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0月12日電(記者馬思嘉、馮開華)沉寂了幾年的礦山腳下,發動機轟鳴,寧夏石嘴山這座因煤而興、因煤而衰的老工業城市在來自全國各地的670名賽車手與場外車迷的集結中再度熱鬧起來。
「礦坑形成的天然賽道很美,這是種合理利用,對於新手來說,也增加了難度和挑戰。」此次帶著車隊從浙江遠道而來參加2020寧夏·石嘴山第二屆賀蘭山(石炭井)大峽谷汽車越野拉力賽的韓魏說。在今年年初的達喀爾拉力賽中,韓魏/廖岷車組在汽車組總成績榜上位列第10名。
石嘴山市有著豐富煤炭資源,是國家「一五」時期布局建設的十大煤炭基地之一,20世紀50年代起,賀蘭山下相繼建成一批大型煤礦。歲月推移,過度開採造成了突出生態問題。2017年,寧夏正式打響「賀蘭山生態保衛戰」,徹底關停了賀蘭山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煤礦、非煤礦山、洗煤儲煤廠等,並實施了填埋渣坑、削坡覆土、播散草籽、恢復植被等治理工程。
煤礦關停,曾經熱鬧紅火的城市因缺少產業冷寂下來。近些年,石嘴山市結合寧夏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廢棄工業遺址與荒地,打造石炭井工業文旅小鎮等工業旅遊基地,轉型邁向高質量發展道路。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副區長何秉海說,此次賽事將環境保護、工業旅遊與體育相結合,比如礦坑填平後的渣臺用於此次摩託車競技、賽道起點設置在石炭井工業文旅小鎮等,這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
臺灣車手林德偉被西北自然風光和充滿複雜挑戰的賽道深深吸引。「這是我第一次正式來西北參賽,賽道地形很複雜,需要精準操控,還是很興奮的。」他說。
林德偉從三歲起就跟著身為賽車手的父親去參加比賽,接觸賽車已有14年,學生時代的周末往往是在山裡練車度過的,如今是一名職業賽車手兼教練。
如今,林德偉的父母來寧夏做金屬鍛造生意,他偶爾也會來西北遊玩。「西北很適合作為賽車訓練基地,因為這邊地方大,而且有沙漠、山路、砂石地等各種地形,我以後打算把訓練重心放在這邊,也打算給當地孩子們普及賽車文化。」他說。
林德偉一直專注於拉力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拉力賽比賽較少,他便參加各類賽事來磨鍊自己。「剛開始比賽那幾年,覺得國內選手落後歐美選手很多,但這些年我們中國的車隊、車手在不少國際級別賽事上取得出色成績,我覺得中國的賽車技術在世界已經算很高了。」他說,目前國內的賽車運動發展勢頭很強勁。
在賀翔通航旅遊小鎮的排位賽道上,一輛黃色賽車穩穩行駛在高低起伏的賽道中,在轉彎處揚起一股塵埃。駕駛車輛的是今年19歲的王傑,他是寧夏銀川人,此次年齡最小的賽車手。
「家鄉就有這樣的賽事,很方便,還可以結識很多厲害的前輩。第一次比賽有些緊張,主要還是來向前輩學習。」王傑說。他在美國洛杉磯一所大學讀書,因疫情回國後,便專心練習平時因學業繁忙無暇觸碰的賽車。九歲起,他就跟著同樣身為賽車手的父親王耀武一起去新疆等地參加比賽,車身上貼著父子倆的名字。
賽場上激情飛揚。排位賽道不遠處的卡丁車賽道上,許多看了比賽後也躍躍欲試的孩子開著卡丁車,開啟了自己的「飛馳人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