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斯的學習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基本功的練習,主要包括演奏姿勢、口型、氣息、指法、以及樂理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就是演奏技巧的學習,在基本功的基礎上,運用演奏技巧把曲子表現的更加悠揚有感情,以掌握不同的樂曲風格,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薩克斯風。
今天張老師就和大家講解一下演奏薩克斯的主要技巧與練習方法!
01吐音
管樂界有句名言是這樣說的——舌頭是管樂的靈魂,它的運動方向和規律直接影響著吐音的效果質量。吐音是舌類技巧中的一種,在薩克斯的演奏中無處不在、無處不用,是每一個薩克斯學習者都必須掌握的技巧。
吐音,簡單的理解就是要吐、要動舌頭,是在長音的基礎上有規律的用舌尖彈擊哨片,即演奏時用舌頭去碰觸哨片發「突」、「突」、「突」的音。
常用的吐音方法是:吐音時舌頭狀態應是鬆弛自然,微微抬起,用舌尖去觸及哨片的頂部。舌前半部的舌尖,既是在微微伸縮,又是在上下輕微的觸動簧片間的下沿。不斷練習才能使舌頭在吐音時放鬆、舒適自然,吐音效果才能達到乾淨、清楚、純美的程度。另外,在完成吐音的過程中,應該保持口型、音色和正確的發音狀態。
根據不同的標準,吐音有不同的分類。以演奏技法和風格為標準,可分為單吐、雙吐、三吐、氣吐、彈吐四種,這些都是需要逐步學習的。
02滑音
滑音是一種特殊的演奏技巧,是聲音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變化過程。
薩克斯滑音的效果很像中文拼音字母所採用的四聲一樣,因此採用韻母聲調的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種符號(—、/、∨、\)作為滑音形式,並分別在聲調符號上加上指示箭頭:陰平就是音的準確音高,不採用任何符號;陽平作為上滑音用符號/表示;上聲作為下轉上滑音(下滑加上滑)用符號∨表示;去聲作為下滑音用符號\表示。
滑音外觀看,嘴型,下唇,並無變化,主要是通過嘴唇的鬆緊變化和氣息的強弱來改變音高,在這個過程中由下齒帶動下唇改變簧片的移動面積長短而得到下滑音和上滑音。
下滑音:下嘴唇在放鬆的同時,向外伸展,使哨片的振動面積增大。一般的滑音變化都是在半音和全音之音。下滑音的記譜方法一般記在兩個音符的中間,也有記在音符的前面或後面。
上滑音:和上滑音的方法相反,下齒帶動下嘴唇向內收縮,使哨片的振動面積減少。一般都是從低於主音的位置滑至主音。也有記在音符的後面從主音向上滑,終點無定音。
還有一種是大滑音,大滑音就是利用氣息和手指的配合,以遞進的音節方式進行。
03顫音
顫音大多數出現在長音結尾處,聽起來像是聲音在抖動,起伏的樣子,加上顫音之後,聲音會變得圓潤、更富有旋律性。
顫音的產生來自和身體直接相關的腹、喉、唇和顎,一般分為自然顫音和裝飾顫音。
自然顫音:是一種音高的搏動,一般伴隨著音量和音色的搏動,各種因素以一定的幅度和速率搏動,從而使樂曲聽起來流暢柔和、豐滿圓潤,更加悅耳。有人形容「薩克斯管笑了」,就是體現了自然顫音的效果。
裝飾顫音(Trill):也叫做"指顫"是指用手指快速均勻的反覆運動,反覆吹奏出主音符與上方或下方的大二度或小二度音程。在練習"指顫"以前,大家應多練習音階、各度音程、琶音、以及各種時值的音符。以提高運指速度和視譜能力。
04裝飾音
是利用裝飾旋律的小音符及某些旋律型的特別記號。它是音樂形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薩克斯最常用的裝飾音有倚音,迴旋音,波音等。
倚音分單倚音和雙倚音。
單倚音和雙倚音:時值短暫奏在主要音前或後面,不帶強音。
迴旋音:由四個或五個音組成,吹奏時其長度和響度應均勻。記號為「∽」。
波音分為上波音和下波音。
其實薩克斯的演奏技巧是多種多樣的,以上4種技巧是最基本的演奏技巧,此外還有超吹、喉音、氣聲等技巧。但這些演奏技巧的學習和運用,都不開氣息、口型、指法這些基本功,所以想要吹好薩克斯,一定要重視基本功,在紮實基本功的基礎之上去學習演奏技巧,逐漸提升吹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