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歷史上一共有三位被國民處死的國王,一位是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國王查理一世(1649年),一位是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918年),還有一位便是法國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三人均是在本國革命浪潮中被國民處死。
38歲的路易十六在被押送刑場時請求革命者善待自己的侍從和陪伴他的神父。臨刑前,他高聲對圍觀民眾說道:「我是無辜的。我沒有犯我被指控的任何罪責。我原諒所有把我送上死路的同胞。我祈求上帝,法蘭西從今以後永遠不要再有流血。」
「一個最善良又最軟弱的國王,經過十六年半一心謀求幸福的統治之後,在三十九歲上死去了。他的祖先給他遺留下一場革命。他比他的祖先哪一個都更適合於防止或結束這場革命;因為他在革命爆發前能成為一個實行改革的國王,或者在革命爆發後做一個立憲君主......(他是)唯一具有一切好國王所應有的畏上帝和愛百姓這兩個優點的國君」。法國歷史學家米涅在《法國大革命》一書中這樣評價。
「對自由和人的生命的尊重經常可見。尤其可以見到對窮人的苦難的真正關心:這種現象以前是找不到的。對窮苦人,稅務部門極少施行強暴,蠲免捐稅更頻繁,賑濟更多。」法國歷史學家託克維爾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這樣評價路易十六時代。在1989年慶祝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的慶典上,法國總統密特朗表示,「路易十六是個好人,把他處死是件悲劇,但也是不可避免的。」
法國在羅馬時期被稱為高盧,高盧人在公元前390年曾攻陷羅馬,差點扼殺羅馬文明,後來被凱撒大帝徵服(前58年-前49年),並融入羅馬文明圈。376年匈人西進引發日耳曼民族大遷徙,高盧被日耳曼諸部族控制,5世紀後期法蘭克人大舉西侵,並於481年建立以巴黎為首都的法蘭克王國,先後有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兩個王朝,在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時期進入極盛,稱查理曼帝國。843年經凡爾登條約,帝國一分為三,西法蘭克王國成為後世法國的雛形。
公元987年,西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絕嗣,法蘭西島公爵雨果·卡佩被推舉為王,建立法蘭西王國卡佩王朝,卡佩王朝絕嗣後,瓦盧瓦王朝繼起。王國內部諸侯割據,長期分裂,且有英國領地,內憂外患,後經英法百年戰爭(1337-1453年),王權強化,諸侯勢弱。法國又與神聖羅馬帝國展開長期爭霸。1540年代,新教傳入法國,稱胡格諾派,與天主教長期內戰。1589年,瓦盧瓦王朝絕嗣,納瓦拉國王亨利四世即位,開創波旁王朝,頒布南特敕令,結束宗教戰爭。亨利四世在人格和政績上十分完美,可以說是法國版的劉秀。
波旁王朝在路易十四時期(1638-1715年)國力鼎盛,路易十四即位初期,國內投石黨運動爆發,王權被貴族挑戰,國外陷入與西班牙戰爭,在內憂外患中國力大衰。路易十四年幼時兩次逃離巴黎,後定居凡爾賽宮,自24歲親政後,馴服貴族,建立君主專制,推行重商主義,重振經濟,大興文教,整頓軍備,發動四次大戰,使法國成為歐洲最強國家和文藝中心。但路易十四後期驕傲自滿,自稱太陽王,徵戰31年,導致財政破產,又不斷加稅,引發民眾不滿,喪失民心,為此後的法國大革命埋下禍根。
路易十四去世後,優柔寡斷的路易十五即位,在位59年,情婦如雲,生活奢靡,進一步加重了路易十四遺留的財政問題,導致國勢繼續頹廢,在英法七年戰爭(1754-1763年)中喪師失地,失去新大陸,以致於喪氣地說出名言: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
路易十六即位初期,國民期望很高。因為路易十六從小文理兼優,個性善良溫順,每次看到窮人都要施捨,他還熱愛科學,喜好機械,曾設計了新式斷頭臺,他最大的業餘愛好是研發鎖具,創意不斷,以致於被稱為鎖匠國王。路易十六多次推行改革,試圖向一、二等級的教士與貴族徵稅,彌補財政赤字,但他個性軟弱,缺乏堅強意志,在改革遇到阻力時難以堅持,又不顧財政危機捲入美國獨立戰爭,以致於改革屢屢失敗,不得不召開在1789年5月5日召開三級會議,企圖挽救財政危機,但拒絕政治改革。在伏爾泰和盧梭啟蒙思想薰陶下的第三等級和普通民眾徹底失望,,一場大革命蓄勢待發。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眾攻打巴士底獄,掀起法國大革命浪潮。路易十四堅持留在凡爾賽,等待革命自行結束。1789年10月6日,數千革命者闖入凡爾賽宮,強迫王室搬入巴黎的行宮。路易十六採取妥協立場,在公開場合表示支持制憲會議,順從籤署大部分法令,宣誓將維護憲法,一時民望甚高。1790年11月27日制憲會議頒布法令要求教士宣誓效忠國家、法律和國王,引發天主教危機,很多教士拒絕宣誓。1791年4月18日,路易十六企圖前往巴黎近郊與拒絕宣誓的教士慶祝復活節,但被民眾包圍未能成行,路易十六從此堅定出逃的決心。
1791年6月20日深夜,王室逃離巴黎,但被民眾發現後受阻返回。路易十六民望驟降,雖在批准君主立憲憲法後繼續維持王位,但隨後法國在1792年與奧地利為首的反法同盟戰爭中接連失利,反法聯軍攻入法國,要求恢復國王權力,激起法國民眾不滿,8月10日,革命激進派發動二次革命,攻佔王宮,囚禁路易十六,後在王宮文件箱內發現王室通敵材料,導致路易十六被國民公會判處死刑,最終在1793年1月21日被送上斷頭臺。法國大革命從此陷入血腥內亂中,直至拿破崙登場,建立更為專制的拿破崙帝國,歷史老人又開了一個黑色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