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現被禁止出國展出,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

2020-12-26 歷史競談

愛好文物者眾多,在如今這個和平年代,很多國家在召開大型展覽會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個珍貴的文物撐場面,甚至有時候會向其他國家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覽的時候就曾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距今已經有2500多年了,是很珍貴的文物,但我國幾經猶豫後還是將劍借給了新加坡,可越王勾踐劍卻在展出的時候出現了意外,其劍身不小心卡在了有機玻璃上,導致劍身出現傷痕,國民憤怒不已,後來越王勾踐劍就很少外借展出了。

而為了保護這些珍貴文物,我們國家在2002年的時候還列出了一批「禁止出國展出文物」的名單,今天我們要說的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也是「禁止出國展出文物」之一,幸運的是它從一開始就被保護得很好,沒有受到任何損壞。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出土於1979年,是河南臨汝一個叫做李建安的人發現的。當時還是年初,春節剛過不久,李建安意外聽說有人在紙北村的蘋果地幹活時挖到一些紅陶片,李建安曾經了解過一些考古知識,所以他下意識的覺得這些紅陶片的來歷可能並不簡單。

問清楚情況後,李建安便直奔蘋果地,找到挖出紅陶片的那片地,在原來的基礎上小心翼翼的挖了5.6米長,0.8米寬,0.85米深的大坑,一路挖下來不僅挖出了很多紅陶片,還挖出了13個完整的大缸,不過前面的12個大缸看起來比較普通,只有第13個大缸上有一些彩繪,來來回回跑了三次,最終他才將這些大缸全部運回家中。

等他休息夠了去清理大缸的時候,才看到裡面裝的除了泥土之外還有人骨,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後來根據專家的研究考證,確定這些大缸是仰韶文時代人們的葬具,而繪有圖案的大缸一般用來安葬氏族首領,上面的圖案是對其生前大事的紀念,但那時候大多數人對文物並沒有太多的概念,李建安的家人也只覺得晦氣,讓他儘快將這些東西扔掉。

於是李建安就只能把這13口大缸搬去自己在紙坊公社的辦公室,這下又引起了同事得到好奇,同事不解地問他幹嘛弄這些看起來完全不值錢的東西,既費時又費力,李建安解釋說,這些東西看起來不值錢,但很可能是國家的財富。

李建安安頓好這13口大缸之後便聯繫了文化館,讓他們派人來鑑定一下,如果是文物的話儘早移走保管,因為他害怕在自己的辦公室不小心遭受損壞。但當時的工作人員一拖再拖,直到1980年的春節才將大缸運走。

經專家鑑定,這些大缸是仰韶文化時代的文物,距現在已經有6000年的歷史了,非常珍貴,其中具有彩繪的大缸價值最大,上面的圖案很像當今兒童學畫時的作品,因此專家猜測,中國話可能就是由此慢慢演變而來。

大缸被移入河南省博物館後,李建安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當時工作人員還給了他5雙線手套作為獎勵,不過對李建安來說,獎勵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物有了歸處。後來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被移入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於2002年被列為「禁止出國展覽文物」之一。

文物是專家們研究歷史的重要輔助工具,所以具有重要的價值,但很多人會因為不認識文物將之當作廢物處理,所以身為華夏兒女,我們應該多學一些文物常識,多多了解歷史文化,因此小編想向大家推薦《中國文物常識》這本書,希望大家能通過這本書了解更多文物常識,避免更多文物蒙塵,而且這本書現在在做活動,原價108元,現在只需68.8元,戳下方連結可直接購買哦~

相關焦點

  • 這件文物是國寶中的國寶,上交者獲獎五雙手套,現被禁止出國展出
    熱愛文物的人不計其數,在今天這個和平年代,許多國家舉行大型展覽時,或多或少都會拿出幾件珍貴文物撐場,甚至有時還會向別國借,比如1993年新加坡舉辦文物展時,就曾經借過我們的越王勾踐劍。從那時起,越王勾踐劍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但是我國在幾經猶豫之後還是把它借給了新加坡,可越王勾踐劍在展出時卻出人意料地發生了事故,其劍身不小心卡在有機玻璃上,造成劍身受傷,國民怒不可遏,後來越王勾踐劍很少外借展出。
  • 這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禁止出國展覽,發現者獲五雙手套獎勵
    而接下來所要說的這件文物:鸛魚石斧圖彩陶缸,更是算得上「國寶中的國寶」,卻也多虧了一位河南的伯樂,才得以在數千年之後,得以重見天日,發生了什麼呢?1979年春節正月初八,河南汝州紙坊鄉紙南村的村民李建安起了個大早,前往集市趕集,正是在集市上,李建安聽到老鄉說,隔壁紙北村的農民,在自家的蘋果地發現了不少陶片,這可引發了李建安的興趣。
  • 這件文物乃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境展覽,發現者被獎勵五雙白手套
    有一些珍貴文物經過歷史千年的掩埋,見證了上古時期的歷史,使得人們不得不對這些先輩們的文化肅然起敬。這些珍貴的歷史文物,有的時候並不是以絢麗多彩的面目受到眾人的重視,而是經歷了千年的風雨和沉澱,古樸而看起來極為不起眼。這其中有一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國展覽。
  • 歷史4大珍貴的國寶:第二個似手機殼,最後一個被禁止出國展覽!
    歷史4大珍貴的國寶:第二個似手機殼,最後一個被禁止出國展覽!1、人頭壺。這件器物即是壺,也是人的身體,那寬大渾圓的腹部,暗示了古代女性的繁衍能力。 3、陶壺。
  • 為何禁止文物出國展覽?史學家:你看被禁的222件文物,有多驚豔
    中國悠悠五千年,出土的文也相對較多,所以一些國家在辦展覽的時候也會向中國借文物,但從2002年開始,我國將一批文物列入禁止出國展出名單,這是為什麼呢? 同樣遭受過損壞的還有借給新加坡的越王勾踐劍等的,所以出於歷史教訓,才規定過於珍貴的文物禁止出國展覽。 迄今為止,列入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已經達222件,其中有一件叫做鸛魚石斧圖彩陶缸,這件文物是1978年在河南出土的,據專家研究考察,鸛魚石斧圖彩陶缸應該是仰韶文化時的文物,上面的圖案精緻巧妙,雖然陶缸上有一條小小的缺口,但是並不影響其整體的文物價值。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 只因背後蘊藏大秘密,一件普通白玉杯被列為永久禁止出國文物
    考古隊員從該處大墓找到了2200多件西漢時期珍貴文物,其中有一件白玉杯更是被國務院列為——永久禁止出國的國寶文物。不為別的,正是因為這件白玉杯背後蘊藏大秘密。那麼這件白玉杯到底有何不同之處嗎?1983年6月份,越秀區某處施工工地現場人聲鼎沸,因為有三名工人挖掘地基時發現好幾塊帶有花紋的墓室磚。
  • 這件殘破漆盤,因為上面一幅意義非常的圖畫,成就特級國寶地位
    當時考古工作者在首次清理朱然墓留下的文物時,對這件糟朽不堪的「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也是沒有太在意,只是將它隨手放到盛放次品的木箱子中。那些完整的一等和二等漆器被清理出來後,專家們就開始清理次品的木箱子,當他們用軟刷子,清理乾淨這件漆盤上的黴斑和土跡,露出了木盤上的一幅圖畫時,這副不同尋常的圖畫,當時讓專家都震驚了。木盤上都露出了一件什麼圖畫?
  • 老農民撿到一枚金屬片,無償上交國家,現在成國寶,禁止對外展出
    很多文物歷經幾千年風雨,卻在不經意間被發現,成為國寶,供人參觀,而有時候,國寶的發現就跟天上掉餡餅一樣。下面這位老農民,上山採藥,無意間挖到一個金屬片,帶回家後無償上交國家,現在成國家曠世珍寶,禁止對外展出。這個農民叫做屈西懷,是河南省登封縣的一位普通農民,主要以採藥為生,這可是一個古老職業。有一天,其背著藥簍子到嵩山上面去採藥,挖了很多藥材。
  • 男子挖出國寶中的國寶,家人卻嫌晦氣,他主動上交後得五雙白手套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便是一個一開始不被人們所重視的文物,堪稱國寶中的國寶!那麼,它究竟是什麼來頭呢?讓我們從這件國寶被挖掘出來的故事開始講起吧。 三、上交陶罐得五雙白手套,後竟成嚴禁出境的國寶中的國寶 在李建安將全部陶罐都送到了當地的博物館之後。然而,由於博物館的人員對這些陶罐並不了解,因此竟然讓前去獻寶的李建安屢屢碰壁。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一定要看一看!
    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 1.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 一件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繡著八個字,預言了中國的千年國運
    3分鐘2001年1月18日,國家文物局發布了《第一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凡是能列入目錄的文物,都是國寶。它們代表著中國燦爛的文明和悠久的文化。在首批禁止出國(境)文物中,有一件文物看起來一點都不起眼,但上面的八個字卻一度讓人以為是現代物品。這件文物就是1995年在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的織錦護臂(即護臂)。雖然是錦緞護肩,但很小,長18.5釐米,寬12.5釐米,圓角,絲邊,飾帶。
  • 64件中國永久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大開眼界!
    德永染白了頭,經紀公司的同事們大加讚許,因為當下觀眾看重的不是節目的質量,而是以下64件國寶級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根據地方文物部門和有關方面專家的意見評選出,並印發有《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規定這64件國寶此後永久不準出國展覽。疑刻滾忍這什、,到帶一前又群王令這事8的煙其辦路它自歷沉我不。
  • 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寶文物134件,5A景點,這3件文物禁止出國展覽
    當然這是主流之外的一種說法,值得商榷。碑林博物館,有3件文物是禁止出國展覽的文物,一個是景雲銅鐘,一個是昭陵四駿,一個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這塊碑是在唐會昌五年,也就是公元845年,無蹤滅佛,殃及景教,被埋入地下。到了1623年的時候,也就是明代天啟三年,沉睡地下近800年後,偶然出土。出土後放在金勝寺,也就是唐代崇聖寺,放了近三百年。
  • 國寶回國!義大利歸還我國數百件歷史文物,國人為之高興
    原創文章全網自媒體同步發文禁止抄襲,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編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帶來最新資訊大家好,今天帶大家看一個好消息,可以說這次的消息每個中國人都會開心自豪,我們國家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古代時候的國家更是強大一時,代代英雄,這樣的背景之下,也鑄造了不少的物品象徵著他們朝代的實力
  • 劉銘傳曾孫從祖宅中挖出一國寶, 郭沫若贈詩表感謝, 現禁止出國展覽
    但是如果筆者要說劉銘傳跟一件國寶重器有關,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了。1864年5月11日,時任直隸提督的淮軍將領劉銘傳在追殺太平軍的過程中率軍佔領常州,劉銘傳在常州起居地方是太平軍將領陳坤書的護王府。當時常州的太平軍雖然被劉銘傳打敗了,但是經常在夜晚利用常州城裡的街巷進行反抗。一天夜裡,劉銘傳在護王府的書房裡讀書,突然聽到院裡有金屬撞擊的聲音。
  • 借來的蘇軾墨寶撤了 將展出其複製品 另一國寶蘇軾畫作《北宋蘇軾...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
  • 頤和園建園270周年系列|國寶大遷徙中的頤和園文物
    這組略顯斑駁的檔案資料,在眾多文物精品中看似平凡,甚至在觀展中極易被忽略,但是在它背後,卻引出一段頤和園歷史上鮮為人知的傳奇經歷。1937年8月,日軍在上海挑起「八·一三」事變,「淞滬抗戰」打響,南京形勢日趨危殆,國民政府旋即決定將南遷國寶向西南後方疏散。西遷路線共分北、中、南三線。其中頤和園文物隨「中路」與「北路」西遷。
  • ...將展出其複製品 另一國寶蘇軾畫作《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明年2...
    12 月 22 日,遼寧省博物館 " 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中從吉林省博物院商借的文物《北宋蘇軾行書洞庭中山二賦卷》撤展。將展出其複製品。不過在 2021 年 2 月 2 日,該展覽上還將有重磅文物《北宋蘇軾瀟湘竹石圖》亮相。
  • 國寶賞析|國民黨敗退臺灣時,帶走了這8件頂級國寶!
    臺北故宮曾在《國寶的形成》展覽中,展示了45件重量級國寶,其中有8件國寶級書法聖品,件件都是名震書法界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一、《遠宦帖》晉 王羲之 國寶 限展品《遠宦帖》又名《省別帖》。展出的帖上有宋徽宗用瘦金體書題字,又有內府印記,流傳有序,有金章宗的收藏印和元、明、清諸多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