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殘破漆盤,因為上面一幅意義非常的圖畫,成就特級國寶地位

2021-01-12 歷史店

我們都知道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因為心地善良,最終感動了「神仙」,她身穿神仙給她變出的行套,參加了王子的舞會,最終「麻雀變鳳凰」,成了萬眾矚目的皇后。

今天小編說得也是「三流文物」變國寶的傳奇故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1984年的時候,馬鞍山市一家紡織廠破土動工,無意間,挖出了三國時期,吳國大將朱然的陵墓,這座古墓,早就被盜,但盜墓賊將墓內的兵器、珠寶器和金銀器全都拿走後,唯獨剩下在當時價值不大的漆器。

漆器是什麼東西,如果往簡單裡說,就是以竹木器為胎,然後往上塗抹黑、赤等色的生漆,待漆膜幹透後,再對其進行打磨,漆膜在打磨過程中,會出現各種花紋和圖案,這種高檔的、精緻的,也是漂亮的生活用具,就是輕便、耐用和美觀的漆器。

我考古工作者在總長約8米,寬不到4米的朱然墓室中,共出土了100左右件漆器,其中就有一件破得不像樣子的「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

當時考古工作者在首次清理朱然墓留下的文物時,對這件糟朽不堪的「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也是沒有太在意,只是將它隨手放到盛放次品的木箱子中。

那些完整的一等和二等漆器被清理出來後,專家們就開始清理次品的木箱子,當他們用軟刷子,清理乾淨這件漆盤上的黴斑和土跡,露出了木盤上的一幅圖畫時,這副不同尋常的圖畫,當時讓專家都震驚了。

木盤上都露出了一件什麼圖畫?專家們為什麼震驚,您想要知道具體的情況,還是讓小編給您一一揭秘。

很多讀者都知道,我國的文物按照珍貴和稀缺的程度,可以分為一、二、三這三個級別,其中一級文物又分甲、乙兩等,只有一級甲等的文物,才可以稱為國寶。

文物想成為一級甲等的國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的委員們共同認定,接下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門檻」,這個門檻和一般讀者的想像不是一回事,不論文物是否值錢,而是這件文物,是否可以代表中華文明,是否是中華文化發展的重要見證。

中國有5000年的文化,可以說有價值的文物,比天上的星星還要多,而一級甲等文物也是多得不可勝數,可是殘缺不全的《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為何能成為國內一級文物中的「禁止出國展出」文物,原因簡單不複雜,是因為這件漆盤上的一幅畫。

這幅畫的名字就叫季札掛劍圖。

春秋時期,吳國公子季札出使北方,他在齊國時候,遇到了一個名叫徐君的人,這個徐君非常懂劍,他非常喜歡季札的佩劍,認為這是一把良劍。

季札出使需要有佩劍,他承諾歸來時,將這把佩劍送給徐君,可是他回來時尋找故人,準備送劍的時候,發現徐君已經生病去世了。

季札為了完成自己的遺願,他將自己的佩劍掛在了徐君墓旁的樹上……

這件《彩繪季札掛劍圖漆盤》模樣殘破,漆工所畫的圖畫也不見得很精美,但有一點,它代表著中華的「信」(言而有信)文化,它就是中華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見證,故此,才能成為國寶中的國寶,文物中的文物!

相關焦點

  • 天水這件國寶亮相CCTV《國家寶藏》
    ,向觀眾講述了三件國寶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帶領觀眾回顧了人類童年時期的浪漫溫情、戰亂年代的重信守諾和大漢盛世的豪邁之情。這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人頭形彩陶瓶,不僅是中國美術、雕塑的始祖,也是祖先們美好而樸素願望的載體。通過仔細觀察她,我們可以嘗試著與遠古的祖先對話、交流。
  • 國寶賞析|國民黨敗退臺灣時,帶走了這8件頂級國寶!
    臺北故宮曾在《國寶的形成》展覽中,展示了45件重量級國寶,其中有8件國寶級書法聖品,件件都是名震書法界的作品,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遠宦帖》是王羲之寫給周撫的一封信,信中對周撫的家人表示感謝,在提到自己妻子時,對其病重非常擔憂,此本為墨跡本,能夠將王羲之的書法傳神展現。
  • 專家街頭撿回的特級文物,郭沫若撿漏戰國虎符,今價值3億
    導讀:我國文物多 ,但流失的文物也多;流失的文物不僅是就是海外各國收藏家、博物館,還歷史民間,有時候國寶變「廢鐵」。而我國也有很多文物專家為了保護這些文物專門跑到世界各地的文玩街頭追回國寶,可以說這是「撿回的文物」。
  • 這件文物乃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境展覽,發現者被獎勵五雙白手套
    這其中有一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嚴禁出國展覽。這一件文物在剛開始出土之時,並沒有受到眾人的重視,發現者看到了它們的價值,經過了多方努力才將它安置在了文化館,而這一發現者也只是獲得了五雙白手套的酬勞。到底是什麼樣的文物,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受人重視,最後卻成為國寶中的國寶呢?
  • 馬未都:這件國寶太震撼,我第一次看到時說不出一句話!
    馬未都看過的瓷器很多,但最讓他驚訝的,還是放置在故宮文華殿正中央的那件國寶,至今馬未都回憶起來還難以掩蓋心中的激動,他說,我第一次看到這件國寶時激動的不行,說不出一句話,只在心中一遍又一遍的重複
  • 國寶之殤:盤點流失日本的中國文物
    館內的9萬多件藏品中,包括有上萬件中國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畫,可謂無所不包。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館收藏有中國文物,珍品也是數不勝數,數量估計在數十萬件。本文僅列舉數例流失日本的絕世國寶。
  • 這件文物乃是國寶中的國寶,禁止出國展覽,發現者獲五雙手套獎勵
    就拿元代的瀆山大玉海來說,這一件忽必烈花費13噸玉石打造的酒器,等到清朝大臣發現它,竟然只是被放在一家寺院,被幾個和尚當做醃製鹹菜的罈子,多少讓人有些哭笑不得。而接下來所要說的這件文物:鸛魚石斧圖彩陶缸,更是算得上「國寶中的國寶」,卻也多虧了一位河南的伯樂,才得以在數千年之後,得以重見天日,發生了什麼呢?
  • 流失海外後天價購回,一張國寶牛圖的傳奇之路
    不僅因為它是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之一,更是被文博專家集體評出的九大「鎮國之寶」之一,也是其中唯*的畫作。在所屬繪畫領域,前有《洛神賦圖》,後有《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這幅《五牛圖》從歷代大家名作中脫穎而出,足見其地位之高。這幅畫的作者是唐代宰相韓滉。據《新唐書本傳》記載,韓滉精於彈琴,其書法與國畫造詣都極高,是一位稀世罕見的全才。
  • 佛像體內藏著近200件國寶,砸碎才能取出,要佛像還是要國寶
    記得幾年前,《奇葩說》中有這樣一個辯論題:如果羅浮宮著火了,一幅名畫和一隻貓,只能救一個,你救誰?這個問題是讓人如此的矛盾和難受,一方面是藝術,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巔峰,另一方面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是一個被人類偏愛的物種——貓。其實,它真正想問的是,你在人類文明和生命價值之間會做出怎樣的取捨?
  • 國寶回國!義大利歸還我國數百件歷史文物,國人為之高興
    無數的東方珍寶流入了西方世界,被許多的有錢人,或者高官收藏,還有的則是放進了博物館,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4個國家200多個博物館,都有我國的文化,更是多達了164萬多件,讓國人痛心疾首。義大利歸還文物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強大,經過國家以及愛國人士的努力,眾多流亡在外的國寶已經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尤其在2019年3月23日,國家文物局方面再度傳來特大消息:我國在近代戰爭中被義大利奪走的796件套中國國寶文物經過雙方磋商成功回到祖國的懷抱。其中有兩大傳奇國寶,我們不能不知道。
  • 甘肅省博物館三件國寶刷屏,黃軒杜淳吳磊演繹甘隴傳奇
    國家寶藏第二季,甘肅省博物館銅奔馬 、人頭形器口彩陶瓶、驛使圖畫像磚3件文物入選。這件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人頭形彩陶瓶,不僅是中國美術、雕塑的始祖,也是祖先們美好而樸素願望的載體。通過仔細觀察她,我們可以嘗試著與遠古的祖先對話、交流。
  • 他發現6000年國寶,騎車2小時趕去捐獻,上交之後獲贈5雙線手套
    只有道德感高的人才能做到拾金不昧,曾有一位農民發現6000年國寶,並騎車2小時趕去捐獻的行為卻被大眾深深記住。畢竟是6000年的國寶,蘊藏的價值超乎人們的想像,若是丟失或落到他人手中,損失不可估量。正因如此,這位大叔的行為才顯得難能可貴。於是在他上交之後,專家給了他獎勵,大叔由此獲贈5雙線手套。那麼,這件事情的經過究竟如何呢?
  • 900年遼代石塔現身應縣鄉野 將申報省寶乃至國寶
    4月19日,記者跟隨邵連城等人,造訪了這座已有900多年的石塔。73歲的當地老人力尚太說,村民相傳這座石塔是文殊菩薩的舍利塔,只比應縣木塔晚建55年。同行的應縣文物局負責人方國一說:「這座石塔是應縣發現的第三件遼金建築,我們將申報省寶乃至國寶。」千年石塔已缺兩截出應縣縣城,車行東南,約半個小時後,進入翠微山下的南上寨村。 文殊院就在村中,院裡林蔭茂密,甚是安靜。
  • 第十屆信誼圖畫書獎線上揭曉,《小房子》獲圖畫特別獎
    九年才出了這幾本書?張杏如表示,除了慢工出細活兒外,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起初收到的許多文字作品比較像短篇散文,屬於作者的童年懷舊製作,缺乏信誼圖畫書獎特別重視的兒童性和創意,或者文本雖然有出人意表的創意,卻沒有足夠的經驗駕馭整本書的段落節奏和推展,難盡其功等。第二屆圖畫書文字創作佳作獎作品《溜達雞》內頁插圖。
  • 男子挖出國寶中的國寶,家人卻嫌晦氣,他主動上交後得五雙白手套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便是一個一開始不被人們所重視的文物,堪稱國寶中的國寶!那麼,它究竟是什麼來頭呢?讓我們從這件國寶被挖掘出來的故事開始講起吧。 而也正是因為他的考古知識,讓他得以這輩子與文物結緣。
  • 秋末,吉安大地一片豐收景象,一起來欣賞這一幅幅「醉美」圖畫!
    秋末初冬吉安大地一片喜人的收穫景象農民們以自己獨特的筆墨「勾勒」出一幅幅「醉美」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吧永豐縣沙溪鎮帶源湖灌區,藍天白雲、青山人家、金色稻田和水稻收割機,構成一幅醉美秋收圖。劉浩軍 攝在泰和縣澄江鎮新池村,農民搶抓農時正在田間收割晚稻。確保顆粒歸倉,助力增收。
  • 李白此詩水平一般,憑什麼成故宮博物院的國寶?你看看上面的印章
    但大家知道李白詩如今被奉為國寶,存於故宮博物院的是哪一首嗎?不是以上這些詩中的任何一首,而是一首很多人沒聽過,也沒讀過的四言詩,詩名叫《上陽臺帖》。不少人看到這個題目就笑了,但它卻是李白存世的唯一一幅書法真跡。
  • 林逋不多見的絕句,仿佛一幅精美的圖畫,更令人忘記煩憂
    絕句短小精悍,謀篇布局也非常講究,不僅重視起承轉合,而且還很注意鍊字造句、以及動靜結合、虛實相映等創作手法。一首絕句的好壞重在後兩句,既要在第三句注意承上啟下,還要保持整體和諧統一;同時尾句更需卒章顯志,或者顯得餘音嫋嫋,就仿佛一葉順流之舟,自由奔放。北宋一位詩人就非常善於將詩篇的前後貫穿一氣,顯得水到渠成。
  • 迎接2021,慈谿網友用美圖畫下「必做」的11件事,看看你還差幾件
    迎接2021,慈谿網友用美圖畫下「必做」的11件事,看看你還差幾件 2020-12-21 2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神賦圖、蘭亭序,18家博物館+25件國寶,帶你回望唐朝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備受期待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選擇這一天向觀眾發送新的國寶「留言」。13日20:00,《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正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CCTV-9)開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