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全面啟動課後服務工作 三點半難題這樣解

2021-01-10 雲南網

  原標題:昆明市全面啟動課後服務工作,成效怎麼樣? 三點半課堂 家長盼提質 教師望減壓    

  下午三點半,孩子放學了;到了五六點,家長才下班。這個尷尬的「時間差」,讓家長們苦不堪言。「三點半」問題已成為困擾不少家長的社會性難題,引各方關注。對此,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在市屬小學和五華區公辦小學試點的基礎上,昆明市教育體育局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主城各區小學全面開展課後服務,公、民辦小學同步執行。全面徹底解決「三點半」問題,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

  探索的成效如何?家長滿意度怎樣?孩子有哪些收穫?教師們有何建議?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進行了走訪。

  現狀

  全面推進相關工作

  2017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

  在借鑑先進地區課後教育輔導經驗的基礎上,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進一步增強教育服務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2017年4月,昆明市開始在市屬兩所小學(師專附小和中華小學)試點課後服務。兩所學校的課後服務內容主要包括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等,同時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免費輔導幫助。

  2017年10月,西山區教育體育局投入200萬元,以課堂為延伸,通過購買服務的模式及學校自願申報的形式,開展青少年課外活動暨「三點半」課堂試點項目,涵蓋20個試點學校15個項目。2018年投入200萬元,涵蓋23個試點學校23個項目。2019年投入200萬元,實現全區公辦小學全覆蓋。西山區教育體育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西山區參加「三點半」課堂的學生人數保持在10000人左右,解決了約10000個家庭的後顧之憂。

  從2018年3月開始,五華區34所公辦小學所有校區開始啟動課後服務工作。各所學校以校內師資力量為主,優質校外培訓機構作為補充,開展「三點半」課堂。截至今年8月,全區34所公辦小學一共開設了618門課後服務課程。全區公辦學校在校學生38209人,實際參加課後服務人數為24159人,「三點半」課堂覆蓋比例達63.2%。

  今年3月,官渡區教育體育局下發了《官渡區關於做好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和《官渡區教育體育局開展學校少年宮試點建設工作方案》。根據官渡區教育體育局截至今年10月的統計數據來看,全區66%的小學均開展了課後服務,其中,公立學校全部開展。參與課後服務學生數超過70000人,參與課後服務教師數近3800人。而在初中階段,課後服務覆蓋到全部學校,學生和教師全員參與課後服務中。

  盤龍區方面,為做好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盤龍區教體局制定了《盤龍區教育體育局關於開展小學階段課後服務試點工作方案(討論稿)》,從今年11月開始實施。

  家長

  期待「便餐」做成「營養餐」

  經過昆明市主城各區積極推進,不少學校的課後服務工作也開展得有聲有色。那麼,作為被服務的對象,家長和學生的滿意程度如何呢?日前,「昆明教育」微信公眾號也針對小學生家長進行了調查,共有近200人參與。

  在回答「對開展課後服務持什麼態度」時,51%的家長投了贊成票,35%的家長表示在收費、課程內容適合的條件下會支持,9%的家長表示反對,5%的家長認為無所謂。

  中華小學滇池星城校區三年級家長熊女士說,學校的課後服務內容豐富,學生可以自願免費參與,除了周五之外,周一到周四都是下午5點20分才接孩子。「對於我們家長來說,能在5點20分才接孩子,可以減輕太多負擔,是很好的舉措。」熊女士說。

  在回答「通過學校開展的課後服務,您或者您的孩子有什麼收穫」時,30%的家長選擇了「學會一項技能」,18%的家長認為「家庭時間安排更規律」,13%的家長認為「學習習慣變好了」,10%的家長說「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

  不過,也有家長在參加了一段時間的課後服務之後,還是只能選擇早點接回家。

  官渡區某學校學生家長林女士說,不知出於什麼原因,今年秋季學期至今,學校都沒有啟動「三點半」課堂的報名,只說可以讓孩子們在放學後免費留校。「但留下的孩子就是集中在幾間教室裡,老師讓自己做作業,或者放個動畫片看一看。」林女士說,這樣的課後服務沒有質量,不是自己需要的,因此寧可早點把孩子接回來,也不再選擇放學後留校了。

  李女士的女兒今年五年級,正在為小升初做準備。對於課後服務,她有著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學校裡的時間和老師的精力畢竟有限,興趣特長課教的內容也比較淺,一個學期換一樣,沒有連貫性。所以我們還是在外面給孩子報了興趣班,學習能夠深入些。」

  在關於「您對學校開展課後服務有什麼建議」的多選題中,24%的家長認為應該豐富課程內容,20%的家長建議引入專業培訓機構參與,14%的家長選擇「加強保障」,12%的家長認為應該「減免收費」,9%的家長覺得學校應該適當增加名額。

  一些家長告訴記者,儘管學校開設的內容豐富,但是每個班名額有限,有一些「熱門班」很難報進去。五華區某學校二年級家長華先生說,「我本來想給孩子報籃球班,但是名額1分鐘就被搶完了,只好報了還有名額的剪紙班,但孩子興趣不大,課程內容的趣味性也不強,學了一學期下來,感覺有些浪費時間。」

  「希望三點半課堂不僅僅是託管服務的『便餐』,而是應該做成『營養餐』。」市民李先生說,「建議學校可以引進一些專業人士進入課後服務,真正開拓學生的眼界。畢竟術業有專攻,讓老師一邊搞教學工作,一邊還兼職做興趣班的備課,實在太難了。」

  老師

  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根據許多學校的規定,課後服務到下午5點20結束,5點半前後放學,方便家長接送。雖然方便了家長,但對於參與課後服務的老師而言,無疑是增加了工作量,延長了工作時間。

  「每天上午7點半到校,下午6點才能離校,回到家已經7點多。感覺時間非常緊張。」一位小學教師告訴記者,原本4點左右放學後,還可以集體備課、教研,但現在時間很零碎,不僅個人生活受到影響,專業成長的時間也難以保證。

  「我們也能理解家長接孩子的難處,也非常理解並支持課後服務工作的開展,因為這是學校和老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不過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的確存在一些困難。」官渡區某小學張姓教師表示,因為參與了每周兩次的課後服務,很多工作要擠佔周末節假日和晚上的時間,的確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她建議學校適當引進第三方的多元課後服務,為老師減壓,保證老師的專業發展時間。

  在鼓勵學校教師參與課後服務這一方面,五華區新聞路小學採取教師自願報名的方式。學校校長朱光傑說:「教師要自願,幹活才有幹勁。所以學校是採取自願的方式,沒想到卻有90%以上的教師自願參加課後服務。而由我們教師參加的校本課程的課後服務,對於學生都是全免費的。」

  新聞路小學六(1)班班主任、語文教師嚴姝敏就是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之一。下班時間延後約1個小時,每天還要花費大約1小時為課後服務備課,工作壓力增加、工作量變大,這是她參加課後服務後需要承受的。「班級上大多是隨遷子女,其中很多人缺乏課外閱讀環境。作為他們的老師,我只能通過課後服務的方式,增加他們課外知識量和閱讀量。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也是我願意去做的。」嚴姝敏說,「另外一個方面,在增加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查閱很多書籍備課,對自己也是一種提升。」

  據了解,為了增加教師的積極性,新聞路小學在各級別的評優評先中,會優先考慮參加課後服務的教師。

  另外,記者也了解到,部分學校是採用了校方負責提供場地,校外培訓機構則提供師資的課後服務形式,培訓機構收取低於社會培訓的費用。「我們每課時、每學生只收取20元。儘管這個收入低於市場價格,但本著公益性質,我們很願意來參加課後服務。」一位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說,另一方面,課後服務的時間與培訓時間不衝突,晚上和周末空閒時間才是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的高峰期。下午3點半至5點半,大部分培訓機構其實處於「空閒」狀態,因此願意來參加課後服務,把師資力量有效地運用起來。

  舉措

  多元拓展服務形式

  記者從西山區教育體育局了解到,在探索課後服務工作的過程中存在種種困難。因財政補貼有限,受益學校資金不平衡;其次是因政策把握標準不一,社會機構參與難度大,可持續性不高;最後是政策制約,部分參與課後服務的教師付出得不到認可。

  為此,西山區也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計劃,一方面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形式,開展體育、藝術、科普和非遺等形式多樣的社團活動;一方面堅持資源共享的原則,各學校通過統籌本區域校內外體育、藝術、科技場館,以及各類資源,通過「學企聯合」等形式,在發展本校特色項目的基礎上,協調引領學校開展活動。同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引進符合學校開展活動需求的高等學校、具有資質的民辦教育機構教師;體育俱樂部(公司)、培訓班、青少年宮、科技館等校外機構的教練員及教師,以及具有專業特長的優秀人才,如運動員、教練員、藝術家、科學家等各領域的德才兼備人群等,共同參與課後服務。

  官渡區教育體育局也鼓勵多方參與課後服務。鼓勵有資質、有條件的社區、青少年宮、校外活動中心等公益機構實施學生課後服務;鼓勵和支持文化、體育、科協、退教協、團委、工會、婦聯等單位向學校和幼兒園提供公益性服務活動;鼓勵學校退休教師、社會熱心人士、志願者、家長等參與課後服務工作。但嚴禁有不良記錄的機構和人員參與課後服務。同時,為了保證課後服務能給學生和家長帶去實實在在的益處,官渡區教育體育局嚴格規範管理,要求各學校遵守規範辦學要求,嚴禁組織或變相組織集體教學或「補課」;嚴禁小學以開展課後服務為名壓縮教學計劃或正常教學時間;嚴禁以課後延時服務名義開展營利性活動。

  對於目前存在的問題,官渡區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課後服務的規範化流程有待進一步研究探索。希望能對課後服務流程進行有益探索,並形成統一的課後服務細則,能指導、規範各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的開展。(記者 餘蘇晏 蔡曉磊 楊豔萍 李靜)

相關焦點

  • 「課後三點半」服務能否升級換代
    這些改進是否能真正解決「課後三點半」這一難題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採訪。困擾眾多中小學家長的「課後三點半」難題由來已久。如果你恰好在下午三四點左右路過中國某些大中城市小學的校門口,託管機構的工作人員舉著各色引導牌接孩子是最常見的場景,家長們俗稱這些人為「地接」。當然,還有一些家長會把孩子送入培訓班。
  • 讓「三點半難題」不再難!日照創新落實中小學課後服務
    近年來,「三點半難題」已成為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熱門話題。
  • 課後服務有人管,課後三點半放學,家長接送不再是難題!
    很多小學下午課後三點半就放學了,而家長們卻有自己的工作,無法來接孩子,存在孩子無人看管的問題;就算有的家庭能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老人來接孩子,回家之後,很多老人也無法擔負起看管孩子學習的重任,依然存在孩子的學習無人看管的問題,下午課後的時間就浪費了或者利用效率不高。
  • 合肥市區學校將適時重啟「課後三點半」服務
    其中,就人大代表們關注的「小飯桌」規範治理問題,市教育局表示,2020年秋季學期將視疫情防控實際,在確保安全情況下適時重啟「課後三點半」服務。代表:市區「小飯桌」如何規範治理?市教育局:秋季學期將在確保安全情況下適時重啟「課後三點半」服務近年來,合肥市不斷加強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監管,但市區學校周邊的一些「小飯桌」依然存在不規範、衛生不達標等情況。
  • 安徽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 讓「三點半難題」不再難
    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是進一步提高教育服務能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舉措。各地在實踐中有哪些做法、取得了什麼成效——安徽各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 讓「三點半難題」不再難
  • 課後三點半,中小學生開展遇難題,課後服務平臺幫您解決!
    課後三點半開展一年多了,跟很多教師接觸談及此事,教師並不怎麼認同,如果不是學校以任務形式要求,大家都不想參與。筆者根據親身經歷,覺得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1、服務內容問題。學校是為了解決家長下班跟學生放學不同步問題,也就是平常所說的「三點半難題」,下午學生放學了,家長還在班上,沒人接孩子回家。
  • 放學早下班晚,「課後三點半」服務能否升級換代
    這些改進是否能真正解決「課後三點半」這一難題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採訪。困擾眾多中小學家長的「課後三點半」難題由來已久。如果你恰好在下午三四點左右路過中國某些大中城市小學的校門口,託管機構的工作人員舉著各色引導牌接孩子是最常見的場景,家長們俗稱這些人為「地接」。當然,還有一些家長會把孩子送入培訓班。
  • 課後三點半服務,幾點放學我省一地教育局給出回復!
    試行期間,市屬小學課後服務時間為16時到17時30分;市屬初中非畢業年級17時到18時,畢業年級不晚於20時30分,一般不超過2.5小時,以實際服務時間為準;市屬高中原則上不晚於21時30分,一般不超過3小時,以實際服務時間為準。課後三點半工作堅持公益性、自願性、服務型、公開性原則。
  • 來論|「課後三點半」服務,應成為義務教育的標配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公布《深圳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延時服務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消息一出立刻刷爆了深圳人的朋友圈,一位在科技園IT公司工作的家長說:「延遲放學兩小時,對每個996的『打工人』來說,都是『冬日裡的暖陽』『握在手裡的幸福』。」
  • 興義校內託管:巧解「三點半難題」 惠民生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解決小學「放學早、接送難」交通擁堵等問題,2019年3月,興義市率先在全省啟動了「童夢計劃」暨校內課後託管服務試點工作,經過近兩年的探索,「童夢計劃」取得了顯著成績,實現了家長、學校、社會多方共贏的局面。
  • 「三點半難題」破解 咱區小學推出的這些「課後服務」廣受學生家長...
    「三點半難題」破解 咱區小學推出的這些「課後服務」廣受學生家長好評 2020-10-1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9個省份出臺政策應對「課後三點半」難題,課後服務如何提質升級?
    近年來,為滿足群眾的期盼與訴求,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彈性放學」「校內課後託管」等多種探索。2017年,教育部出臺《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為學校辦好課後服務指明方向。從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已有29個省份出臺了中小學課後服務政策,全國36個大中城市(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43.2%的小學生、33.7%的初中生自願參加課後服務,覆蓋面很大。但課後服務的質量如何?能否滿足學生全面發展需求?如何提質升級?
  • 新一輪延遲放學政策出臺 「課後三點半」服務能否升級換代
    這些改進是否能真正解決「課後三點半」這一難題呢?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進行了更加深入的採訪。困擾眾多中小學家長的「課後三點半」難題由來已久。如果你恰好在下午三四點左右路過中國某些大中城市小學的校門口,託管機構的工作人員舉著各色引導牌接孩子是最常見的場景,家長們俗稱這些人為「地接」。當然,還有一些家長會把孩子送入培訓班。
  • 合肥市338所中小學開展「課後三點半」服務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上了解到,全市338所中小學已開展「課後三點半」服務,惠及39.3萬名中小學生。據悉,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以來,市政府系統辦理議案3件、建議243件,現已全部辦復。
  • 各界人士把脈中小學放學「三點半難題」:三方共撐課後管護傘
    對周邊託管機構充滿顧慮的黃明,綜合考量之下,給女兒報名參加了學校的課後興趣班。只有等下班後,黃明或愛人才能匆匆趕來,接走女兒。  黃明的日常生活軌跡,是千萬個年輕家庭的縮影。中小學下午放學普遍在三點半左右,但多數家長此時還在上班,無法接孩子回家,「三點半難題」成了較為普遍的社會痛點。
  • 全國已有二十九個省份出臺政策應對「課後三點半」難題——課後...
    「課後三點半」,曾是令不少家長感到頭疼的問題。近年來,為滿足群眾的期盼與訴求,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彈性放學」「校內課後託管」等多種探索。2017年,教育部出臺《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首次從國家層面為學校辦好課後服務指明方向。
  • 長沙城區中小學全面推行校內課後服務力解「三點半難題」
    校內託管將終結「三點半難題」? 長沙城區中小學全面推行校內課後服務力解「三點半難題」,學校和老師負重前行期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長期以來,放學後孩子去哪兒的「三點半難題」困擾了不少家長。 今年秋季開學,長沙市中小學校內課後服務(即校內託管)全面推行。
  • 課後延時服務:學生三點半放學,可老師沒下班,憑什麼要收費?
    這是一位網友的評論,說的其實是課後延時服務。課後延時服務什麼是課後延時服務呢?咱們看某地的一則通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省、市黨代會以及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不斷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市民幸福指數,按照《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一廳〔2017〕2號)、《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川辦發〔2018〕95號)、《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
  • 「三點半難題」怎麼破?聽聽部長怎麼說
    同時,也要通過立法等形式加強治理「野蠻生長」的課後補習班亂象。陳寶生部長說:「我相信經過不懈努力,這一問題可以得以解決。一年來的實踐證明,對年輕父母來說,這是黨和人民給他們的大紅包,這個紅包將更加厚實。」「三點半難題」由來已久。據報導,小學生下午三點半放學的規定,至少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
  • 湘潭課後「三點半」難題有「解」,詳細解讀來了
    湘潭課後「三點半」難題有「解」,詳細解讀來了 2019-08-16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