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為什麼讓位給袁世凱當總統?其實孫中山很高明

2021-01-10 騰訊網

1912年,擔任了中華民國45天大總統的孫中山突然宣布辭職,讓位給清朝重臣袁世凱。是什麼原因讓孫中山願意讓位給袁世凱呢?對於這個問題成為許多人討論的話題。

但筆者認為孫中山這麼做是非常高明的,因為袁世凱手握著清王朝賴依生存的北洋新軍,這支軍隊是清王朝重金打造的現代化軍隊,就是袁世凱手握著這樣的一支軍隊,才能把清王朝的命脈玩弄在自己手中,甚至清朝的未來是袁世凱說了算,所以在軍事力量方面袁世凱是完全佔有優勢的,袁世凱控制著訓練有素的北洋軍值7萬多精兵,還有仍然效忠於清庭的禁衛軍和其他新軍,總兵力達14萬多人。

但南京臨時政府所領導的各色革命軍,雖然人數上遠多於北方,武器裝備、訓練、指揮和紀律等方面都不如北方,所以孫中山要是不讓位給袁世凱,袁世凱肯定會為清庭攻打革命軍,一旦戰敗,革命果實就將不復存在。

如果把總統之位讓給袁世凱,就可以藉助袁世凱之力把清王朝給推翻,不用一兵一卒就達到了推翻清朝的目的,豈不是兩全其美,何況當初中華民國的憲法規定總統任期為五年一任,最多可以任兩期,就算讓袁世凱當兩任大總統也就是十年的時間,能用十年的時間不用打戰就能推翻清朝,難道像孫中山這種有民族大義,一心想救國的人會不接受嗎?何況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誰讓清帝退位,他就將大總統讓給誰。

相關焦點

  • 孫中山為什麼要讓位給袁世凱當總統?其實孫中山這麼做是很高明的
    1912年,擔任了中華民國45天大總統的孫中山突然宣布辭職,要讓位給清朝重臣袁世凱當總統,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孫中山願意讓位給袁世凱呢?對於這個問題成為了許多人討論的話題。但是筆者認為孫中山這麼做是非常高明的選擇,因為袁世凱手握著清王朝賴依生存的北洋新軍,這支軍隊是清王朝用重金打造的現代化軍隊,就是因為袁世凱手握著這樣的一支軍隊,才能把清王朝的命脈玩弄在自己手中,甚至清王朝的未來是袁世凱說了算,所以在軍事力量方面,袁世凱是完全佔有優勢的。
  • 孫中山不願意做總統?為什麼只有區區三個月,就讓位給了袁世凱?
    可見,孫中山當時在革命黨的心裡,地位還是非常崇高的。當然了,這只不過是孫中山能夠登上大位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是革命黨看重了孫中山長期和日本以及美國等列強打交道的經歷,期望能夠獲取列強的支持。可是,沒多久,屁股還沒坐穩的孫中山便辭去了臨時大總統之職,讓位給了袁世凱。難道是孫中山不願意做總統嗎?
  • 孫中山先生只當了3個月總統,就讓位給袁世凱,這是為何?
    同年1月1日,48歲的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成了中國的首腦。他上臺後,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改革法令,試圖改變中國的現狀。然而,他的設想還沒有實現,2月13日就辭去了臨時大總統一職,把這一位置讓給袁世凱。4月1日,他正式解職。孫中山只當了3個月的領導人,理想也未實現,為什麼會讓位?其實,他背後有很多無奈。 第一,國內局勢混亂,封建勢力、思想未完全根除。雖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但在大多數看來,這只是「改朝換代」的一次輪迴,對民主共和國沒有清晰的認識。
  • 孫中山擔任大總統,已經大權在握,為何還讓位給袁世凱?
    如果孫中山坐著臨時大總統的座位不讓,可能袁世凱就靠手下的北洋軍再搞一個新的總統座位。革命軍和北洋政府達成妥協五族共和是南京臨時政府定為國策——北洋妥協。五色旗是南京臨時政府的國旗——北洋妥協。定都北京——革命軍妥協。大總統袁世凱——表面是革命軍妥協,實際上袁只當了議會制下的虛權的總統,是北洋在妥協。
  • 孫中山既讓位袁世凱,為何又發文討伐他:誓死戮此民賊,以拯吾民
    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就逃亡了日本。直到這時,他才開始對辛亥革命以來的革命歷程做深刻的反思。革命之所以屢遭挫折,其因為就是因為沒有建立一個能夠領導革命的政黨。無論是過去的同盟會還是後來的國民黨,看似團結,實則一盤散沙。於是,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孫中山決定,重新組織政黨,力圖再續革命。
  • 孫中山做大總統不久,為什麼要讓位袁世凱?不讓不行嗎
    所以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國同盟會,旨在推翻腐朽清政府的統治,建立民主政權的國家。後來同盟會愈加發展,革命的隊伍也在逐漸壯大,1911年爆發了「辛亥革命」。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者藉助多方革命力量迅速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而孫中山本人也被推選為了中華民國的大總統。可惜不久之後,這大總統的位置卻被袁世凱奪去了,人們稱這個過程為革命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 疑點:八上歷史《孫中山為什麼要讓位給袁世凱》
    孫中山讓位給袁世凱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大憾事,是民主共和道路上的巨大挫折是當時國際和國內因素錯綜作用的結果。 孫中山讓位的客觀原因在於:一是辛亥革命後呼喚一個強有力的人物來收拾局面,此人非袁世凱莫屬;二是袁世凱在清末新政中政績卓著,得到資產階級的信任;
  • 袁世凱,孫中山,改良派!
    推翻清朝誰的作用最大,在這一個問題上恐怕各有千秋,有時候以為是袁世凱,有時候認為是孫中山,也有說清政府的後期改革失敗而選擇支持革命的資產階級改良派,但是我認為這三股勢力在推翻清朝的問題上缺一不可。誰也離開不了誰,首先可以明確的是,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是能夠推翻清王朝的直接原因,但是在武昌起義的時候,孫中山和當時的主要領導都不在國內。爆發具有偶然性,但是從關聯上來看,也確實是孫中山所領導的推翻清政府二十多年的功勞,得以自然延續。
  • 孫中山為何鬥不過袁世凱?兩人水平不在同一線上,存在巨大差距
    孫中山有著宏遠的建國設想與方針,但歷史現實是殘酷的,當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沒當多久,被迫讓位於袁世凱,而他自己在1925年帶著無盡的遺憾離去。臨終留下遺囑: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當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我們有著無盡的感慨。如果孫中山不早逝,蔣介石還有機會上位嗎?如果袁世凱不稱帝,或許中國的革命是另外一番天地。
  • 1912年民國大總統選舉,孫中山先生與袁世凱誰才是眾望所歸?
    導語人們普遍知道,孫中山是中華民國首任臨時大總統。而後袁世凱玩弄權術,使得孫中山等革命派被迫向他交權,竊取了辛亥革命成果,就任臨時大總統。但卻少有人知道,在孫中山之前,革命政府其實已經選舉了一位「大元帥」——黎元洪。另外,撥開歷史迷霧,袁世凱真的自始至終都那麼不堪嗎?
  • 陳其美:孫中山的入黨介紹人,被袁世凱設計誘殺,終年38歲
    就在袁世凱得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他立刻就命令馮國璋炮轟武昌,並時指使段祺瑞聯合北洋將領通電要求立即實行君主立憲。這一事件發生之後,孫中山也立刻於1912 年 1 月 11 日宣布自任北伐軍總指揮,並任命陳其美、 王金髮為北伐軍正、副司令,準備北伐。我們都知道,孫中山的這次北伐並沒有實施。為什麼呢?
  • 民國國父——孫中山
    甲午之戰後,馮鏡如是第一個剪去辮子的,孫中山的辮子是其後在橫濱斷去的。對於清政府的改革,孫中山十分冷靜,認為引進物質文明這類措施,打開了新的貪腐門路,反而會使事情更壞。在1905年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會上,他指出「由專制而立憲,由立憲而共和」是錯誤的,既然立憲與共和都需要真流血,為什麼不直接走上共和之路?
  •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更厲害?從5個方面來比較,差距一目了然!
    孫中山和袁世凱誰更厲害?從5個方面來比較,差距一目了然!在清末民初的那段歲月中,曾出現過無數偉人。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清末中興四臣,孫中山和袁世凱了。而在這6個人中,孫中山和袁世凱又是爭議最大的兩位。關於這兩位人物,許多人都喜歡拿來作比較,看看誰更厲害?
  • 看了孫中山先生的輓聯,再看袁世凱死後輓聯,評價天壤之別!
    在我國輓聯文化史上,孫中山先生大概創下了一個前無古人的記錄。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享年59歲。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停放於中央公園,先後有數十萬人前往祭悼。 孫中山生前稱讚他的「才氣縱橫之士」,袁世凱稱其為「曠代逸才」。他曾為袁世凱稱帝四處奔走,搖旗吶喊。傳聞袁世凱稱帝失敗後,臨終遺言大呼:「楊度誤我,楊度誤我」。 這副輓聯上聯讚揚孫中山先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革命精神,下聯則透露出對時局艱危、百姓倒懸,痛失偉人的惋惜之情。
  • 陳炯明炮轟孫中山的總統府,孫中山為何安然無恙
    陳炯明最初的主張和孫中山一樣,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用暴力推翻袁世凱。 孫中山的護法運動等,陳炯明皆不遺餘力的支持。 當孫中山屢戰屢敗時,陳炯明的思想也發生了轉變,開始主張聯省自治。何為聯省自治?
  • 章太炎為什麼這麼狂,從慈禧光緒孫中山一直罵到袁世凱蔣介石
    章太炎的一大特點就是狂,偏激極端驚世駭俗誰都敢罵,不管你是皇帝還是總統,照罵不誤,以「民國之稱彌衡」名世。章太炎曾指名道姓地罵慈禧為 「妖婆」、罵光緒為「小丑」、罵袁世凱是王八,罵蔣介石是秦檜;給康有為寫對聯: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又給孫中山寫過一副輓聯叫做:舉國盡蘇俄,赤化不如陳獨秀;滿朝皆義子,碧雲應繼魏忠賢 。
  •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圖說孫中山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
    1月22日,孫中山發表聲明,只要袁世凱贊成清帝退位,就讓位於袁世凱。2月12日,在袁世凱等大臣的勸說和逼迫下,隆裕太后發布《清帝遜位詔書》,兩千年來的封建帝制宣告終結。為了限制袁世凱的權力,孫中山和革命黨人制定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於1912年3月8日由臨時參議院通過,11日公布實施。《臨時約法》改總統制為內閣制,袁世凱被架空為虛位總統。
  • 黃興為什麼把江山讓給孫中山?
    !
  • 人家這朋友圈:只跟孫中山袁世凱等超級巨佬玩,杜月笙只能站後排
    孫中山、袁世凱、梁啓超、張之洞、黃興、張勳、汪精衛、杜月笙等等,對了,還有李大釗、周恩來。是不是都是超級巨佬?杜月笙在這些人中,真的只能站在後排。沒辦法,人家就這麼牛,朋友圈裡都是這些影響歷史進程的人物,上海灘大佬跟這些人比,實在不算什麼,只能排在末流。要說起他的人生經歷,那簡直就是一部傳奇。
  • 孫中山《建國方略》
    當總統也難!孫中山這些到處求人的信孫中山:知之維艱,行之非艱1912年下半年,孫中山辭去中華民國總統後,開始醉心於他的鐵路計劃。他曾對中國繼任總統袁世凱說:「國家建設首在交通,兄弟打算在十年內造築鐵路廿萬裡,望君能練成百萬精兵。如此,中國可達到富強境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