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的辱法梗究竟是什麼?全民熱議背後,這場狂歡的源頭在何處?

2020-12-22 指鹿為路

最近突然收到了朋友的一條消息,他用開玩笑的口吻說「法國漢學家都氣炸了。」

仔細一問,原來是說最近中國應邀支援了法國一批物資,而上面有一句「千裡同好,堅於金石」而這句話,出自季漢的樵周。

本來有寄語沒什麼問題,事實上援助義大利和塞爾維亞的物資依然有寄語。

然而譙周其人卻是一個在季漢歷史上頗具爭議的人物,因為他在如今的史書上能說出的主要成就僅有「勸劉嬋投降,有全國之功」

而他算是季漢的投降派代表人物,是當時蜀地士子為曹魏尋正統的一個縮影。

而把譙周的投降主義和法國人聯繫起來,自然讓人難免想到,自90年代開始興起至今的辱法梗(surrender monkeys)。當然如今這個源自西方的辱法概念,已經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的一種組成部分。

在如今的中文網際網路上,如果你將「法國」和「投降」兩個關鍵詞放在一起,你會發現你會搜索到許多十分有趣的東西,其中最顯著的就是乳髪梗的大流行與狂歡。

作為當下一個引發全狂歡的傳播概念。「乳髪」究竟是指什麼?大家不妨跟隨指鹿一起來了解一下。

「乳髪」實際上是對「辱法」一詞的改寫,常見於和法國相關的負面內容之下,如今它可以出現在任何的場合,無論是視頻的彈幕、文章的評論還是貼吧的熱議,都有它的身影。

其於18年末開始走入中國網際網路並開始了流行。這期間,產生了「涉嫌乳髪」、「乳法」等本土化的名稱,並逐漸以貼吧、論壇為據點開始了大規模的傳播。

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對健康歷史觀的扭曲,是對殘酷戰爭的娛樂化解讀。但是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網際網路格局下的全新的歷史傳播方式,狂歡的背後是青年人對戰爭娛樂化的諷刺。

或許說得更簡單一點,之所以引發全民效應,僅僅是因為它好玩。

那麼法國究竟是犯了什麼事?你們要辱它?

其實辱法梗並非中國首創,事實上,在15年之前,被大部分中國網民用於嘲弄的事實上是義大利在戰爭史上反覆橫跳,改變陣營的操作。而辱法梗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1995年播出的美國動畫《辛普森一家》

這部由20世紀福克斯打造的傳奇動畫造出了非常之多的梗,比如說他曾經被認為預測過川普當選。而辱法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在《辛普森一家》的動畫中,曾經冒犯性的諷刺法國人在戰爭上的軟弱與糟糕的表現,並將之稱之為「投降派奶酪猴」後被簡稱為「投降猴」。

這就是最初在推特、臉書等平臺活躍辱法梗(surrender monkeys)的由來。

事實上,對法國的諷刺還能追根溯源到冷戰時期。

正如被無數段子手視為靈感來源的「蘇聯笑話」一樣,「法國笑話」也是東西方民眾熱衷於傳播的素材之一,如今仍保持著非常之強的生命力。

比如說其中最著名的兩則,「你無法在法國投降之前佔領巴黎」、「拿破崙進軍巴黎時的報紙標題」如今依舊被很多人引用和改編。

事實上,當你拿這樣的笑話去問你的法國朋友時,他們也不會覺得懊惱,因為這些笑話在近30年間在法國也流傳甚廣。

而要說辱法梗何時傳入中國,比較公認的說法是18年前後,事實上據小編考據,相關內容事實上早在13-14年就已經出現在了中文網際網路上,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關於五常常備軍戰力的討論。

但是其大火的時間確實發生在18年末至19年初的近兩年間,在有影響力的大V的牽頭之下,熱衷於創作的中國網友更是出了各種各樣的圖片與視頻來加大這個梗的傳播。

讓辱法早就脫離原本的範疇,成為了一種新式的文化符號,網友們似乎熱衷於在各種各樣的地方找到可以辱法的信息,並將之放大解構與重構。甚至不惜把國寶大熊貓拖下水。

法國出生的大熊貓

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有,如下的這些:

無論是法國的法棍麵包、國旗還是拿破崙和聖女貞德的歷史故事,都可以成為辱法的目標。

比如說就產生過這樣的說法「拿破崙之所以能打勝仗,是因為他總是用冷水洗澡提醒自己不是法國人。」「能拯救法國的只有女人和矮子。」

想要學會辱法梗也很簡單,那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找到可以與投降相關的法國元素。

事實上,戰爭史上的投降的事兒不勝枚舉,之所以法國的會被如此「鞭屍」。

原因其實有二:

一是因為在二戰可考的歷史中法國作為歐洲傳統大國之一,卻絲毫沒有體現出作為一個大國的國格,僅僅經曆象徵性的抵抗之後就選擇了投降。卻在戰後依然進入了五常。

而巴黎作為一個在二戰歐洲戰場中心的城市之一,戰爭時,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的摧殘。加上本來滑稽到毫無作用的馬利諾防線,共同構成了網民眼中的法國軟弱主義象徵。

如果你覺得難以理解,在「辱法梗為什麼流行?」的問題之下,國內網友曾經將法國的二戰史,用如下的方式類比到中國。

如下:

1937年,鬼子就進了中原,先打開盧溝橋,後打下山海關,他22天老蔣就投降。

投降之後,TG帶著少部分共產主義戰士逃到了蘇聯,然後,開始跟拿著老蔣提供的資源和人力支持的日本進行抗爭,戰後還能進五常嗎?

而這正是法國在二戰中極為荒誕的一個片面。

但事實上除了這個原因,辱法梗真正能成為大眾化的輿論現象原因,還是當下青年面對網際網路的信息爆炸後,對傳統戰爭敘事的厭倦,他們開始挖掘更有趣的故事,更具傳播效應的觀點進行傳播,而辱法只是這場解構浪潮的一部分。

那麼,今天你辱法了嗎?

震驚,法國商人當街售賣武器:

(本專欄致力於觀察世界,挖掘故事,今天是第4期,講述的是辱法梗的前世今生,歡迎關注,我會挖掘出更多的有趣故事)

相關焦點

  • 都說"辱法辱法","辱法"到底是怎麼來的?
    現在中文網際網路上用「辱法」這個詞來概括玩這種歷史梗的行為,而且把「侮辱」的「辱」,換成了「乳製品」的「乳」,「乳法」。說到「乳法」笑話,我可就不困了啊。先來兩個:售賣法國二戰步槍,就摔過一次,從未開火。還有,法國三色國旗很實用,復闢皇室舉左邊,發生革命舉右邊,對外戰爭舉中間。也有很多圖片類的,比如「法軍裝填穿甲彈」、「德軍士兵銷毀法軍軍火」、「1940年環法自行車賽」。
  • 羅翔淺析「上海名媛」事件,全民熱議的背後,是令人深思的問題
    近期一篇名為「我潛伏上海名媛群」的文章成功引發熱議,甚至成為當下最為流行的梗之一。而該文章之所以會瞬間走紅,主要還是因為作者為大眾揭示了一群「名媛」共享消費的生活方式。而且隨著文章的傳播,「上海名媛」不僅成為最新的名梗,甚至逐漸成為大眾嘲笑的對象,不過就在羅翔淺析「上海名媛」事件後,人們才逐漸發現全民熱議的背後,是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 都說"辱法辱法","辱法"到底是怎麼來的?
    現在中文網際網路上用「辱法」這個詞來概括玩這種歷史梗的行為,而且把「侮辱」的「辱」,換成了「乳製品」的「乳」,「乳法」。說到「乳法」笑話,我可就不困了啊。先來兩個:售賣法國二戰步槍,就摔過一次,從未開火。還有,法國三色國旗很實用,復闢皇室舉左邊,發生革命舉右邊,對外戰爭舉中間。也有很多圖片類的,比如「法軍裝填穿甲彈」、「德軍士兵銷毀法軍軍火」、「1940年環法自行車賽」。
  • 你的報應就是我什麼梗 最近網上十分流行
    你的報應就是我什麼梗 最近網上十分流行時間:2019-09-03 14:46   來源:昕薇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你的報應就是我什麼梗 最近網上十分流行 近日,抖音。快手等社交平臺,都流行起來一個有因就有果,你的報應就是我的梗,這個梗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梗出自何處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究竟是什麼梗?怎麼會這麼火!
    再看看微博話題,5.9億的閱讀量,二十多萬人的討論,真的是厲害了微博話題截圖給大家來一張淡黃色長裙,蓬鬆的頭髮美圖秀這些圖真是美的不要不要的啊 O(∩_∩)O哈哈~現在我們再來說說這個梗,這個梗是出自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中melody小組,組員李熙凝朗讀式rap出「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讓這場狂歡正式開始。
  • 「每日乳法」這個梗是啥意思?帶你深入探究它的起因經過
    近幾年,我們總是能在網際網路上看到諸如「每日乳法」,「今日乳法(1/1)」等字眼。無論是在軍事、社會、體育等等各個領域,網友們總是能找到刁鑽的切入點進行辱法。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這個梗是從哪兒來的。看到這些詞你是不是明白了英法這對鄰居互相之間的惡意有多深。所謂乳法,其實是一種以調侃為樂的網絡文化。引用一段萌娘百科的解釋,辱法是一個長期流行於國際網絡的戰爭迷因,主要為通過網絡段子和圖片內容提示法國在歐陸爭霸過程中的一些失敗的歷史,特別是對法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間的投降表現進行片面的調侃。
  • 遊泳健身了解一下是什麼梗什麼意思出處何處
    最近了解一下這個梗非常的熱門,有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想知道遊泳健身了解一下出處何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遊泳健身了解一下,地鐵現房豪華公寓了解一下」這一句推銷常用的口頭語突然就在網上火了,因為這句話把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大,過路醬油黨的心聲表達的淋漓盡致,了解一下是什麼梗了解一下。
  • 「阿珍愛上了阿強」,動漫中的這個梗究竟出自何處?
    二次元這個詞彙在現代網絡平臺頻頻登上熱搜,因為其與時俱進和包容的特性,二次元文化每一天都在或多或少接受一些新事物,與此同時動漫中的一些梗也被創造了出來。經過多年的發展,不同動漫中的梗已經積累了不少,「阿珍愛上阿強」就是其中之一。
  • 《抖音》421什麼梗 這個421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抖音》421什麼梗 這個421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時間:2020-04-26 20: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421什麼梗 娛樂圈421事件介紹 抖音421什麼梗?最近不少網友都說自己想看,求一份421。
  • 火爆全網的「凡學」偽集體歡騰:造梗玩梗,朝梗夕死
    1、#凡爾賽文學#什麼鬼,火上熱搜?  流量經濟狂歡中被收割的韭菜們,凡學造梗,是一種網絡亞文化,背後映射出當代青年的自我認同與價值引領。  凡學走紅,這是一場大眾的狂歡。  凡學走紅背後,不經意間打造人設,網絡造梗、博得媒體關注、製造話題營銷,在社交媒體中精準地實現粉絲聚攏,製造營銷符號化的相關話題,引爆媒體和公眾進行關注。
  • 回老家結婚是什麼梗 打完這場仗就回老家結婚立flag出處
    最近在網上以及B站上面經常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梗,還有一個就是關於「回老家結婚」的梗,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難道不是單純的回老家結婚?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許可馨事件的背後,和父母究竟有沒有關係?是什麼讓她如此囂張?
    許可馨事件的背後,和父母究竟有沒有關係?是什麼讓她如此囂張?許可馨辱國事件的熱度可以說一直居高不下,為什麼許可馨在疫情的時候,要發表那樣的言論呢?造成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和父母是否有關聯呢?像許可馨一樣的留學生有很多,許可馨只是一個典型,很多留學生在去到國外後,總會歧視自己的國家,這其中的根本問題,不僅僅是學生的過錯,和父母有著密切的關係。
  • 又一個過度玩梗的犧牲者:Xbox強制更改了他用了12年的用戶名
    本文作者:騙徒零  大部分參與到網際網路社交的人,都難以避免與「梗」接觸。玩梗能拉近距離,全世界的網民也都在樂此不疲地造梗、玩梗。當然,大多數時候梗是一種良性社交工具,但當一個東西被快速放大成全民狂歡後,很難說它不會帶來負面影響。
  • 眉毛以下截肢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吐槽網上看病
    眉毛以下截肢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吐槽網上看病時間:2020-02-27 16:1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眉毛以下截肢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吐槽網上看病 吐槽網上看病,尤其是在某度搜索疾病相關內容呈現的結果。
  • 來吃頭孢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回復在網上吹牛的人
    來吃頭孢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回復在網上吹牛的人時間:2020-04-01 15:02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來吃頭孢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於回復在網上吹牛的人 但凡你吃一顆花生米也不會醉成這樣的進階版本,用於回復在網上吹牛的人(也就是說對方喝多了)。
  • 肖戰超話教師天團是什麼梗 引起網友熱議
    肖戰超話教師天團是什麼梗 引起網友熱議時間:2020-05-13 08:19   來源:愛豆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肖戰超話教師天團是什麼梗 引起網友熱議 今日網傳在肖戰的超話內有一名為教師天團的組織,引起網友熱議。
  •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到底是什麼梗?
    若是你知道這個梗的來龍去脈,那麼就跟隨小紅回顧一下,博君一笑;若是不清楚,那你就來對了,跟著小紅來看一看這一場網絡狂歡的始終吧!與此同時,一個又一個有關的話題登上熱搜,為這一狂歡增加新的熱度,持續燃燒網絡上的熱情之火。各路神仙紛紛出面剪輯搞笑視頻或者展現真正的說唱實力,使得這場狂歡波及範圍更大。搜狗百科上甚至都收錄了這個新詞條。
  • 不要在網上bbll是什麼梗 是什麼意思詳細出處在哪?
    不要在網上bbll是什麼梗 是什麼意思詳細出處在哪? 很多小夥伴最近在抖音的評論中經常的看到一句話——不要在網上bbll,前面的大家應該都能理解,那麼加上ll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不要在網上bbll這個梗。
  • 雙11狂歡背後,一堆套路猛如虎,一看優惠雞毛碎地
    看到這個數據真實讓人不得不感嘆,不愧是全球購物狂歡啊!在受到疫情影響的今天,我們的消費能力盡然還是那麼強悍。而且,雙十一的狂歡可不單單只有平臺、商家和消費者;一場雙11活動,對於我們每一個運營人來講,同樣是一場狂歡;特別是品牌商家的那些促銷活動、文案內容等,都值得營銷人、運營人、文案人認認真真學習很長一段時間了。
  • 網絡流行語的面具背後
    02網絡流行語大賞大家都是短視頻的積極參與者與粉絲,只要有一個網絡流行語或者又一個梗爆了起來肯定不會錯過,這也是短視頻的魅力所在,因為它總會持續不斷的向受眾輸入一些新的流行梗來達到一波又一波的熱度。我們只是出來一個梗就跟,卻從來沒思考過其熱度背後的真相。以抖音為例,我們來做個分析。2017年,我高三畢業,接觸抖音,當時抖音出世一年多,還沒有到全民抖音的時代,當時的網紅多以特效為主進行吸粉,與快手的社區分享不同,抖音偏重的是其炫技色彩強烈,很快吸引一大批追求新奇的年輕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