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裡,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諸多豐厚的文化與物質遺產。可惜近代中國遭遇了一場文物浩劫,無數珍貴的歷史遺存以及文物被西方列強擄走或是流落民間。而在回收這些流失文物的道路上,國家付出了無比艱辛的努力。
那些被西方列強擄走的,除了通過外交手段,基本上很難使其再回歸祖國了。至於那些流落民間的,國家每年都有專項資金撥款,用於從百姓手中回購這些文物。不過,也有一些從未重見天日的寶物,藏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待今人發現。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的就是這樣一件國寶級的文物。
這件文物是現今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估值高達50億,如今已被專項保護,禁止出境展覽。這裡,筆者賣個關子,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發現過程。
不同於古墓挖掘和民間回購,這件文物的由來十分傳奇。一切,都得從41年前說起。1978年,江蘇省蘇州市,三名小學生正結伴出去遊玩,他們來到了一個叫瑞光塔的地方。這是位於蘇州盤門內的一座宋代古塔,相傳最開始是公元247年的三國時期,孫權為了迎接西域康國僧人性康而建。而在宋代大中祥符年間,經歷了一次全面重建。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這座古塔便成了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不過,那會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不必現在,常人還是可以隨隨便便進出的。
三位小學生進入塔內後不久,便開始在裡面嬉戲打鬧起來。而到了塔上三層時,他們意外發現塔中間的木柱和其他幾層不太一樣。湊近後他們發現,塔柱上竟然有個洞穴。洞穴口十分狹小,只能容納一個人進出。
這個發現立馬勾起了三個小學生的興趣,他們依次進入洞口,卻發現裡面一片漆黑,由於沒有手電和打火機這種照明工具。出於害怕,他們行進了一段距離後準備原路返回。
結果在返回途中,也不知是哪個孩子的腳不小心碰了塊石板。這是塊活動石板,挪開之後,發現原來是個洞中洞,裡面還有光亮傳出。這下三個小孩不怕了,順著新洞口往下走去。借著外頭透過的微微光亮,他們發現自己來到了瑞光塔3層和2層的夾層中。這層裡有個跟他們人差不多高的黑色木箱,箱子看起來頗為精緻,好奇心促使他們打開了木箱。
結果,木箱中藏著一大堆經文,同時還有一尊看起來相當精美的工藝品,乍一看有點像座燭臺,上面雕刻這各種佛教菩薩。
這座「燭臺」不是別的,正是前文筆者提到的國寶級文物「真珠舍利寶幢」。雕刻於宋代年間,正是當年瑞光塔重建是放進去的,作用是盛放僧人的舍利子,目的在於鎮住這座寶塔的風水。
其由金絲楠木雕刻,工藝相當精美,上面的菩薩也是栩栩如生,神態各異,同時還鑲嵌了不少寶石,足以看出宋代木雕技術的爐火純青。
當時三位小學生發現後,直接木雕連著箱子抬回了家。幸虧讓家長發現,告訴了文物部門,這件精美的宋代文物才得到了妥善保存。其也成了我國出土過程最為傳奇的文物,由於做工著實巧奪天工,如今已成了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且這件文物重見天日後不久,瑞光塔也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晉升成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可見,遼闊的中國大地上,還有不少神秘的文物或許被古人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說不定哪天走狗屎運,便能撞見它們。各位讀者,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歡迎在評論區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