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銳:淺談中阮左右手演奏技巧與音色的關係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中國古老的彈撥樂器當中,中阮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不僅因為其歷史悠久,還因為其演奏能夠使樂曲更加飽滿豐富,但是這就需要演奏者能夠對其左右手演奏技巧掌握的相對熟練,才能夠根據樂曲需求準確獲取音色,並且能夠根據不同變化的因素及時運用對應技巧對其進行調控,從而表現出更為驚人的樂曲效果。

關鍵詞:中阮;演奏;左右手;音色;技巧;彈撥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文人雅士都講究對琴棋書畫的研習,即便是到了當代,琴棋書畫依然是備受大家推崇熱愛的藝術文化,尤其是音樂,它既是人們精神需求的藝術文化,同時也是一種重要形式的社會禮制。相較於民族樂器當中的古琴和琵琶,很多人對於「阮」可謂是聞所未聞,也時常會將其誤認為是琵琶。阮自漢朝傳入中原以來,在歷經了鼎盛時期的唐朝之後,雖然在明清時期一度被大家忽略,但是這數千年的坎坷之路卻得幸於專業人士的堅持探索研究,終得以留存至當代社會。關於阮,不得不提到漢武帝時期的烏孫公主,在《琵琶賦》這本由東漢傅玄所記錄的續載當中記錄了阮的出現,當時漢武帝在烏孫公主和烏孫之前,特命熟識音樂的能人巧匠特製了一種能夠在馬上彈奏的樂器以解烏孫公主遙途思念之情,「琴琵琶」便是此種樂器,自然也就是最初的「阮」。由此我們看出,在中國古老音樂文化當中的彈撥樂器之一就是阮。

一、中阮概述

琴碼、琴頭、圓形共鳴箱以及直柄是構成中阮的基本要素,對於這類需要通過彈弦發出聲音的樂器,現代社會相較於古代傳統彈撥方式稍作了些改善,用假指甲來替代直接用手指彈撥的方式。中阮與琵琶由於在演奏技巧方面極為相似,所以其所使用的彈撥假指甲也都大體相同,但是他們之間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這主要是因為琵琶弦比中阮弦要相對較細,致使彈琵琶所用的假指甲也比彈中阮所用的假指甲相對較薄,由此,才能確保中阮在演奏時所發出的聲音更為渾厚、明亮,這也是中阮能夠在大型或者小型樂隊當中發揮橋梁作用的關鍵原因之一,它是主奏彈撥聲部中非常重要的樂器之一。

二、中阮左手演奏技巧與音色的關係

就中阮的演奏技巧而言,其中左手演奏主要是基於對抬指按弦的基本掌握上對其運用各種變化的演奏手法使其能夠呈現出不同聲音效果的演奏技巧。

1、推拉弦與音色的關係

在中阮的演奏過程中,需要將手指放在同一品位上通過推弦和拉弦發出變化音高而呈現出滑音效果的推拉弦技巧。其上滑音主要是通過將弦在彈奏時或者彈奏後拉起而形成,而其下滑音主要是通過在彈奏前將弦拉起,而將弦放回原處時已經完成該節奏彈奏,由此來形成。音樂是進行是決定推弦與拉弦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當需要展現有稜角的節奏時,可以通過快速的推拉弦來實現,而需要展現偏柔的節奏時,則可以通過較緩的推拉弦來實現,這樣就可以通過掌控速度的快慢來實現對不同效果的需求。

2、滑弦與音色的關係

如果想要利用中阮發出的音色具有光澤的同時其滑音痕跡較小,就感覺像是很順暢的唱著柔和的歌曲一樣,那麼就需要確保其音與音之間能夠形成順暢、柔滑的滑行,這時就需要中指一直在品味滑動過程中一直按壓在琴弦上面,這樣來形成上滑或者下滑,這種滑音效果所需要的就是對滑弦技巧的掌握。

3、打弦與音色的關係

在中阮表演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具有鮮明色彩對比的音色效果,而要形成這種效果,就需要右手在左手擊打琴弦的瞬間不進行演奏,這時就能夠由於琴弦的振動是通過琴弦被手指擊打形成的聲音振動而產生的琴弦共鳴,所以能夠使其演奏技巧效果呈現出與其他技巧有著非常鮮明的對比。

4、帶弦與音色的關係

帶弦是指琴弦被左手撥動而右手不參與演奏的技巧方式,一般帶弦出現的同時打弦也會出現。

5、吟弦與音色的關係

吟弦是較為靈活的一種演奏技巧,不僅因為吟弦的手法在傳統風格的樂曲中變化非常的多,還因為它的出現是需要依據樂曲的節奏快慢來決定琴弦的拉放頻率,一般弦的拉與放主要是通過左手在右手進行音符彈奏的同時反覆進行的一個動作,在吟弦技巧的演奏下,其波動會由於其彈奏音的餘音而產生。吟弦最關鍵的技巧就是需要確保琴弦被左手指拉放的動作頻率能夠保持均勻,這樣才能夠形成富有韻味的聲音效果。

三、中阮右手演奏技巧與音色的關係

1、掃、拂與音色的關係

中阮演奏中所使用的掃、拂技巧最關鍵的一點是需要對三條或者四條弦同時進行彈或者是挑,這樣就能夠使形成的聲音為三個音或者四個音的綜合,對於這種同時由三個或者三個以上音所形成的音通常大家將其稱之為「和弦」,可以說,既可以單獨對掃拂技巧進行使用,同時又可以將其與其他技巧結合運用以形成能夠滿足不同演奏需要的多種聲音,以此來促進樂曲的表現力和內涵的表達呈現,使樂曲中所需要向觀眾表達出的或激昂、或悲哀、或高亢的情感得以充分刻畫。以下幾方面是掃拂技巧練習時所需要準確做到的內容:

首先,相較於雙彈跳動作而言,右手做運用更大的動作來完成掃佛,其比率應該掌控在一倍甚至以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雙彈或者雙挑擴大後的撥弦軌跡和動作幅度就是下掃和上拂。其次,在執行掃佛動作時為了能能夠是和弦能夠更加突出其上方音,可以通過右手稍緊的持以撥片,並且還需要注意要比平時更深的完成撥片吃弦。第三,右手手腕完成三條或者四條弦的撥動時,小臂和大臂在迅速用力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其協調支點為右手手腕,並且其

右手所使用的力度大小控制需要通過不同強弱要求的各弦需求而定。一般在初學者完成此項技巧時,其力度常常不容易掌控,會出現或強或弱的情況,所以說右手在掃佛過程中所使用的力度需要通過邊聽邊練來實現。

2、劃音與音色的關係

我們通常所說的琶音就是中阮演奏中的「劃弦」,它主要分為上劃與下劃兩種,一般上劃會更多的應用在實際的演奏過程中,而右手需要通過手持撥片來形成低音到高音的順次,進而實現對上劃和下劃的區分,我們經常能夠在優美且速度較慢的歌曲當中看到此技巧的應用,比如說為了呈現水面碧波蕩漾的情況、飄忽流動的行雲,嫩柳在春風的拂動下搖擺等等。

結語

我國的民族文化特徵在具有濃厚歷史文化氣息的中阮中得以完美體現,它不僅在現代音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並且在古代歷史長河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樂器之一。為了能夠根據樂曲內容呈現出更加豐富的情感和畫面,需要中阮演奏者在熟練掌握演奏技巧的同時能夠將自己對於樂曲的情感和想像充分融入到當中,從而呈現出更為自然、動聽優美的音樂演奏。

參考文獻

[1]張玉芝.論中阮的演奏藝術——豐富的演奏技巧[J].魅力中國,2011(5).

[2]許敏.淺談中阮的演奏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0(11).

[3]李思囡.淺析當今中阮的表現形式及在樂隊中的發展前景[J].北方音樂,2013(10).

文章發表於中國知網,經作者胡銳老師的首肯,分享在中阮公眾平臺。

胡銳,青年中阮演奏家,畢業於西安音樂學院,現任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民樂教研室副主任、阮專業教師;陝西省民族管弦樂學會阮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曾師從於中央音樂學院徐陽教授、上海音樂學院吳強教授、西安音樂學院王慧副教授、宋楠老師習阮;師從周煜國教授、吳延教授學習作曲指揮理論。其中創作的中阮獨奏曲《醉花陰》獲得2017年陝西省文化廳舉辦的民族器樂新作品大賽二等獎。

相關焦點

  • 古箏演奏如何把握古箏音色技巧
    觀眾也會因為這樣的演奏產生極大的觸動。古箏的音色隨著演奏技巧的改變而改變。因此,在表演之初,演奏者理所當然應該分析一下將要演奏樂曲所蘊含的思想和所要表達的情感,然後準確把握音色。比如,在演奏《漢宮秋月》時,就必須了解此作品所蘊含的感情,然後在表演當中,恰當運用按、揉、滑、吟等技法,讓聽眾身臨其境,仿佛看到一名的宮女在深夜獨自面對冷月,內心的苦悶、悽涼躍然眼前。這時的表演效果才是最好的。
  • 影視劇《閃光少女》中的中阮演奏,連鳥兒都來聆聽~
    隨著中阮的普及和傳播,越來越多的人接觸到中阮,了解中阮,因為這件樂器的聲音實在是太好聽了,溫潤如玉,清透似磬,剛柔並濟,表現力超強。
  • 臺灣音樂家接力抗疫 古箏、中阮和笛演奏巴哈《音樂的奉獻》
    華夏經緯網4月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面對疫情,世界各地的音樂家,持續以演奏安慰人心。近期由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發起的巴哈《音樂的奉獻》演奏接力活動,邀請音樂家與大眾拍攝影片,演奏該首曲目,放上網絡串聯,盼透過音樂,鼓舞人心。
  • 視頻講解 「音質 音色 音量」 大提琴音色公式全剖析
    ,我們習慣將它歸為「音色」。,音色應該像畫家的調色盤一樣豐富。 Pablo把左右進行了拆分:左手揉弦,右手運弓,左右手不同的技巧搭配,會得到不同的聲音色調。(請複習揉弦教程) 舉個例子:
  • 試論小提琴的音色
    陽剛音色風格豪放大氣、深沉渾厚、激越昂揚,給人以振奮的感覺;陰柔的音色風格含蓄優雅、細膩柔美,給人以神秘悠遠的感覺;中庸的音色風格則明亮圓潤、溫和寬廣、剛柔相濟,給人如沐春風的感覺。不同的演奏者、不同材質的小提琴在音色方面不同,小提琴演奏的音色往往能夠鮮明的反映演奏者的演奏風格及技巧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小提琴的製作工藝對音色有著較大的影響。
  • 「阮痴」馮滿天成都音樂會,相約同好為樂痴狂,一起漫步中阮音樂世界
    為樂所迷,為阮痴狂,他是著名的演奏家,是中阮大師,更是一位中華傳統文化的修復者!中阮大師馮滿天音樂會呼和浩特站即將啟程,期待和共好之人一起遨遊在樂海之中,讓一根根琴弦煥發出別樣的魅力撩動你心。
  • 小提琴演奏的方法
    四、音級 具有七個唱名(do、re、mi、fa、sol、la、si)或音名(C、D、E、F、G、A、B)中任何一個名稱的音,每一音級有數種不同的音高,用變化音記號區別,各音級之間的相互關係為音樂中一切音高關係的基礎。
  • 笛子「泛音」技巧的表現力和演奏要點
    今天我們聊一聊笛子的泛音技巧的表現力和演奏要點,希望能幫到各位笛友。中國竹笛的演奏風格百花齊放、演奏技巧紛繁複雜、變化 多端,從北派兩位德高望重的笛子宗師馮子存和劉管樂先生作 品中的「吐、滑、垛、花」技巧到南派兩位德高望重的笛子宗師 陸春齡和趙松庭先生作品中的「疊、顫、增、打」技巧,無不證明中國竹笛的演奏藝術始終處於國際管樂演奏的領先地位。
  • 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演奏會,帶你一領中阮大師的風採
    有人稱他是「中阮大師」,也有人稱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修復師」,還有人稱他是「阮痴老馮」,他不是別人,正是馮滿天,一位技藝高超的中阮演奏家,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濰坊演奏會,帶你一領中阮大師的風採。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濰坊演奏會時間:2020-04-21 周二 19:30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濰坊演奏會地點:濰坊大劇院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濰坊演奏會門票價格:待公開信息來源:大河票務網
  • 劉鑫·淺談竹笛演奏中的音準問題
    在竹笛的演奏中,音色、音準、節奏是影響到整個演奏最重要的三個方面。其中,音準是竹笛學習者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而在演奏中,影響到音準的因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竹笛的選取;2.氣候與環境;3.演奏者對竹笛的控制和自身音樂素養方面。包括:(1)氣息對音準的影響;(2)口風與吹孔的角度對音準的影響;(3)自身聽辨能力對音準的影響。
  • 中阮《楚漢相爭》美國小夥用優美的琴聲證明,中阮已經走向世界!
    中阮:Gus Holley 琵琶:高虹 在國內肯定是很流行,名家輩出,名曲湧現,各大樂團都有中阮的身影。但到了國外呢?情況又如何呢?這位來自美國卡爾頓學院的小夥Gus Holley用他的琴聲來告訴世人:中阮在國外依然很流行,你看他和他的指導老師高虹在一起彈奏的《楚漢相爭》是不是很有氣勢?
  • 趙大樹中阮《夢一場》兩個人能在一起,就是緣份
    演奏:趙大樹 趙大樹,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中阮專業。專注於中阮25年,十年的民族管弦樂團中阮演奏經驗,參加國內外民族管弦音樂會數百場。從事一線中阮教育工作,推動中阮藝術的發展,多年來所指導的學生都以優異的成績先後考入吉林藝術學院,武漢音樂學院,南京藝術學院,星海音樂學院,瀋陽音樂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山東藝術學院等高校。2016年創立「民樂趙大樹」商標品牌,其中阮撥片被全國民族樂團與專業院校廣泛使用。
  • 施爾曼鋼琴之結構與演奏方法的演變
    伴隨著鋼琴結構的演變,鋼琴的演奏方法也在不斷地改進提高,人們不斷地追求更科學合理的彈奏方法,由最初的基本指法、單一的彈奏方法到靈活多樣的彈奏技巧,直至系統的研究。鋼琴的改進和發展是直接影響鋼琴演奏方法的重要因素。
  • 光遇手碟怎麼演奏-光遇手碟演奏方法
    光遇手碟怎麼演奏?有不少玩家獲得了手碟,那麼這個新樂器該怎麼演奏呢?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光遇手碟演奏方法,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光遇手碟演奏方法  一、手碟簡介  手碟是一種打擊樂器,帶著它前行的旅人,如同背上了一隻亮藍色的「飛碟」或「龜甲」,顯得格外憨厚可愛,看起來圓潤厚實的手碟音色卻有著超乎外表的驚人魅力,輕擊表面的凹陷處入耳的便是充滿異域風情的短促鈍響而餘音則輕盈起舞
  • 不掌握這幾個演奏的聲音技巧,鋼琴算白學,宜收藏!
    以上三點給指出了研究「鋼琴演奏聲音技巧」的方向:什麼樣的觸鍵方式可以敏感而有效地改變榔頭的擊弦速度?我們可以歸納、提煉、總結出可供操作的規律嗎?鋼琴演奏聲音技巧的二重性一方面,手指以何種狀態和動作觸鍵用力是彈奏技巧範疇的問題。另一方面,以不同觸鍵技法創造出來的、已經具有音樂表現內涵的聲音,又同時成為音樂本身。這就是聲音技巧具有的二重性。
  • 趙大樹老師一曲中阮《水手》大海風雲變換,水手撥浪前行
    演奏:趙大樹 趙大樹,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中阮專業。師從林吉良教授,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及考級評委,中國藝術家研究院專業考官,桃李杯大賽評委等。
  • 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與滿天四重奏音樂會杭州站,你期待嗎
    2020中阮大師馮滿天與滿天四重奏音樂會杭州站,就在餘杭大劇院等待你一同前去欣賞~阮是阮鹹的簡稱,看上去有點像琵琶,十二個音柱,四弦,可用假指甲或者撥片彈奏,可以獨奏,可以重奏,可以歌舞伴奏,也可以參加民族樂隊演奏,藝術表現力可以說是相當豐富,對於有些樂器愛好者來說,也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學薩克斯一定要掌握的4種演奏技巧,你不能不知道!
    薩克斯的學習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基本功的練習,主要包括演奏姿勢、口型、氣息、指法、以及樂理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就是演奏技巧的學習,在基本功的基礎上,運用演奏技巧把曲子表現的更加悠揚有感情,以掌握不同的樂曲風格,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薩克斯風。
  • 【日語閱讀】玻璃長笛的初次演奏,音色清澈動人
    (日語原文引用自 北日本新聞 [9/29(火) 18:28配信]「透き通った音色響く ガラスの橫笛初お披露目」 翻譯、單詞、解釋為原創內容
  • 武建全淺談竹笛長音
    第一章、何以三論我的「竹笛淺談之四」是原計劃中的且已經脫稿。可是竹笛淺談之三《低音笛子對氣指的提升作用》發表後(見2016年10月21日《天下笛簫》公眾號微刊),其中第二部分《如何練習低音、貝低音笛子》第二節《長音是必修課》,還是引起了關注和討論。有的認為我量化的長音練習上線達35-60秒沒必要,甚至不可能;有的則提出為什麼長音練習非要達35-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