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印度執法機構用面部識別技術識別1100多名騷亂分子

2020-12-18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日前,據外媒TechCrunch報導稱,印度一位高級官員於本周三在議會下院會議上表示,印度執法機構利用面部識別技術,識別出上個月在該國首都參與了社區暴力的1100多人。

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Amit Shah)表示,執法機構部署的面部識別系統包括政府發行的身份證圖像,有超過10億印度人的12位數字身份證號和「其他資料庫」中的駕駛執照,以此可以查明上個月25日至26日在德裡東北部發生的社區暴力的罪魁禍首。

阿米特進一步解釋稱:「這是一個軟體,可以通過臉部識別抓住壞人。」

不過,總部位於新德裡的數字版權倡導組織網際網路自由基金會表示,「印度政府在新德裡使用的面部識別系統是新德裡警察首次購買的,用於識別失蹤兒童。該組織表示,該系統在2019年的準確率僅為1%,甚至無法區分男孩和女孩。」

「面部識別技術仍在發展,在執法中使用這種仍在發展的技術的風險很大。」其執行董事阿帕爾·古普塔(Apar Gupta)指出,「所有這些都是在沒有任何明確的基本法律權限的情況下進行的,並且明顯違反了隱私權的判決(印度最高法院在2017年維持了這一判決)。」

相關焦點

  • 美參議員提出新法案 希望暫時禁止執法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
    原標題:美參議員提出新法案希望暫時禁止執法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源:cnBeta.COM 據外媒CNET消息,美國參議員周三提出了一項新法案,希望可以暫時禁止執法機構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由民主黨參議員Jeff Merkley(俄勒岡州)和Cory Booker(新澤西州)提出的新法案草案要求暫停使用該技術,直到委員會建議政府使用的準則和限制。該法案指出,「在沒有適當的辯論或不考慮其影響的情況下」,美國的執法部門越來越多地使用面部識別技術。它還指出,該技術並不總是準確的,特別是在不同種族、女性和年輕人中間使用時。
  • IBM宣布將不再提供和開發面部識別技術,指責執法機構或私企濫用行為
    IBM對The Verge表示,公司也將不再開發或研究這項技術。Krishna在信中表示,IBM堅決反對,也不會容忍各種用於質量監控、種族歧視、違反基本人權和自由或任何不符合IBM價值觀和原則的面部識別技術。Krishna認為,現在需要一場全國性的對話,討論面部識別技術是否應該被國內執法機構使用及如何使用。
  • 美國利用人臉識別搜捕國會騷亂參與者,服務商使用量激增
    1月6日國會騷亂發生後,美國警方迅速對參與者進行大搜捕,執法部門還利用了人臉識別技術公司Clearview AI的資料庫,這也導致後者在國會騷亂後使用量激增。然而,Clearview AI曾因隱私問題在美國引發巨大爭議,更一度遭到推特、臉書等社交媒體巨頭警告。美國也經常指責他國利用人臉識別技術「侵犯人權」。
  • 國會大廈騷亂後,這家備受爭議AI公司稱美執法部門訪問激增
    美國國會大廈因抗議進而引發騷亂後,人臉識別技術服務提供商Cleraview AI表示,美國執法部門使用該公司服務量增加了26%。當地時間1月10日,Cleraview AI公司執行長Hoan Ton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與平日搜索量相比,抗議發生後的第二天,執法部門使用公司服務的流量大增26%。1月6日,一群川普支持者衝入國會大廈抗議,並引發騷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對抗議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獲得了數百張圖像和視頻流,這些圖像和流媒體顯示了騷亂分子入侵國會大廈的面孔。
  • FTC與在照片存儲應用中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的Everalbum達成和解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周一宣布,已經與照片存儲應用Ever達成和解,該機構稱Ever在沒有告知客戶的情況下使用客戶的照片來開發面部識別技術。如果它向消費者推銷供個人使用的軟體,該公司在使用從用戶那裡收集的任何生物識別信息來開發面部識別技術之前,必須獲得明確的同意。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NBC新聞詳細介紹了Ever是如何在2013年作為雲存儲業務推出的,但在四年後轉而成為面部識別技術提供商,因為它意識到其照片應用 「不會成為一個風險規模的業務」。
  • 人臉識別,禁!
    市議會委員Jo Ann Hardesty將對高科技執法工具的擔憂,與波特蘭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抗議活動聯繫起來。就在上個月,警方承認曾使用一架小型飛機監視波特蘭市中心穆爾特諾瑪縣司法中心附近的示威人群。 對於波特蘭市來說,禁止當地執法部門使用面部識別技術的決定「尤其重要」,「任何人都不應該因為技術算法誤判了無辜的人而被不公平地推入刑事司法系統。」
  • 倫敦成西方人臉識別應用先鋒,誤報率88%攔不住警方部署
    其實,人臉識別技術在西方社會應用並不少,本月,超過600家執法機構就被爆出正在使用ClearviewAI公司的面部識別系統;但同時,實時的面部識別技術在西方應用相對較少,比如在美國舊金山、奧克蘭和伯克利等地都已禁用。
  • 緬因州波特蘭市通過禁止使用面部識別技術投票動議
    據外媒報導,美國緬因州波特蘭通過了一項將禁止警察和市政機構使用面部識別的投票動議。據悉,8月,該市市議會投票通過了一項初步禁令將其作為法令實施。今日的投票則以一項更有力的措施取代了該法令,該措施至少在五年內不得撤銷。
  • 川普粉慌了,FBI開始大搜捕,動用面部識別,上推特找自拍照
    1月8日,據福克斯新聞報導,由聯邦調查局牽頭的執法機構聯盟正在尋找參與星期三在國會山暴動的人。有消息人士說,相關機構將利用先進的數位技術和傳統技術相結合的方式尋找嫌疑人。
  • 監控安裝,廣州宸興科技技術有限公司,人臉識別技術在火車運用
    推出前,在長hor鶴見綠土線的巨蛋前千崎站進行了演示,攝像機在進入大門後瞬間識別出員工的面部特徵。然後將功能與預註冊的圖像進行比較。監控安裝,廣州宸興科技技術有限公司戴著口罩時,大阪地鐵會報告識別錯誤,但希望在試點過程中予以解決。12月,日本宣布將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前在三個主要機場安裝面部識別登機系統,以減少等待時間並改善安全性和登機流程。
  • 日媒:東京奧運會擬用面部識別防新冠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外媒稱,日本政府消息人士21日說,日本計劃在明年主辦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時採用起初出於安保目的的面部識別技術,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據共同社東京10月22日報導,日本起初打算採用面部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和識別,為的是確保參賽運動員、官員、媒體工作人員和觀眾的安全,發現可疑人員。但是,防控新冠病毒已成為日本政府迫切關注的問題,日本政府希望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
  • 亞馬遜「刷手」支付,醫院試驗虹膜識別,生物識別在九個行業的前景...
    而虹膜識別也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中最為精確的一種。 面部識別現階段的重點技術方向之一是用在手機上的 3D 結構光人臉識別,該技術相較於前一代的 2D 識別技術能夠達到更高的私密性和安全性。蘋果 iPhone X 是全球首個使用 3D 散斑結構光用於人臉識別以及支付的智慧型手機,由此打開了 3D Sensing 的新局面。
  • NEC面部識別系統助力臺北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近日,NEC向在臺北舉辦的「第二十九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提供了入場管理系統,無需在攝像頭前駐足停留,正常走過即可識別面部信息,進行身份確認。  該系統設置在臺北田徑場的主運營中心處,主要負責 750 餘名運營人員的入場管理。
  • 亞馬遜面部識別軟體存膚色偏見 麻省理工研究測驗不過關
    亞馬遜開發的面部識別軟體受用於美國區政府和聯邦執法部門,是一個強力的打擊罪犯工具。然而,上周四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該軟體在一些基本測試不通過,包括分辨人的性別。
  • 戴口罩也能識別面部表情?康奈爾研發耳機表情識別系統
    通常,面部識別技術基於攝像頭和計算機視覺算法,為了提升面部識別準確性,可能還會採用3D攝像頭或是多顆攝像頭陣列。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攝像頭方案需要檢測到完整的面部五官,在公共場合你也不得不摘掉口罩才能人臉識別,尤其是要用面部識別解鎖手機會比較麻煩。
  • 「幫尼晚報6.12」微軟暫停向美國警方出售面部識別技術;達實智能...
    微軟暫停向美國警方出售面部識別技術 據外媒報導,微軟公司於本周四表示,在美國聯邦法律對面部識別技術有監管前,不會向美國警方出售面部識別技術。路透社援引研究發現,對於膚色較深的人群,面部識別和分析的準確性較差,這也激發了抗議者的擔憂,假匹配可能導致不公正的逮捕。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律師馬特·卡格勒(Matt Cagle)表示:「擁有這項技術的公司考慮到其危險性而拒絕出售這項監視技術,現在議員們將不得不承認面部識別技術對我們權利和自由的威脅。」
  • 東京奧運會擬用面部識別防新冠 奧組委進行公開入場測試
    來源:參考消息網外媒稱,日本政府消息人士21日說,日本計劃在明年主辦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時採用起初出於安保目的的面部識別技術,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據共同社東京10月22日報導,日本起初打算採用面部識別技術進行身份認證和識別,為的是確保參賽運動員、官員、媒體工作人員和觀眾的安全,發現可疑人員。但是,防控新冠病毒已成為日本政府迫切關注的問題,日本政府希望舉辦一屆成功的奧運會。然而,由於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屆奧運會已被推遲一年。
  • 德媒:世界各國正興起面部識別技術 中國走在了前面
    德媒:世界各國正興起面部識別技術 中國走在了前面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導德媒稱,世界上很多國家正興起這種面部識別技術。柏林南火車站正在進行為期6個月的仿真試驗。在這方面,中國走在其他國家的前面。
  • 美國面部識別系統咋回事?認錯黑人致其入獄,認白人比較準
    當時坐在審訊室裡,他還不知道的是,根據技術和法律專家的說法,他可能是已知的首個因面部識別算法匹配錯誤而被誤捕的美國人。一、一個有問題的系統:識別白人男性準確率高一場關於警察執法中存在種族主義的全國性辯論正在激烈進行。
  • 人臉識別60年︱校園、課堂、售樓處,人臉識別應該有禁區嗎
    就執法機構而言,《數據保護法實施指令》(Data Protection Law Enforcement Directive,DP LED)要求採用更高的標準來判定採集生物識別數據是否「必要」。這些規定質疑,很多場景下,是否有收集生物特徵數據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