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與機器學習「雙重加持」 谷歌成功實現風力預測

2020-12-23 同花順財經

從傳統角度看,電力電場的發電能力普遍較弱,因為我們至今很難預測無形無相的風,會在新一天中表現出怎樣的活動趨勢。

來源丨Forbes

作者丨Jeff McMahon

編譯丨科技行者

從傳統角度看,電力電場的發電能力普遍較弱,因為我們至今很難預測無形無相的風,會在新一天中表現出怎樣的活動趨勢。

谷歌公司能源市場策略主管Michael Terrell表示,「電力市場的主流運作方式,要求提前一天安排資產的運轉規劃。只有這樣,運營商才能在市場上獲得理想的電力銷售價格。」

Terrel還問道,「但對於不知何時吹來的風,我們要如何提前一天完成規劃?又要怎樣提前根據風向調整發電機的迎風角度?」

對這個看似無解的問題,谷歌有著自己的答案。

谷歌旗下人工智慧企業DeepMind,正著手將天氣數據與美國中部高達700兆瓦的風力發電數據結合起來,通過機器學習,以更好地預測風力發電效率、電力供應總量,並藉此降低運營成本。

在上周於史丹福大學普雷考特能源研究所舉辦的研討會上,Terrell表示:「我們一直在與DeepMind團隊合作,使用機器學習技術,獲取公開天氣數據,並據此預測第二天的風力發電總量。」

令人振奮的是,Terrell稱預測方案將風電場的收入提升達20%。

美國能源部在其2015年《Wind Vision》報告中,將「改善風能預報」列為首要任務,其中特別強調了提升風能可靠性的要求。報告提到,「收集數據並開發模型,藉此改善多個時間尺度(例如分、時、天、月、年等)的風能預報能力。」

谷歌的目標則更加廣泛――徹底消除自身基礎設施運營中的碳排放量,將高達兩倍於舊金山全城的電力消耗,徹底轉化為純綠色能源。

Terrell提到,通過將年度電力使用總量與年度可再生能源採購量匹配起來,谷歌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裡程碑。但目前,谷歌方面還無法在各處基礎設施實現以小時為單位的零碳排放目標。而這也將成為谷歌公司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Terrell將其稱為「24/7全天候無碳」目標。

「我們正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也深刻意識到其中的嚴峻挑戰。可以說,面對當下可再生能源,還談不上任何成本效益的現狀,實現零碳排放的難度無異於登月。」

來自倫敦DeepMind的科學家們則證明,人工智慧有望改善谷歌乃至整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運營成本及市場生存能力,藉此為環保事業添磚加瓦。

DeepMind公司項目經理Sims Witherspoon與谷歌軟體工程師Carl Elkin表示,「我們希望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增強風力發電的商業化能力,推動無碳能源在全球電網中的進一步普及。」在DeepMind的官方博文中,他們概念了如何為西南發電站區(由加拿大邊境一路延伸至德克薩斯州北部)中的谷歌風力發電場增加利潤:

「我們的神經網絡,利用天氣預報與風電機歷史數據進行訓練,由此建立起的DeepMind系統,能夠在實際發電之前36個小時預測風力發電總量。以這些預測結論為基礎,我們的模型能夠提前為風電網的全天及每小時發電量做出預判。」

DeepMind系統能夠提前36個小時預測風力發電量,幫助發電運營商以更高的利潤比例為整體電網供電。

來源: 科技行者

相關焦點

  • 可再生能源與機器學習「雙重加持」,谷歌成功實現風力預測
    對這個看似無解的問題,谷歌有著自己的答案。谷歌旗下人工智慧企業DeepMind,正著手將天氣數據與美國中部高達700兆瓦的風力發電數據結合起來,通過機器學習,以更好地預測風力發電效率、電力供應總量,並藉此降低運營成本。
  • 麥當勞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超過1吉瓦
    導讀:全球快餐巨頭麥當勞已經為兩個風力發電場和一個太陽能項目籤署了三項新的虛擬電力購買協議。在750兆瓦的新增產能之前,該公司去年決定部署38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本周,麥當勞籤署了三個新的虛擬電力購買協議(VPPA)——兩個風力發電場和一個太陽能項目——新增裝機容量750兆瓦,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突破了1億瓦大關。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風能是最佳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嗎?
    新冠大流行是能源市場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嚴重的破壞之一。由於對化石燃料的大量撤資、氣候變化政策和脫碳形勢,造成人們對未來傳統能源非常悲觀。突然之間,每個人似乎都轉向一個方向:我們必須大幅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減少對高碳燃料的過度依賴。
  • 美國鐵山公司希望數據中心100%採用可再生能源供電
    日前,美國鐵山公司(Iron Mountain )宣布,該公司的三個數據中心將100%採用可再生能源供電(通過購電協議)。該公司與最近在賓夕法尼亞州林格爾山開通的風電場達成25MW的15年期合作協議。該公司表示,達成此項協議不僅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而且降低了運營成本。此舉還提供了長期電力價格的穩定性。
  • 印度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最佳可再生能源組合
    打開APP 印度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最佳可再生能源組合 微鋰電 發表於 2020-11-24 11:41:01 該模型通過HOMER軟體和遺傳算法實現。 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科技大學的阿納塔普爾的斯裡·文卡茨斯瓦拉工程技術學院(SVCET)的一組科學家創建了一個模型,以尋找可再生能源的最佳組合,用於在農村地區部署離網發電項目。
  • 智能電網有望成為可再生能源革命破局關鍵
    我們都知道,能源行業正變得越來越環保,儘管燃煤電廠和核電站曾經是主要的電力來源,但成千上萬的風力渦輪機、沼氣廠和太陽能公園正在生產能源。可再生能源佔總用電量的比例持續增長:2000年,德國電力的6%來自綠色能源,但到2019年,這一數字已上升到42%。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
    所謂「碳中和」,是指通過碳減排、碳封存和碳抵消平衡整體經濟排放量,從而實現淨零碳排放。其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為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進一步快速增長,抑制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效應的釋放。
  •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國際視點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0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顯示,在全球能源需求整體下滑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表現出了更大彈性,預計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需求將增長2/3,約佔全球電力需求增量的80%。 國際能源署敦促更多國家積極制定行之有效的能源政策,加速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推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增長。
  • 施正榮:全球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這個願景可以有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未來25年,68%的電力將來自於可再生能源。可以預見,光伏產業又一個『風口』已至。」施正榮進一步認為,在國家「碳中和」戰略目標下,城市要大力推進「+光伏」,而非「光伏+」,從而實現各行各業與人民生活與光伏融合發展。「展望未來,我的個人暢想和願望是,將光伏、風能作為一次能源,通過『綠氫』和燃料電池,以及全球電網互聯兩條路,實現全球100%可再生能源,進而達成『碳中和』目標。」施正榮說。
  • 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的四個基本原則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的基本原則 可再生能源配套儲能主要是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波動性問題和間歇性問題。儲能系統在可再生能源發電中的應用首先是解決波動性問題。未來成本下降後可進一步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問題。
  • 美國國會批准的能源法案將為可再生能源和儲能行業帶來什麼?
    美國可再生能源理事會執行長Gregory Wetstone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常識性的緊急救濟措施代表美國兩黨投票支持可再生能源行業的發展以及將提供數十萬個就業機會,並構建我們的清潔能源未來。」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組織也對促進公共土地上可再生能源部署和發展的法案中的措辭表示歡迎,美國下一屆政府也許可以通過美國內政部和能源部的行政命令採取行動,而不是通過國會批准法案來實現。
  • 2030年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有望增至60%
    根據巴基斯坦制定的清潔發電目標,到2025年,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將從目前的6%提升至25%;到2030年,這一佔比將進一步提升至30%。如果再加上水電,2030年巴基斯坦可再生能源的發電佔比甚至有望增至60%。
  • BP每年重估全球可再生能源前景:2020年的最新預測比10年前的預測...
    BP每年重估全球可再生能源前景:2020年的最新預測比10年前的預測「增長」了多少?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CarbonBrief網站發表文章分析英國BP公司發布的最新版世界能源展望。根據BP的預測,到2030年全球一次能源中非水可再生能源(風電、光伏等)供應量將達到70艾焦(EJ),相比之下BP預計2030年的石油為190艾焦;天然氣168艾焦;煤炭為149艾焦;水電46艾焦;核能27艾焦。(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小數據」)
  • 吉寶海工鎖定可再生能源船舶訂單
    10月9日,新加坡吉寶海工(Keppel Offshore & Marine Ltd)宣布,與一家能源公司籤署價值6億新幣(約合4.4億美元)訂單,為海上可再生能源行業建造一艘船舶。
  • 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園區在印度開工
    該項目將可以生產3000萬千瓦的可再生能源,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設施。    總理辦公室在莫迪訪問古吉拉特邦庫奇地區之前表示,該地混合可再生能源園區將是印度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園區。    法新社援引總理在儀式上的講話稱:「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合可再生能源園,可生產3000萬千瓦的電力。」
  • 今日能源看點: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
    1、國網公示2021年首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1月7日,國家電網公示了2021年第一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共涉及52個集中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達1587.44445MW,涵蓋河北、山西、浙江、安徽、江西、山東、四川、甘肅、青海、寧夏10個省份。
  • 廣州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2008-2020)
    從國內發展看,我國繼2005年頒布《可再生能源法》,並在2006年1月生效後,2007年9月國務院又審議通過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將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到2020年將達到15%;202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佔總電力裝機容量的30%以上。一些省市制定和實施了適合當地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和促進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
  • 智庫論壇 | 「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關鍵是體制改革與機制...
    所謂「碳中和」, 是指通過碳減排、碳封存和碳抵消平衡整體經濟排放量,從而實現淨零碳排放。其中,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成效顯著,為碳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貢獻,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我國可再生能源規模進一步快速增長,抑制可再生能源「碳減排」效應的釋放。
  • 哥斯大黎加連續六年幾乎全部用可再生能源發電
    新華社聖何塞12月18日電(記者範小林)哥斯大黎加電力公司日前報告說,該國2020年全年發電量中約有99.78%來自可再生能源。這是哥斯大黎加連續第六年幾乎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哥斯大黎加電力公司援引國家能源控制中心的數據說,該國主要的電能來自水力發電,另有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補充。哥斯大黎加電力公司執行總裁伊雷妮·卡尼亞斯表示,哥今年克服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利影響,目前已經能夠利用清潔能源提供幾乎所有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