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造型宛若凝望蘇州河的一雙明眸而得名「蘇河之眼」的昌平路橋今天早上10點正式通車,至此,蘇州河上又新添一座集機動車通行功能與行人觀賞功能與一身的景觀大橋。
夜間泛起璀璨的燈光,宛若一雙別致多彩的明眸點綴在蘇河之心;而到了白天,多曲面的昌平路橋又好似一條雪白的絲帶,把蘇河兩岸緊緊聯繫在一起。如今,這座歷時2年時間施工的純鋼結構大橋正式通車。
細節上看,昌平路橋非常獨特,其裝飾線條相當複雜,整體呈現了一種「睫毛彎彎翹」的視覺效果,這樣的設計不單符合橋梁整體弧形的承重結構,結構也更安全,可優秀的理念,想要在現實中實現卻並不容易。
上海建工機施集團昌平路橋工程常務經理王泳捷介紹,大橋整個弧度都是三維的,有豎向有水平的弧度,製作加工難度就比較大,施工方採用BIM技術(數字建模技術)核對三維模型,減少現場施工誤差,才能達到外觀比較漂亮比較順直的視覺效果,其實每一片結構組合都不一樣。
據了解,昌平路橋雙向6車道設計,最外圍兩側是行人與非機動車車道,是蘇州河上又一座同時具備行人與機動車通行的橋梁,伴隨大橋的順利通車,將使昌平路-恆通路-曲阜路-天潼路形成一條完整的東西向次幹路網,有效緩解了周邊道路的通行壓力,更重要的是,也讓兩岸居民出行、蘇河賞景都多了一個新的好去處,也由此揭開蘇州河遠期橋梁建設的序幕。
「蘇州河上我們遠期規劃是每隔300米附近就會造一座人行或者機動車通行的橋梁,這裡上遊是長壽路橋,下遊是恆豐路橋,中間距離過遠,對市民出行,過橋需求還是很強烈,在昌平路這個位置這個橋建好後,老靜安、老閘北,特別是出行地鐵等等非常方便」上海城投公路集團現場副指揮楊光強興奮地如此表示。
(看看新聞Knews記者:陳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