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天價豬肉」的出現,豬肉一下子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可以說,特別的一年,讓豬肉的價格一直牽動著廣大普通人民的心。但是我們也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麼10元的豬肉只存在網絡上面,到處都在說出了降價了,但是我們買的豬肉價格還是那麼貴,這其中又有什麼問題呢?
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需要明白,豬肉的實質是一個商品。而商品的價格脫離不了供求關係,正是有了這份供求關係的存在,才導致了豬肉的價格和實際報的價格有很大的差異。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10元豬肉,只存在網絡上?全國豬肉一片紅,入局還看資源 的現象呢?具體的原因,我們不妨通過下面的4點來找到答案。
1、11月底豬肉價格逆勢反彈,全國豬肉一片紅
從各大的豬肉信息渠道,我們可以看到,近期的豬肉價格是全面一片紅的,除了個別的地區沒有上漲外,基本的是呈現上漲的趨勢。早一段的天價豬肉,讓不少養殖企業和散戶出現了較為明顯惜售的現象,並且,各大商家也對豬肉後期的價格看好,也就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這次的豬肉價格全面的反彈。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一旦商品的價格提上去了,就一種有著漲價的趨勢,很難再回到原來的價位,就是有一時的短期暴跌調整,也會儘快的回覆別接近暴跌前的價格。至於,促成這樣怪異現象的因素有很多,下面會逐一說到。注意,這裡說的是促成,而不是造成。
2、三大主糧價格上漲,直接拉升養殖成本
關注糧價的朋友會發現,近期的三大主糧的價格是漲了不少,特別是玉米和大豆,漲幅也創了今年來了新高。這裡也可以從簡單的供求關係來理解,但也有供求關係短期失效。比如,我國近期加速了對美糧食的進口速度,但國內三大主糧的價格還是再漲,這其中的意味就比較濃厚了。但不可否認,入冬後的低溫暴雪天氣,大量的工業用糧和養豬飼料用糧,確實拉高了糧食的價格,同樣也直接拉高了養殖的成本。
3、影響豬肉價格的重要供求關係因素
需求方面:
國內經濟形勢好轉,之前人們對於豬肉的消費轉移又回來了。中南地區的多省生豬禁運,將造成局部地區的豬肉價格不平衡。冬季人們對於肉食品的需求量增加,並且一些地區的臘肉,醃製肉製品數量也在增加。
供求方面:
拉尼娜現象帶來的低溫暴雪天氣凸顯,多地的豬肉轉運受阻。玉米、大豆的糧食的價格上漲,直接拉高了生豬的養殖成本。市場對於豬肉的價格預期上升,看漲情緒明顯,各環節惜售情況凸顯。4、為什麼10元的豬肉只存在網絡上,各地的豬肉價格還是貴
為什麼10元的豬肉只存在網絡上呢?這其實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雖然,網上說的天花亂墜,但真正買豬肉的我們是很難看到10元豬肉的。畢竟,各地的具體情況不同,實際的豬肉價格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這是這些各地不同的因素影響,造成了我們看到的豬肉價格實際上並沒有便宜多少。
因素1:各地的地區保護主義和地區控價,還有就是各地區轉運間的費用疊加。
因素2:生豬的出欄價和豬肉價格之間的滯後性。
因素3:總是有一些特別的人或事不想讓豬肉價格降下來的,畢竟漲價的豬肉才能賺錢。
最後,需要提醒一點的,現在的豬肉市場已經資本化了,行業壁壘較高,散戶入局需謹慎。畢竟一個惜售的行為,每天需要消耗多少的飼料,都不是散戶所能受得起的。想入局,還是看下手上的資源夠不夠,會更加的妥當些,你說呢?
那麼,關於 為什麼10元豬肉,只存在網絡上?全國豬肉一片紅,入局還看資源 有什麼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呢?也歡迎留言,評價,和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