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發改委正調查新能源造車亂象!跨界玩家被重點關注

2020-12-23 車東西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作者 | 曉寒 六毛編輯 | 曉寒

車東西11月25日消息,就在最近,一份名為《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簡稱《通知》)的發改委文件開始在網上流傳。

《通知》指出,為響應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關於「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夯實地方主體責任,遏制盲目上馬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項目等亂象」的要求,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擬於近期開展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調查工作,具體內容包括:

▲網傳《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截圖)

1、需要地方相關部門提供本地區2015年以來核准或備案的新建純電動汽車(包括乘用車、商用車)項目情況、建設進展以及年度生產情況等。

2、需要地方相關部門提供本地區2019-2020年現有汽車企業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生產運營及在建新能源汽車項目備案情況等。

3、需要地方相關部門提供本地區純電動汽車項目規劃和招商引資情況;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含已核准和備案、未開工建設的項目)情況,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4、相關材料在2020年11月18日前上報國家發改委產業司(機械裝備處)。部分省份現場調研及座談時間另行通知。

截至發稿,國家發改委官網尚未發布該文件。同時,網傳《通知》中的兩個聯繫電話皆無人接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貴州省安順市發改委日前發布的一則新聞顯示,該部門正按照國家和省發改委的要求在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項目情況摸底排查工作,證實了國家發改委確實正在調查新能源汽車盲目投資亂象的情況。

在安順市發改委的新聞中,並未提到寶能、恆大等跨界造車玩家。

▲安順市發改委的一則新聞

自我國開始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以來,湧現出了不少新造車企業,傳統車企、汽車供應鏈相關企業也在積極轉型,同時還有一些地產、家電等領域的巨頭也開始跨界入局,比如寶能、格力、恆大等。

這股新能源造車浪潮在過去10年間助力新能源汽車產業完成了「從零到一」的跨越,並且為奠定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地位,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不過大潮之下,難免也存在一些亂象。比如個別車企用「左手倒右手,自己造車賣給自己」的手段騙補;亦或是某些企業打著造車的旗號大肆融資但卻遲遲無法量產,甚至用假技術騙取融資;有些省市不具備汽車產業基礎,卻為了跟上新能源大勢盲目上馬新能源項目等等。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幾年冒出的數百家新造車玩家,規劃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就已經超過1000萬臺,而我國整體的汽車銷量才在2000多萬臺的規模。

這也意味著確實存在「投資過熱」、「盲目上馬造車」等亂象。

本次發改委著手開始調查新能源造車亂象,就是為了下一步出臺政策遏制亂象,從而保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在一條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之上。

相關焦點

  • 瘋傳發改委調查新能源造車,恆大、寶能被點名摸底?真相...
    瘋傳發改委調查新能源造車,恆大、寶能被點名摸底?真相如何?   11月25日,據第一財經報導,國家發改委於近日下發《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發改委需在11月18日前將各地區新能源汽車投資情況上報至發改委產業司。
  •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一)_易車網
    再論寶能造車——從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汽車項目說起(一)汽車人物故事匯我要分享國家發改委一紙發文,讓新能源汽車再次登上頭條,被提及的恆大、寶能更是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據報導,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11月13日印發了《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擬開展對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調查工作,並要求地方發改部門上報項目信息、建設進展等相關情況。文件提及到的恆大、寶能一時成為"眾矢之的",種種質疑的"有罪推定"仿佛找到了一錘定音的鐵證。事實是不是如此呢?
  • 發改委摸底新能源汽車項目:這個產業的產能有多過剩 恐怕比想像的...
    近日,一份由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在網上流傳。  最初,文件只是在業內小範圍傳播,並未引發很激烈的討論。11月25日,這份文件被媒體曝光,迅速引發外界關注,並被視為監管開始整頓新能源汽車項目的信號。
  • 國家發改委回應調查各地新能源車投資:正對此事進行落實
    原標題:國家發改委回應調查各地新能源車投資:正對此事進行落實 摘要 【國家發改委回應調查各地新能源車投資:正對此事進行落實】針對網傳「發改委調查能源汽車投資,
  • 發改委調查新能源投資,華為聲明「不造車」,汽車圈最近發生了啥?
    按照華為文件中的官方說法,華為不造汽車,而是聚焦ICT(信息通訊融合)技術,幫助企業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進行相關業務調整和人員崗位調整的同時,華為也在其內部文件中表示:「以後誰再言造車幹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 同樣是跨界造車,英國首富已經放棄造車,賈躍亭卻仍在堅持
    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很有前景的行業,無數的商界大佬紛紛進駐其中,試圖搶佔先機。然而,造車太燒錢了,有人還在堅持,有人則選擇了急流勇退。英國首富詹姆斯·戴森,他就選擇了後者,放棄了造車業務。詹姆斯·戴森是家電巨頭戴森的創始人,他同樣很看好新能源汽車。
  • 蘋果被傳要跨界造電動車,汽車業是「新舊拉鋸」還是徹底顛覆?
    最近,蘋果即將跨界造車的傳聞引發廣泛關注。實際上,近年來,除了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的崛起,華為、百度、蘋果等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紛紛涉足汽車智能軟體系統開發領域,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已不可阻擋。蘋果百度被傳跨界造車根據臺灣一家蘋果汽車供應鏈企業透露,蘋果電動汽車將至少提前兩年推出,預計會在2021年第三季度發布。目前,臺灣的供應商正在全力為蘋果汽車零部件備貨。此外,還有消息稱,蘋果公司的首款電動汽車Apple Car原型車已經在美國加州上路測試,有望在2021年9月正式推出。
  • 跨界造車眾生相:虛線的蘋果,曲線的華為,直線的恆大
    當汽車與網際網路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作為智能研發領域的佼佼者,蘋果跨界造個車也是情理之中。畢竟,在這個時代,誰還不是斜槓青年呢?在三百六十行中,汽車行業一直被外界當成跨界「風口」,從早期家電企業紛紛入局,到近來地產,科技企業布局新能源造車,造車行業長期被資本矚目。
  • 發改委點名2大地產商 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
    發改委點名兩大地產商!10000億造車新勢力全線啞火,風險仍在釋放?新能源車板塊連續爆炒後,一堆利空來了。先是華為重申不造車;再是發改委對新能源車的徹查事件,點名恆大和寶能相關項目!這事讓港股恆大汽車一度閃崩,A股新能源車板塊跳水了。感恩節,部分股民卻過上了「過山車」的一天。閃崩、被悶殺的股票多了起來!
  • 汽車市場狼煙四起,商界大佬都在造車,為何發改委點名恆大?
    「造車」這個詞最近頻頻被提及,不僅是恆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創業者開始加入到「造車新勢力」的大潮中來,給人一種全民造車的狂歡感。「造車新勢力」三家頭部公司蔚來、小鵬、理想公布的11月最新數據顯示,銷量齊齊創出歷史新高。造車新勢力依據各自特點的營銷和推廣工作積極主動,並收到了成效。同時,特斯拉和三家新勢力車企在美股的表現和在社交媒體上的活躍,也吸收了部分消費者的眼球,助長了其購買慾望。
  • 跨界造車再興,地產家電誰能成功逐鹿新能源車?
    天天財經獨家,速關注一樁價值7.4億元的收購,美的集團引發了市場對其再度「跨界造車」的猜想。近日,美的集團發布《關於收購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權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擬通過下屬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暖通「)以協議方式收購合康新能控股權。
  • 特別策劃 | 深圳五洲龍電動公交充電站內起火 深圳發改委正調查...
    目前,各方對此已經做出初步表態,深圳市發改委已委託第三方對事故進行調查,結果暫未公布。在未來的5-10年,為了使動力與儲能技術的發展滿足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和智能電網的應用和市場需求,研究的任務需要重點發展安全可靠的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重點研究開發關鍵電池材料,包括正負極材料、電解液材料等,同時結合核心部件及電池系統的設計、優化和集成,堅持自主創新,突破關鍵技術,促進我國下一代動力與儲能電池的開發和應用推廣。
  • 雖千萬人吾往矣,那些跨界造車的勇士們
    【家電網HEA.CN 】在造車這條「康莊大道」面前,「雖千萬人,吾往矣。」似乎成為了跨界者們的真實寫照。雖然蘋果造車的消息每隔幾年就會冒出來一次,然後不了了之,但看這次蘋果的陣勢,似乎要動真格了。事實上,並不止蘋果,「造車」就如一個神秘的潘多拉魔盒,不僅吸引著眾多造車勢力前赴後繼,也吸引著國內外眾多企業不惜跨界而來,去尋找藏在盒中的寶藏。而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之間,其中有的仍然在為夢想拼搏,有的卻已然半途折戟。「多歧路,今安在?」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造車勢力的「跨界者們」。
  • 跨界造車再興 地產家電誰能成功逐鹿新能源車?
    跨界造車再興,地產家電誰能成功逐鹿新能源車?原創 崔小粟 吳勇一樁價值7.4億元的收購,美的集團引發了市場對其再度「跨界造車」的猜想。家電行業「青睞」造車家電行業跨界「造車」並非美的獨有。美的競爭對手奧克斯也曾於2003-2005年間短暫涉足汽車領域。為解決汽車生產資質問題,奧克斯還收購了瀋陽雙馬輕型車製造有限公司95%的股份,從而獲得SUV和皮卡的生產許可。
  • 寶能造車新階段:自主新能源平臺首款車為增程式
    並且,寶能自主研發的新能源xEV平臺首款車型也同時下線。寶能造車,正式邁入新階段。對於從房地產跨界造車的寶能,外界一直持有懷疑態度。隨著自主研發平臺的首款車型下線,寶能造車進入實質性階段。2017年開始,寶能汽車曾先後在廣州、杭州、昆明三地布局了造車基地,佔地面積分別為423畝、3000畝、6300畝。目前,寶能汽車在陝西、江蘇、廣東、貴州、雲南等地區,布局集傳統及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先進材料、技術研究的汽車基地。擁有三大整車平臺,形成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並行,覆蓋高端、中端和經濟型車型。
  • 新能源汽車風頭正盛!「跨界王」恆大衝刺新能源汽車?
    說令人意外,但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2019年房地產市場管控愈發嚴格,這樣的境況讓恆大搖身一變「跨界王」,在很多領域,都可以發現恆大的身影,比如新能源汽車。恆大這一「跨界」,就涉及了三四個領域,足球、汽車、健康、文旅,都是跨界之王恆大的著力點,尤其是汽車。2019年年初的時候,恆大宣布多元化產業布局全面完成,而其中新能源汽車在這個布局中處於龍頭的地位。
  • 寶能造車的五大關鍵詞
    關於寶能造車,作為一個長期關注汽車行業的觀察者,今天就來解讀寶能造車背後的戰略布局和實現路徑,以及其產業背後的邏輯與實力,也就是寶能造車的五大關鍵詞。1 、賽道: 重押新能源作為造車新勢力,寶能對賽道本身的趨勢判斷極為精準。
  • 恆大汽車跨界造車,真實目的沒這麼簡單
    所以說,關於恆大造車這件事,我的觀點是,許老闆可能看中的不是造車,而是造勢。至少目前看來,恆馳汽車的六款車,還僅僅是CG圖片和動畫裡的產物。 滷蛋君總結:買的瑞典的薩博造車技術,好用著呢。 造型設計 與全球15位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合作,形成長期合作聯盟,確保「恆馳」全系列車型造型品質優秀。目前,恆馳首期6款車已全球發布,從恆馳1到恆馳6,覆蓋了從A到D所有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乘用車車型。
  • 土豪恆大造車荒誕,「野蠻人」姚振華的寶能汽車靠譜嗎?
    許家印起初投資賈躍亭的FF(後不歡而散)所以對於大多數習慣了汽車行業固有規律的人而言,恆大這樣的「土豪」式跨界造車,不看好是總基調。寶能將原長安PSA深圳工廠改造為寶能汽車基地 而現實在於,無論是恆大還是寶能,闖入造車行當這兩三年時間裡,投資和宣傳力度不可謂不猛,但真真正正量產落地且上路的新能源電動車產品
  • 中國新能源軍團造車記
    網際網路造車的這波人,就趕上了最好的時代。 2010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發布;2013年,補貼進一步升級,財政部、科技部聯合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緊接著,地方政府補貼政策相繼出臺。 消費端的購物慾望被激發,資本市場的熱情也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