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財經類媒體的一篇《恆大造車的荒誕故事》,快速在汽車圈刷屏,並引發業界內外廣泛熱議。
該文結合公開資料、實地探訪、多位恆大汽車在職/離職工程師,以及一些接近恆大內部的知情人士「爆料」等信息,指出了恆大許家印造車過程中,展現出來的諸如「倒序造車」、「廣撒網」、「合同程序不嚴謹」等諸多弊病。
洋洋灑灑8000餘字,多方論證的結論指向了——恆大「房地產式」造車邏輯不合乎常理,更像是一場「圈地」遊戲和許家印的「豪賭」。
01
和往常許多恆大造車相關「負面」報導類似,這篇引發轟動效果的「爆文」,存活了不到48小時,相關微信公號報導連結就顯示「該內容已被發布者刪除」。
全網更多其它平臺,也基本上少有殘跡……
恆大公關果然名不虛傳。以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身份自居的許家印,造車荒誕不荒誕,豈能容一眾非「官方喉舌」類媒體說三道四?!
許家印曾因帶愛馬仕腰帶參加兩會「爆紅」網絡
這讓我想到了此前引發全網「轟動」一時的,廣州恆大新建足球場的設計圖,猶如觀音菩薩的蓮花寶座,金光閃閃「土帥」的不要不要的。
怎麼著?
網友們覺得太土不好看,頂個球用,好看不好看終歸還得取決於「皮帶哥」的審美,他覺得行就行,他覺得好看才能獲得通過。
當然,或許是全網的「負面」壓力太大了,最終恆大新球場的「定妝照」在蓮花寶座基本造型框架下,作了一些修改和調整,融入了一些現代與科技元素。
看起來沒有一開始那麼的「土」和「醜」了,但依舊是根據許家印最初的總體構思而來。
一度引發全網熱議的恆大新建足球場設計圖
最新的消息是,恆大這個耗資不菲、引發全網熱議的新足球場,已經基本完成「打樁」,預計2022年底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
一句話,關於恆大的「土豪」氣質,這些年外界見慣不怪。
02
土豪的一大特質是什麼?
有錢唄,幹啥都能用錢「砸」,砸出個未來。房地產是這樣的,足球是這樣的,礦泉水也這樣,到了造車這裡自然也一個路數。
沒人沒技術沒基地,十足的汽車「門外漢」,沒關係,「買買買」、「造造造」就是了。
許家印起初投資賈躍亭的FF(後不歡而散)
所以對於大多數習慣了汽車行業固有規律的人而言,恆大這樣的「土豪」式跨界造車,不看好是總基調。
不過鑑於恆大的財大氣粗,以及過往在房地產、尤其足球領域,的確靠「金錢」的力量屢屢創造過奇蹟,迄今也不乏有人對恆大造車報以好奇與「觀望」的態度。
連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老爺子,也罕見地公開表示:
「新能源是愛迪生發明的,現在的叫電動車,那是方向,是像許家印這種有錢人做的,資本大佬可以做這個事情。完全靠國家補貼那是等死,要做到不靠國家補貼來做。」
無須諱言,在曹德旺看來,相比於早早「進場」的蔚來、小鵬、理想等造車新勢力,「後來者」恆大造電動車更有本錢和勝算。
許家印訪問頂級超跑製造商柯尼塞格
土豪造車的邏輯和終極夢想,或許不是咱們這些凡夫俗子和「打工人」,能夠想像的。因為「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
03
同樣是房地產企業「脫虛向實」闖入汽車行當,相比於恆大許家印的「豪」,潮汕幫商業巨鱷寶能姚振華,更多展現出來的是「野」。
寶能有沒有錢?
自然是有的,但顯然沒有恆大那麼的「偉光正」與「豪」氣沖天。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
作為宇宙第一房企(之一)的恆大和許家印,揚名立萬都多少年的事情了,業界內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皮帶哥」當年繫著愛馬仕皮帶瀟灑上兩會的場景,一度成為了網絡上的一大熱門圖片、甚至被做成了表情包。
而三十年前靠「賣菜」等「低端」生意起家的姚振華,和他的寶能系,直到2015年的「萬寶之爭」才一戰成名,寶能和姚振華這兩個詞由此進入了大眾視野。
與之對應,無論是「萬寶之爭」的過程及結局,還是事後證監會保監會等行業主管部門,對姚振華作出「禁止進入保險業10年禁令」的處罰,都讓寶能和姚振華從此深深地被貼上了「野蠻人」標籤。
04
賺盡了「投機倒把」和「快錢」生意的「野蠻人」,也能造車?
寶能和姚振華表示,有啥不能。
於是從2017年開始,寶能系資本開始相繼收購了,觀致汽車、長安PSA這兩個在車圈「混不下去」了的現成品牌和基地。
並在包括西安、蘇州、南京、昆明等在內的全國多地,四處撒網、聲稱要投資建設八九個大型汽車基地。
與恆大四處「圈地」建廠的路數相似,寶能造車論藍圖願景和壯志雄心,同樣叫人不得不一個大寫加粗的「服」!
據樂逗汽車粗略統計發現,寶能在過去幾年前全國多地,公開舉行戰略籤約和對外公布投資建廠規劃的,總的投資額逾千億元級別,規劃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總產能高達200-300萬輛。
與這些宏偉的藍圖規劃相對應,姚振華宣稱寶能將通過五到十年時間,躋身全球知名、乃至一流的汽車製造商行列。
寶能將原長安PSA深圳工廠改造為寶能汽車基地
而現實在於,無論是恆大還是寶能,闖入造車行當這兩三年時間裡,投資和宣傳力度不可謂不猛,但真真正正量產落地且上路的新能源電動車產品,均為零。
樂逗觀察:
眾所周知,受氣候變暖、化石能源有限等大的環境影響,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日益成為了全球的主流趨勢。
就中國而言,我們本身就是一個「多煤少油貧氣」的國家,基於大氣汙染、石油危機,以及想「換道超車」躋身汽車強國等多重重大因素考量,早在數年前我們就將發展新能源汽車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
在宏觀政策的大力支持與推動下,新能源造車已然成為了近年來汽車行業的「現象級」話題。
無論是傳統主機廠,還是各路網際網路企業以及新勢力,各種新晉造車品牌和公司層出不窮,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好不熱鬧。
其中,以恆大、寶能為核心代表的,金融地產商跨界造車也已經見慣不怪,不斷衝刷著人們對「造車」的新認知。
毋庸諱言,新能源造車是個時代大趨勢,也是百年難遇的產業變革洗牌的歷史機遇。誰都不想錯過這一時代風口。哪怕最終大概率是「一將功成萬骨枯」。
畢竟在真正幹成功/乾死之前,誰會覺得自己不能是「幸運」的那一個?
曾幾何時風光無量的賈躍亭樂視&FF造車項目
就恆大和寶能這一類玩家而言,我們既不應低估許家印和姚振華造車的決心和實力,但同時也要對他們「借造車之名行圈地之實」保持高度警惕。
因為汽車產業不同於房地產,泡沫的累積是成就不了「汽車強國夢」的。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開頭《恆大造車的荒誕故事》一文在業界引發轟動效應之餘,發改委不久前(11月13日)印發的一份紅頭文件被傳到網絡上。
文件顯示主管部門明確要求各地嚴查新能源汽車生產情況,遏制造車亂象。
其中有一項還特別點名提到了,要重點核查並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自2017年以來的汽車投資建設情況。
風口停了,市場和行業主管部門的「緊箍咒」也會越念越緊,恆大和寶能這些「門外漢」廣撒網、大投資的「瘋狂」造車模式,究竟可否持續?
相信答案很快會日趨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