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夥伴在購買紅木家具的時候,第一個要看的就是家具的款式以及木板的紋理,其次再看家具的做工和工藝,這樣的順序是正確的嗎?到底是漂亮的花紋重要還是精湛的工藝重要呢?
其實,在紅木家具市場上,更多的廠商也在追求著紅木家具的花紋,工藝和用料都在為漂亮的花紋讓步。有人說,真正懂紅木的人做不成一家好的紅木廠商,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從材質到做工到用料,完完全全了解紅木家具至少要花上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而市場的需求就如同六月的天氣一般變化莫測,一心鑽研工藝,很有可能一個轉身就發現市場根本沒有容身之地。
市場更容易接受具有漂亮的花紋的紅木,原因有二。
原因之一,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對紅木有著很深的了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服裝店買服裝時,總是先看某一件衣服的樣子和款式,其次是顏色,價格,最後才關注它的材質和做工,甚至會為了好看的款式而忽略或者弱化材質和做工上的不足。而消費者在購買紅木家具時也是一樣的道理,顏色舒服,紋理漂亮的自然能俘獲更多消費者的喜愛。
很多紅木小白在購置紅木家具時,並未對紅木的材質和做工有著很深的了解,只是覺得某一套家具放在家裡很美觀就下了單。有限的紅木知識限制了他們去看一些做工或者工藝手法等方面上的差異,在明面的花紋和款式顯得更為直觀一些。獨特的花紋,漂亮的款式,外表上看起來像是一件精品,再加上對工藝的了解不是很多,消費者自然會在心裡覺得做工不會太差,整個家具的質量也是很好的。
原因之二,廠商追求利潤,迎合市場的心態。
我們依舊用買衣服做例子,當商家注意到消費者最看重的是衣服的樣式之後,便會向顧客展示出店裡衣服的樣式,為顧客介紹的時候也是樣式居多。但其實衣服穿著是否舒服,還是要看衣服的材質和做工。紅木家具的外表就如同衣服的樣子和款式,做工和用料就相當於衣服的材質和做工,紅木家具能否經受住時間的考驗,經久耐用也是取決於做工和用料。
消費者看重花紋和款式,各個廠商也改變了自己的營銷思路,在給顧客介紹的過程中也會著重介紹紅木家具的花紋,或者款式。並不是想要掩蓋做工或者選材有問題,更多的是因為很多消費者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即使說了,大部分的消費者也很難完全的理解,最後還是要依舊花紋和款式來確定買下那一套。雖說紅木行業的水深,但是大部分的廠商也是憑著良心做生意的,他們可能也試過與消費者講一講紅木的做工,從深層次的講一講那一套家具更好,只是知識水平不同,很難被認可,被接受。
大家知道,每一顆紅木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紋路,市場對紋路的高要求導致很多紅木廠商直接在關口將漂亮的木材收走,再以成倍的高價賣給其他紅木廠商。專攻工藝的廠商就吃了大虧,平均一套家具的成本就要比其他廠商高出至少三四千元,而做工上的差異又不能像紋路和款式那樣直接呈現在消費者的眼裡,因此也會流失很多顧客。於是很多用心做工藝的廠商就很難與其他廠商競爭,消費者一看到那些紋理特別漂亮,價格又相對較低的家具就會覺得性價比比較高,也更加樂意購買。這種情況也是現在紅木行業的主流做法,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來糾正,來改變。
在紅木市場,聽到最多的就是「我要什麼什麼樣的紋理」、「我要獨版」,等等這樣的話,很少有人再去關注「你們家用的是什麼樣的工藝」、「你們的細節是如何處理的,處理的到位嗎?」其實,大家在購買時不妨多關注關注家具的做工或者其他細節,紋路再漂亮也不過是一塊版,並不會決定整個家具的好壞。
現在市場上的紅木家具結合了各種風格,做出了越來越漂亮的款式和紋路,但是我們最初喜歡上紅木主要是因為它的材質和做工以及那份蘊含在紅木家具深處的中華文化,在創新時也不要忘記原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