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五代十國的由來是什麼嗎?

2020-12-18 囉裡羅說講故事

歡迎來到囉裡羅說講故事,從歷史中品味人生。我是你們的朋友,阿強。

唐宋元明清,唐和宋之前其實還有一個五代十國的非大一統王朝,大家現在都很知道了,但是大家知道為什麼會造成如此混亂的朝代嗎?其實這是唐朝中後期留下來的病根。我們都知道唐朝建立了一個非常大領土面積的國家。

到了唐玄宗這一代,由於均田制的被破壞,導致和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使得唐朝的壓力非常的大,每次都要舟車勞頓,勞民傷財。後來唐玄宗創立了募兵制,這一制度一開始非常的有效,他在邊境建立了許多的藩鎮,這些藩鎮的任務只有一個就是抗擊外族。這一制度有很多優點,可以說其實這個制度在唐朝強大的時候,能讓唐朝更強大。但是一旦唐朝式微,那麼這一制度就會變成毀滅唐朝自己的力量。

安史之亂整整打了八年,雖然最後還是唐朝獲得了勝利,但是唐朝卻已經是燈枯油盡了。所以各大藩鎮開始把軍事、政治、經濟得大權握在手中。朝廷對藩鎮失去了控制能力。中央集權嚴重得被削弱。而唐朝為了平定安史之亂,不得不將軍鎮制度擴展到了內地,於是各地出現不少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大小軍鎮。

所以安史之亂後,唐朝的藩鎮越來越多,雖然唐朝後面的皇帝也不斷的想要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唐朝已經是積重難返了。但是就是如此多的藩鎮維持在了一個微妙的平衡,所以即使唐朝已經式微了,但是依舊可以存活一百多年。

唐僖宗時由於經年累月的發展,再加上天災,終於還是爆發了黃巢農民起義,雖然這場起義最終被撲滅了,但十來年的時間,對於本就衰落不堪的大唐影響非常大。

朱溫親手了終結苟延殘喘的唐朝,他本身是黃巢起義的一員,後投降大唐,一步一步成為了梁王。最終逼唐哀帝禪位建立「後梁」。

唐朝滅亡之後,雖然後梁奪取了唐代的江山,但是對於藩鎮,後梁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各藩鎮見唐朝已經滅亡又不願臣服於後梁便紛紛獨立了。

五代指的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這幾個接替的朝代。他們不是同時存在的,是一個接著一個接替的。而十國便是同時存在的分別是:南吳、南唐、吳越、楚、前蜀、後蜀、南漢、南平、閩,北漢這十個相對較小的割據政權。

所以五代十國便是如此而來的。最後後周在郭威以及柴榮的不斷改革下一步一步強大起來逐漸統一中原。但是此時趙匡胤卻來了一個黃袍加身,成功把後周變成了大宋。大宋建立後繼續進行統一戰爭。

相關焦點

  • 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有什麼區別?
    而有一些朝代時間也同樣不長,但比較混亂,你方唱罷我登場,你殺了他,他殺了她,兒子殺了父親,弟弟殺了哥哥,朝代更迭太快,以至於我們連名字都叫不上幾個,比如五胡十六國和五代十國。西安的十三朝古都就包括五胡十六國的前趙(11年)、前秦(33年)、後秦(34年)三個朝代。
  • 【國號】你知道「五代十國」時期的國號是怎麼來的嗎?
    「五代十國」。十國是指同時期,中原之外各地先後出現的一批割據政權。本期,我們就來聊一聊「五代十國」時期的國號起源。一、後梁公元907年,出身唐宣武節度使的朱溫稱帝,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市),定國號梁(史稱後梁)。
  • 五代十國分別是哪五代哪十國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後,朱溫在中原地區建立後梁,定都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五代十國開始。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
  • 終於搞清楚了五代十國是怎麼回事了
    今天我們來講講唐宋之間的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十國期間為什麼又有朝代又有國家,他們之間到底都是什麼複雜的關係?這一直是好多人都搞不清楚的問題。 今天我們一起把這段歷史從頭到尾梳理一遍,相信你就會明白五代十國到底是怎麼回事了。
  • 揭開五代十國的黑暗歷史
    於唐朝就越來越不行,後來就滅亡了,唐朝滅亡以後,就到了「五代十國「的時候。光是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很亂的時代。這個時期有什麼特點呢?這些政權的統治者很多都是武將。於是他們就帶著軍隊衝進首都,把皇宮包圍了,他不就成了新的皇帝了嗎?那我們在仔細想一下,這件事情真的是那麼簡單嗎?武將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人嗎?答案當然不是!至於為什麼不是,我簡單講一下。
  • 什麼叫「五代十國」?它是怎樣形成的?
    唐朝近300年的統治到此結束,從此開始了五代十國時期。 五代統治的地區,僅是黃河流域地區,與此同時,在南方的廣大地區,分別建立了9個國家,它們是:前蜀和後蜀(建都成都)、吳(建都揚州)、南唐(建都南京)、吳越(建都杭州)、閩(建都福州),楚(建都長沙)、荊南(建都江陵)、南漢,廷都廣州),加上北方的北漢(建都太原),歷史稱作「十國」。
  • 所謂的五代十國,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無一例外的是這些小國家靠著強勢的武力建立,沒有信義忠勇可言,而統治時間又十分短暫,就是靠著這些國家,組成了一個混亂的時代——五代十國。石敬塘作為五代時期的藩鎮,他不尋思自強救國,而是靠著出賣民族利益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在當時及後世都是人人得而誅之的。所幸後晉政權存在時間也不長,二代皇帝也只是統治了十一年而已。
  • 五代十國蠅營狗苟,這是先進的思想還是禮崩樂壞?
    五代十國的歷史上,有這樣一句順口溜:「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皆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唐、宋時期,五代十國,各有鄰國,互相攻伐,各派勢力你唱罷我登場,看似漫長,卻不過五十多年而已。在這只是一代人的時代裡,五代十國卻充斥著荒淫的後宮,外族的入侵,臣下的背叛,弒父等種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一個時代的頹廢?五代十國每一個朝代,不管是開國皇帝還是末代君主,都有一個宮廷內部混亂不堪的地方。後梁開國皇帝朱溫,為人稱道,朱溫便開始了一种放縱放縱的生活。
  • 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指的是哪五代,哪十國呢?
    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分別指的是哪五代和哪十國? 唐朝末年,朝廷已經完全喪失了統治天下的威望,就連對地方的控制都變得越來越低,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不少身懷野心的節度使擁兵自重,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為爭奪天下做準備。
  • 為何錢穆說,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之一
    唐朝是是中國封建歷史的巔峰,但到五代十國對比唐朝落差太大。士大夫不值錢,錢穆才認為五代十國是中國最黑暗。五代十國最大害處就是武人亂政,實際上,就是唐朝藩鎮割據延續。直到北宋建立才算結束了割據時代。五代十國存在時間並不長。五代十國是從907年到979年 中國歷史上的一段七十多年的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正統王朝),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
  • 史書為什麼對五代十國避而不談?
    五代十國,指唐朝滅亡到宋朝建立之間幾十年的歷史時期,這期間中原地區出現了五個疆域比較大的政權,即後梁
  • 什麼叫五胡十六國? 什麼又叫五代十國?
    五胡十六國,主要是胡漢矛盾的問題,表現為五胡亂華;五代十國,主要是藩鎮割據的問題,表現為改朝頻頻。
  • 五代十國的歷史明明很精彩,為何卻很少被人們提及?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相對穩定而獨立的南方政權的興趣就會大大降低,而對於北方的興趣會有所增加,於是,本來存續時間就比較短的五代十國,變成了單純的五代史,十國只成了輔助的存在。這樣不斷的分割削弱,使得五代十國真正值得關注的,反而不是很多了。第二、五代十國被認為是藩鎮割據的延續雖然朱溫滅了唐朝,但五代十國的存在,實際上就是唐朝末年藩鎮割據的餘波。而這個時代的主人公,大都是唐朝藩鎮割據的受益者,比如朱溫,在唐朝是時候,叫做朱全忠,沙陀人李克用,在唐朝是被賜姓李。
  • 與五代並存的十國,你稱王來我稱帝,綱常俱失77年
    史學家經常說叫「五代十國」,五代與十國其實是並存的,五代指的是佔據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屬於前後存續的狀態,而十國指的是在中原地區以外的十個割據政權,相比較梁唐晉漢周這五個政權的地域面積,實力以及正統都有一定的差異性。
  • 一文讓你了解五代十國是怎麼回事,沒有想像的那麼亂!
    五代十國期間為什麼又有朝代又有國家,他們之間到底都是什麼複雜的關係?這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楚的問題。
  • 和狼殿下相關的五代十國究竟有多亂?你想像不到人性究竟有多惡劣
    沒錯,和狼殿下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朝代,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別看狼殿下的故事挺荒誕的,五代十國時期發生的故事遠比這更離奇。五代十國的荒誕奇事別的不說,先說說狼殿下中楚馗的原型朱溫。朱溫貴為皇帝,難道得不到美貌女子嗎?很顯然不是的。因此,我只能認為朱溫只是借私通的事情,滿足自己內心變態的心理。另外,你以為朱溫的兒子們對私通的事情不知道嗎?不,他們都知道,他們不僅知道,還利用自己的妻子爭寵,只為了獲得皇位。
  • 歷史上的五代十國時期有多混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其實很難去評判,但是換一種問法,在古代哪一個朝代最亂,這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那就是五代十國。其實從人們對這一時期的總稱——五代十國,就可以看出這段期間內,所爆發的戰亂一定不少,是歷史上一次不能被忽視的大分裂時期。五代包含公元907年大唐滅亡之後,在中原地區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朝代。
  • 五代十國系列:父子兄弟相殘,內亂叢生的閩國
    筆者在之前的幾篇文章中,陸續介紹了五代以及十國中的大多數國家。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個割據福建的小國家——閩國。閩國:存國時間909年-945年,統治區域大致相當於今天的福建省,先後定都於福州、建州(這也是福建省名字的由來),閩國存國時間雖短,連頭帶尾一共36年,但當家人換的可不少,前後經歷了6個帝王。
  • 蠅營狗苟的五代十國,是先進的「性解放」還是禮崩樂壞?
    關於五代十國的那段歷史,有這麼一句順口溜「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 開元通寶對五代十國鑄幣的影響
    開元通寶是我國古代幣制的一個裡程碑,對後世以及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鑄幣都有影響,這次簡單梳理一下唐朝後續的五代十國貨幣受開元通寶最直接的延續影響。五代五代時期其實就是唐朝的延續,其實也就是改朝換代,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基本沒有太大的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