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慈善光明行
文/張堅軍 攝影/李 健
從左至右:志願者楊佳璘、張偉英、扎西旺姆,在德格縣醫院合影。
夜已深,在距離上海2300公裡的四川甘孜州德格縣藏區,來自上海和平眼科醫院的張偉英醫生輾轉難眠。此時,作為7屆老隊員的她正在參加「慈慧基金會—張興儒慈善光明行」白內障復明活動,而今天遇到的一例病例讓她牽腸掛肚,怎麼也放心不下。一位15歲的花季少女,雙眼患先天性白內障,意味著她自出生以來從未看見過一線光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接下去她又將如何度過人生漫長的黑暗……
扎西旺姆,漢譯名「吉祥自在女」,卻自小患先天性白內障雙目失明。7月30日,天蒙蒙亮就由哥哥帶著,從西藏江達縣偏僻的鄉下出發,坐了6小時的班車,來到了緊鄰的德格縣醫院——光明行現場。
扎西旺姆—吉祥自在女,在哥哥地陪護下來到光明行現場。
「沒有太好的手術指徵,她從小失明,15歲已過了視網膜發育的最佳年齡段,即使我們動了白內障手術,估計也看不見,」本次醫療組的副組長來自上海利群醫院的曹西友醫生,反覆檢查了將近15分鐘,最後放下裂隙燈,一邊嘴裡還喃喃自語「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失望,但從扎西拉姆臉上看不到一絲遺憾的表情,她已經習慣了失望,再來一次打擊又何妨。來一次縣城,轉一下印經院,吃上一碗藏面,回去還是過暗無天日的生活。晚上光明行情況通報,得知當天完成白內障手術50臺,很多病人都是全白、過熟的硬核病人,醫療組已運轉到極限。
光明行門診第二天,等候看病的人群排成長龍。
「曹西友,我們再努力一下吧。」 7月31日,最後一天,一大早的早餐時刻,張偉英就拉著曹西友商量。「昨天那個小姑娘讓許琰醫生再仔細檢查一遍B超吧,確認一下視網膜形態是否完整,或者查一下光定位和紅綠色片辨色,初步了解一下視網膜的功能情況。」 「好!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十分努力。」 曹院長爽快地答應。「可是,她已經回去了吧」一旁的郭曉龍提醒道。「回去了?有電話嗎?想辦法把她追回來。」身經百戰的張偉英還從未如此為病人著急。
追?可此時的扎西旺姆已早早地轉完了印經院,坐上了回程的班車。入院處主管原文忠來到門診大廳,已是上午8點30分,找到住院病例,趕緊讓懂藏語的志願者打電話。此時的扎西旺姆已是離開德格縣城3個小時的車程,「趕緊讓她回來,我們等,就算10個小時我們也等她回來。」原文忠這樣回復。
「10個小時我們也要等她回來」,原文忠這樣回答。
扎西旺姆坐了3小時的車,返回光明行現場。
中午時分,負責B超的許琰醫生終於等來了她的特殊病人——扎西旺姆。儘管整個光明行團隊已為她操碎了心,但她還是那樣平靜而靦腆,和所有藏區的病人一樣,不悲不喜、安然接受命運的安排。眼球形態正常,視網膜平伏,晶體無脫位,令人驚喜的是她的右眼還有視力(指數/30cm),手術有望了!
精確、負責,許琰醫生在門診檢查中。
「只要有一線希望,就付出十分努力,只為你見到光明行」,這是張偉英的信念,也是光明行的信念。
晚上6點40分,扎西旺姆被推進了手術室,張偉英醫生為她的右眼實施了白內障復明手術。據手術助理徐蔚醫生說,局部麻醉的白內障手術會有點疼,可這個小姑娘卻一聲沒吭。7點整,扎西旺姆被志願者攙扶著走出了手術室,大家簇擁到手術室門前,高興地迎接「幸運女神」的到來。可扎西旺姆哭了,平靜的扎西旺姆哭了,安然接受命運的扎西旺姆哭了,哭得泣不成聲,仿佛15年的委屈都在那一刻化為淚水,哭得原本準備歡慶的人們都留下了眼淚。15年了,扎西旺姆終於迎來了光明行,吉祥自在女終於等來了她的吉祥日。
扎西旺姆哭了,原本準備歡慶的人們都留下了眼淚。
「光明行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們的愛心是真誠的。光明行並不比別人更高尚,我們只是在這有限的十天裡,行動起來,把私心扔掉,把愛心拿出來,我們點亮別人的眼,照亮自己的心。愛之光、心之明、善之行,光明行就像藏區天空般純淨。」這是12屆光明行老隊員宗實對光明行的感言。
愛之光、心之明、善之行,光明行就像藏區天空般純淨。
「是她拉著我的手,從五樓下到一樓。來到醫院大院子拍照合影。我知道她一定能看見。」第二天為扎西旺姆拆開紗布後,徐蔚醫生說,「她還對我說,看見後的願望是讀書……」
扎西旺姆——願你從此以後,能得大自在。
這一笑等待了15年。
微信號 : hpyk88888
諮詢電話:400-11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