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囉裡羅說講故事,從歷史中品味人生。我是你們的朋友,阿強。
唐宋元明清,唐和宋之前其實還有一個五代十國的非大一統王朝,大家現在都很知道了,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會造成如此混亂的朝代嗎?其實這是唐朝中後期留下來的病根。我們都知道唐朝建立了一個非常大領土面積的國家。
到了唐玄宗這一代,由於均田制的被破壞,導致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使得唐朝的壓力非常的大,每次都要舟車勞頓,勞民傷財。後來唐玄宗創立了募兵制,這一制度一開始非常的有效,他在邊境建立了許多的藩鎮,這些藩鎮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抗擊外族。這一制度有很多優點,可以說其實這個制度在唐朝強大的時候,能讓唐朝更強大。但是一旦唐朝式微,那麼這一制度就會變成毀滅唐朝自己的力量。
安史之亂整整打了八年,雖然最後還是唐朝獲得了勝利,但是唐朝卻已經是燈枯油盡了。所以各大藩鎮開始把軍事、政治、經濟得大權握在手中。朝廷對藩鎮失去了控制能力。中央集權嚴重得被削弱。而唐朝為了平定安史之亂,不得不將軍鎮制度擴展到了內地,於是各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
所以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藩鎮越來越多,雖然唐朝後面的皇帝也不斷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唐朝已經是積重難返了。但是就是如此多的藩鎮維持在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所以即使唐朝已經式微了,但是依舊可以存活一百多年。
唐僖宗時由於經年累月的發展,再加上天災,終於還是爆發了黃巢農民起義,雖然這場起義最終被撲滅了,但十來年的時間,對於本就衰落不堪的大唐影響非常大。
朱溫親手了終結苟延殘喘的唐朝,他本身是黃巢起義的一員,後投降大唐,一步一步成為了梁王。最終逼唐哀帝禪位建立「後梁」。
唐朝滅亡之後,雖然後梁奪取了唐代的江山,但是對於藩鎮,後梁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各藩鎮見唐朝已經滅亡又不願臣服於後梁便紛紛獨立了。
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這幾個接替的朝代。他們不是同時存在的,是一個接著一個接替的。而十國便是同時存在的分別是:南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閩,北漢這十個相對較小的割據政權。
所以五代十國便是如此而來的。最後後周在郭威以及柴榮的不斷改革下一步一步強大起來逐漸統一中原。但是此時趙匡胤卻來了一個黃袍加身,成功把後周變成了大宋。大宋建立後繼續進行統一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