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活水美生態 - 中國水利網站 ->中國水利報 ->一版

2021-01-19 中國水利

  □本報記者 程瀛 吳卿鳳

  金壇,依水而建。對金壇來說,水是資源,是歷史,也是活力。水繪就了她江南小鎮的別致風貌,也塑造了她得天獨厚的城市品格。

  然而,隨著人口的增長、生活方式的演變,一系列水問題隨之而來,給城市發展帶來陣痛。建設生態水系,改善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已成為金壇人的迫切願望。

  理念之變成就發展之新

  長蕩湖,江蘇十大淡水湖之一,金壇河湖水系的重要調蓄節點。湖邊蘆葦豐茂,岸上芳草萋萋,讓人流連忘返。

  就在20世紀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受圍湖造田、圍網養殖汙染、汙水流入以及過度捕撈湖內水生植物等影響,長蕩湖湖泊面積大幅度減少,水體自淨能力下降,水質逐年惡化。不僅是長蕩湖,金壇城區主要河道的水質也是如此,有的河道一度成為「醬油湯」。

  日漸惡化的城市水生態環境深深刺痛了金壇人,也使金壇人清醒地認識到:水環境不僅是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更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治理水環境刻不容緩!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近年來,金壇區委、區政府緊緊圍繞「水」做文章,堅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大力開展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相繼制定了水邊、城邊、山邊「三邊」戰略和國家50佳生態示範區創建戰略。由此,結合打造濱湖新城、生態保育區、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建設「水鄉金壇」開始成為全區第一發展要務。

  2013年,金壇被江蘇省水利廳確立為首批省級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在對照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五大體系21項指標的基礎上,金壇編制了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方案,制定了行動計劃,並於2014年通過了江蘇省水利廳和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審查批准。由此,確定了以長蕩湖水源保護和生態修復為核心,構建丹金溧漕河生態保護帶,建設西部水源涵養片、中部生態城區片、東部清水廊道片,打造鑲嵌於山區、平原,點綴在城市、鄉村中的水生態修復點和水文化景點的「一核、一帶、三片、多點」水生態文明建設總體格局。

  中國和諧名城,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江蘇省節水型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諸多成就成為金壇的「金字招牌」。金壇區以構建科學完善的水安全體系、健康優美的水環境體系、人水和諧的水生態體系、傳承特色的水文化體系、嚴格高效的水管理體系為抓手,積極推進實施試點創建,一幅生態文明和諧捲軸在金壇各地徐徐展開。

  補齊短板保障碧水暢流

  城市水環境質量有待提升,水資源保障體系尚不健全,城市水安全體系還欠穩固……一系列問題制約著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如何破解這些問題,無不考驗著金壇水利人的智慧。

  找準並補齊短板是獲得成功的重要保證。在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中,金壇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找出短板,並逐項強化,走出了一條符合金壇實際、具有金壇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之路。

  規劃是事業的「源頭」。圍繞金壇區域總體發展布局,根據水生態文明建設需求,金壇先後編制完成水資源綜合規劃、水利信息化實施方案、金壇市水系規劃、農村水利規劃等一系列規劃。通過規劃引領,統籌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和各項改革發展。

  治理水環境是首要任務。在平原水網地區,金壇積極開展河湖水環境整治工程和水汙染防治工程,改善城區和農村水環境,共完成全區32條河道的清淤整治工程。河道過水能力、水環境得到改善,水鄉美景重現在蘇南人家。在水汙染防治上,金壇持續開展控源截汙建設,關停或轉移多家化工企業,重點監管整治主要河道排汙口,加強城市供排水管網建設,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工程建設。目前,城市汙水處理率達93.2%。

  強化管理是保障。要保持好清水活水,除工程措施外,還必須有一套長效管護機制。目前,金壇全面推進河道「四位一體」長效管護機制,每條河道都明確「河長」,並將河道管理、保潔要求和監督舉報電話等內容統一向社會公布。目前,金壇實現全區356條河道、334公裡圩堤、33座水庫塘壩、長蕩湖管護全覆蓋。

  山區水源再提升。在丘陵山區,針對塘壩生態缺水和農業灌溉用水難的問題,金壇著力優化水資源配置,堅持以蓄為主、蓄引提調相結合的方式,實施山區水庫塘壩擴容改造工程。目前,已對10座塘壩進行擴容改造,並對2座水庫進行了生態清淤,使庫容進一步增加,涵養水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金壇加強水土保持工作,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對上阮和丁莊小流域進行重點打造,探索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態經濟功能的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

  突出特色打造亮點工程

  愚池灣公園的親水平臺上,市民或跳著健身舞,或悠閒地逗著孩童,盡情享受著在核心城區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愉悅。這是金壇通過提升水資源生態環境,精心打造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呈現的景象,也是金壇水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金壇堅持以點帶面、示範先行,通過重點打造水生態修復景點和水景觀特色亮點工程,彰顯金壇山水田園生態城市的建設特點。

  在丘陵地區,依託優越的山水條件著力打造茅山綜合整治示範項目。通過加快水利風景區建設、加強水土流失治理、打造生態美麗鄉村,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旅遊景點,為金壇打造世界遺產級山地旅遊小鎮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提供了重要支撐。

  茅山腳下的薛埠鎮上阮村,過去一直處於水無渠、田無道,旱難抗、澇難排的狀態。上阮村加快推進水利設施配套工程以及道路設施建設,帶來了令人矚目的變化。臺灣創意農業園、京東農業茶園觀光、上阮葡萄園、千畝櫻花園等一大批特色農業項目相繼落戶上阮村,全村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百姓收入明顯提高。

  在平原圩區,金壇人將著力點放在母親湖——長蕩湖上,作為金壇區域內最大的湖泊和旅遊開發、水源地建設項目,金壇確定了長蕩湖清淤、退圩還湖、生態修復、出入湖河道整治為一體的生態治理總體思路,總投資達65億元。工程實施後,不僅能恢復湖泊的自淨和調蓄功能,還能再現蘆蕩幽深、水天一色的生態美景。長蕩湖水源地工程建成後,也將為金壇提供更加可靠的水源保障。

  隨著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像愚池灣水利風景區、長蕩湖這樣的城市名片將呈現在人們面前,一個高標準、高起點的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格局已現雛形。金壇人相信,這座依水而建的城市,將會在水的滋養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中國水利報》發表賴軍廳長署名文章:深化河湖長制工作,打造八閩...
    幸福閩江首先是安全的閩江,以江河安瀾為前提,有完善的防洪排澇體系,能夠御洪水、排澇水、擋潮水,保一域平安;其次是健康的閩江,以生態完整為基礎,山水林田湖草協同保護,做到水域不萎縮、功能不衰減、生態不退化,護一江清水;再次是美麗的閩江,以山青水秀為底色,流域協同水岸共治,讓群眾看得見青山、望得到綠水、賞得了美景,留一縷鄉愁;最後是繁榮的閩江,以人水和諧為根本,保障水量充足水質優良,宜居
  • 中國水利文學藝術協會凌先有副主席點讚信安湖
    9月12日下午,中國水利文學藝術協會凌先有副主席一行來衢考察,對信安湖國家水利風景區讚不絕口。中國水利文學藝術協會秘書長司毅兵,副秘書長熊志剛一同參與考察,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董福平,省水利信息宣傳中心科長郭友平,市水利局局長鄭明福等陪同考察。
  • 餘鵬鯤:中國在湄公河興修水利 動了誰的奶酪?
    中國是一個水利建設大國,又積極地向全世界推廣中國水利建設經驗,並且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水利水電建設服務(具體情況可以參閱筆者過去的這篇文章)。因此中國不僅在瀾滄江上建設了15個水電站,還參與到湄公河的水電站建設中。但是中國通過各國正常招標參與湄公河水利工程建設,卻招致西方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的長期造謠和抹黑。
  • 中建六局水利水電公司與中國水利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河長...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9月30日,中建六局水利水電公司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河長智庫(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訂儀式。
  • 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全省水利系統領導幹部「擔當作為與水利...
    此次培訓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貼學習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圍繞圍繞領導幹部擔當作為與水利改革發展、水安全戰略、「十四五」水利規劃以及明年工作,採取邊學邊思邊討論的形式,學深而悟透,三思而後行,謀定而後動,在交流中思考,在總結中提升。
  • ...浙江嵊州:開拓「水利+」生態創新之路 將「大水窠」建設成為...
    中國西藏網訊 景因湖勝,地緣湖榮。10月10日,「美麗河湖」網絡主題採訪團媒體記者來到浙江省嵊州市,探訪嵊州市美麗河湖建設情況。嵊州屬盆地地貌,由於四周山川高逾千米,源短流急,歷來下洩不暢,飽受洪水侵襲。
  • 【回顧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不同凡響的水利力量
    實施河長制湖長制,一湖清水送長江。(池曉虹 攝)(池曉虹 攝)這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宏觀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省水利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統領水利改革發展,為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為保障糧食安全和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 文明水利開新花 人人共唱文明歌
    廈門,是一座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市水利局作為一城碧水的守護者、生態花園的築夢人,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書寫人水和諧的幸福篇章,始終把文明創建作為全面建設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形成了「文明水利開新花、人人共唱文明歌」的良好態勢,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社會聲譽不斷提升,水利業務工作邁上新臺階。
  • 鄂竟平在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寧夏率先開展現代化生態灌區建設。實施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累計完成1067條河流、1900多個生態改造項目,修復減水脫水河段2500公裡,創建173座綠色小水電示範電站。啟動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縣建設,打造水美鄉村。  四是水生態治理修復初見成效。
  • 湖北省水利補短板工程建設會議在黃石市召開
    2021年1月6日,湖北省副省長萬勇、省直相關單位分管負責人和湖北省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政府分管負責人以及湖北省各市、州湖泊局局長前往黃石市陽新縣考察河長制湖長制工作,並就該縣如何進一步優化水系生態和落實相關工作提出了建議。
  • 2020年河南省水利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
    劉正才指出,2019年,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水利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新思路,站位全局,把握大勢,全面實施「四水同治」戰略,統籌做好水利改革發展各項工作,河南省全口徑水利投資規模達403億元,一大批重量級項目漸次落地,一大批民生工程發揮效益,一大批治水興水改革舉措引領發展,為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撐和保障
  • 望來處芳華 向未來加油——2020年濱州水利新年獻詞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成功抵禦了60年一遇嚴重乾旱和「利奇馬」颱風造成的百年一遇的洪澇災害,打贏了防汛抗旱減災的攻堅戰。深入落實河湖長制,開展了河湖清違整治專項行動,清理整治939處河湖違法問題,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實現了河長制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從「有名」到「有實」的轉變,鋪就了生態發展的靚麗「底色」。這一年,我們聚焦聚力改革創新添活力。
  • 臨澤:幸福活水潤心田
    幸福活水潤心田——臨澤縣「十三五」期間水利發展紀實  寒冬時節,走進臨澤縣,一條條渠道蜿蜒延伸,一股股清泉流進萬家……呈現出一派人水和諧的喜人景象。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
  • 山清了,水綠了,腰包鼓了——浙江德清縣現代水利示範區基本建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系列報導□中國水利報記者 徐鶴群通訊員 金陳琳浙江省德清縣「近年來,水資源豐富的德清,將獨特的生態優勢,轉化成了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動能,探索出了一條現代化的水利發展新路。
  • 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調研我市水利工作
    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調研我市水利工作 來源: 南通市水利局 發布時間:2020-12-17 字體:[ 大 中 小 ] 12月16日-17日,水利部副部長陸桂華一行調研了五山及沿江地區修復、通呂運河水利樞紐工程、城區水利工程智慧管控系統和通州區石港鎮四港村水生態文明
  • 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名單公布!
    2020年度大禹水利科學技術獎獲獎名單一、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序號成果名稱完成單位完成人1高危堰塞湖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實踐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夏軍、羅勇、劉志雨、李原園、謝正輝、段青雲、莫興國、姜彤、佔車生、尹志傑、沈福新、田向軍、徐宗學、章光新、蘇布達6三峽水庫生態系統結構優化完善研究與應用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華鱘研究所、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 義烏市積極謀劃「十四五」六大體系水利建設
    【本站12月11日訊】今年來,義烏市圍繞打造「兩個樣板」城市,搶當「重要窗口」模範生,深入推進自貿區建設,積極謀劃「十四五」期間「水資源高配置、防洪保安高標準、環境生態高顏值、農業灌溉高效率、幸福河湖高品質、智慧監管高效能」等6大體系21分項共206個水利工程建設,其中重大項目14
  • 寧波市召開水利新技術學術交流會
    本站訊 12月1日,由寧波市水利學會主辦,中國水利學會寧波(餘姚)服務站協辦的「科創中國」寧波水利新技術學術交流暨天一論壇,在寧波市科學探索中心「科創中國,甬創未來」寧波直播室召開。會上表彰了2020年寧波市水利科技創新獎,《平原軟土地基超低揚程大流量泵站工程關鍵技術研究鍵技術研究》1項成果獲得一等獎;《基於多水源條件下區域生態調水機制研究》、《智能測算系統在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分析管理應用研究》等3項成果獲得二等獎;《寧波再生水回用工程(再生水作為環境用水應用研究與示範)》、《基層水文測站信息化管理技術研究》
  • 顏學毛調研督導嶽陽水利工作
    紅網時刻嶽陽5月10日訊(通訊員 馮偉) 5月9日,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顏學毛率隊調研督導嶽陽水利工作。省洞庭湖水利事務中心副主任謝石、嶽陽市水利局相關負責同志陪同。顏學毛一行先到嶽陽市水利局召開水利局長座談會,聽取了嶽陽市、縣兩級水利工作情況匯報。
  • 發揮國際組織作用 服務水利改革發展——訪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
    同時,國際大壩委員會、國際灌排委員會、世界水理事會等一批涉水的非政府國際組織也應運而生,這些組織高度認可水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圍繞各自領域提出了節約用水、水資源綜合管理、水-能源-糧食紐帶關係、水生態修復、綠色水電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主張,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議程涉水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