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4月21日,WTI原油5月期貨合約出現歷史負值的結算價-37.63美元/桶,中國銀行原油寶(掛鈎美國原油5月期貨合約產品)出現「穿倉」,投資人不但本金全部虧光,還面臨倒欠銀行1-2倍錢的境地!
雪球上,球友@左海197610 講述了一個更讓人脊背發涼的經歷:「4月21日晚上,我坐在電腦前,盯著5月WTI原油期貨。如果我在0.01元價格買入WTI原油期貨100美元,那麼,現在我將虧損37萬美元!倒虧3700倍!」
究其原因,都吃的認知的虧。
在銀行買大宗資產的投資者買了期貨;以為期貨不會出現「負價」期貨交易者,又遇見了原油史上的首次負值結算。
吃瓜同時,有不少A股投資南方原油/嘉實原油/原油基金的投資者最近暗自慶幸:幸好買的是原油ETF,不存在這樣的爆倉風險。
但今天話題哥要告訴大家一個殘忍的事實——A股原油類基金也極可能會暴雷,原油類ETF的持有者,你們對風險一無所知!
作者:雪球今日話題
來源:雪球
01
投資者以為買的是掛鈎油價的ETF,但底層資產是原油期貨
(A股原油類基金持倉主要品種:USO、智慧樹WTI原油基金、景順DBO等原油基金底層資產都是原油期貨)
許多原油類基金投資者認為,持有原油類ETF,就相當於掛鈎了油價,會和油價跌幅漲幅一致。
一個殘酷的事實是,這些原油基金在下跌時,會比WTI/布倫特油價下跌更多;而上漲的時候,會大幅跑輸WTI/布倫特油價。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以為你買的時ETF,但底層資產是原油期貨。
只要是期貨,就會有持倉成本,在長期運行的原油基金上表現出來就是換期損耗(contango)。
國內三家原油基金,合計持有份額最大的是美國原油基金(USO)。
以美國原油基金為例:
在長達13年的運行過程中,WTI油價下跌78%,而USO下跌達95.46%。
其官網簡介中,表明USO底層資產就是近月的原油期貨,會在期貨結算前2周,換到下月合約。
在原油市場穩定時,近期遠期合約不會有很大差價。然而,當油價劇烈下跌,就會存在超大的遠期升水的情況,現在的原油期貨就在經歷史無前例的近遠月差價。
以現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為例,2020年6月WTI合約價格為10.86,2020年7月WTI合約價格為18.36!
假設當前開始換期,那麼USO會賣出5月份10.86美金/桶的WTI期貨,買入6月份18.36美金/桶的期貨,付出高達69%的換期損耗。這意味著,如果一個月之內,原油價格維持在10.86美金,USO一個月就會虧損69%的淨值。
02
原油期貨帶來的負值穿倉風險
負油價,就像潘多拉的魔盒,打開之後,就給原油期貨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5月WTI期貨暴跌到-37美金結算,讓投資原油寶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倒賠銀行;也讓很多基金認識到了近期合約的不穩定性,開始提前換倉。
4月24日,USO發出公告,一改之前僅投資WTI原油近月合約的常規舉措,轉移20%的倉位至7月合約,將6月份合約WTI降低至約40%的比例,更多投資者效仿USO提前換倉,勢必造成WTI原油主力合約提前切換,會給WTI原油期貨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流動性風險,或許,下一次負油價也會出現在不遠處。
如果下次出現負油價,USO哪怕僅持有20%的近月合約,也可能會涉及其中,風險極大。
03
高達80%場內溢價率,買入時就輸了!
目前市場上成交量最大的三隻原油ETF,都因為國內QDII額度問題,被限制場外申購。這就導致,想要投資原油類基金,只能從場內購買。
而這三家原油基金目前場內的份額,完全阻擋不了國內投資者抄底原油的熱情,在股票市場上買這些基金,要付出平均高達80%的溢價!
雖然,USO底層資產是期貨,但帶來的都是不確定性風險。
不確定性風險的意思,就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比如,如果油價今晚暴漲50%,那昨天買的USO還有可能賺錢。
但如果在場內買所謂「掛鈎」油價的原油類基金,買入時,投資者就付出了超80%的溢價,買入原油類ETF的持有者,你們對風險一無所知!
所以,目前市場上,以原油期貨作為底層資產的原油類基金存在暴倉的風險;而場內的極高溢價,又是懸在場內投資者頭上的達摩克裡斯之劍。
日前,中行原油寶穿倉,在聲討負油價時,我們也應該反思:除了原油類ETF以外,還有哪些ETF也存在類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