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產銷量連年增長的背後,能看到中國消費者對汽車,這個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最複雜消費品認知的升級。今天在準備買一臺車的時候,單憑終端優惠和堆砌配置已經很難刺激到消費者的購買慾,產品本身的可靠性和使用成本正越來越多的影響著最終決策。
想要驗證某款車的可靠性如何,對一臺裡程數較高車型的拆解分析絕對是最好的方式之一,這一次我們就見證了一臺在2年間行駛了15萬公裡的小鵬G3的拆解過程,而且它是一臺非營運車輛,能更好的反應出大部分車主的日常使用情況。
這次進行拆解的小鵬G3來自一位廣州的音樂老師,或許是音樂人放蕩不羈的性格,讓這臺小鵬G3擁有了酷似戰場歸來的外觀,前臉右側遍布劃痕、右側反光鏡破損、右側前後輪眉凹陷等等,而且這實際上已經是這臺車第二副前臉了,可見這臺車的生存狀況並不是太良好。
相比於外觀的破損,底盤的損傷狀況更令人觸目驚心,在底盤上可以看到一道比較深的劃痕,一直從車輛的全框式副車架延伸到電池護板,所幸並未造成電池組的損壞,據悉這是車主提車不久碾過一個金屬物體時造成的。
在稱讚小鵬G3對於電池有著不錯防護的同時,更想對電動車車主說的是,對於拖底這件事更應該倍加小心,在買車之後最好可以趴下看看自己愛車的最低點在什麼位置,做到心中有數,在面對一些比較高的障礙物時不要貿然通過。燃油車拖底最多是發動機、變速箱損壞導致車輛拋錨,電動車一旦拖底劃傷電池組,將會帶來的風險很難預估。
另一處損傷是在前保險槓的右側,這是在十字路口的一次碰撞造成的,當時造成的車損並不嚴重,僅僅是外觀件破損,加上對行人腿部起保護作用的潰縮結構發生形變。
這裡簡單說一個知識點,小鵬G3在吸能區前端的設計相對合理,僅有玻璃水的水壺,但有一些車型則會將行車電腦、剎車分泵等部件布置在此處,區別是在發生中度碰撞後,產生的維修費用會相差很大。
此外,在將車身覆蓋件拆除之後,還能夠看到幾處小鵬G3在結構上做得非常厚道的地方,一是為了更好的應對側面碰撞,減少可能對電池組帶來的損傷,在電池組側面預留了比較大的潰縮區,同時也在電池組兩側也做了結構強化;二是將車輛內部的結構件做了連接,在碰撞中有助於更好的分散撞擊的力量,避免對某一局部造成過大損傷。
除了以上的損壞之外,這臺小鵬G3的保養狀況也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如車主所說它在2年15萬公裡中,僅僅在6萬公裡時對這臺車保養過一次。
首先最直觀的就是輪胎磨損情況,上圖中左側是小鵬G3輪胎,右側是相同型號輪胎在新胎狀況下的圖片,可以看到整體的磨損十分嚴重,所有坑紋都已經磨損過了指示標,這個狀態下輪胎在制動能力、排水性和橫向抓地力上都會有非常大的衰退,直接影響駕駛安全,如果你的輪胎坑紋也已經與磨損指示標齊平,為了行駛安全還是儘快更換為好。
其次是從車內放出的各種油液,從左至右依次為電池冷卻液、防凍液和減速器潤滑油(相當於燃油車的變速箱油),這些油液除了因為嚴重氧化帶來的顏色變化之外,在減速器潤滑油中還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金屬碎屑,這些是減速器齒輪在未得到充分潤滑情況下,相互磨損所產生的。
在將減速器殼體拆開之後看的更加清楚,殼體內部完全被油泥糊住,證明了潤滑油已經失去了清潔、潤滑的作用。在按時更換潤滑油的情況下,殼體拆開後應該是可以看到殼體金屬本色的。長此以往,嚴重說繼續使用可能導致減速器整體損壞,往輕了說在潤滑油失效後,它也會增大電機負載、提升電耗,減少續航裡程,總之即便是電動車,如果不按時保養最終也得不償失的。
通過這次拆解,可以看到小鵬G3整體對於車身和電池的保護還是比較到位的,車主在使用過程中一次比較嚴重的拖底,並沒有對電池造成實質性的損傷,對於低速碰撞車輛的結構設計也有助於降低維修成本。另外,在零部件質量上小鵬G3同樣比較出色,儘管車主一直疏於保養,但電機和傳動部件依舊可以正常運轉,當然這位車主的做法並不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