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22日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此前報導:伊朗「信使」號三級運載火箭4月22日上午成功將首顆軍用衛星「光明」號送入425公裡高的軌道,伊朗軍隊司令海珊·薩拉米稱此次發射任務的火箭以及衛星全部由伊朗製造,這標誌著伊朗已經掌握了衛星發射技術,並有能力獨立發展可以打擊到另一個半球的洲際彈道飛彈。報導稱,伊朗很有可能在此次衛星發射任務之後開始加速洲際彈道飛彈的研製工作。
作為一個地區性的軍事大國,伊朗裝備有中東地區數量最多,種類最為豐富的飛彈武器庫。從射程數十公裡的火箭彈,到最大射程2500千公裡的「流星-4」彈道飛彈,在經過了幾十年的不斷發展後,伊朗軍隊形成了以「流星」和「泥石」彈道飛彈為核心,其它多種飛彈共存的飛彈體系。另外,在不斷吸收國外飛彈技術的基礎上,伊朗近年來不斷加大洲際飛彈的研發力度,有媒體此前猜測伊朗恐怕已經裝備了射程高達5500公裡的「流星-5」彈道飛彈。
面對伊朗不斷擴充的飛彈庫,作為伊朗死敵的美國和以色列開始陷入了恐慌之中。事實上,以色列曾多次要求美國參與到打擊伊朗飛彈基地的行動中,徹底摧毀伊朗的飛彈發展計劃。今年1月,以色列方面突然出動了數架F-16戰機,突襲了位於敘利亞的一處伊朗武器庫。在行動結束後,以色列國防部發言人表示:由伊朗支持的武裝團體頻繁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襲擊美軍設施,此次打擊伊朗武器庫的行動將使得伊朗的襲擊行為有所收斂。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在1,2月美伊關係和以伊關係陷入冰點之際,突然爆發的疫情徹底打亂了事態可能的發展方向。3月1日開始,伊朗國內的確診人數激增,由此致使美國和以色列開始對武力幹預伊朗的方案進行考慮,不過就在短短數日之後,美國國內也爆發了嚴重的疫情。為了滿足本土防務的需要,美軍將「杜魯門」號航母在4月初從波斯灣海域撤離,直奔美國本土。美伊局勢此時似乎得到了一絲緩解。
然而就在4月15日發生伊朗快速攻擊艇「包圍」美軍軍艦事件後,美伊兩國之間的關係再度陷入了劍拔弩張的局面。4月22日早時,美國總統宣布「將摧毀任何跟蹤美軍軍艦的伊朗艦艇」,這一表態隨即得到了美國國防部副部長戴維·諾奎斯特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約翰·海滕的確認,戴維·諾奎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網的採訪時表示「伊朗軍隊的違法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以及其它海灣國家的利益,若伊朗再度做出任何威脅到美軍安全的行為,美方將予以堅決的打擊」。
此次伊朗衛星發射事件,毫無疑問將使得伊朗在與美國對弈時更有話語權。至於此次發射行動的其它意義,俄羅斯軍事問題專家切爾霍夫表示「伊朗的衛星發射行動標誌著伊朗即將,或者已經掌握了可以攻擊到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技術,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如今的中東格局,和美國的本土防禦政策」。
作者:f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