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豬:去年牧原股份「顏值爆表」高毛利成因,今年將如何表現

2021-01-19 貝瑞研究

本文聚焦:

1、牧原股份逆天的高毛利率是如何形成的

2、牧原股份今年的產能預測

3、對豬周期的看法

4、牧原股份產業鏈向下遊屠宰行業延伸

5、除了牧原還看好哪個豬企

從今年9月份開始生豬養殖企業出現一波不小的調整,我在10月中旬發布的「豬周期」反轉大變天?盤點國內龍頭豬企,手把手教你估值這篇文章中對生豬周期、供給端與消費端格局的變化、小豬從搖籃到屠宰場的過程以及對生豬養殖企業的估值進行了分析。並且在文中就提示,大家都在順應周期緊鑼密鼓的擴產能,無論是生豬存量還是能繁母豬數都在快速恢復,生豬缺口預期降低了,市場價格與公司市值也就提前做出反應。

今天我們再來聊一下牧原之前作為行業老二是如何在這一輪周期中成功逆襲,坐穩了行業第一把交椅。

顏值爆表的毛利率

牧原股份前三季度生豬出欄1188萬頭,收入392億,現金流淨額191億,扣非淨利潤210億,同比增長1453.46%,毛利率64.67%,淨利率58.94%。我們「就豬言豬」,下面表我已經剔除了各家公司其他類養殖和業務的財務數據,僅就養豬業務而言,牧原的毛利率能力可謂一騎絕塵,吊打豬隊友。一般來說一個行業的毛利基本上是穩定的,差別不會太大,「事出反常必有妖」,也難怪不少人質疑它財務數據的可靠性。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作者整理制表)

我們投資技企業首先會看這家公司技術夠不夠硬,其實養豬不僅是技術活,還要講策略,在順應市場競爭局勢的情況下,能讓自家的豬生得多、吃得少、長得快、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就是核心技術,就是企業的護城河。

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個公式大家都很熟悉,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牧原的高毛利率是如何煉成的

繁育體系的選擇

如果你說一個人是雜種,估計他會讓二營長拉出義大利炮,但是你說一隻豬是雜種,那顯然它是一隻優秀的豬。雜交優勢不用多解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現象,二師兄也不例外,重點是雜交體系的選擇。

一般情況下,豬企都採用三元育種技術,選用長大二元母豬作為父母代母豬,三元以後雜交優勢就不明顯了。三元豬只顧自己長得快、長得壯,繁育生產效能較差,所以三元豬一般只用作商品豬,而不會用作能繁母豬。

(數據來源:中信證券,作者整理制表)

這次非瘟造成父母代種豬大幅下降,二元母豬價格飛漲、供不應求,但豬價行情不等人呀,要麼高價買母豬要麼更高價買豬仔,如果都不願意,只好用三元母豬留種這種「多快不好省」的方式來補齊能繁母豬缺口,但因三元母豬妊娠率、產子數較低、淘汰周期短等因素,PSY比二元母豬低30%左右。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作者整理制表)

二元回交育種體系

牧原應對這個問題的方法是二元回交的育種體系,用二元豬與其親本之一的品種豬進行雜交,從父母代到商品代都採用長白公豬做回交,而不使用杜洛克公豬進行雜交。由於商品代豬只有大白與長白的基因,因此可以在商品代母豬中選優作為父母代母豬使用。

這種育種體系無需外購父母代母豬,同時起到疾病淨化的效果,既隔離了非瘟,又解決了後備豬的問題。與傳統金字塔育種結構相比,優勢就在時間效率上,並且還兼顧了發展的可能性。

我們畢竟不是CCTV-7農業頻道的《致富經》節目,不是來教大家養豬,簡單說就是牧原率先實現了「母豬自由」和「豬仔自由」,母豬場可以一直滿負荷生產。

坊間津津樂道二元回交是牧原的「豬晶片」高端技術,這一點我覺得言過了。二元回交也是一個傳統的繁育方式,當豬場需要疾病淨化,長時間(1年以上)閉群的情況下會採用。技術一直存在,但是實踐用的不多,因為理論上這種偽二元母豬相比普通二元母豬PSY低5-8%。所以我認為它和三元母豬一樣都是短時間衝量的一個補充,只是二元回交策略更具優勢。

牧原以前的繁育體系也是主流的外三元體系,是在2019年年報中首提到了獨特的二元輪迴育種體系。繁育體系不是說變就能變的,肯定是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澱,未雨綢繆,儲備了多種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應急方案,在「危機」時平滑切換經營模式,實現了突圍。我猜測,當非瘟影響削弱、出欄擴產不再是核心指標時,牧原可能還會切換回經典的三元豬作為商品豬的繁育模式。

市場不斷變化,每一輪的競爭的重心與應對策略可能都不同,以往能抓住機遇表現優秀的人,我會認為他會持續優秀,因為優秀是一種習慣。

牧原家的豬為啥買的好

在其他公司為了短期衝量還在外購豬仔和父母代母豬之時,實現「母豬自由」和「豬仔自由」的牧原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以利潤為導向調節產品(種豬、豬仔、育肥豬)的生產計。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財報,作者整理制表)

在市場上「一仔兒難求」時,商品豬80%的利潤可以被豬仔拿走,你看下邊自繁自養與外購仔豬養殖的利潤對比圖,此時賣豬仔就是既可提前鎖定高暴利又能迴避非瘟風險的好生意。雖然其他豬企今年也是暴賺,但那都是賣育肥豬賺來的辛苦錢。

商品豬與豬仔價格走勢(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自繁自養與外購仔豬養殖的利潤對比(單位:元/公斤)

數據來源:Wind、開源證券研究所

面對好的價格,豬企往往會採用壓欄和養大肥豬的策略,所以很多企業出欄均重會提高到130-140KG上下。

因為豬仔銷售佔比達到40.3%,這就解釋了為啥去年牧原家賣豬的均重一直比其他家低。牧原的生豬出欄均重走勢基本與豬仔利潤的走勢相一致,銷售豬仔的利潤空間越大,牧原商品豬的出欄均重就越低。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作者整理製圖)

牧原家的豬為啥成本低

非瘟前牧原的綜合成本在11.5-11.8元/kg,其他龍頭豬企的成本也差不多,但也是這波豬周期拉來開了彼此的成本差距。

比如目前外購豬仔的出欄成本是20-25元/kg,自產是13-14元/kg,如果企業沒有「豬仔自由」成本就有近10元的差距。即便是自繁,如果沒有「母豬自由」成本上也有1元的差距。另外自育肥與合作代養的成本差異也有近1元。再在上防疫和其他的成本控制,這些就是牧原主營業務成低於其他豬企的原因。

也不是說非瘟對牧原的成本沒有影響,牧原2020年成本區間在14-15元/kg(包含了限制性股票攤銷管理費用),難怪實在的秦老闆自己都說今年豬沒養好,優秀的人總是給設定更高的目標。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財報,作者整理制表)

我們預測到今年底牧原綜合成本很有可能下降到非瘟前的水平,即每公斤12元上下。理由如下:

一是牧原的種豬從2020年初的128.32萬頭增長至262.4萬頭,一半以上的「豬媽」今年都是第一胎,而第一胎豬的PSY天然就比第2-3胎少兩頭,今年PSY的提升可以攤薄部分成本。

二是今年資本開支有360億,新建的住房竣工後不會立即滿負荷生產,這就影響了生產效率。

三是因為擴產提前儲備了大量的人員,現在牧原員工數將近10萬,按照專業養豬場一萬頭豬配7-10個人的標準,在人力上提前做好了年出欄1億頭的準備,新手變熟手需要一定時間,明年人力成本會攤薄。

四就是智能化升級的看點了,智能環控、智能飼餵、無人值守等技術的普及,新豬舍使用性能的優化以及樓房養豬能否達到預期「多快好省」的效果,都是今年需要持續關注的。

其實這幾點對其他家豬企來說也適用,隨著急速擴張期的結束,未來成本會緩步降低,尤其是龍頭大企業,成本差距會逐步縮小。牧原的高毛利是特殊時期應對策略的產物,未來的成本優勢也還會有,但不會差別那麼大,畢竟大企業之間毛利率能有5-6個點的優勢就很優秀了。

牧原明年能出欄多少豬

去年1月份牧原已建成產能是2700萬頭左右,二季度增長到3500萬頭,三季度增長到4500萬,到年底是5000萬頭,一年內產能擴張了一倍。目前儲備產能在8000萬頭,人員是按1億頭儲備的,以牧原這個增長態勢,明年達到8000萬到1億頭問題不大。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作者整理制表)

這一輪周期加速了生豬養殖行業的集中度,龍頭企業抓住歷史性機遇紛紛加速產能。目前除了溫氏還堅定養殖小區模式以外,其他龍頭都在加大自繁自養的比例,溫氏錯過了這次產能擴張的機會,滑落到行業第三,甚至第四的位置。

產業鏈向下遊延伸

牧原開始布局下遊屠宰板塊,已成立15個屠宰類子公司規劃產能為3000萬頭,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東北和山西等省份中養殖產能較為密集的區域,預計2-3年可陸續建成投產。其中,內鄉屠宰廠(計劃200萬頭產能)已開始運營,生豬日屠宰量約5,000頭,預計2021年的整體屠宰量在1000萬頭左右。

不少人認為牧原進軍屠宰行業,沒有了中間商賺差價未來盈利能力會大度提升。在這一點上,我會比較謹慎,因為屠宰業的利潤率相對養殖業務較低,靠屠宰發家致富是不可能的,甚至還會拉低牧原整體的利潤率。一般來說,企業多元化發展的路並不容易,走不好是摧毀價值的行為。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財報,作者整理制表)

但是,市場和國家政策正在發生變化,生豬運輸過程中生物安全防控措施薄弱,交叉感染風險大,而且既不經濟也不環保,生豬調運向冷鏈運輸轉變將是行業趨勢。

未來粗放的生豬調運向豬肉冷鏈運輸過渡

未來牧原的看點應該在產業鏈的協同效應方面,通過養殖與屠宰的協同,提升品牌價值,從賣豬向賣肉進行過度。

目前牧原肉食在農貿市場的銷售比例約70%,與叮咚買菜等新零售渠道建立合作,未來線下、線上並舉,在新零售渠道(社區生鮮店、社區送肉)、批發市場、傳統商超、連鎖餐飲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B端客戶方面發力,所以布局屠宰板塊的戰略意義大於財務意義。

當然,作為以成本領先戰略的踐行者,我們也期待牧原秉承一貫的打法,成為屠宰行業的攪局者,通過提升管理水平、生產效率、調整銷售策略等方式,提升屠宰板塊的頭均利潤。

今年豬肉價格會暴跌嗎?

最後我們聊一下對豬肉周期的看法。如果沒有黑天鵝突然飛來,那麼周期拐點已現,但是速度不會有那麼快。上面我提到過,這一輪產能回補的持續性至少是打了折扣的,這輪周期會比以往時間拉的長。

而且行業成本依舊比較高,很多豬場甚至上市公司出欄價還在20元以上,產能在恢復的過程中,豬價不太可能大幅下跌,我預測今年豬價會伴隨成本緩步波動下行,跌破20元的可能性不大。

而對於生豬養殖企業,成本管控才是穿越周期的基礎。

(數據來源:招商證券研究院)

數據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除了牧原,還看好哪個企業?

新希望也是在這一輪周期中成功逆襲的另一個龍頭企業,看好的邏輯和牧原所有不同,因為它在上下遊產業布局的更加完整,從飼料、養殖、屠宰、中央廚房、再到休閒食品,是行業中唯一布局完整產業鏈的企業,業務看點也很多。如果大家對這家企業感興趣,就用點讚的方式告訴我,集齊666個贊,說明感興趣的人多,我就為大家分析下這家公司。

版權聲明:本文為貝瑞研究原創,如需轉載,需獲授權。

相關焦點

  • 牧原股份手握204億,一季度卻舉債79.34億,「母豬股王」在憋啥?
    來源:花朵財經文|花朵財經去年A股有句話,叫「得母豬者得天下」,其實今年同樣如此,二師兄肉價依然高企,以牧原股份為代表的豬養殖業賺得盆滿缽滿。牧原股份竟然能到板上前三名,截至7月6日,牧原股份市值3297億元,僅次於立訊精密和海康威視。同日牧原股份披露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前二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5億―110億元,僅僅是上半年的利潤就超過去年全年的利潤61.14億元近一倍!而在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還是虧損1.56億元,牧原股份這次的同期扭虧為盈稱得上是A股最漂亮的一家。
  • 牧原股份上半年淨利潤超過百億,成為河南最賺錢的...
    由於生豬價格高位運行,牧原股份以117.6億元的淨利潤,成為目前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最賺錢的公司。此外,森霸傳感、中信重工等有技術優勢的製造業企業,半年報也格外亮眼。而按照以往經驗,「爆雷」的季報一般都會在最後披露。所以目前盈利企業數量所佔比重,並不能完整說明市場整體。受益豬價高位運行 養殖業業績大增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依然有不少逆周期行業表現優秀。河南2020年半年報最賺錢的上市公司,大都是圍繞「二師兄」產生。
  • 牧原股份2020年一至三季度利潤表:本量利分析
    來源:雪球$牧原股份(SZ002714)$牧原股份2020年一至三季度利潤表:本量利分析牧原股份20年三季度報表出來了,銷售收入391億元、同比增長234%;股東淨利潤209.9億元、同比增長14倍,取得傲人的逆天成績!
  • 牧原股份的穿越密碼|品質公司
    當去年補欄的產能釋放出來之後,豬肉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也面臨回調的壓力,以量代價維持盈利水平是牧原股份未來大概率的一個狀態。「自繁自養」模式的門檻相對比較高,經營穩定,抗風險能力強,這是牧原最大最寬的護城河。突發的非洲豬瘟讓「自繁自養」模式的優勢更加突出,因為在這種模式下飼料的運輸可以把控、人員和飼具的消毒管理可以把控、也無需擔心收豬過程中的傳染。
  • 牧原股份悶聲發財背後:豬肉漲到55元/公斤誰獲利?
    這家公司就是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簡稱牧原股份)。豬肉一輪又一輪地漲價,養殖生豬的牧原股份成了大贏家。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營收210億元,淨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70倍,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公司股價在今年3月達到139元,至今股價也保持在90元以上,市值超過3400億元,甩開了同行幾條街。
  • 牧原股份的半年報
    7月17日晚間,牧原股份發布了2020年半年報。不出所料,在這個肉價飆升的年代,牧原的業績也直衝雲霄。半年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長193.7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07.84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
  • 河南首富旗下的牧原股份搶走了這個冠軍寶座
    今年2月發布的《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養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錢瑛夫婦以133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排在全球榜單第56位,較去年上升截至3月31日收盤,牧原股份最新總市值達到2694億元,成功超越安防巨頭海康威視的2607億元,佔據中小板頭把交椅。  中小板市值冠軍易主  3月31日,牧原股份大漲了6.73%,而原來的中小板市值冠軍海康威視僅小幅上漲,中小板的市值冠軍寶座就此正式易主。
  • 月薪過萬招「豬倌」的牧原股份,現在怎麼樣了?
    隨著去年二師兄(豬肉)價格的不斷上漲,不少養豬的上市公司賺的缽滿盆滿。2月26日晚,豬企龍頭牧原股份交出了2019年的亮麗成績單。受益於生豬價格持續上漲,這隻主營生豬養殖與銷售的「養豬龍頭股」營收和淨利潤均大幅增長。
  • 牧原股份、北方稀土、西部礦業,下周走勢分析!
    【牧原股份】1、從業績來看:今年業績三季度較半年報增長接近翻倍,較去年同期增幅巨大,業績明顯提升;機構持股比例除本公司外佔比較低,三季度明顯減少,資金集中度較差;基本面方面表現良好,有明顯的資金離場跡象,大資金關注度較低。
  • 20牧原D1 :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召開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八)出席會議的人員1、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債權登記日收市時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或適用法律規定的其他機構託管名冊上登記的「20牧原D1」的未償還的債券持有人均有權出席債券持有人會議。債券持有人可以親自出席債券持有人會議並表決,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出席並在授權範圍內行使表決權。
  • 違規佔1.5萬畝農田建豬場背後:牧原股份逐利 建成將帶來200億利潤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210.33億元,同比增加193.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7.84億元,同比增加7026.08%。 趁著豬價紅利大規模擴張的企業不僅僅是牧原集團,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新建規模豬場投產累計已達9093個。
  • [質押]牧原股份:股東股權質押解除
    [質押]牧原股份:股東股權質押解除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00:15:43&nbsp中財網 原標題:牧原股份:關於股東股權質押解除的公告證券代碼:002714 優先股代碼:140006 證券簡稱:牧原股份 優先股簡稱:牧原優01 公告編號:2020-187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我長期滿倉滿融(1000多萬股)長期持有牧原股份理由是什麼?
    據我了解到的絕對可靠而且是真實的牧原股份規劃:牧原股份計劃經過幾年發展出欄量將超過中國所有上市公司總出欄量。牧原股份從純粹的養豬企業轉化成養豬、屠宰、豬肉銷售以及豬肉食品相關行業,牧原股份隨著戰略目標實施銷售收入進入世界食品行業500強。
  • 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 正邦科技董秘漲薪一萬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養豬業跳槽指南:牧原股份獸醫總監年薪507萬,正邦科技墊底董秘漲薪一萬五前景,等於「畫餅」,不如真金白銀來的實在,老闆要捨得砸錢,員工才會賣力幹活……去年,得益於豬價的爆發,各家養殖企業賺的盆滿缽滿,200%的利潤增幅幾乎成了起步價
  • 三個月內總市值蒸發千億元 牧原股份是樹大招風還是盈利觸頂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指出,今年前三季度生豬銷售量與生豬價格同比大幅增加是其同期經營業績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了收益,「二師兄」還給牧原股份帶來了名氣。在近日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中,牧原股份的老闆秦英林、錢瑛以2000億元財富首次進入榜單,位列第十名,穩坐河南首富的位置。今年持續走高的生豬價格給了牧原股份接連擴張產能的「底氣」。
  • 牧原股份淨利同比增長近11倍 河南首富向西湖大學再捐價值8億元股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牧原股份淨利同比增長近11倍 河南首富向西湖大學再捐價值8億元股票 董事長無償對外捐贈8億元股票,員工持股計劃暴增800%,「養豬第一股」牧原股份2020年表現持續亮眼。去年淨賺61億事實上,牧原股份董事長的巨額捐贈建立在2019年公司利潤大增的基礎之上。據2月26日,牧原股份公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牧原股份實現全年銷售收入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04%;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1.14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5.20億元,同比增長1075.37%。
  • 牧原股份年內迎二次解禁 河南隱形富豪現身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18年牧原股份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僅實現133.88億元、5.20億元,可見該公司2019年業績的突出表現與其2018年利潤過低有關。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上市以來,牧原股份就不斷募資進行擴張。這也讓公司總負債快速增長。2018年,牧原股份僅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就達110億元。
  • 牧原股份:股東秦英林2210萬股解除質押
    每經AI快訊,牧原股份(SZ 002714,收盤價:74元)12月2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秦英林於2020年12月18日將原質押給浙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2210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1.48%。
  • 牧原股份:牧原集團解除質押850萬股及質押延期782萬股
    每經AI快訊,牧原股份(SZ 002714,收盤價:74.85元)12月1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牧原集團將其所持公司股份的約782萬股進行了質押展期,展期至2021年12月10日,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1.60%。
  • 2個月蒸發900億、河南首富身家縮水468億 牧原股份發生了什麼?
    2個月時間股價跌去超23.95%,市值蒸發近900億元7月15日,牧原股份股價一度創新高突破99元/股,隨後其股價就開啟了震蕩下跌之路,2個月時間,跌至75.30元/股,股價跌幅超23.95%,市值蒸發近900億元。牧原股份截至目前股東戶數為8.26萬戶,戶均持股3.02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