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下的網際網路輿論: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2020-12-23 澎湃新聞
    

 

警惕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撕裂人群

    來源: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  

     疫情之下,網際網路朋友圈還能好好說話嗎?如何在網際網路世界情緒穩定地,做一個理性溫和的人?別那麼容易,被網際網路控制了情緒,讓別人牽著你的鼻子走,代替你大腦思考。新冠疫情之下的網際網路,呈現著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反智主義與情緒傳播病。

   在網際網路上,憤青用他們憤怒的吼聲和偏執的話語,吸引著大眾的眼球,當社交網絡把數字人類,帶一個個彼此隔絕的線上群體中,我們的分辨能力與理解力也在日漸衰退。

     網際網路自媒體生產門檻太低了,噪音大,雜音多,極端偏激性的內容,很容易帶偏認知和三觀。我們知道,情緒化「吐槽」,往往會無限放大事件本體,弱化事件背後的理性。審慎理性分析,顯露出你的媒介素質。

     公共輿論傳播過程中出現了混亂化、混沌化,一個好好的網際網路不能被彼此充滿敵意的主觀立場性的判斷,所主導,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戾氣橫生。需要大家壓制情緒冷靜下來,不要再繼續相互言辭攻伐,這樣只能加深撕裂與對峙。

   我們受困於網際網路中,無力突圍。彼此的撕裂與對峙,充斥著浮躁與恐慌氣息。

   有人說移動網際網路去中心化後,完美實現了信息民主,但是情緒的集合就是民意嗎?未必!

   比如疫情之下,網絡極左和極端民族主義抬頭,他們一旦聽到質疑的聲音,便對異己者展開攻勢,抨擊其為「不愛國」,貼標籤打黑棍,非黑即白的判斷簡單粗暴,偏執專橫,一個方方日記的大論戰,導致多人反目成仇,互相拉黑!

    目前的民間輿論場,社交媒體背後,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群體分化現象,自媒體意見領袖的異軍突起放大了這種分化和群體集聚, 這其中就包括反智主義網際網路群體。反智主義,是站在「理智主義」或「理性主義」反方向的一種社會思潮。

   反智主義,是基於不同思維基礎上的不同階層或人群產生的文化分歧,對常識常理的背離,對社會主流意識的反叛。

 

    網絡憤青敢於拋離現實社會的權威等級、道德規範等束縛,以極端的方式張揚個性、挑戰權威。

    反智主義者反對的是什麼?他們反對精英文化、反對知識、反對科學進步、反對課本、反對知識傳播者、反對媒體。

 這背後是知識精英和草根之間的價值觀差異、知識分子上升通道的阻礙、知識分子和學界權威之間的矛盾,也是官媒和底層脫離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改開以前,社會上極左當道,讀書無用,崇尚白卷英雄,泥腿子不讀書照樣做大事的謬論在社會上很有市場。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讀書無用論」漸變「知識改變命運」。進入21世紀,讀大學的現實功用性銳減,整個中國社會崇尚知識和高學歷,是社會的主流。然而,近年以來放棄高考的人數不斷增加,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多元文化的衝擊,反智主義價值觀有所抬頭,「讀書無用論」的苗頭有所抬頭。

    反智主義長啥樣?喜歡情緒宣洩,標籤化思維、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狹隘極端,淺薄無知,盲目跟風,以偏概全,庸俗辯證法。

  當反智主義以一種負面形象進入自媒體時代,亂象和弊端是大家看得到的,懷疑知識、蔑視讀書,輕蔑技術,不敬畏科學,質疑一切知識分子。

    在當今的社會,開放程度和受教育程度越低,反智主義越容易成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總結一下,疫情期間常見的反智主義現象:

    1、把小概率事件當作顛撲不破的真理。  比如北大畢業賣豬肉,博士畢業給初中輟學者打工 ,說明——讀書無用論,泡麵專家懂泡麵嗎,我天天吃泡麵,比他懂!

  2、 凡是自己不會的就是沒用的,義和團思維和洋人沾邊的都是壞的 。比如數學英語滾出高考 / 買菜需要微積分?中國人不能說敵國的話,美帝也說英語,他們是壞人!亡我之心不死!我又不出國,學什麼英語?留學生都是洋奴、漢奸?

   3、磚家叫獸權威愚且壞,民間出奇才,不讀書學歷低照樣幹大事。比如這是美帝為了不讓我們知道 XX 而想出來的陰謀!科學家花了XX 年解決的問題,竟早已被我看穿!讀書越多人越蠢,書呆子不如我一個初中畢業的厲害!

  3、任何事情喜歡泛政治化思考問題,上綱上線,扣帽子,非黑即白走極端。  比如XXX作家記者寫了社會陰暗面,一律死刑!方方日記是大毒草,給美帝送刀片!

   4、企圖挑起各種民族情緒來代替思考。比如不轉不是中國人!比如外國佬都是傻逼!中國應該閉關鎖國,疫情期間應該把洋鬼子都攆出去,這樣我們就安全了!

    疫情之下,很多草根自媒體,反智、反科學、反文化,販賣社會焦慮,增加社會戾氣,無底線。他們生產的內容性、金錢、暴力、汙、毀三觀不說,文本也和美不沾邊,暴戾甚至極端偏激,帶節奏,煽動情緒、簡單粗暴,罵罵咧咧,顛覆常識,顛覆主流三觀、宣洩情緒,宣揚極端民粹和極端言論。

    反智主義者自媒體,激發和煽動人性中的情緒。

   製造負面情緒,製造緊迫感,使讀者感到焦慮和憤怒,粗鄙的髒話解氣話語模式,是他們的常見套路。讓年輕人和文化程度低,媒介素質低的很多人感覺很解氣、很過癮、很嗨、很釋放。 

    粗暴的髒話連篇的語言暴力,似乎具有傳染性,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人們要為自我的壓力尋找一個出口,在網絡中肆意謾罵詆毀、肆意狂歡,享受帶來的快感。有朋友說,自己在網絡上變得粗俗,一言不合就爆粗口,遠不如現實生活中禮貌和文明,把生活情緒、工作情緒,帶到網上肆意宣洩,似乎令自己變得釋放。

   公共事件中社會洩憤色彩濃厚,情感動員成為輿情推動力,情感不單是資源或工具,而是鬥爭的動力,能夠激發參與的是憤怒、悲情與戲謔。

    疫情之下,圍繞利益訴求而產生的過度情緒化表達,一般先源於個人。但在實體社會和網絡社會中,會出現由個人轉變為人群集聚並產生的過度情緒化。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 「證實性偏見 」,人在擁有某種觀點的時候,會傾向於選擇性的關注哪些能證實自己觀點的事實信息,而忽略哪些相反的。

    反智自媒體和情緒煽動性自媒體因偏激而走紅,也因風格偏激而遭到非議。反科學、反社會、反理性、反精英,媚俗主義、缺乏理性的庸俗、低俗主義,成為反智浪潮的思想推手。

   這是一個閱讀受眾高低端二八分的網際網路場域,在學習工作的壓力下,疲憊不堪的人們,選擇在虛擬隱私的個人閱讀中,希望通過宣洩憤怒來得到釋放。

   反智主義自媒體和情緒宣洩型自媒體的粉絲基本上是高中、大學、大學剛畢業未經歷社會歷練的「涉世不深的小白」。這些粉絲是人生閱歷和社會閱歷幾乎空白的少女型人格,對疫情的恐懼,理性不足認知淺薄,恐懼疫情、渴望自保、義憤填膺、粗暴直接的「 他們 」 的畫像。

    比如疫情期間,一面質疑權威,諷刺專家,一面又相信某種 「權威」,選擇相信各種自媒體文章或是各種謠言,比如雙黃連可以預防抑制病毒馬上搶購、三大運營商能追蹤武漢人,普通口罩墊紙巾可阻斷病毒傳染,吃辣椒能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風險,紅外測溫儀有害?會有輻射對人不好,等等。

     每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來臨後,都會有大量謠言和片面信息湧入輿論場,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緊張、恐慌、憤怒等情緒,這都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次生災害」,尤其是很多情緒化反智主義的自媒體文章在傳播擴散中帶節奏,混淆視聽,帶偏輿論尤其需要警惕。

   比如各種關於病毒來源的陰謀論很有市場,很多自媒體製造和擴散陰謀論,傳播「拼圖」有缺失,病毒溯源未完成,但是各種陰謀論謠言,到處都是。

 實際上,各國科研人員對新冠病毒全基因組的分析結果壓倒性地證明,新冠病毒和其他新發病原一樣,來源於野生動物。

   陰謀論除了製造恐慌、謠言、偏見、損害全球共同抗擊疫情的努力外,別無它用。

  疫情面前,我們需要的是科學、理性、合作,用科學戰勝愚昧,用真相粉碎謠言,用合作抵制偏見。

   我們希望國際社會在共同抗擊新冠病毒的同時,也繼續共同反對、抵制陰謀論等「政治病毒」。在全球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需要事實,而非恐懼,需要科學,而非謠言,需要團結,而非互相的汙名化。

   偏執的同理心 → 暴力民意 → 非理性群體極化。有人說,個體的言論都看似綿弱無力,但當它們匯聚成海,便能產生積毀銷骨、眾口鑠金的效應。群體的情緒猶如洪水般摧枯拉朽,每一滴水都是暴力的合謀,每一滴水卻又都看似無辜。

 《烏合之眾》的作者古斯塔夫·勒龐認為,群體產生有兩個前提條件:個性消失和集體無意識。

   古斯塔夫·勒龐認為,群體沒有真正的邏輯推理能力。我們姑且把它命名為:群體的偽推理能力。

   群體推理的特點,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攪在一起,並且立刻把具體的事物普遍化。因此不妨說,他們並不推理或只會錯誤地推理,也絕不會受到推理過程的影響。群體無法表現出任何批判精神;也就是說,它不能辨別真偽或對任何事物形成正確的判斷。群體所接受的判斷,僅僅是強加給它們的判斷,而絕不是經過討論後得到採納的判斷。

   獨立思考理性理智網民的個性往往會被群體所淹沒,個體的思想往往會被群體的思想所取代,群體模仿羊群效應導致各種反智行為在網際網路擴散,在集體性反智行為中鮮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加劇了謠言和錯誤極端言論的傳播速度。

   很多網民遇事先站隊、缺乏獨立思考,主觀臆斷,情緒化宣洩,使反智主義盲目性愈加群體化。

     實際上,草根自媒體和精英自媒體乃至官媒,有著一條寬闊而危險的知識鴻溝、數字鴻溝。同時,網絡反智主義也是部分門檻低,缺乏媒介素質和專業訓練的草根自媒體與官媒、專業媒體,精英知識分子話語權爭奪和輿論場博弈。

    實際上,很多反智主義言論和內容看似以情緒為偽裝,實際上是對利益的一種「特殊索要」,利益訴求「偏好」讓民意訴求走向極端,從而謀求利益訴求最大化,成為新民粹主義病菌。

    反智主義,也可以說是對精英知識階層的智性、理性與網絡傳播秩序管理的強烈嘲諷和過激抵抗。在網際網路空間,這些反智主義內容,迎合了不少缺乏思考判斷公眾的情感需求和刻板成見。

    雖然反智主義民族心態中只是一股暗流,但卻時常被利用,被宣傳,被描寫,被迎合,成為文化方向或一種情感取向,反智主義成為排斥知識及知識分子思想傾向的代名詞。

     也有人說,反智主義反的不是「智」,而是「有智的人」,其本質就是草根自媒體對於精英自媒體和官媒的一種消極、激進的抵抗態度。恐懼、無知、不願意承認現實,這些恐怕才是「反智主義」盛行的根源。

    實際上,任何社會只有「專家與知識分子」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群維護基本人生觀、維護正義、維護傳統而積極生活的普通草根,但是草根不能反文化、反知識、反科學,不能夠不敬畏技術和常識、常理,過激化抵抗。

   對反智主義「懷疑或鄙視」或許是精英的傲慢和偏見,但是也要看到反智主義的草根邏輯中同樣有——些許理性思考的存在,以及情感道義的樸素出發點。但是,要防止過度情緒化表達和民粹主義風險。

    噴子的利器是虛假性表達、情緒性表達、低俗表達、暴力表達,在網絡中肆意謾罵詆毀、肆意狂歡,從而享受由此帶來的快感。

   受夠了這一切,網絡進入門檻低,信息開放度高,流通速度快,線上線下互動性強,群體易受暗示的特點就表現明顯。網民群體極端輕信,把歪曲性的想像力所引起的幻覺與真實事件混為一談,集體幻覺,集體無意識是常態,在群體暗示、傳染與幻覺中,製造一出出網絡鬧劇。

   網絡憤青貌似憂國憂民,噴子只是為了在網絡上發洩情緒罷了,提不出理性富有真正含金量的解決辦法路徑的。雖然「圍觀就是力量」,但圍觀的看客身份和心態,使網絡噴子缺乏穩定性。在短暫的宣洩之後,反智主義憤青群體的狂熱情緒將恢復平靜。

  最後,讓我們平心靜氣、規規矩矩地討論事情。

(南方傳媒書院創始人陳安慶)

相關焦點

  • 埃及總理:警惕該國第二輪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
    原標題:埃及總理:警惕該國第二輪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風險當地時間18日,埃及總理穆斯塔法·馬德布利在內閣會議上表示,目前席捲全球多個國家的第二輪新冠肺炎疫情「比第一輪疫情擴散更為廣泛和危險」。他強調埃及應全力避免第二輪新冠肺炎疫情為該國經濟和社會生活造成重大衝擊。
  • NMN告訴你:國外新冠肆虐,精英人群把錢花在了這裡
    文中講述,過去的精英階層用奢侈品炫富,如今的他們開始採取「隱形消費」這樣更高級的方法,服用NMN這樣的一種隱形消費在全球新冠爆發且該病毒可能與人類長期共存的現狀下,為精英人群打造一個強健且免疫力極高的身體。NMN使他們的抗病能力翻數倍!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不能理解,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裡,為什麼充斥這如此多的戾氣。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中文維基百科更直接認為,反智主義「是一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論。反智主義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對於智性、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一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說到反智主義,就不得不提美國。美國的反智主義傳統有著悠久的歷史,具體表現都有哪些?舉幾個例子。
  • 「嫦娥之父」因為說「美國登月是真的」而被狂噴,中國也開始反智主義泛濫了?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不能理解,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裡,為什麼充斥這如此多的戾氣。細究之下,不得不讓人憂心,在美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反智主義」,在中國也開始泛濫了嗎?何為反智什麼是反智主義?大英百科全書給出的定義是:「反智主義描繪的是一種態度,它敵視,或者說不信任知識分子和對知識的追求。
  • 聯通(廣東)產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醫療基地榮獲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
    聯通(廣東)產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醫療基地榮獲廣東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2020-10-23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良醫|警惕新冠與流感疊加,今年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
    世界各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持續。秋冬季本來就是流行病高發的時期,特別是流感,讓人惶惶。流感疊加新冠,也是專家們擔心的。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佳方法之一,過去中國民眾流感疫苗接種率不算高。王辰院士等專家提醒,今年有必要接種流感疫苗,進入秋冬後更要保持對新冠肺炎流行的警惕。
  • 國臺辦發言人:新冠疫苗接種優先安排人群包括臺灣同胞
    在回答大陸臺胞新冠疫苗接種的有關問題時,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新冠疫苗接種優先安排人群包括臺灣同胞。 預防接種工作會做出妥善安排 朱鳳蓮表示,新冠疫苗接種優先考慮進口冷鏈、物流、口岸、國際和國內交通運輸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人群,包括臺灣同胞。疫苗上市後,在大陸臺胞的預防接種工作會做出妥善安排。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孕產婦和兒童新冠肺炎防控手冊》漫畫...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孕產婦和兒童新冠肺炎防控手冊》漫畫版!員工情緒焦慮怎麼辦? 聲明:本公眾號對原創稿件享有版權,轉載需註明出處(197)《孕產婦和兒童新冠肺炎防控手冊
  • ...筆為媒——介紹「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雅婷的事跡
    向疫而行、以筆為媒——介紹「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雅婷的事跡.mp303:05來自湖北之聲FM1046疫情期間,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一線,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輿論支持。在9月21日舉行的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湖北臺記者劉雅婷獲評「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疫情期間,她不畏艱險、深入一線,用聲音、文字和鏡頭記錄下戰「疫」一線的點點滴滴,用實際行動體現了湖北媒體人的責任與擔當。請聽錄音特寫《向疫而行、以筆為媒——介紹「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雅婷的事跡》。
  • 廣州市首例兒童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廣州市首例兒童新冠肺炎患者出院金羊網  作者:張華 周巍  2020-02-06 這是一名12歲女孩,她隨父母在1月22日由湖北老家自駕返回廣州
  • 「海倫·凱勒是否存在」引發爭議,「Z世代」的反智主義值得警惕
    編譯 | 汪天颺如今網際網路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以至於使大眾不知到底應該擔心哪一個。當像「匿名者Q」(QAnon,是一種極右翼陰謀論,其認為美國政府內部存在一個反對時任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其支持者的深層政府。) 和「比薩蓋特」(Pizzagate,通常被認為使匿名者Q陰謀論的前身。
  • 無故懷疑自己染新冠?疫情後期警惕適應障礙
    原標題:無故懷疑自己染新冠?疫情後期警惕適應障礙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蔡藝嫻)如今,大家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秩序,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可能還在持續。
  •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王喜今榮獲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圖為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王喜今在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現場  10月21日上午9點,黑龍江省舉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大會對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黑龍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進行表彰。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王喜今榮獲「黑龍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 周敏:流感、普通肺炎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阻擊新冠 權威在線(8)
    主要從三個方面介紹,首先我們要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這非常重要,因為在醫院裡不僅是呼吸科,其他科室也會碰到相關的病例,這就需要大家了解新冠肺炎,這樣才能減少漏診的情況。其次,我會介紹流感病毒性肺炎的臨床及影像學特徵。
  • 流感與新冠肺炎感染症狀鑑別【興義融媒】
    一周後病程會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器官損害的情況,甚至會導致死亡。 (四)兩者的嚴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一樣。 至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是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是以下四類人群:一是老年群體。關注現在的「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年齡分布」,「老年人群」的佔據比例是最大的,老年患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皆屬於「年齡分布中的最大份額」。
  • 又一批新的流感病毒被發現 這些高危人群必須警惕
    醫訊君語:讓無數醫生、患者頭疼的流感季即將到來,當新冠偶遇流感,這威力不可小視。當然,在小編看來,病毒間的重組與重排現象在流感病毒各毒株間是非常頻繁且普遍的,正是這種頻繁的重組才導致了流感大流行中變幻莫測的基因組或新毒株出現。緊接著,重組的新型流感病毒是否意味著產生新的抗原呢?帶著這個問題,研究人員挑選了24株具有代表性的病毒分離株通過血凝抑制(HI)和病毒中和(VN)分析進行了抗原譜測定。
  • (抗擊新冠肺炎)南非進入疫情第二波高峰衛生部長:未來感染率還將攀升
    (抗擊新冠肺炎)南非進入疫情第二波高峰衛生部長:未來感染率還將攀升  中新社約翰尼斯堡12月9日電(記者王曦)南非衛生部長穆凱茲9日晚間通過社交媒體宣布,南非目前已經進入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波傳播高峰期。
  • 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試行)的通知和解讀 - 健康中國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於印發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複方案(試行)的通知和解讀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復工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社會參與能力,規範康復操作技術及流程。
  • 警惕!這國出現首例同時感染流感和新冠病毒患者
    外媒稱,墨西哥確認該國首例同時感染新冠病毒和季節性流感的病例。這則消息在墨西哥醫學界引發擔憂,因為兩種疾病的交匯可能對本就脆弱的醫療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據媒體10月13日報導,墨西哥衛生部流行病學官員何塞·路易斯·阿洛米亞說,這是首個確認兩種病毒——新冠病毒和甲型流感病毒——同時存在的病例,「也是我們在這個季節檢測出的首個季節性流感陽性結果」。
  • 輿情風向標|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舉行;成都桂花巷桂花樹全被砍事件追責問題
    社會熱點方面,「央視首檔選秀節目上線」事件引起輿論關注。國際熱點方面,外交部回應稱對美媒駐華記者實施「對等回應」屬倒打一耙,受到輿論熱議。(一)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8日上午在京隆重舉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於9月8日上午10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