跟習主席一起學地理
  • 「學而時習之」的「習」,是「溫習」的意思嗎?不,這可不一定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時習之」的「習」,我們一般解釋為「溫習」,但楊伯峻先生卻認為,「習」在古代還常有「實習」「演習」的意思,在這裡解釋成「實習」更恰當。也就是說,學了知識,要按時去實習它。
  • 青島昇平路小學 | 我是習爺爺的小粉絲
    「黨是太陽我是花」,習爺爺這位大朋友的囑託,更是讓隊員們感到貼心,聽習爺爺的教導是每個隊員自覺的行動。每天收看新聞,了解世界風雲,國家大事,與祖國同呼吸,跟隨習爺爺的腳步走遍世界,已經成為三(1)隊員們的每天必修。習爺爺一直希望少先隊員成為紅色基因的傳承者。很多紅色歌曲,紅色影片小粉絲們早就耳熟能詳了。
  • 習書記的諄諄教導讓我終身受益
    我深深感受到,習書記身上有一種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懷,一以貫之、直觀生動地體現在他的一言一行中。當年習書記給我們寫信,讓我們感受到他作為正定縣委書記,對家鄉學子那份由衷而發的關愛。他邀請我們返鄉調研,為的是引導我們用知識去服務家鄉發展、造福家鄉人民。
  • 獨家:習主席在惠靈頓的一天
    20日上午,習主席由下榻的奧克蘭飛抵惠靈頓。好在兩地不遠,一個多小時便到了。惠靈頓素有「風城」之稱,天氣多變,但當天卻是風和日麗,暖意融融,很有「好友來了喜相迎」的感覺。為首的勇士緩緩走到習主席面前,將一把短劍投在地上,習主席俯身拾起。毛利族人確定習主席一行是為和平而來的善者。隨後,毛利族女子引吭高歌,數十名毛利族青少年跳起傳統的哈卡舞……
  • 《弟子職》臨習指要
    其所創新的篆體一改以往篆書的勻整單調和拘謹板滯,用筆於輕重頓挫中不失「剛健婀娜」,整體呈現出沉雄樸厚之風貌,變化多,更易書寫,也更易寫出性情。《弟子職》作為鄧石如「晚年極致」之作,運筆、結字皆臻人書俱老之境,充分反映出鄧氏的篆書風貌,且字數眾多,變化豐富,為學習鄧石如篆書的最佳範本。下面從用筆、行筆兩個方面來談《弟子職》的特點及臨習要點。
  • 習書記180餘字寄語閩東大學生
    於是,我就將這份手寫稿寄給了習書記。習書記收到後親筆修改並批示:「已閱,可退郭海鷹同學。習近平,10.27」。福州市委辦公廳還蓋了批轉章。  2013年6月19日下午,在習近平同志考察中國人民大學一周年之際,學校隆重舉行了「學理論、走基層、長才幹」師生座談會。
  • 【TO BE 南波萬】:秦山核電六月份「學而時習」知識競賽優勝集體第...
    【TO BE 南波萬】:秦山核電六月份「學而時習」知識競賽優勝集體第一名——技術四處團支部 2020-10-10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是學?什麼是習?什麼是學習?它和吃飯有什麼樣的必然聯繫呢
    否則就會怨天尤人或者生無可戀,要死要活的人,都是沒有學而造成的。然而,一個人要活著,吸收知識就像吃飯一樣,一日三餐,少了一餐不會感覺餓,但是內臟及身體機能會有什麼影響,只在身體自己知道!結果都是慢性的,因人而異,因環境而不同。老師經常教孩子的「一日不學,自己知道;兩日不學,老師知道;三日不學,考試結果都知道」。所以,學是一種規律,一種習慣,一個吸收知識的過程。
  • 俗話說:攝政王醉後夜晚春風習習,醒來發現沙發上鮮紅
    我要向大家推薦:古語:攝政王醉後夜晚春風習習,醒來發現沙發鮮紅,邪惡的微笑:我有個媳婦簡介:古語:攝政王醉後夜晚春風習習,醒來發現沙發上的鮮紅,邪惡的微笑:我有個媳婦。性格沉穩倔強,女軍醫,冷酷霸道王爺,相識並愛上相殺。
  • 微風習習,迷人的背心裙正當穿,顯瘦顯高不在話下
    微風習習,迷人的背心裙正當穿,才是你應該入手的單品,顯瘦顯高不在話下,小仙女怎麼會不心動呢?看到白色,我們就會想用優雅來形容,也正是這種優雅的白色背心裙,清爽不油膩,為你趕走悶熱。簡單的白色尖頭鞋,顯瘦顯高不在話下,服裝得體,讓你出席正式場合,也不會怯場。鄭爽的身材是偏瘦的,有時候都覺得爽妹子需要多吃點飯,長胖一點會更好看一點。
  • 習大大訪馬「畫外音」
    (一)一月兩聚首:總統夫婦親迎中國貴客【時間】當地時間9月14日下午5時30分許【畫面】傍晚時分,亞明總統夫婦提前來到機場等候。此時,一道彩虹出現在天邊……習近平主席乘坐的專機經過7小時飛行,穿越南亞次大陸,飛臨印度洋,緩緩降落在馬爾地夫機場島的馬累國際機場。
  • 程羽黑:更嚴重的和習 | 就《倭習辯》與早川太基君商榷
    賴山陽這首詩寫的是日本戰國時代的諸侯上杉家和武田家爭霸,「不識庵」指上杉謙信,「機山」指武田信玄。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時,上杉揮劍追殺武田,被武田逃了,詩中為上杉的流星一劍未能成功感到可惜。傳統觀點認為,這裡的「遺恨」是「可惜」的意思,「遺恨」的用法不符合漢語習慣,是種「和習」(日本特有的習慣),早川君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認為此處不是「和習」。
  • 2015熱詞「習大大」 你知道怎麼翻譯?外媒怎麼用?
    原標題:2015行至末尾,回看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出訪頻繁、足跡踏遍六大洲,「習大大」一詞從中國火遍世界,對這一來自中國民間、盡顯親暱的稱呼,外媒也不再陌生。天南海北的各國人民及媒體,都如何稱呼「習大大」呢?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