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敦項目進行時】
暢行智慧柳敦高速
——G215線柳園至敦煌智慧公路建設側記
陳敏輝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圍繞「交通強國」的目標要求,柳敦公路項目根據「智慧公交建」總體部署,搶抓信息技術制高點,及時推進「智慧高速」綜合管理雲平臺的應用,全面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設管理水平和服務公眾能力。
據了解,2019年底,省公交建集團「智慧高速」綜合管理雲平臺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實現了高速公路視頻上雲聯網監測,率先開啟了我省「智慧公路」新模式。為此,柳敦公路建成通車後,將全面接入雲平臺,以實現「網際網路+」條件下高速公路的新管理、新服務、新體驗。
為全面提升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水平,柳敦公路項目把科技創新的因子滲透到了項目建設的每一個神經末梢,對各級道路涵蓋的橋涵、交安設施安裝物聯網控制器,將基礎數據錄入物聯控制器,實現「一物一檔」高速公路資產信息數據管理,最終實現公路資產信息數位化、管養工作數位化、監督考核智能化的全方位智慧協同。此外,充分利用雲計算服務構建公路設施雲服務平臺,通過採集設施的基本信息、供應商信息、安裝信息、實施信息、售後信息、養護信息、位置信息、RFID數據等信息化資源,進行動態記錄,形成高速公路設施的管理和運營的完整資料庫。通過設施管理的有效聯動,實現「數據一個庫、監管一張網、管理一條線」。
除了上述功能,正在建設中的柳敦公路項目還有不少「智慧」亮點值得一曬。比如,該項目購置的CW-15D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通過在養護施工現場採集的數據,經過軟體分析後,結果通過網絡實時傳輸到系統伺服器,可在後臺網站、手機App 端直接對質量、進度、施工安全進行分析監控,真正實現了柳敦高速項目依靠專業力量,打通從數據到應用的通道。
同時,該項目還引進了智能鋼筋彎箍機器人,將彎曲大圓弧的箍筋通過數控系統自行判別控制牽引壓緊量等一系列操作,大大提高了鋼筋件加工的效率,也降低了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此外,在柳敦公路建設中,通過積極推行「四新應用」,逐步推進了養護決策支撐信息系統建設,提升了公路養護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據了解,該項目建成後,服務區衛生間也將採用智能管理系統,能夠有效解決傳統衛生間使用過程中旅客「找不到、用不了、坐不下」的困局以及有關異味控制、系統聯動、節水節能降耗、人員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實現對公共衛生間的智慧化管理。
經過數年努力,柳敦公路項目信息化建設逐步成熟,同時也積累了海量的數據資源,為智慧公路建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最佳實踐。
柳敦公路項目投入運營後,將繼續推進公路與5G、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和網際網路等技術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公路運營管理效能和智慧化水平,為公眾提供更智慧、更豐富、更便捷的出行服務。
【來源:每日甘肅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