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雙新」課改 百餘位教師共同探索教育新航向

2020-12-16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12月3日訊(記者 楊斯涵 黃京)如何讓「新課標新教材」(下稱「雙新」)落地實施?如何讓長沙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今日,在長沙市第十一中學,長沙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推進會舉行,湖南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顏慧林、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等百餘位專家學者相聚,共同聚焦「雙新」改革。

「雙新」改革將讓學生課程多樣化

「希望通過本輪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長沙普通高中校長、教師的課程領導力和執行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各級教研機構的專業支撐水平進一步提高。」在推進會上,長沙市教育局副局長繆雅琴希望,長沙加快建立健全一套適應新時代要求、彰顯新課程理念、體現現代化水平、符合長沙區域實際的普通高中課程體系,進一步鞏固和提升長沙普通高中教育高質量在全省的領先地位和全國的品牌地位。

據悉,2020年7月,長沙市獲批教育部新課程新教材改革國家級示範區,長沙市第十一中學、南雅中學、實驗中學獲批教育部新課程新教材國家級示範校,9月28日,《長沙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區建設工作三年規劃(2020-2023)》(下稱《規劃》)等文件發布。

《規劃》強調,學校要聚焦課堂教學變革,實現規模化因材施教;研讀課程標準,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發展,推動教、學、評變革,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推動課堂教學變革,建立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等課堂教學,注重加強課題研究、項目設計、研究性學習等跨學科綜合性教學;在考試命題中注重緊密聯繫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經驗,強調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同時,《規劃》要求,學校要建立泛在、靈活、智能的教育教學服務新模式,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精準掌握學情及個體差異,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學習共同體,精準評價課堂教學,重塑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有機結合。

繆雅琴表示,這次「雙新」改革,考慮到高中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及升學考試要求,國家適當增加了課程的選擇性,為不同發展方向的學生提供有選擇的課程,因此,要真正落實學生的課程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構建廣闊的課程空間,全面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同時,各普通高中學校要發掘辦學優勢和特色,分階段梳理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對課程發展方向與特色進行前瞻性、戰略性思考,構建具有學校自身特色、結構合理、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

看「雙新」改革下多元融合的課堂教學

每周3節體育課,1節陽光鍛鍊活動……在長沙市第十一中學,該校體育課實行模塊選修走班教學,體育模塊選修課含男子籃球、足球、羽毛球、桌球、體育舞蹈、女子籃球、排球、健美操等,讓每個學生有2門體育愛好或特長。據該校校長聶廷芳介紹,為了強化學生體育鍛鍊,豐富運動項目和校園體育活動,該校德育課程形成了二段六環三十六節相對完善的德育課程體系,涵蓋了《中學德育大綱》的全部內容,同時,實施美育課程分級化,開足開齊非藝術班的藝術課程,讓學生「人人會識譜,個個會欣賞,生生會2門藝術特長」。

「單元整體備課是達成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新課程新教材改革背景下推動學科教師專業整體水平發展有力抓手,因此,學校嘗試了『三導三研』單元整體備課範式。」聶廷芳告訴記者,學校基於單元整體備課,開展「摘花挑刺」式學科課例研修。「摘花挑刺」是將全教研組老師在上課前分為「摘花」團隊和「挑刺」團隊,兩個團隊均匹配等量的高級教師、中學一級和中學二級教師分別記錄和評價課堂設計與實施的優缺點,提升備課組新教材課堂教學的專業勝任力。

此外,在單元整體備課的基礎上,十一中藉助智能化課堂服務平臺,對課堂教學行為數據、過程數據、結果數據等進行全面採集和匯聚,給每位學生建立了專屬電子錯題本,使學習更具針對性,真正實現全過程的個性化學習和因材施教。

記者了解到,十一中構建了智能化的課堂教學服務環境,提供資源服務、互動服務和教學工具,為學生泛在學習提供支撐,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課內課外一體化、虛擬實境一體化的全場景教學應用。

「『雙新』改革,更多的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因為學習方式的轉變,相比教材內容新面貌,更具課程改革的深層意義。」繆雅琴表示,十一中作為國家級示範校將智慧校園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作為重點突破,投入了很多精力。她表示,從十一中的課堂教學展示看,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生態和教師的教學生態,所以要引導教師多途徑創設民主寬鬆、合作支持、富有個性的信息化學習環境,積極開展基於情境、問題導向的以信息化為載體的學習活動,切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長沙市第十一中學作為96所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之一,應該引領全省高中學校進行『雙新』建設。」湖南省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顏慧林表示,下一步,湖南計劃在每個市州建立一個課改示範區,評選一批省級示範校。

[責編:楊斯涵]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雙新」國家級示範校高中課堂怎麼教、怎麼學?重慶南開中學這場...
    針對生涯教育和核心素養以及新教材帶來的新變化,南開化學組將通過制定教學目標、設計豐富的實驗探究活動,強化化學與生活的聯繫,引領學生開展主題探究和項目式學習,採取個性化、欣賞化的教學評價等方式,來應對新教材、新課程帶來的全新課堂變革。示範引領,師訓如何破局誠然,張琪其只是南開中學在「雙新」改革進程中的一個縮影。
  • 上海高中改「新教材新課程」後,課堂如何變,教學怎樣改?
    使用「新教材新課程」後,高中教學該怎麼教?12月25日,黃浦區高中校長、一線教師齊聚一堂,探討交流「雙新」實施中的經驗。對於大多數一線教師而言,如何真正將核心素養以及學科核心素養落實到每一節家常課中,是「新教材新課程」實踐過程中的難點。
  • 骨幹教師秀風採 聚力課改勇當先——天宮廟小學青年教師課改示範課...
    為積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課堂教學新路徑,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小組合作探究能力,5月27日上午,天宮廟小學開展了深入課堂教學改革青年教師課改示範課主題教研活動,力求為全校教師提供一種範例,活動特邀國開區北固中學原校長、教育專家蔡昌彬老師親自問診課堂,參與聽評課。
  • 新起點 新徵程-松江區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全面實施
    》(國辦發[2019]29號)、《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改》等文件精神,落實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松江區緊緊圍繞上海市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以上簡稱「雙新」)實施工作要求,在挑戰中紮實推進、穩步前行,開啟高中教育的新徵程。
  • 課改20年,有哪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區域與學校課改「坐標」?快來...
    另一方面啟動課程改革「再出發」,深入反思和梳理課改以來行動背後的邏輯,逐漸創生了課程改革的「十大行動」:構建「讓教學變成協同研究」的教學新生態;構建「一個都不能少」的班級學習共同體;構建「實踐性德育」的育人體系;構建基於素養本位的創生性課程新體系;構建校長(園長)、教師「讀書—實踐—寫作」教育生活新方式;構建「觀察—描述—反思—改進」的校本教研新範式;構建以課程領導力為核心的學校治理新體系;構建「過程
  • 只有勇於探索與實踐,才能在課改路上有所收穫
    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我們根據課改的精神,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特別是我們引進了合作學習的方式。在開始的合作學習中,我們更多的是教師提出一個問題,然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交流。不可否認,開始我們使用合作學習進行教學,感到很是新鮮,大家的積極性也很高。
  • 四川大邑中學開展區域聯合教研,助推信息化課改縱深發展
    中國網12月9日訊(宋得恩)認真貫徹落實成都市大邑縣教育綜合改革「1511」發展思路,助推「網際網路+」信息化課改工作繼續由1.0向2.0縱深發展,構建「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回歸學科本位、發展學科素養、提高綜合素質」的高效課堂,全面提高育人質量,打造精品信息化課改品牌,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以研促教。
  • 聚焦丨陝西舉辦2020年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省級展示活動
    聚焦丨陝西舉辦2020年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省級展示活動 2020-11-1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教育電視臺特邀有道精品課《邏輯英語》探索英語教學變革
    中新網3月30日電 近日,中國教育電視臺邀請有道精品課《邏輯英語》團隊的主創老師鍾平,出席《同上一堂課·給老師幫幫忙》欄目,為屏幕前近20萬老師講述「如何讓英語的教與學更有趣」,在線老師與傳統老師攜手共同探討英語教學的變革方向。
  • 中國教育電視臺特邀有道精品課《邏輯英語》 探索英語教學變革
    3月27日下午3點,中國教育電視臺邀請有道精品課《邏輯英語》團隊的主創老師鍾平,出席《同上一堂課·給老師幫幫忙》欄目,為屏幕前近20萬老師講述「如何讓英語的教與學更有趣」,在線老師與傳統老師攜手共同探討英語教學的變革方向。
  • 立學課堂:南通課改的創新實踐
    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以李吉林、李庾南為代表的南通名師,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課堂改革的腳步。南通市的高考成績,多年來在江蘇省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南通教育人沒有驕傲和止步,他們自問:南通教育除了「二李」和高考,還有什麼?他們把目光聚焦課堂,提出並在全市推進立學課堂教學改革。何謂立學?
  • 《中國教師報》2019年度10大課改人物揭曉,他們在變與不變中堅守
    本報特此推介10位課改人物,他們用一次次改革去探知教育本真,他們勇敢、執著、勤奮。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 課改升級,理念先行。我們邀請全國課改名家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將課改的主陣地放到學科組,邀請學科專家來指導,通過課堂主陣地將學科核心素養落地。 下一步,學校將結合大數據,構建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個性化學習方式,讓課改向縱深發展。 龍眉山下,洗馬湖畔,仰之彌高,行之則遠。
  • 錦州渤海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教育集團「新入職教師匯報課大賽」結束
    渤大附中教育集團「新入職教師匯報課大賽」圓滿結束為了推進渤大附中教育集團事業發展,為學校增添新鮮血液,今年我們共招聘了17位青年教師,充實到新高一的各個崗位上。為了幫助新入職教師更深入地鑽研業務,更快地提升教學水平,教育集團從11月16日開始到12月22日舉行了為期6周的「新入職教師匯報課大賽」,使新入職教師的潛能和創造力都得到充分發揮。
  • 臺退休教師:蔡當局課綱審查機關算盡,教育成祭品,孩子成受害者
    @銳看臺灣報導 昨天,臺灣中時電子報刊載臺灣知名高中「北一女」退休教師、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秘書長段心儀的文章。文章痛批蔡英文當局課綱審查機關算盡,一改再改,為了「臺獨」,把教育成了祭品,孩子成為受害者。
  • 南科大二實驗學校:五年探索,自上而下的課改到了臨界點
    為解開傳統線性教學的困局,統整項目課程在2015年應運而生,它打破了學科、教師、學習空間等邊界,通過跨學科合作與學習,為師生構建一個開放的課程體系。為了讓這套課程體系更好地作用於學生身上。唐曉勇的團隊探索出一套清單管理、項目負責、教師合作、科學評價的機制。不過,由於早期傾向於學校自主探索,走過五年多的統整項目課程的深度還有待提高。
  • 全員參與探尋教育本真 青大附中2020年教育年會聚焦「真教育」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5大會議議程,6節高質量展示課,7大教育教學論壇,7場學生素質教育成果展,70餘位老師走上講臺展示與分享,25萬人次線上觀看……12月19日,青大附中2020年教育教學年會舉行,今年大會主題為《求真知·做真人·教育唯真——以仁愛之心探尋教育真諦》,師生、家長共同參與,探尋教育的本真。
  • 課改行動再聚焦,四川蒲江職校探索「三全育人」、「育訓並舉」
    中國網6月8日訊(宋得恩)聚焦課改行動,踐行有效教學,推進示範專業信息化精細管理建設。近期,李學鋒教授教學團隊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基於「專業—課程—課堂」教學改革遠程專題培訓。6月6日,李學鋒教學團隊第四次帶來該系列遠程專題培訓,四川省蒲江縣職業中專(技工)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培訓。
  • 新常態 新實踐 新範式: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探索
    來源標題:新常態 新實踐 新範式:新時期高校外語教育與教學發展探索 6月6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北京外研在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
  • 探索職業教育提質培優之路 新華網職業教育論壇在京舉辦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 11日,在由新華網主辦的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職業教育專場中,職業教育領域相關專家學者、職業教育院校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在人才培養、辦學模式、未來發展等方面面臨的新契機和新考驗。
  • 樂課網暑期教師培訓,小組教研推動教育理念變革
    每年暑假,樂課網都會為全國不同地區的教師提供暑期信息化培訓,輔助教師適應信息化、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變革,進一步提升教師信息素養。7月初,樂課網再次開啟教師信息化技能培訓計劃,至今,全國已有百餘所學校、上千名教師來到樂課網總部,參加了這次培訓。兩個月的時間裡,樂課網和教師們一起探索更優的教學模式,在幫助老師完成假期"充電"的同時,也在為信息化教學變革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