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蔣槍斃了這位抗戰名將,後來又後悔了,竟失聲痛哭

2020-12-16 木易講歷史呀

大家都知道,國民黨軍有「五大王牌軍」之稱,包括新一軍、第五軍、新六軍、第十八軍、第七十四軍。其實,抗戰時期還有一支軍隊,無論是實力還是戰功,都不在「五大王牌軍」之下,就是第十軍,號稱「泰山軍」。第十軍的軍長,名叫李玉堂。

李玉堂1899年出生於山東廣饒縣,處於其亂世,早早抱著軍隊保國的信念長大,轉戰嚴錫山部隊。但是閻錫山的部隊仍然屬於軍閥,作風讓李玉堂非常失望,正好聽到孫中山老師在廣州設立黃埔軍校的消息,毅然離開山西,離開千裡南下,進入黃埔軍校第一號。畢業後,蔣介石非常重視李玉堂,李玉堂也一直晉升,抗戰爆發時已晉升為第八軍軍長。

1939年,李玉堂律部在江西武陵阻止日軍,這場戰鬥非常重要,如果失敗,日軍將突破武寧防線,直接佔領武寧。熟知結果的李玉堂咬牙帶著部隊浴血奮戰,最終戰勝了日軍,取得了難得的勝利。

李玉堂和這支部隊的官兵大部分是山東人,所以這支部隊也被稱為「泰山軍」。李玉堂最輝煌的戰役要數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當時第八軍已整編為第十軍,李玉堂繼續擔任軍長,律部發揮中國人的威風,驚動一戰天下,共獲得三頁《飛虎記》,獲得當時五大王敗軍都沒有的榮譽。

戰爭結束後,美國羅斯福總統表示:「聯軍的勝利全是羅華軍的長沙大捷。」英國的媒體也這樣寫道。「在這片遠東烏雲密布的時候,只有長沙上空的雲確實耀眼。」但是抗戰勝利後,李玉堂得罪了一些人,被剝奪了權力,後來在與我軍的戰鬥中被俘。但是李玉堂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後來作為普通士兵偷偷溜了出來。以這段被俘的經歷,一些他犯了罪的人出來陷害他,蔣介石也認為他可疑,所以把他關進監獄。

在監獄裡,李玉堂受到酷刑,經過數天的審問和搜查,國民黨仍然沒有找到李玉堂叛亂的證據。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李玉堂的妻子不忍心讓他受苦,所以一開始就投降的是她自己,李玉堂對這件事毫不知情。蔣介石不知道這件事的原委,只是單純地認為李玉堂造反了,最終決定殺了李玉堂。

李玉堂也很了解蔣介石的為人,知道自己逃不了災難,所以在監獄裡寫了遺書。大體上說:「這件事與我無關,但總統已經下達命令,我也不會起訴。我只希望我死後大家心裡都有正義。我到底做了什麼對不起國家的事,你們很清楚,但國家卻這樣對不起我。我不甘心一輩子功虧一簣,就這樣死了。如果戰爭結束,請把我埋在徐州的運用山下。」最後,李玉堂說:「一生為國,如此下場,心有不甘耳!」寫道。

李玉堂死後,蔣介石還沒有放過他,竟然提出大的「數字」字,用來警告別人。但是,蔣介石越來越覺得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於是派自己的心腹去徹底調查這件事,現在才知道事情的原委,知道委屈了李玉堂,不禁惋惜不已。後來,蔣介石經常談論李宇堂的名字,有一天,巡邏中的蔣介石,因為觸景生情,想起李宇堂,竟哭了起來。

相關焦點

  • 老蔣放過岡村寧次,卻對此人耿耿於懷,直接下令槍斃
    利用黃埔系,老蔣取得了極其豐碩的戰果。孫傳芳,吳佩孚等人相繼落敗。看到這般情景,奉系軍閥張作霖坐不住了。張作霖清楚,能夠霸佔北平,暗地裡收受了日本人不少好處。如今強敵近在眼前,他們又該如何應對?興風弄浪對於日本人,他們早就將東三省視為己物。為了扶持傀儡政權,他們資助了張作霖。
  • 此人是老蔣的侍衛長,淞滬抗戰時大殺四方,後霸佔了毛人鳳的遺孀
    第一次淞滬抗戰 在擔任老蔣侍衛長之前,他是個十足的抗日狂魔,哪裡有日軍哪裡就有他的身影,1932年,日本陰謀策劃了一二八事變,隨後爆發淞滬抗戰
  • 抗戰勝利,戰士打開日軍倉庫看到這樣東西,當場氣得失聲痛哭
    隨著日本戰敗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於落下帷幕,在二戰期間日本向我國發動了侵略戰爭,大肆侵佔我國的領土和資源,欺壓殺害我們的同胞,在日本投降後,我們依舊秉持人道主義原則遣返日本的戰俘,收繳他們的武器接管日軍的物資,但當戰士們看到日軍倉庫中遺留的東西後,當場失聲痛哭。
  • 老蔣之孫48歲才回大陸祭祖,看到蔣家祖宅後,忍不住失聲痛哭
    但今天要講的故事,主角卻不是蔣介石,而是蔣介石的孫子,他在四十八歲那年終於返回大陸祭祖,見到蔣家祖屋時,竟失聲大哭。以下將具體介紹一下這個故事!今天這個故事的主角叫蔣孝勇,他出生於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家中。因為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再加上他從小就很懂得討大人喜歡,所以他幾乎是在家裡長輩的寵愛下長大的,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變得驕縱,而是變得非常懂事。
  • 蔣介石「殺雞儆猴」,哪些高級將領被槍斃?其中有什麼「貓膩」?
    抗戰時期,蔣介石為了穩定軍心,整頓軍紀,安撫民心,先後下令處決了一批國民黨高級軍官。據不完全統計,共有27名國軍將領被處決,其中,上將1人、中將14人、少將12人。筆者仔細查閱資料後,發現這麼一個情況:在被槍斃的國民黨高級軍官中,雜牌軍軍官的官職相對較高,基本都在軍級以上。
  • 紅軍女團長被抓,52年後恢復身份,回戰場失聲痛哭,鳴三槍致哀
    抗戰是所有中國人都難以忘懷和不願意忘記的磨難,無數的戰士為了爭取新中國的獨立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抗戰期間,出現了一支又一支可歌可泣的隊伍,其中就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戰士隊伍。雖然女戰士不如男戰士強壯有力,但是當她們拿起武器,他們也是保衛祖國的先鋒軍。
  • 女排天才放郎平"鴿子",前往美國深造,郎平失聲痛哭:永久除名
    女排天才放郎平&34;,前往美國深造,郎平失聲痛哭:永久除名我們都知道,中國女排一直以來都深受大眾喜歡,而且女排姑娘們用自己頑強拼搏的精神為國家取得了很多的榮譽,她們用實際行動演繹了什麼是女排精神,特別是在裡約奧運會之後,女排精神成為了大眾爭相去學習的。
  • 這六位將領,是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在八年抗戰中,走出許多抗戰英雄級名將,如我黨的「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抗日英雄,除此之外,還有國軍許多抗戰名將,那麼在國共雙方,公認的抗戰名將都有誰?後來他們都怎麼樣了?
  • 此人擔憂番號被撤,竟連續3個月在國防部向閻錫山敬禮,後來呢?
    此人是國軍的中將軍長,在我渡江戰役中兵敗,後因擔憂他的部隊番號被裁撤,竟連續3個月跑到國防部向閻錫山部長敬禮問好……這,聽上去像個笑話,然而卻是真實的故事。這位國軍中將軍長叫王克俊,四川廣安嶽池人。王克俊早年加入川軍,1928年川軍分裂,他隨郭汝棟、劉雨卿等川軍投向了老蔣的中央軍,在43軍26師任職。
  • 老蔣對盧漢說,像他那樣的壞人,你為什麼還不處理?那他是誰?
    安恩溥是雲南鎮雄人,1894年生,家境富裕,讀了不少的書,他在昭通省立第二師範學校畢業後從軍,又在雲南講武堂學習,然後就在「雲南王」龍雲麾下,並成為滇軍名將。抗戰全面爆發後,老蔣命龍雲將雲南部隊組建第60軍出滇抗戰,安恩溥任60軍182師師長,率部參加了徐州會戰、臺兒莊會戰和南昌會戰等,後升任第60軍中將軍長。
  • 排球天才少女不辭而別,去美國深造被國家隊除名,郎平失聲痛哭
    這幾年郎平一手培養了惠若琪,朱婷等排球名將,不過在她的生涯裡,卻曾為錯失「愛將」而落淚,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年少成名,受郎平器重郎平曾錯失的這位愛將名叫王怡國家隊的聲譽也因此受到影響,最痛苦的莫過於郎平了,眼睜睜看著愛將投入美國的懷抱,在採訪時她終於是忍不住淚水失聲痛哭,心碎的她做出在國家隊永久除名王怡的決定,足以看出她的遺憾和不滿。王怡出爾反爾,棄國家榮譽於不顧,讓郎平為之心碎不已,可謂是非常自私的行為,這樣的舉動讓人唏噓不已。
  • 他是「鐵軍英雄」,部下走出我軍5元帥,晚年自稱後悔沒跟隨偉人
    孫國父逝世後,老蔣領導了國民政府。後來國民政府決定北伐,收復北方地域。 在抗戰期間,他先後參加過淞滬、武漢、桂柳、崑崙關等重要的戰役,雖然我國軍隊的整體表現不俗很好,但他的部隊還是打出了比較令人驕傲的戰績,抗戰結束後,
  • 身份特殊的開國少將,抗戰時給老蔣捐30架飛機,曾大敗馬家軍
    在抗戰期間,黃正清曾被國民政府委以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之職,在新中國成立後研究決定再次授予以少將軍銜。他,到底有多特殊?黃正清出生於1903年的藏族自治州理塘縣,這個少數民族的背景其實在八路軍裡已經顯得非常特殊了。
  • 董浩笑林追悼會上失聲痛哭 姜昆手寫輓聯(圖)
    發小董浩(左)在追悼會現場失聲痛哭 攝/法制晚報記者 林暉 劉暢  「為人六十載敦厚篤實,從藝四十年笑融曲中」。這是姜昆為送別師弟笑林手寫的輓聯,懸掛在笑林追悼會的現場。  今天趕來送笑林最後一程的,有眾多圈內好友,趙保樂、孟凡貴、李金鬥、李嘉存、石富寬、石小傑、董浩、劉蘭芳、甲丁、李雙江等悉數到場,表達對這位好友的沉痛悼念。  相聲演員笑林於23日凌晨2點因白血病在京去世,享年59歲,親朋好友以及曲藝界人士對於笑林的突然辭世十分惋惜。
  • 抗戰期間被處決的6個雜牌軍將領都是誰?因何原因被殺?
    全面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先後頒布了《戰時軍律》、《抗戰連坐法》等軍法,從內容來看講的比較嚴,但是由於老蔣的偏袒嫡系,雖然也殺了一些人,但是級別比較高的大都是雜牌將領,整個抗戰期間被處決的高級別雜牌將領有6人,他們都是誰呢?下面就給大家盤點一下。
  • 中原大戰時,老蔣曾用60萬把他從孫殿英手裡贖了回來,他後來呢?
    對於他,現在已經是無人知曉了,可是在抗戰之前,他可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曾是河南省主席、第二十集團軍總指揮、陸軍上將,他與老蔣還是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炮兵科的同學,在抗戰之前他們倆人的關係是相當的鐵。  說起這張鍅,他是河南新安人。他少時可頑皮得很,有一次,他把教他的先生氣得大罵其是「朽木不可雕也」。他倒好,一句話頂過去差點把先生頂背過氣去,他說,雕朽木者,庸匠也。
  • 抗戰初,山東三李先後升為軍長,後都名震疆場
    在正面戰場,國軍也湧現了一批抗日勇將、名將,其中有三位出自山東的李姓將軍,都出自黃埔一期,且在抗戰初期先後升為軍長,在抗日戰場上也都取得了戰功赫赫,因此並稱為山東三李,這三位將軍分別為李延年、李仙洲及李玉堂(按升任軍長時間排序)。
  • 他從綠林豪傑成為抗日名將,1947年投奔延安,結局如何?
    後來索性上山做了山大王,提出「富人差我錢,中等人莫等閒,窮人來和我過年」,「打倒土豪劣紳,保護工農商,救濟貧窮人」的口號,帶著80幾個兄弟,遊弋於平彝、陸良、羅平、師宗、瀘西、彌勒、丘北等地的廣大農村,成為這一帶的綠林豪傑。 此後,張衝率隊懲治贓官,開倉濟民,除暴安良,受到廣大勞苦百姓的歡迎和擁戴,隊伍發展到600餘人,一時聲震滇東南。
  • 老蔣五虎上將中他最牛:掌控百萬雄師,妻子是北大校花,晚年善終
    而在眾多人民英雄中,有一個人,他曾是老蔣的五虎上將之一,手握百萬雄兵,將日軍殺得落花流水,後來娶了北大校花,死後被葬在了八寶山。這位名將就是衛立煌,他和陳誠、劉峙、顧視問、蔣鼎文等人一起被稱為「五虎上將」,是蔣介石最得力的大將。其中衛立煌被稱為「虎將」,位列五虎之首,曾經擔任第一軍區司令長官,手握百萬雄師,是國軍中最有能力的一名將領。
  • 他是被蔣介石槍斃的抗日名將,後被我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黃埔軍校一期的學員中,有三個來自山東的名將,他們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和李延年,因為都姓李,人稱「山東三李」。 他們三人都曾在抗日戰爭中立下大功,其中以李玉堂功勳最為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