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首顆軍事衛星發射成功,意味著什麼?下一步就是洲際飛彈

2020-12-18 環球火力點

據伊朗媒體塔斯尼姆通訊社此前報導稱,日前,伊朗首顆「光明」號軍用衛星發射成功。其中運用的所有技術都是伊朗自主研發的,並沒有依靠任何外援,同樣沒有受到制裁的影響。伊朗衛星發射成功後,立刻被國外媒體紛紛報導,外界熱議聲不斷,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據俄衛星通訊社消息,俄羅斯專家穆拉霍夫斯基表示,本次航天活動的成功,對於伊朗來說是一次巨大飛躍,這意味著伊朗的火箭產品已經能夠向近地軌道投送有效荷載,為今後研製洲際飛彈打下了堅固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當年蘇聯發射首顆人造衛星的火箭,就是之後首枚洲際飛彈的原型。

根據洲際飛彈的發射、飛行原理我們可以知道,洲際飛彈想要跨越上萬公裡的距離,並非完全依靠火箭的動力來實現的。火箭助推器的作用,只是為了將洲際飛彈送入地外軌道,在進入太空後,助推器關閉,這時候的洲際飛彈主要在大氣層外進行無動力亞軌道飛行,快速飛抵目標區域上空。

所以說,伊朗能成功發射衛星,實際上就是掌握了洲際飛彈的入軌技術,這一點非常難得!未來某一天,當伊朗掌握洲際飛彈重返大氣的技術後,造一顆洲際飛彈所需的主要技術就基本全部掌握了。

目前看來,伊朗雖然被美國封鎖多年,但仍然憑藉著自己的努力,開始逐步掌握洲際飛彈這種殺手鐧技術,這恐怕是美國萬萬沒有想到的。

事實上,伊朗一直以來就十分重視彈道飛彈技術的發展。多年來,更是積攢了數以千計的中近程彈道飛彈,成為其在中東立足的最大資本。在今年年初為蘇萊曼尼復仇的行動中,伊朗的彈道飛彈就將美軍基地炸了個底朝天,讓對手們深刻領悟到伊朗的強大實力。

過去多年,美國之所以不敢對伊朗痛下殺手,是擔心伊朗破釜沉舟,拉上駐伊美軍,以及以色列、沙特等美國盟友同歸於盡。而一旦伊朗擁有了洲際飛彈,形勢將再次劇變。眾所周知,伊朗與美國撕破臉皮後,核研發活動又開始加速,掌握核武器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在可以預期的未來,伊朗將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具備全球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對美國的威脅上升好幾個檔次!

相關焦點

  • 伊朗軍事衛星成功發射,以色列直呼這是飛彈:美總統下達開戰指令
    據俄羅斯衛星社消息,當地時間4月22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宣布在當日成功發射了首顆軍事衛星。這顆衛星被命名為"努爾"(意為"光"),伊朗在其位於中央沙漠的發射基地,成功的將這顆衛星送入距地面425千米的軌道。
  • 美國收到噩耗,伊朗離洲際飛彈又近了一步,本土不再安全
    據俄羅斯媒體22日援引伊朗塔斯尼姆通訊社此前報導:伊朗「信使」號三級運載火箭4月22日上午成功將首顆軍用衛星「光明」號送入425公裡高的軌道,伊朗軍隊司令海珊·薩拉米稱此次發射任務的火箭以及衛星全部由伊朗製造,這標誌著伊朗已經掌握了衛星發射技術,並有能力獨立發展可以打擊到另一個半球的洲際彈道飛彈
  • 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今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量子衛星」)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又邁出重要一步。量子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首批科學實驗衛星之一,其主要科學目標是藉助衛星平臺,進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實驗,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廣域量子密鑰網絡實驗,以期在空間量子通信實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間尺度進行量子糾纏分發和量子隱形傳態實驗,開展空間尺度量子力學完備性檢驗的實驗研究。記者15日從中科院獲悉,我國即將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被命名為「墨子號」。
  • 中東潘多拉魔盒或被打開,美大頭領下達開火指令,伊朗強勢回應
    就在不久前,這位商人總統,公開表示,對於伊朗飛彈艇圍堵美國軍艦十分的憤怒,並已經下達了開火命令。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現在總統先生很憤怒。外界表示,美伊兩國的對峙緊張狀態已經持續了很久,稍微有一些風吹草動,破壞海灣地區的整體局勢,促使局勢的升級。作對老對手的伊朗,向來對美國表現得很強態。
  • 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魏倩)記者今日從平安銀行獲悉,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
  • 中國驕傲: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
    當你拿起電話,可能最大的擔心是被竊聽;通過網絡傳送一份保密文件,最擔心的是途中被竊取……這些問題在國家軍事安全領域顯得更加突出、更為緊迫。軍事用途無與倫比。量子衛星上天后,中國衛星就可以與潛艇進行通訊,再也不需要潛艇浮出水面或發射無線電來暴露位置,中國的潛艇將可以在全球神出鬼沒,外軍再高明的密碼專家也只能望而興嘆……
  •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伊朗運載火箭進入太空,白宮還敢繼續喊開戰嗎?
    就在外界關注德黑蘭方面會做出何種反應之時,一向「不走尋常路」的伊朗人拋出了一個更令人震驚和關注的消息——伊朗國產運載火箭搭載軍用衛星發射成功。伊朗火箭成功發射據悉,伊朗使用國產「信使」號三級運載火箭,成功將其首顆軍用衛星「光明」號送入距離地面425公裡高的太空軌道之中。
  • 長徵八號搭載中國首顆商業SAR衛星發射成功,研發方「天儀研究院...
    來源:鈦媒體APP北京時間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由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天儀研究院」)研製的「海絲一號」衛星和「元光號」衛星搭載「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兩顆衛星正常進入預定軌道,遙測參數正常,太陽翼、天線均展開正常,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 我國首顆Ku頻段高通量衛星發射成功!
    2020年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組網成功。2020年7月9日晚間,亞太6D通信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在載荷重量、通信容量、設計複雜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國內同類通信衛星的紀錄。
  • 國內首顆低軌寬帶5G衛星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邁出「太空網際網路」第一步
    2020年1月16日11時02分,我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地軌寬帶通信衛星-銀河航天首發星發射升空,本次執行任務的火箭是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2019年5月24日,首批60顆「星鏈」Starlink星座衛星被成功送入太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正式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11月,SpaceX公司進行了星鏈衛星的第二批發射。SpaceX遞交的「12000顆衛星星座」計劃寫道,這些衛星分別分布在340公裡、550公裡和1150公裡三個低軌道。2019年3月,美國商業航天領域最受矚目的公司之一OneWeb也成功發射了6顆網際網路衛星。
  • 中國開啟5G網絡新時代:全球首顆5G寬帶衛星發射成功
    最近一段時間,小米創始人雷軍的一封祝賀信,成功的向廣大米粉揭開了中國商用航天科創新時代的帷幕,根據小米創始人雷軍描述到:「中國民營航天公司銀河航天發射首顆支持 5G 的通訊衛星,同時還表示非常看好商業航天的未來,所以雷軍的順為資本也是非常幸運在早期就投資了銀河航天,同時還成為了銀河航天的主要投資者
  • 金融領域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    "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金融領域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林娉瑩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
  • 伊朗首顆軍星入軌,最大功臣竟是流星飛彈
    4月22日,伊朗國家電視臺對外發布通告,宣布當天伊朗革命衛隊航空航天部隊成功使用新型的Qased(意為:使者)火箭將一顆名為Noor-1(意為:光明-1)的軍用衛星送入了425公裡的預定軌道。 由於這次是伊朗首次成功發射自己的軍用衛星,因此它的政治和技術意義都是非常重大的。
  • 中國首顆Ku頻段高通量寬帶衛星「亞太6D」成功發射
    長三乙火箭發射亞太6D衛星(何衛國 攝)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趙竹青)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採訪獲悉,北京時間7月9日20時11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國首顆Ku頻段高通量寬帶商業通信衛星
  • 金融界首顆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成功發射
    2020年12月22日12時37分,萬眾期待的長徵八號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首飛成功,本次運載的衛星當中包含由平安銀行定製,國電高科研發的首顆金融界物聯網衛星「平安1號」(天啟星座08星)。「平安1號」的成功發射,是平安銀行布局天基物聯網,進一步部署星雲物聯網平臺邁出重要的一步,作為平安天基物聯網星座的首發星——「平安1號」正式展開在軌技術驗證和應用測試。
  • 間諜衛星在太空報廢,美國大喜:這就是不聽話的下場
    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稱,上周末,伊朗發射最新型「鳳凰」運載火箭,可惜因為火箭自身發生故障,致使該火箭最終發射失敗。伊朗航天機構發言人表示,火箭發射過程中並未出現異常,第一級和第二級發動機也成功完成脫離,但是火箭末端飛行速度不足,所以在進入太空之後失聯。
  • 長徵六號成功為阿根廷用戶發射10顆遙感衛星
    11月6日11時1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成功將1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 SpaceX獵鷹9號火箭成功為土耳其發射軍事衛星,新年迎來開門紅
    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完成了該公司計劃在2021年的首次發射和回收。今年SpaceX計劃發射和回收數十枚火箭,成功的首次發射為該公司迎來了開門紅,也開啟這一前所未有的多產一年。SpaceX似乎已經將「Turksat 5A」送上了所謂的超同步GTO,這意味著最高點(離地球最遠的點)遠高於地球靜止軌道。就「Turksat 5A」衛星而言,由於其發射質量相對較低,獵鷹9號火箭能夠將衛星部署到非常健康的290公裡~55,000公裡的轉移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