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璧山:積極引導就近就業 對接用工供需

2020-12-27 新華網重慶頻道

    新華網重慶2月17日電(曾清龍)當前,重慶璧山區正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在紮實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針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大量滯留在家鄉和本地企業用工缺口大的情況,璧山區相關部門和企業正積極吸引外出務工人員本地就業。

    疫情滯留在家

    璧山引導就近就業

    春節之後,原本是外出務工人員出行高峰。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璧山區各地外出務工人員滯留家中。

    璧泉街道虎峰社區的王賀虹一家5口人,全靠他打工養家,原計劃年後就出門,但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

    「家庭要開支,我們也要生活,滯留在家還不如就近就業。」王賀虹說,他在「璧山就業」微信公眾號上看到凱成科技公司在招聘倉管員,且工資不低,於是就報了名。

    2月16日,王賀虹成功通過了面試,即將上崗。

    家住青槓街道大興社區的何文一直在廣東等地打工,從事公路、隧道等建設。每年回來,他都感受到家鄉的巨大變化。

    「每年回家過年,家鄉都不一樣。現在璧山產業發展很快,不少本地企業也缺人手。加之受疫情影響,今年也我不出去啦,打算就在本地企業找個工作。」何文說。

    一線工人最緊缺

    本地企業用工缺口大

    2月15日,璧山高新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負責人劉文嶽接到美達電器公司的求助電話,表示美達電器急需一線操作員工近100人,希望高新區能幫忙協調招聘。

    在璧山,不僅美達電器公司有如此大的用工需求。凱成科技、臺冠科技等多家企業的用工缺口都在100人以上。

    劉文嶽介紹,除了這些大企業用工缺口明顯,招工缺口在四五十人的小企業比比皆是。

    在重慶就業網上,璧山不少企業都打出了「招賢納士」的廣告,招聘的多為操作工、普工、質量檢驗員等崗位。

    重慶臺冠科技有限公司負責招聘的劉先生表示,行政方面的員工比較好招,而一線普工、質量檢驗員基本要靠「搶」。

    一線工缺口為何如此明顯?區就業和人才中心負責人說,受疫情影響,不少外來務工者還沒有返璧,導致部分一線工種用工比較緊缺。同時,隨著我區逐步復工復產,部分效益較好的企業訂單較多,生產任務重,急需更多的一線工人。

    部門聯手施策

    協助解決企業招工困難

    為緩解企業用工緊缺情況,璧山區相關部門聯手施策,加大指導服務力度。

    璧山高新區進一步加強降成本政策措施落實,加大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積極引導本地工人就近就業,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促進企業用工穩定。

    璧山區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主動作為,多措並舉,為企業和求職者建立起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一方面利用璧山區人力資源市場招聘網絡軟體及「璧山就業」微信公眾號平臺,架設網絡招聘會直通窗口,運用大數據匹配技術,精準對接勞動力供需。另一方面,廣泛發動企業和求職者進行線上招聘活動。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針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大量滯留在家,我們積極引導廣大外出務工返鄉朋友們儘可能地就近就業,到已由相關部門審核審批覆工的企業就近就地就業。」璧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志鳴表示,這樣既可減少出區、出市的流動,最大限度地降低被傳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又可真正達到家門口就業掙錢,還能兼顧家庭。

相關焦點

  • 璧山:返崗專車接回企業員工,網絡服務平臺實現「就業不打烊」
    02-27 16:25:5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王賀虹是璧泉街道虎峰社區人,一家5口人靠他打工養家,原計劃年後就出門,但疫情打亂了他的計劃。「家庭要開支,我們也要生活,滯留在家還不如就近就業。」
  • 拓寬就地就近就業渠道 多地創新性落實
    近日,多地啟動引導返鄉人員就地就近就業,突出解決重點企業「招工難」問題。與此同時,許多用人單位也改變了春季招聘方式,取消原定的校園宣講計劃,採取「無接觸式」春招,使應屆高校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能參與求職。雖然當前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但新冠肺炎疫情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群體的就業帶來了不小挑戰,企業用工難和勞動者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
  • 藤縣:就近就業化解「兩頭難」
    為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藤縣推行「一企一策一專人」模式,組織263名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入企業指導工作,積極協調人社、工信等部門為企業紓困解難,確保企業安全復工、穩定復產。針對企業用工短缺問題,黨建指導員搭好村民求職就業橋梁、當好企業復工復產「紅娘」,積極協調人社部門,幫助200家次企業發布了2.6萬個崗位招聘用工信息,「線上招聘+線下送崗」解決企業用工難題。B 網上招聘牽線搭橋「你找到工作了嗎?」
  • 濟寧開展「不見面」崗位供需對接 破解用工難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020/2/29 23:54:43   來源:濟寧新聞網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濟寧市職能部門積極搭建網絡招聘平臺
  • 長沙各大人力資源機構總動員,助力保用工、穩就業
    疫情之下,如何幫助企業快速復工復產、降本增效、穩崗就業,是近期全市上下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重點工作。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全市各園區、區縣(市)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中國長沙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全市各類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採取了一系列舉措為保用工、穩就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穩住千家萬戶的「飯碗」——各地積極穩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住了千家萬戶的「飯碗」,就不犯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就業形勢變化調整政策力度,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新華社記者近期在不少地方採訪發現,目前各級政府、企業已積極行動起來,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就業,想方設法全力保障最大的民生。
  • 漳州高新區召開企業用工對接會 緩解用工就業難題
    閩南網9月22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陳群 文/圖)9月21日上午,漳州高新區靖圓片區召開「解難題、幫企業、促項目、保發展」企業用工對接會暨惠企利民政策宣講會,搭建用工對接平臺,進一步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及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
  • 專車接送、共享員工、入職禮包兩江新區保障企業用工 助力復工復產
    連日來,兩江新區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加強用工保障,積極穩妥組織務工人員返崗,通過「接送工專車」、共享員工等形式,確保人員安全及時到崗,統籌做好穩就業和企業復工復產用工保障。對企業招工、培訓予以補貼
  • 重慶璧山:項目建設提速 科創活力激發 產業升級明顯
    發揮三種不同類型創新平臺作用方面,重慶高新技術產業研究院新引入燃料電池、柔性薄膜等科技項目,累計孵化10家科技型企業,獲取正式訂單近4000萬元、意向訂單1億多元;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完成全球專利提案695項,成功研發全球最小間距顯示屏;重慶大學璧山先進技術研究院入駐27個國防類科研團隊,空間太陽能電站試驗基地項目納入國家發改委軍民融合「聯合共建項目」儲備庫。
  • 璧山:緊抓復工趁春好 全力衝刺爭先機
    「重慶龍潤汽車轉向器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至今回憶起來仍記憶深刻。直到劃片對接專員以及區領導現場辦公會才迎來改變。  在劃片對接員張正華的幫助下,該企業從申請到復工只花了2天,而通過區委區府、高新區現場辦公會,不到一周時間該企業超過90家本地上遊供應商企業實現復工,暢通鏈條,實現讓原材料等供應在線。
  • 就業服務不打烊用工服務不斷檔
    得益於創業擔保貸款新政,江西安姆特母嬰用品有限公司產能大幅提升,額溫槍產能從日產500餘支提升到2000餘支,新增就業崗位40餘個。    保用工,穩就業。為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全省人社系統打好「組合拳」,通過一系列舉措,保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省大中型項目、重點商貿物流企業、重點農業企業用工,保障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實現對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不打烊」,企業用工服務「不斷檔」。
  • 準度 力度 溫度——看廣西如何發力「穩就業」「保就業」
    一系列積極政策的出臺與落實,為「保就業」打下了堅實基礎。「穩崗返還對企業是真金白銀的支持,送得很及時,幫助企業共渡難關,穩定了崗位,更溫暖了職工的心。」桂林福達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女士說。中小微企業,是就業最大的「容納器」。「相比大企業,中小微企業『家底』較薄,抗風險能力較弱,但它們對就業的貢獻舉足輕重。」
  • 企業用工冷熱不均?鄞州人社首創「鄞享員工」盤活人力資源
    疫情防控以來,鄞州區人社局就業中心以「鄞享員工·最美就鄞」為主題,積極打造「鄞企用工互助聯盟平臺」,按照「政府牽線、企業協商、員工自願」的原則,開展靈活多樣的勞動力餘缺調劑,幫助企業促招工、幫助員工穩就業。首創四大特色互助模式:外貿互助、樓宇互助、園區互助、鄉鎮互助,幫助有短缺員工的企業與有閒置員工的企業實現有效信息對接和人力資源共享。
  • 濰坊壽光市:架起供需對接橋梁 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2日訊 為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更好地為壽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11月21日,濰坊科技學院2020年校園招聘會舉行,現場有411家企業參加,共提供就業崗位2萬多個。為促進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供需對接,幫助畢業生早日實現就業夢想,由壽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總工會主辦,市人力資源服務中心、濰坊科技學院承辦的2020年校園招聘會21日上午在濰坊科技學院舉行。上午八點,參加招聘的企業工作人員與學生陸續進場。
  • 基層丨璧山:科技創新引擎助推高質量發展
    伴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站在縉雲山頂鳥瞰,東面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的核心和重慶大學城東區、向西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璧山)和大學城西區,一股科技創新之風在縉雲之麓湧動。重慶市委、市政府要求,璧山要成為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的排頭兵。
  • 企業「借兵」巧解用工難
    原標題:企業「借兵」巧解用工難 近日,福清企業捷聯電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來了一批臨時員工——融僑大酒店51名員工暫別原崗位,每天到捷聯電子的流水線上打卡上班。在此期間,酒店員工的工資由捷聯電子支付,收入水平與以往保持不變。 捷聯電子是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
  • 著力科技、創新 重慶璧山累計培育科技型企業822家
    發布會現場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譚鈺欣12月17日,「科技璧山、創新璧山」新聞發布會在重慶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重慶熱谷機器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工人組裝機械手臂。打造中新(璧山)科技創新離岸孵化器中心,建立海外高科技項目儲備庫,對接創新生物膜、節能型納米玻璃塗料等項目10餘個。引進建設中關村意谷智創中心、重科加速器等創業孵化載體,培育市級及以上眾創空間、孵化器8家,在孵科技型小微企業和團隊140多個。
  • 重慶硬核保就業 國企為畢業生提供不低於50%新增崗位
    5月9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進一步穩定和促進就業的實施意見》。在今(13)日的新聞通氣會上,記者了解到,《意見》從更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引導農民工安全有序轉移就業、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加強困難人員兜底保障、完善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壓實就業工作責任等方面,提出了23條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
  • 就業服務不打烊 網上招聘不停歇——中原區人社局多措並舉做好穩就業
    針對疫情發生之後企業開復工時間推遲、勞動力返崗時間錯後,旅遊餐飲等服務業和一些中小微企業穩崗壓力加大,與疫情相關的行業企業缺工明顯等情況,鄭州市中原區人社局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市區人社部門的安排部署,全力以赴,多措並舉,積極幫扶有意願的勞動者就業創業,努力保持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
  • 致敬奮鬥者|三管齊下戰疫情保用工穩就業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寶安區人力資源局而言,成為保企業用工、穩員工就業的一道加試題。疫情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集結號吹響之後,該局在科學戰疫的同時,主動出擊,落實復工防控補貼等惠企政策,組團赴外省外市攬才,並創新開展雲招聘,點對點開通專車接務工人員返深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