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4月中旬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外交部長佩恩、內務部長達頓、衛生部長亨特、國庫部長弗萊登伯格等人密集表態,並稱之所以要進行「國際獨立調查」,是懷疑中國疫情處置和信息發布的透明度。儘管中方多次表達反對和抗議,但澳方立場看上去十分堅定,甚至不惜惡化中澳關係。
其實,澳大利亞一直以來都是經濟上看中國,政治上跟美國走。整個一三姓家奴。 如果把美國比作世界警察, 那澳大利亞就是最叫得最歡的那條狗,警狗。 澳大利亞最開始是英國人流放囚犯的地方, 1788年,英國一支有著1500人的艦隊到達了澳大利亞,建立了殖民地,其中囚犯就有736名,佔比49.07%。
一直到1900年獨立,共計112年。 1931年,才成為大英國協中獨立的國家,但是重要權力還是在人他英爹手裡(比如立法司法權)。 一直到1986年,澳大利亞才完全擁有了獨立的立法權司法權,內外交自主權。 整整喊了人英國200年的爹。 英國沒落,美國崛起後。
澳大利亞馬上見風使舵, 1940年就跟美國建交, 1951年與美國結成同盟。 澳大利亞又找了一個新爹。 自從澳大利亞跟了他美爹,出兵參加過韓戰,參加過馬來西亞戰爭,參加過越南戰爭,參加過兩次對伊拉克戰爭,成了他美爹手中叫的最歡的一條狗 現在又跟著他美爹一起來搞中國。
金融危機後,澳大利亞在經濟上更加倚重中國。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自身的煤炭,鐵礦生產等進行了嚴格的控制。煤炭、鐵礦曾一度供不應求,從澳大批量進口 ,救了澳大利亞 。 中國旺盛的需求是澳的經濟命脈不為過。另一條命脈就是從美國借錢。 疫情一來,美元逃離,中國需求減少,留學生去不了,都給澳大利亞經濟以重創。
但美澳一家,五眼聯盟,印太戰略,美國主導的沒有他缺席的。 對這種吃著中國,罵中國的要堅決鬥爭。 但,打就要打疼了,一味言語糾纏作用並不大,反而助長氣焰。 對澳強硬,要強了才能硬。中國在將強未強之際,還要夯實自身實力。
中國還沒有碾壓對方的實力,最好不要把中國市場需求作為武器掛在嘴邊,因為公開的場面,一堆眼睛盯著你,他不會低頭,得要臉呢。
當然在實力碾壓的時候我們也不霸權。 如確有需要,不服就幹,直接讓對方閉嘴。 產業鏈需要供應鏈,是一體的,如果破壞了,損失是雙方的,還是以合作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