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託管將終結「三點半難題」?
長沙城區中小學全面推行校內課後服務力解「三點半難題」,學校和老師負重前行期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課後,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學唱歌。均為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周和平攝
課後孩子們開心學古箏。
長沙晚報11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和平 通訊員 丁敬文)「我下班,剛好『踩點』到學校接女兒回家。」儘管天色已晚,11月8日,從嶽麓區楓林綠洲中心小學接到女兒的家長孫小旺一臉輕鬆。從這個學期開始,學校推出校內課後服務,孫小旺從此得到了「解放」,自己上班和接送孩子上學實現了「兩不誤」。
孩子放學了,可家長還在上班。長期以來,放學後孩子去哪兒的「三點半難題」困擾了不少家長。 今年秋季開學,長沙市中小學校內課後服務(即校內託管)全面推行。連日來,記者參與長沙市教育局組織的校內課後服務專題採訪中獲悉,目前,城區各中小學已全面推出校內託管服務,其中芙蓉、雨花、天心、 嶽麓和開福內五區參與的中小學學生達17.7萬名,平均參與率達54.9%,加上高新區,這也意味著城區有遠超過17萬名中小學生家長受益,從「三點半難題」中得以「抽身」。
鏡頭一
教學樓前饒有興趣學攀巖
下午3時30分許,放學鈴聲過後,麓山國際實驗小學門口,在兩名全副武裝保安的「把關」下,在老師的護送下,一部分學生相繼走出校門,由等候的家人接走;另一部分學生趕緊「走班」找到自己的新團隊,在老師的帶領下或參與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興趣活動;或踢足球、打籃球甚至攀巖拓展等體育類興趣活動;或開展科技製作;或接受家庭作業輔導。其中校內難得一見的攀巖拓展訓練就設在學校教學樓外,記者看到,該教學樓的一面牆上,經過「加工」後安裝上了用來攀巖的設備和設施,饒有興趣的孩子們在教練的帶領下,步步為營、小心翼翼地進行攀巖訓練。
「學校新開設了攀巖訓練,滿足孩子們的需求,這也是長沙城區小學校園的首創項目。」麓山國際實驗小學校長黃斌介紹,按照長沙市校內課後服務新政的要求,以自己的師資力量為主,外聘社會公益機構專業老師為輔,這個學期開學,學校根據家長自願選擇的原則,接收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學生有2700多名,佔到了在校學生總人數的70%。
鏡頭二
體育、音樂樂嗨了孩子
在老師的帶領下,籃球場上,到處是孩子們生龍活虎躍動的身影;走廊上或過道間的訓練點,孩子們或圍成一圈或排成隊,看老師的示範動作;教室裡,或歌聲悠揚進行聲樂練習,或在老師的指點下開展舞蹈訓練,或端坐聚精會神提起毛筆學書法……下午放學時段 ,走進開福區清水塘北辰小學,呈現在記者眼前的,儼然一派有條不紊的課間場景,校內課後服務正在進行中,放學的孩子已分批離校。
清水塘北辰小學書記梁寒告訴記者,該校是開福區在校人數最多的一所小學,為穩妥做好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經過家長自願申報等準備環節,該校在開福區教育局的把關下,在本學期正式推行校內課後服務。全校3997名學生,報名參與課後服務的學生1100多名,全校200多名老師全部參與。
梁寒介紹,學校不提供午休服務,根據學生和家長需求,校內課後服務提供家庭作業輔導和藝術、體育搭配的不同類服務。由於室外活動場地比較緊,為滿足體育類等室外課後服務需求,學校從時間錯開安排,場地上也是「見縫插針」精細劃分活動區域。
實施
政策「落地」家長參與度區域有差別
長沙在中小學全面推行校內課後服務,此舉無疑是政府為家長做了一件大好事,受到了家長近乎「一邊倒式」的肯定和歡迎。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對照長沙政策的大標準,城區各教育局精心組織,已陸續「落地」推出了校內課後服務。
「校內課後服務實施比較順暢,全區以學校為主體,優先使用學校師資力量,有需要的社團則引進校外特殊人才,較好地解決了當前校內課後服務的師資問題。」談及區域校內課後服務實施的現狀,嶽麓區主任督學李曉麗如是說,今年秋季開學,該區廣泛動員,除農村學校外,全區80%的中小學校推出了校內課後服務。目前,嶽麓區有中小學93所,在校學生近10萬名,此次推行校內課後服務,該區中小學憑藉良好的軟硬條件從容應對,家長報名參與意願很強,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中小學生佔到了全區總數的81.6%。
在雨花區,該區教育局黨委委員劉翔貴介紹,今年秋季實施校內課後服務,該區中小學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中小學生達50191名,參與率48.5%;老師報名參與校內課後服務的有3895名,參與率為57.4%。
「學校日常工作安排藉助微信群等網絡完成,為老師們參與校內課後服務創造條件,儘可能減少老師的負擔。」在芙蓉區,該區火星小學校長何潔哲介紹說。記者了解到,為了儘可能滿足學生和家長的特色課程個性需求,芙蓉區校內課後服務的實施由區教育局出面招標,篩選公布了一批第三方服務機構「白名單」,由各學校自行選擇。目前芙蓉區中小學參與校內課後服務人數1.6萬多名,參與率32%。在天心區,該區中小學參與校內課後服務人數1.78萬名,參與率32%。
聲音
有待實踐中進一步探索和完善機制
校內課後服務的實施無疑增加了學校和老師的負擔,各學校在摸索中負重前行,如何將服務上班族家長的好事做實做好?在採訪中,業界人士紛紛支招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麓山國際實驗小學校長黃斌告訴記者,由於校內課後服務影響到老師們原本下午的備課、教學研討等工作,為此,該校將語文等學科集體備課時間換成了上午,課後服務時段,不排相應的學科活動,讓老師們錯開參與;教師例會則換成了晚上召開,且壓縮至每月一次。「當晚開會,學校食堂會為老師們提供可口的飯菜。」黃斌說,學校建立了上課點到、課程監督、課後展示,每個學期建有考評的機制,確保課後服務效果。
在嶽麓區楓林綠洲中心小學,為做好午託和課後服務管理,該學校的10名行政成員分成兩班,實行「兩班倒」;為儘可能滿足學生和家長個性化需求,課後服務引進了書法、舞蹈等校外專業老師參與,其費用在學校課後服務收費中開支。「課後服務加大了學校的工作量,老師們很辛苦,學校如何進一步統籌安排值得思考。」楓林綠洲中心小學校長黃蘭輝深有體會。
劉翔貴坦言,校內課後服務的推行是一件利好上班族家長的好事,不過也帶來了一定的現實衝突,要解決這些方方面面的問題,尤其有待教育系統在實踐中進一步探索「突圍」,讓機制體制不斷得到完善;開福區教育局基教科鍾潔芸則認為,校內課後服務推行,有的政策不能「一刀切」,如寄宿學校學生同樣參加卻不能另行收費,建議可適當收費。對於在學校午休而不參加校內託管服務的學生,業內人士同樣建議可適當收取午休服務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