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晏子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把三位勇士請來,要賞賜他們三位兩顆珍貴的桃子;而三個人無法平分兩顆桃子,晏子便提出協調辦法——三人比功勞,功勞大的就可以取一顆桃。公孫接與田開疆都先報出他們自己的功績,分別各拿了一個桃子。這時,古冶子認為自己功勞更大,氣得拔劍指責前二者;而公孫接與田開疆聽到古冶子報出自己的功勞之後,也自覺不如,羞愧之餘便將桃子讓出並自盡。儘管如此,古冶子卻對先前羞辱別人吹捧自己以及讓別人為自己犧牲的醜態感到羞恥,因此也拔劍自刎——就這樣,只靠著兩顆桃子,兵不血刃地去掉三個威脅。
這就是晏子光明正大的用陽謀解除了三個對國家威脅的人,可以說登峰造極。社會陽謀有沒有呢?其實還是很多的。如商鞅的樹木立信,孫武斬吳王愛妃,把一團散沙的吳王的嬪妃宮女訓練的緊緊有條。
就是現在,仍然在大量應用。1950年至1953年的朝韓戰爭,在這場持續三年的戰爭中,陰謀陽謀盡顯風採,幾個大國之間的博弈。那麼在這場博弈的背後,各個國家的得失情況又是如何呢?對於美國來說,新中國的成立讓美國失去了對東亞地區的掌握。而美軍進攻朝鮮的主要目的便是想重新掌控對東亞的影響力,但卻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雖說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重返東亞的目的,但就以造成的影響力而言並沒有達到。
對於蘇聯而言,史達林認為美國的戰略重心在歐洲,不會出兵幹預朝鮮半島之勢。但隨著美國以各種藉口介入韓戰後,史達林也同樣以各種藉口包括武器援助拉中國參戰。自己則坐收漁翁之利。但中國志願軍的獲勝,讓史達林徹底懵了。但若是從意識形態方面來看,蘇聯還是有一定的收穫,畢竟社會主義陣營的擴大,對於美國等西方某些而言,是一種潛在的威脅。而屆時,蘇聯的壓力會減輕不少。
對於年輕的新中國,則打出了國威,有力的把外敵阻擋在國門之外,對於新中國則是站穩了腳跟,增加了中國的影響力。為新中國的外交和和平建設取得了時間保證。
陰謀就非常普遍存在了,特別是在處於戰爭雙方,為了迷惑敵人,虛假消息不斷。如二戰時的諾曼第登陸前,盟軍通過無數手段讓希特勒認為諾曼第是盟軍的一個佯攻目標,盟軍的目標是加萊。於是希特勒把大部分軍隊調往加萊防守。知道盟軍在諾曼第登陸了希特勒還堅信盟軍一定會在加萊有大規模的行動,這說明登陸前盟軍做的準備是多麼的充分,是多麼的成功。
陽謀和陰謀同樣為取勝目標,當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用陽謀者往往都是正大光明的做事,雖然用一些手段,當往往都是推動了社會的發展。如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不僅使我國的企業走出去,增強了我國的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同時也為一帶一路沿線的國家帶了實惠,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聯繫。而陰謀可以用,當不能一直用,就如現在川普和蓬佩奧兩人,一味使用陰謀,致使國內新冠病毒疫情控制不力,每天新增那麼幾萬,死掉的美國人已經17萬多。川普為了下屆連任,仍然不以為是,嚷嚷著自己做的很好,到處甩包嫁禍別國。可以說美國的信譽被他一個人四年不到敗光了,落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
在交往中,不論人與人之間,還是國與國之間,有利益衝突是正常的,要合理的解決,一味的用不論陽謀或陰謀,都會造成關係破裂,只有平等對待,合作共贏才是大趨勢,也才能是你我和世界和平穩地發展。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喜歡小編文章,可以關注我,我將創作更多更好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要上大學,特別是985,211高校?不止是為文憑,更是眼界提升
欲想取之,必先予之,先滿足他人,才能成就自己,這就是需求定律
婚姻,是幸福美滿,還是苦澀,取決於 「你」是如何去經營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