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年前
一位偉大的西方記者來到陝北
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實地採訪
寫就了一本轟動世界的《西行漫記》
81年後
來自 13 個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
從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出發
探尋歷史蹤跡,重讀那些動人的革命故事
跟隨 NWUers 的腳步
一起來看看,「歪果仁」的延安之旅!
1936年4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西北革命根據地,進行了為期四個月的實地採訪。他將在陝甘寧邊區的所見所聞寫成稿件陸續發表,後整理著成轟動世界的《西行漫記》(RED STAR OVER CHINA)一書,向全世界公正報導了當時中國的真實情況。該書先後被譯為二十多種文字,不斷再版和重印,成為了享有盛譽的不朽名著。
2017年11月17日,由國家留學基金委組織、陝西省教育廳國際處和西北大學聯合承辦的「感知中國·2017國際學生新西行漫記」活動正式啟動。來自西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不同國籍的師生代表35人,從西北大學太白校區出發,行程300餘公裡,歷時4個小時,抵達延安。走近中國革命歷史,感悟中國革命文化,培育中國情結,傳承友好精神。
在11月17日下午的啟動儀式上,資深翻譯家、斯諾研究中心主任安危從與埃德加·斯諾夫人海倫·斯諾的親身交往開始,講述了海倫·斯諾的偉大成就及對中國的真摯熱愛。斯諾夫婦一生關心熱愛中國,安危回憶道,在海倫·斯諾彌留之際,他前去探望,海倫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說:「若要來我墓前看望,請帶上我最喜歡的黃玫瑰,和來自中國的好消息。」在場師生無不動容。
啟程前,西北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為國際學生贈送《西行漫記》一書,希望大家以埃德加·斯諾等國際人士為榜樣,赴延安進行實地考察,重新譜寫出屬於自己的「西行漫記」。
18至19日,國際學生們先後在延安革命紀念館、王家坪、楊家嶺、棗園、鳳凰山、寶塔山、魯藝等革命舊址參觀學習。
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師生們通過觀看歷史照片與文物資料,了解了埃德加·斯諾、白求恩、阿洛夫、林邁可等國際友人在陝北的感人事跡和為中外友好所做的巨大貢獻。
在毛澤東、周恩來等的舊居,師生們深刻了解到革命根據地極其困苦的生活物資條件,以及不畏艱難而生的卓著功勳,對偉大的中國革命精神也有了鮮活具體的認識。初冬的延安十分寒冷,氣溫低至零下8攝氏度。但在了解到毛澤東同志最困難時冬天只有一身衣物禦寒,換洗時只能鑽進被窩取暖,照常處理公務的事跡後,同學們在襲人寒意中,向不懼艱辛的革命精神致敬。
19日上午,師生一行觀看了《延安保育院》歷史舞臺劇演出。這是一部以延安革命時期為背景,生動再現一群中國共產黨的幹部、紅軍戰士以及老百姓為養育和保護革命後代所付出的母愛情懷及流血犧牲的歷史舞臺劇。演出體現出的人性的光輝打動了在場師生,大家對中國革命先烈的大無畏精神有了更深刻直觀的了解。
國際學生們表示,活動讓他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為了建立新中國、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的故事。來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重要的或偉大的事情經常來源於最平凡的地方,而延安也正是其中之一。去了楊家嶺革命舊址和棗園革命舊址之後,我們才能夠想像當時的革命者在多麼貧困,那麼惡劣的情況下作出了那麼偉大的事情來。他們不怕困難勇敢向前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王子豪 德國
西北大學對外漢語專業
「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很榮幸能參加這次感知中國的活動,感謝所有人對這次活動的辛苦付出,給我們這些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學生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互相交流,共同探討,去實地了解課本外的中國革命歷史。
在中國革命聖地延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生活戰鬥了十三個春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形成了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徐珊 哈薩克斯坦
西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
跟中國一樣,我們國家也是共產黨領導的,我們國家的前主席胡志明跟毛爺爺有良好的關係。這次活動讓我有機會參觀毛主席過去的生活與工作場所,了解他的思想。這讓我想起了我們胡志明主席的思想。
面對英雄的偉大事跡、我們不由自問:人生追求什麼樣的生活才有意義?人如何才對得起生命?我的答案是,就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的利益而作出巨大的個人犧牲。這次聽到了毛主席送長子出徵的故事,他的兒子為革命偉大事業而獻出了年輕的寶貴生命。毛主席為國家的奉獻精神、偉大的思想不僅深刻影響了中國人民,更讓全世界尊重、敬仰。
@李氏霜 越南
西北大學宗教學專業
走進延安,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對偉大歷史深刻的紀念。革命舊址和照片再次提醒了我,現在繁榮中國原本的艱難起點。革命家們吃苦耐勞,犧牲奉獻,為的是中華兒女,為的是中國未來的崛起。通過參加這次的活動,中國革命的艱難偉大過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國人民對和平、美好未來的願望我會永不忘記。
@馬麗麗 俄羅斯
西北大學新聞學專業
參加這次活動讓我很感動,新中國締造者,雖然條件很差,但是滴水穿石,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使中國變成了文化和經濟都很繁榮的國家。現在的延安,很容易感受到毛主席等偉大領導人的存在,好像他們已經融入到延安這座美麗城市的基因裡。
@馬丁 美國
西北工業大學世界經濟專業
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國際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更直觀地感知了當代社會主義中國的「何來」「何去」「何從」。他們表示,將成為現代「斯諾」,積極發揮交流使者的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信息來源/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部分資料圖片來自網絡
文&圖/ 馬騫 編輯/ 杜昭月
責編/ 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