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到底行不行?時至今日,這仍是很多新能源準車主相當關心的話題,秉承「精明買車,快樂用車」的宗旨,回應車友關切,日前《拆車坊》向全網發起「長裡程新能源汽車」拆解徵集活動,最終選出一輛行駛裡程長達15萬公裡的小鵬G3,通過主觀駕乘體驗+客觀性能測試+全面拆解,以實際車況+拆解表現來鑑證造車新勢力的技術實力到底靠不靠得住。
【綜合點評】
針對一輛行駛裡程超長的老車,進行專項測試及拆解,不僅能驗證車輛性能的衰減,同時還能檢驗出整車各部的品質、工藝和耐久性等,同時還能解析其防護結構是否合理。這不僅關乎到車輛被動安全,同時更關係到更多消費者的用車日常,畢竟一輛新能源車的可靠而耐久性,對於改善消費者出行品質,提升消費者用車幸福感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輛行駛裡程長達15萬公裡的小鵬G3,其動態性能雖有衰減,但綜合行駛裡程及輪胎磨損等因素,也在情理之中,作為它的主人-梁先生是也還很滿意,他的滿意不僅體現在了用車省心、省力、省錢方面,在車輛主動安全配置方面也同樣滿意,長達10萬公裡+的高速公路旅程中,這輛小鵬G3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不僅降低了駕駛疲勞,同時又多次幫助梁先生規避了險情,對於每一位交通參與者來說,還有什麼比行車安全更重要嗎?
另外這輛行駛裡程超過15萬公裡而且只保養了1次的小鵬G3,其拆解後的耐久性表現及防護表現讓人滿意。從用車成本角度看,15萬公裡車主梁先生如果開的是燃油車,則需多花費近8萬元,開G3幾乎幫他省出一輛新車錢。
接下來,我們詳細看一下車況及拆解過程。
【車輛概述】
車型:小鵬G32020款520車型,智享版
行駛裡程:151242公裡
維修歷史:維保1次,更換輪胎,右前剮蹭更換前保險槓、前雷達
【車輛動態測試】
每一輛車隨著年限和行駛裡程的延長,性能衰減不可避免,根據《拆車坊》對小鵬G3新車的百公裡加速實測的數據:0-100km/h加速時間為8.05秒。對比行駛15萬公裡之後的這輛小鵬G3經過實測,其百公裡加速時間為8.13秒,差值僅為0.08秒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成績。
小鵬G3新車實測100-0km/h制動距離為37.51米,這輛小鵬G3實測制動距離40.39米,雖然該成績不如新車,但這是基於輪胎磨損情況較為嚴重(見下圖)的情況下測得數據,也在情理之中。下圖可見,由於行駛裡程過長,輪胎幾乎被磨平。
在噪音測試環節,這輛行駛了15萬公裡的小鵬G3測得4組數據,分別是40km/h為62.7dB,60km/h為63.9dB,80km/h為66.2dB,100km/h為67.4dB。該組數據對於一輛行駛了15萬公裡的舊車來說還能接受。
進行耗電量測試環節,以經濟模式+動能回收最高檔,在廣州行駛了130km左右,80%為高速路,20%為城市路況,測得百公裡耗電量為14.99kWh,這項數據和同級別車型相比也算不錯。
為了內容的求真、求實,12月16日《拆車坊》舉辦了小鵬G3行駛最長裡程全面拆解直播活動,現場邀請到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原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汽車製造裝備創新聯盟副秘書長 韓鐳先生,以及原車主和招募報名車主,韓秘書長對尋求真實車主的耐久性拆解方向給與高度肯定。原車主在直播現場與網友以及現場觀眾互動,講述了自己用車的真實故事,在現場解讀出諸多疑慮。梁先生重點介紹了,當初選擇小鵬G3的原因,以及在超長、超頻次高速駕駛中,小鵬G3的智能安全系統,為他避免多次交通事故。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原常務副秘書長、中國汽車製造裝備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韓鐳
15萬公裡車主梁先生
【防護結構及耐久性表現】
針對一輛行駛裡程長達15萬公裡的車而言,拆解當然首先要關注其零部件耐久性,比如三電系統、底盤、懸掛行駛系統、車身防腐、油液質量等,這些是佐證車輛品質的主要特徵。
另外的拆解重頭戲就是鑑證車輛的防護結構和零部件布局是否合理,這不僅關乎到乘員艙防護、乘員安全,同樣還關係到耐撞性及維修經濟性等事宜,本著由外及內的拆解原則,這輛經歷15萬公裡徵程的小鵬G3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它的拆解表現會讓人滿意嗎?
據車主講述,車輛前部發生過剮蹭,更換前保險槓及雷達探頭之後再次發生剮蹭,從車輛外觀上已經明顯看到了這一點,拿掉前保險槓後發現車頭左右兩側並未設置貴重部件,這種設計降低了輕微追尾就會導致較高維修費用的風險,這就是一種設計合理。
另外,該車裝備了行人腿部防護結構,其防護槓右端受損,受損處因材質暴露在外出現了生鏽現象。
翼子板內部縱梁呈拱形設計,前端通過橫向加強結構連接車身前部縱梁,在遭遇前部撞擊時,兩者能協同作業,共同吸收、傳遞、分散碰撞能量,減少乘員艙變形風險,根據拆解經驗,部分合資品牌車型車頭防護也採用過類似設計。
車輛曾經遭遇較為嚴重託底,前槓下護板及發動機艙下右側護板有明顯受損痕跡,前副車架後方設置的橫向防護槓有明顯撞擊變形情況,這就是小鵬G3電池前端設置的防撞橫梁,經由其緩衝,所以後方電池並未受損,這也是設計合理的具體表現之一,對於電動車來說,動力電池的防護當然更為重中之重。
車輛底部螺栓有拆卸痕跡,但各部並未出現明顯鏽蝕跡象,懸掛系統中的橡膠金屬襯套未見明顯老化、破損,減震器、外球籠防塵套、拉杆防塵套未見明顯老化皸裂及漏油現象,這說明在底盤相關零部件品質及耐久性方面,這輛小鵬G3經受住了時間和裡程的洗禮。
關於動力電池安全,車輛防護架構至關重要,在遭遇來自前後左右的撞擊時,車身結構能合理潰縮,並將碰撞能量分散到車身骨架,減少動力電池艙變形,這樣才能為動力電池起到更好的防護。
這輛小鵬G3車身內部結構做了諸多優化,左右兩側設置的粗壯的門檻梁,配合車內地板中設置的多道貫穿式橫梁,能有效抵禦來自左右兩側的撞擊,並將碰撞能量合理分散,為動力電池預留更多緩衝空間,提供最佳安全防護。
至於來自前後兩側的碰撞,當然交由車輛前後兩端設置的潰縮緩衝區來吸收大部分碰撞能量,並將未吸收盡的碰撞能量分散到車身骨架,減少乘員艙及動力電池艙變形程度,不僅為乘員提供更多生存空間,同時也保證將動力電池受損風險降至最低。
在上圖中還可以看到車內線束沿車身左右兩側布置,橫向線束依橫向加強結構布置,不僅減少了線束相互幹涉導致的受損,同時還降低了在碰撞中導致的線束受損風險。
【三電系統拆解表現】
車輛中的油液是保證車輛良好運行的基礎,據車主描述,該車行駛15萬公裡,僅保養了一次,且未更換減速器油液。
拆檢相關組件時發現變速箱油液已經出現油泥沉澱物和明顯的金屬磨屑,見下圖中左側兩杯油液採樣,稍微晃動就會出現氣泡,這會影響其潤滑效果,進一步加劇摩擦副磨損。
上圖中右側兩杯液體為冷卻液,其中左側出現分層渾濁的冷卻液為電機冷卻液,而右側狀態良好的為電池冷卻液。
三電系統是一輛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關於車輛耐久性,三電系統的耐久性決定了一輛電動車的使用壽命,當然必要的保養和維護,也是延長車輛使用壽命的有效舉措之一。
行駛15萬公裡周期內並未更換過減速器油液,從拆解後的中也確認了這一點,如上圖所示,減速器中已經產生了油泥沉積,並且油液較為髒汙,需要較大力度才能清理乾淨,經仔細查看減速器各齒輪均未見明顯磨損,用手轉動軸承依然順暢自如,齒輪組稍有阻尼,齒輪沒有明顯磨損,如此極端狀態下,部件還能活動自如足以驗證該部件的耐久性。
拆掉減速器後的電機運轉順暢,軸承工作良好,沒有任何卡滯,且相關線束及插接件和新車並無明顯差異,這說明了設計之初便給足了冗餘,作為一臺電動車的動力核心部件來說,其品質和耐久性本該如此。
充電轉換器-對於純電部分的耐久性設計,也難也不難,難在於在設計之初要給足冗餘量,讓其保持良好的工作溫度環境。充電轉換器,經常通過大電流充電,發熱量自然不小,所以設計水冷降溫,除此之外,電感線圈塗抹導熱矽脂,電路板黃色部分塗抹三防漆,以防止觸點生鏽。
【用車成本表現】
目前市面上,電動車型充電的普遍價位為1-1.5元/度,取平均1.3元/度,按照行駛15萬公裡計算,小鵬G3 2020款520版本充滿電(電量66.5度)的NEDC續航裡程為520公裡,車主充電花費約為24938元【(150000/520)×66.5×1.3元】。
對比燃油車,用車成本主要分為油耗成本+保養成本。先看油耗成本,按平均油耗10L/100km,平均油價按目前最低的5.8元/L計算,15萬公裡總油價約為87000元【(150000/100)×10×5.8元】。再看保養成本,燃油車保養按平均7000公裡/次,每次保養平均800元,則行駛15萬公裡的保養費用為17143元【(150000/7000)×800元】。那麼15萬公裡的燃油車綜合成本約為104000元。
簡單對比發現結果非常直觀,15萬公裡車主梁先生如果開的是燃油車,則需多花費近8萬元。另外,從小鵬車主處獲悉,小鵬汽車現在可為用戶提供終身免費充電,那麼用車的成本則進一步降低,開完15萬公裡,足夠省下一輛10萬級別的新車錢。
不得不說,如此低的用車成本,如此抗造的產品品質,讓小鵬G3對普通消費來說顯得更加可靠。
【安全行車建議】
在此次直播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很多消費者並不了解新能源車型到底如何開及如何保養。根據經驗我們經驗總結了一些經驗。以小鵬G3為例:
1、駕駛方面,應合理控制電門和回收的關係,可以嘗試柔和加速+高回收組合,加速輕加速、預判松電門採取制動,控制得當,可以滿足單油門踏板模式。這樣大大延長剎車片壽命,而且對電池壽命也有好處。
2、合理利用上坡和下坡,長距離下坡時,切換為中回收或者低回收,技能控制車速,又能回收電力。
3、北方冬季在啟動時(家裡有充電樁)充電時,不必立刻開走,可以先啟動車輛、開啟暖風,等待冷卻液給電池加熱,讓電池進入正常溫度。
4、保養方面,新能源車的確比燃油車抗造,但不代表不需要保養,一定要按時更換油液,按照4S店規則保養。尤其是減速器油新車需要5000公裡更換去掉殘渣。
註:文內配圖及部分數據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