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蟑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昆蟲?它是益蟲還是害蟲?

2020-12-26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蟑螂是人們最討厭的一種昆蟲,它是「四害」之一,不過,在蟑螂的前面加上一個水字,那麼它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種美食。水蟑螂是我國南方淡水水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昆蟲,雖然與蟑螂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與蟑螂並不是一個物種,差別也很大。蟑螂是害蟲,那麼,水蟑螂是害蟲還是益蟲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水蟑螂

水蟑螂當然不是蟑螂了,只是因為它的外觀長得有些像蟑螂,而且生活在水中,才有了這個名字。並且水蟑螂的學名為龍蝨,是昆蟲綱鞘翅目龍蝨科下的昆蟲,而蟑螂是蜚蠊目下的昆蟲,二者相差甚遠。

整個龍蝨科下約有160個不同的屬,超過4000種不同的種類,它們廣泛地分布於亞洲、歐洲以及美洲的淡水水域中。在我國約有160種不同的龍蝨分布,它們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比如廣東、廣西、湖南、江蘇、福建、浙江等地,在我國北方較為稀少,僅在黑龍江地區有分布。其中,比較常見的龍蝨有:大龍蝨、小龍蝨、短龍蝨、錦龍蝨以及東方三星龍蝨等等。由於龍蝨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一種高營養且能夠藥用的昆蟲,所以,目前野外捕獵已經不能滿足地方的需求,因此,近幾年,我國廣東、廣西地區又引進了日本龍蝨用於發展養殖業,而且已經成功。

所有的龍蝨均為雜食偏肉食的昆蟲,在野生環境下,它們主要棲息在稻田、水溝、小溪之中。與其他大多數昆蟲一樣,龍蝨的生長發育也分為四個完全變態的過程,即卵、幼蟲、蛹、成蟲。除了在卵和蛹的形態下龍蝨不需要進食外,無論是龍蝨的幼蟲還是成蟲均主要以水中的魚蝦以及水生昆蟲為食,甚至成年的龍蝨還能捕殺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魚。

龍蝨之所以如此兇猛,要得益於它體內的毒腺,龍蝨的體內具有可以釋放麻醉性物質的毒腺,在捕獵時,它會先通過自己鉤狀的上顎咬住獵物,然後利用中空的上顎將毒液注入到獵物體內,等到獵物麻醉後,再注入消化液將獵物的肉液化,之後它就能夠吸食獵物了(龍蝨沒有牙齒,不能咀嚼和啃咬)。

水蟑螂是益蟲還是害蟲?

在弄清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確定一下害蟲和益蟲的概念。首先,在自然界中的昆蟲並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人類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將破壞人類利益的昆蟲定義為害蟲,將對人類有利的一些昆蟲,定義為益蟲。

從這個角度看,水蟑螂生活在野外的水體中,並沒有幹出什麼對人類的利益有損害的事情,雖然水蟑螂也有食草的習性,會偶然的危害水稻,但是,它的主要食物還是魚蝦和水生昆蟲,而且許多水生昆蟲會以水稻為食。所以,相比起水蟑螂偶然危害水稻來說,它滅害蟲的能力要更強一些,也就是說對人類而言,水蟑螂是利大於弊的。

而且水蟑螂不但吃水生昆蟲,它們本身也是一種中藥,同時也是一道美食,對於人類而言,顯然也是有利的。

看到這裡,有些小夥伴會說:水蟑螂不是吃魚蝦嗎?怎麼不是害蟲?從表面上看,水蟑螂確實吃魚蝦,但是它們極少出現在魚塘之中,而大都是分布在野生水體中。野生水體中的魚蝦本就不是人類的東西,而且螳螂也被稱為益蟲,但是它同時也是兇猛的肉食性昆蟲會捕殺其他的動物,其中有益蟲也有害蟲。

因此,如果單純的以水蟑螂會吃魚蝦就把它認定為害蟲的話,那麼,自然界中所有的獵食性動物都是「害蟲」了。

水蟑螂如何過冬?

在我國分布的水蟑螂大都生活在南方,而南方的冬天相比而言比較的溫暖,所以在南方水體中的水蟑螂是不需要冬眠的。但是,在我國的黑龍江地區是如何度過天寒地凍的冬天的呢?

作為一種昆蟲,水蟑螂也是沒有調節體溫的能力的,所以,到了冬天它就會蟄伏起來。但是,黑龍江地區的冬季一般都在零下,所以天寒地凍下,它們很難在陸地上找到一個溫度相對恆定的地方。因此,水蟑螂把過冬的場所選在了水底。雖然冬季河面會結冰,但是水底的溫度還是在零度以上的。解決了過冬場所的問題,下面就得解決呼吸的問題了。

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水蟑螂是由陸地的昆蟲演化而來的,進入水中之後,為了更好地適應水中的生活,它們在腹腔內進化出了「貯氣囊」。貯氣囊平時只是作為「氧氣罐」來使用的,這保證了水蟑螂能夠長時間的在水下活動。但是到了冬季蟄伏時,水蟑螂一動不動地待在水底,無法呼吸,而貯氣囊的氧氣也不足以堅持整個冬季,因此,水蟑螂貯氣囊的另一個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它可以直接吸收水中的氧氣供給身體。雖然貯氣囊的吸收能力較弱,但是在蟄伏期,水蟑螂的新陳代謝本就降低到了極致,所以身體也不需要太多的氧氣了。

就這樣,水蟑螂整個冬季都會待在水底,直到來年冰層融化後,再次恢復生機。

總結

水蟑螂在以前確實非常的常見,但是隨著人類對它們的需求增大(食用和藥用),它們的數量正在逐年的遞減,甚至原本隨處可見的一些水體中,如今它們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少了。從生態位的角度看,水蟑螂屬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者,它們在水中鮮有天敵,而且成年後還具有飛行的能力。從食性上看,雖然它吃魚蝦,但同時它也吃其他的昆蟲,而且在野生水體內,它們不會損害人類的利益,因此它是一種「益蟲」。

相關焦點

  • 水塘裡叫水蟑螂的蟲子,擅長潛水也能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
    這種甲蟲的學名叫龍蝨,也被人們形象地稱為「水蟑螂」。現在南方一些地區,將這種甲蟲作為一道美食的重要原材料,由於其富含多種蛋白質、脂肪含量又少,所以被譽為「水中人參」。有一些燒烤攤將幾隻水蟑螂串起來,烤著或著炸著賣,入口有一種說不出來感覺,咬起來嘎吱嘎吱作響,我想有些人是不敢上嘴的。那麼,水蟑螂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動物?它對於人類來說是益蟲還是害蟲呢?
  • 常見的害蟲和益蟲如何區分?
    常見的害蟲和益蟲如何區分?一直以來,民間素有「五毒四害」的說法,過去將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害的集中動物歸集起來,統稱「五毒」,即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四害」,即蒼蠅、蚊子、老鼠和蟑螂。蟑螂那麼,如今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害蟲和益蟲呢?
  • 上海除蟲|如何區分害蟲與益蟲
    當我們發現這些蟲子的時候,有一個問題總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盤桓:這個蟲子究竟是害蟲還是益蟲。如果是害蟲的話,我就要想辦法除掉它了。其實害蟲與益蟲這組對立的概念完全是針對人類而言的。對於自然界而言,蟲子是沒有正邪之分的,大家都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
  • 刺蝟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
    首先,我們在形容一種動物對我們有益還是有害時,通常喜歡用「益蟲和害蟲」來形容。但是嚴格意義上說,「害蟲益蟲」是對昆蟲的定義,對於動物通常是用「益獸和害獸」。所以刺蝟作為一種小型哺乳動物,並不是昆蟲,所以,問題應該改為「刺蝟是益獸還是害獸?」那麼,刺蝟到底是益獸還是害獸呢?
  • 益蟲?害蟲?總是分不清楚?圖鑑它們!保護友軍!(益蟲篇)
    自修造天台花園以來,隨著各種蔬菜、瓜果、花卉、池荷漸次枝繁葉茂,形形色色的昆蟲也陸續登上舞臺,展現夏日勃勃生機。它們當中不少依靠葉肉營生,毀莖吸汁,這樣肆虐菜圃,殘害鮮花,對我來說,便是害蟲。害蟲人人得而誅之,但幾千年的人蟲大戰,專家、農民尚不敢說勝利,我一介普通市民,更無以僥倖。
  • 你跟我說蟑螂是益蟲?
    各位學員和家長朋友們,「蟲知道」自然教育昆蟲直播課又雙叒來嘍!在這春光明媚蝴蝶飛舞的四月,讓我們在昆蟲世界開啟新一輪的大探險吧!本周的內容就是——什麼?你跟我說蟑螂是益蟲?>3.2020年4月24日(周五)20:00—20:30「害蟲」也是「益蟲」?
  • 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
    蜻蜓為蜻蜓目蜻科和蜓科昆蟲的總稱,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全世界約有5000餘種,在中國分布有約300餘種,其中最常見的蜻蜓有很多種,例如碧偉蜓、黃蜻和長葉異痣蟌等
  • 它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
    「存在即有用」這是我對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的看法,當然蟬也不例外。從表面上看,蟬是一種「害蟲」,但是害蟲和益蟲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有著片面性。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狹隘地看待某一種生物。那麼,蟬這種生物對於大自然有什麼意義呢?
  • 爬行速度最快昆蟲,若按照比例,虎甲蟲不輸獵豹,讓昆蟲難於逃走
    虎甲蟲屬鞘翅目虎甲科,虎甲科全世界大約有2000種虎甲蟲,大多數虎甲蟲全身都有金屬光澤異常鮮豔的顏色,讓它們看起來就像一個身披金屬戰衣的戰士,最有特色是它複眼,虎甲蟲的複眼結構幫助它快速聚焦發現獵物蹤跡。
  • 本是防治農作物害蟲的益蟲,營養價值極高;養蜂人卻對其恨之入骨
    這種昆蟲本來是控制農作物蟲害的益蟲,但是卻被養蜂人恨之入骨;即使不是養蜂的人看到它們也會是欲除之而後快。這種昆蟲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胡蜂,平常我們也稱之為馬蜂。胡蜂為什麼是益蟲呢?很多專家為什麼也認為它們是益蟲呢?
  • 室內最大型的蜘蛛,白額高腳蛛全長達13釐米,卻是專門捕食蟑螂
    在家居環境中,蟑螂是一種常見的室內害蟲,由於蟑螂強大的抗藥性和繁殖能力,人們總是難於完全消滅蟑螂,所以當室內出現一隻蟑螂時,很快就會出現一群蟑螂,而這個時候,在食物鏈上的蟑螂天敵就會隨之而來,例如這種蜘蛛——白額高腳蛛,就是是家居蟑螂的主要天敵。
  • 我們常見的百足蟲是哪一種?它有什麼危害?
    在我們山東,它被稱為「草鞋底」,是一種只要見到就大概率會被拍死的生物。蚰蜒的分布很廣,幾乎世界各地都有它們的足跡,尤其以熱帶、亞熱帶地區最多。那麼,蚰蜒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它對我們有沒有害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蜘蛛會吃蟑螂?金華有個小夥買了2隻放家裡
    但小李比較好奇,它們到底吃沒吃蟑螂?於是,他打死了一隻蟑螂,就放在客廳裡。當時,蜘蛛沒有吃。他也沒理會,第二天一大早起來,他發生那隻死蟑螂不翼而飛了。後來幾天,他沒有在客廳裡見到過蟑螂。倒是在牆角偶遇過正在值班中的那兩隻白額高腳蛛。他有些驚喜,食物鏈療法看來還比較有效。白額高腳蛛究竟是怎樣一種動物呢?
  • 可怕的蟑螂,驚人的生存能力
    蟑螂適應性強、繁殖快,外號「打不死的小強」,是居室、倉儲、車船等重要害蟲之一,也是一類重要的衛生害蟲,還能危害農作物。196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除四害講衛生的指示》,將蟑螂與老鼠、蒼蠅和蚊子並稱為四害。
  • 竹林中一種昆蟲,由害蟲變一蟲難求的食物,幼蟲成蟲都是絕佳美食
    不知什麼時候起,昆蟲食物成為人們追求的美食之一,而世界上的昆蟲約有100多萬種,已知的可食用的昆蟲就達3650
  • 怎樣才能除掉它們?
    地球是一種物種繁複的星球。每一種生命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存活並傳承著,站在上帝視角來看,生命並無優劣好壞之分。遺憾的是我們並不是上帝,我們只是人類,實實在在的人。而站在人類的視角來看,生命便有了好壞之分,僅以昆蟲來說,就有益蟲和害蟲,所謂的益蟲,就是對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益的昆蟲,而所有的害蟲就是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害的昆蟲。益蟲人人愛,而害蟲,我們則總想將它們清除殆盡。以人類的視角來看,害蟲很多,有些我們並不常見,而有些我們則非常熟悉。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最為常見的一種害蟲就是我們俗稱的「米蟲」了。
  • 身後長夾子的奇特昆蟲,傳聞會從人耳爬進腦袋裡,然後瘋狂繁殖
    大家是不是也在家裡發覺過各式各樣的昆蟲出現?一些昆蟲看起來憨厚老實,還有點兒討人喜歡,比如潮蟲,一些就看起來兇神惡煞,比如蚰蜒和臭蟲等。但是大家了解家中出現的昆蟲中,有著數最多恐怖傳說的是啥昆蟲嗎?那便是蠼螋。
  • 長多隻腳的黑色蟲以為是蜈蚣,上網求助才發現是害蟲的剋星
    準備進入夏天,大概已經有不少人發現蟑螂、老鼠或是其他令人不安的昆蟲紛紛出現,家中殺蟲劑也要進入備戰狀態。日前有網友po出一張在家裡發現的「蟲蟲照」,因為外表實在太驚悚,卻又沒看過,因此想求網友解答。該名網友家中出現一隻長相非常令人不安的蟲蟲,請問有人知道這是什麼蟲嗎?原本以為是蜈蚣,沒想到一po出網,神通廣大的網友立刻出來解答。
  • 蒼蠅老鼠蟑螂蚊子,怎麼除不盡呢?
    後來我們不缺吃不缺穿了,再加上麻雀屬於鳥類,也是吃害蟲的,因此列為再把麻雀列為「害蟲」就沒必要了,於是就把更煩人更噁心的臭蟲和蟑螂列進去了。臭蟲在危害性上相比蟑螂屬於小弟級別的,因此蟑螂現階段屬於必須要消滅的害蟲之一。
  • 大壞蛋進入小卵鞘:蟑螂「成功」的秘密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其他所有人都被這個光潔的可怕褐色昆蟲在桌面上那颶風一樣的速度驚呆了,雙手都停在半空中。(只是到最近,蟑螂的世界紀錄才被一種澳洲虎甲所打破,它的速度達到了2.5米/秒,即9千米/小時或5.6英裡/小時。)通過逃跑和躲藏避開人類肯定有幫助,但蟑螂在屋內的成功可能還得益於另一個特別奇怪且原始的適應協助,即卵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