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的存在,對於自然界有什麼意義?它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

2020-12-26 科學獵奇

「存在即有用」這是我對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的看法,當然蟬也不例外。從表面上看,蟬是一種「害蟲」,但是害蟲和益蟲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有著片面性。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狹隘地看待某一種生物。那麼,蟬這種生物對於大自然有什麼意義呢?下面我就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蟬

每年的夏天,叫醒盛夏的動物我認為就是蟬了,一旦聽到蟬鳴,就證明夏天要開始「發威」了。當然,在蟬鳴的同時,許多「吃貨們」也已經蠢蠢欲動了,因為蟬的幼蟲在許多人的口中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於是,小夥伴們三五成群拿上手電筒開始「尋寶之旅」,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晚上的收穫,就會成為明天的下酒好菜。但是,你可能不會想到,一隻蟬從出生到出土,至少要3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有些蟬需要13年或者17年,而它們羽化成蟬後,壽命也只剩下7-30天了。

蟬的種類有很多,在我國最常見的蟬就是蚱蟬了,它們通體以黑色為主,翅膀上有著黑色花紋,這就是一種最常見的3年蟬。蚱蟬的雌雄很容易分辨,首先雄性的背部有著黃色的小斑塊,而雌性則沒有;其次,雄性的腹部有發音器,在發音器中有兩個白色的鼓膜,當鼓膜震動時,雄性的蟬就會發出「吱吱」的叫聲了,而雌性的腹部是沒有發音器的,因此雌性蟬是不會鳴叫的。

(上圖為我們常見的蚱蟬)
(上圖為雄蟬)

蟬鳴的作用

雄蟬有發音器所以會鳴叫,但是,它的鳴叫並不是「瞎叫」,而是有意義的。首先,蟬的視力很差,它們很難發現不遠處的異性,而蟬鳴實際上就是雄蟬吸引雌蟬的唯一方式。這就像雄性孔雀可以開屏吸引異性一樣,孔雀開屏的大小是雌性孔雀判斷雄性孔雀強壯與否的主要標準,而蟬也是一樣的,雌性蟬通過雄蟬的叫聲大小來分辨異性的強弱,顯然叫得越大聲的,越容易得到異性的青睞。

當雄蟬找到雌蟬後,它們就會交尾。而交尾完成後,雄蟬的眼睛開始由黑色逐漸地變為黃色,再由黃色最終變為紅色,當眼睛變為紅色時,雄蟬壽命終結。而交尾後的雌蟬則開始產卵,在產卵時,雄蟬往往會找一根較細的樹枝,用自己尖利的產卵器將樹枝上紮上若干個小洞,再將卵產在裡面,產完卵後,雌蟬會步雄蟬的後塵。

因此,對於蟬來說,它們完成繁殖,也就意味著生命的終結。

蟬為什麼是「害蟲」?

由於蟬是將卵排在樹枝內,而且還是事先在樹枝上扎多個小洞,所以一旦蟬完成排卵,這根樹枝也就會隨之枯萎。這是蟬是「害蟲」的原因之一。

其次,在樹枝中的卵會隨著樹枝的乾枯折斷或者被風吹落到地面,然後發育成初級的幼蟲,幼蟲會鑽入地下。從這一刻,它們就開始對樹的「索取」,從幼蟲開始,蟬就具有了刺吸式的口器,在地下它們是以吸收樹木根系中的水分為生的,這個行為會持續到幼蟲爬出地面,或3年或17年,成蟲後,在樹上的蟬也是樹木的汁液為食的。

因此,以樹木為食是蟬被稱為「害蟲」的主要原因。

(上圖為蟬產卵後的樹枝)

蟬對於自然界的作用

表面上看,蟬除了鳴叫就是危害樹木,貌似沒有什麼好處。但是,事實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我們從兩個角度來解析一下。

01 對樹木的作用

雖然蟬會吸食樹木的汁液,但是蟬極小的口器對汁液的需求量是極小的,而且它們極細的刺吸式口器對樹木也不會造成傷害。所以,這不應該被當成判斷「害蟲」的標準。而且雖然蟬產卵會造成樹枝的枯萎,但是,從科學的角度上,蟬選擇產卵的樹枝都是較為細小的樹枝,再加上蟬喜歡棲息在大樹上,這些細小的樹枝對於大樹並不是一件好事,這一點可以參考我們修剪樹枝。過多的細小的雜枝,非但會吸收樹木來自根部的營養,而且不利於樹冠的透光性,並且也不利於樹冠的透風性。因此,蟬在樹木細小的樹枝上排卵,實際上是變相的在修剪雜枝。對樹木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並且,如果只是損害幾根細小的樹枝就被認定為「害蟲」,那麼那些以樹木為食的食草動物算什麼?

02 對於生態的作用

蟬在世界上的分布很廣,種類和數量眾多,幾乎一個夏天除了蒼蠅蚊子外,就是它們的「天下」了,而數量如此多的蟬對於整個生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主要體現在食物鏈上。

到了夏季,許多肉食性的昆蟲,比如螳螂,就會大量的捕食蟬,許多鳥類也會以蟬為食,也就是說,在蟬鳴的時間內,它成為了許多生物的食物。

因此,作為一種「食物」,蟬對自然界中的許多生物都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總結

一直以來,蟬都被認為是一種「害蟲」,但是,實際上它只是汲取了植物的一部分營養而已,再加上它們通常棲息在比較粗壯高大的樹木上,這一點傷害並不足以導致樹木的死亡。而相對來說,它們的出現為許多的生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物(一段時間內)。所以,我認為真實的蟬應該是「功大於過」的。

相關焦點

  • 「水蟑螂」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昆蟲?它是益蟲還是害蟲?
    蟑螂是人們最討厭的一種昆蟲,它是「四害」之一,不過,在蟑螂的前面加上一個水字,那麼它就成為了人們口中的一種美食。水蟑螂是我國南方淡水水域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昆蟲,雖然與蟑螂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與蟑螂並不是一個物種,差別也很大。蟑螂是害蟲,那麼,水蟑螂是害蟲還是益蟲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刺蝟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麼?
    首先,我們在形容一種動物對我們有益還是有害時,通常喜歡用「益蟲和害蟲」來形容。但是嚴格意義上說,「害蟲益蟲」是對昆蟲的定義,對於動物通常是用「益獸和害獸」。所以刺蝟作為一種小型哺乳動物,並不是昆蟲,所以,問題應該改為「刺蝟是益獸還是害獸?」那麼,刺蝟到底是益獸還是害獸呢?
  • 上海除蟲|如何區分害蟲與益蟲
    當我們發現這些蟲子的時候,有一個問題總會在我們的腦海中盤桓:這個蟲子究竟是害蟲還是益蟲。如果是害蟲的話,我就要想辦法除掉它了。其實害蟲與益蟲這組對立的概念完全是針對人類而言的。對於自然界而言,蟲子是沒有正邪之分的,大家都屬於自然界的一部分。
  • 水塘裡叫水蟑螂的蟲子,擅長潛水也能飛,到底是益蟲還是害蟲呢?
    有一些燒烤攤將幾隻水蟑螂串起來,烤著或著炸著賣,入口有一種說不出來感覺,咬起來嘎吱嘎吱作響,我想有些人是不敢上嘴的。那麼,水蟑螂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動物?它對於人類來說是益蟲還是害蟲呢?龍蝨科動物在全世界差不多有4000種以上,該科的動物所包含大大小小的種屬有150多個,我們所稱作的龍蝨,則是所有這些龍蝨科動物的總稱,在我國發現的龍蝨科動物,大約有160個種類,以我國中南和東南部地區分布最為廣泛。
  • 常見的害蟲和益蟲如何區分?
    後來,科學技術逐步發達,人們認識到蛇、壁虎和蟾蜍等不能單純歸為「毒」物,甚至在中醫領域可入藥,對某些病症有獨特療效。蟑螂那麼,如今我們應該如何區分害蟲和益蟲呢?其實,對人類有害還是有益,這個基本準則被延續下來,對害蟲的定義大致為不利於人類生產生活的昆蟲,不利行為一般表現為:吸食植物的汁液、咬食植物的枝幹、甚至腐蝕植物的根,吸食動物血液、傳播疾病。我們的生活中,潛伏著許多害蟲,蒼蠅和蚊子會傳播各種傳染病,米蟲會蛀蝕糧食,蝗蟲和蚜蟲更是農作物「殺手」,白蟻能毀掉家具、建築物,牛虻吸食家畜血液,等等。
  • 益蟲?害蟲?總是分不清楚?圖鑑它們!保護友軍!(益蟲篇)
    然而這些友軍,我並不完全認識,更不懂得利用,例如水蛭,潛意識裡就認為它是吸血動物,發現它的第一時間就是燒死它,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吸血的只是少數,大部分以捕食小型無脊椎動物例如蝸牛等為生,從這點看,它對我那蝸牛泛濫的小菜園是有益的……因此,為免誤傷友軍,或錯愛敵軍,特此搜集各種常見益蟲害蟲,以供參考,不管居家還是旅行,但願一目了然。
  • 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
    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二、蜻蜓是益蟲還是害蟲蜻蜓是益蟲,稚蟲在水中可以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動物,有時同類也相殘食,無論成蟲還是幼蟲均為肉食性,多食害蟲,成蟲除能大量捕食蚊、蠅外,有的還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蟲,實為益蟲,蜻蜓的食量也是非常驚人的,一種俗稱為「青頭楞」的綠色大蜻蜓一天能亳不在乎地吃掉2000隻左右的蚜蟲等這類小飛蟲,據說一隻馬大頭蜻蜒一天內能吃近1000個小飛蟲,能在1小時內吃掉40
  • 網絡直播課預告|什麼?你跟我說蟑螂是益蟲?
    本周的內容就是——什麼?你跟我說蟑螂是益蟲?」也是「益蟲」?「害蟲」也是「益蟲」直播時間:2020年4月24日 20:00—20:30說到某種昆蟲,可能大家最先想問的就是「它是害蟲還是益蟲」。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狹義的劃分,許多我們喜愛的昆蟲,往往並不是你理解的「益蟲」;而那些讓我們深惡痛絕的「害蟲」,比如蟑螂、蒼蠅、白蟻等等,反而對我們大自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聽完這節課,可能會顛覆你對很多昆蟲的印象,並重新去定義 「害蟲」和「益蟲」嘍。
  • 本是防治農作物害蟲的益蟲,營養價值極高;養蜂人卻對其恨之入骨
    這種昆蟲本來是控制農作物蟲害的益蟲,但是卻被養蜂人恨之入骨;即使不是養蜂的人看到它們也會是欲除之而後快。這種昆蟲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胡蜂,平常我們也稱之為馬蜂。胡蜂為什麼是益蟲呢?很多專家為什麼也認為它們是益蟲呢?
  • 知了猴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不是被吃掉,而是要努力地活下去
    知了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昆蟲,它的學名叫做蟬。它有很多的名字,我們這邊管它叫做「蛣蟟」(音jié liáo),幼蟲叫做「蛣蟟龜」。知了猴被人們抓到了就吃掉,被自然界中的鳥兒們捉到了也是美味佳餚。這就是知了存在的意義嗎?知了這種生物基於自身存在於自然界有何意義呢?
  • 常見農業害蟲分類大全
    昆蟲綱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綱,已知的種類約有85萬種以上,佔動物總數的4/5。與生產關係密切的有九個目:直翅目、纓翅目、同翅目、半翅目、脈翅目、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雙翅目。一般軀體堅硬,有光澤。頭正常,也有向前延伸成喙狀的(象鼻蟲),末端   為 咀嚼 式口器。前翅角質化,堅硬,稱鞘翅,無明顯翅脈。
  • 一年級語文下:《小青蛙》懂得保護益蟲,養成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2、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了解什麼叫形聲字,體會形聲字的構字特點。3、理解兒歌的意思,了解青蛙是益蟲,樹立自覺保護青蛙的意識。教學過程:一、出示謎語,激趣導入。1、「綠衣小英雄,田裡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請學生猜猜謎底是什麼?同時出示青蛙圖?2、簡單介紹,那有關青蛙的小知識,青蛙小時候叫小蝌蚪,渾身是黑色的,長著長長的尾巴,漸漸地,長出四條腿,穿上了綠衣服,他的叫聲是呱呱呱,還是捕蟲高手呢?
  • 凍不死燒不壞的水熊蟲,研究員發現對付它只有一個辦法
    對於恐龍種族,你了解有多少呢?隨著恐龍化石的出土,一段被塵封了數千萬的歷史真相重見天日。在2億年前,正值白堊紀,恐龍種族生物憑藉著天生的優勢,很快便成了陸地上的霸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6500萬年前,一場彌天大禍從天而降,自然界的生物走向了滅絕之路。
  • 不是每一隻蟬都能脫殼成功的,因為它懂得犧牲就是生命的價值
    歷經四年,孕育生命生命的出現是一個奇蹟,生命的存在是一個傳奇,每一個生命的誕生都是一個天使來到人間。因而,我們不能因為某些生命的渺小而忽視了它的存在,每個生命的存在都有它自身不同的意義。不是每一隻蟬都能脫殼成功的在它生命蛻變的過程中,可謂是「四面楚歌」,「危機四伏」,「八面埋伏」。「前有伏兵,後有追兵」,稍有閃失,生命稍縱即逝,那怕是一個飛蟲在它身上掠過,它也會有夭折可能。脫殼之前的蟬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往往是人類餐桌上的佳餚。為了躲避人類對它的捕殺,它拖著一身厚重「盔甲」的蟬衣,步履蹣跚,一路走來,步步驚心。
  • 它有什麼危害?
    在我們山東,它被稱為「草鞋底」,是一種只要見到就大概率會被拍死的生物。蚰蜒的分布很廣,幾乎世界各地都有它們的足跡,尤其以熱帶、亞熱帶地區最多。那麼,蚰蜒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它對我們有沒有害呢?下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對於玩家而言,雲遊戲到底是什麼,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它的本來意義
    遊戲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優秀的遊戲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但玩遊戲一直以來都是有門檻的。你有錢可以自己買一臺電腦或是主機。如果你想用PC體驗如絲般順滑的畫質,你可能還要花上好幾千塊買上一張不錯的顯卡。你沒有電腦想玩遊戲可以去網吧花錢玩,玩遊戲一直都有一個門檻。
  • 人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明白了
    在眾多不解的困惑中,有一個困惑卻讓古人和現代科學家一直都在思考深思,那就是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其實對於這個困惑,古人反而沒有現代科學家那麼執著。古時候的人們很多都是相信神仙存在的,神話傳說中,人類是由神創造的,所以人類存在的意義沒有什麼太值得思考的地方。
  • 「地表十二強」是是什麼意思?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
    導讀:「地表十二強」是是什麼意思?它的存在有什麼意義?隨著本賽季桌球賽程的相繼完結,國際乒聯舉辦的年終總決賽也即將拉開帷幕。無論是三大賽還是系列公開賽都可以作為國乒教練組考量國乒球員是否具備奧運參賽資格的標準,不過這還遠遠不夠,國乒在劉國梁回歸後,引進了所謂的「地表十二強」概念,那何為「地表十二強」?它存在的必要性和意義究竟是什麼呢?
  • 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那麼蚊子的存在意義是什麼
    蚊子也會說,「存在即合理」,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人類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審視世界,其實,最霸道的就是人類。「存在即合理」,人類會說,豬存在的意義,是供人類享用。那麼站在蚊子的角度也可以這麼說,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供我們享用的。是人類侵佔了它們生存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