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世界盃陰謀和陽謀下的弱勢群體

2020-12-11 楊陽的足球空間

疫情面前,很多國家的聯賽出於對人們的健康考慮都採取了中斷或延期的策略,只有極少數國家還在堅持「逆風」進行聯賽。利物浦名帥香克利有一句名言:「足球無關生死,足球高於生死」,雖然這句話並不符合辯證法的邏輯,但從精神層面上來看,這是香克利爵士表達足球對人生意義的勵志說法。足球場上,當運動員在奮力拼爭,為俱樂部或為自己的祖國傾盡全力時,仿佛就是在進行一場「無硝煙」的戰爭。有爭鬥就會有勝負,同樣隨之而來的爭議也在所難免。作為世界足壇的盛會,世界盃上的爭議瞬間更是數不勝數。「陰謀和陽謀」之間,很多「潛規則」和利益交換在不斷上演。但總有一些人會成為犧牲者,甚至屢屢淪為「弱勢群體」。

世界盃歷史上最黑暗的瞬間,義大利的強權操縱比賽

在漫長的世界盃歷史長河中,有一屆世界盃的確存在「由官方非法操縱」的事實,而且是最終被官方所認定的。這就是臭名昭著的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1934年,首屆世界盃主辦國和衛冕冠軍烏拉圭受困於經費進展,無力負擔一支球隊遠徵歐洲衛冕的開銷。而當時在墨索裡尼治下的義大利需要這樣一屆國際性比賽來進行所謂的「個人宣傳」,同時提升義大利的國家榮譽感。因此義大利接手了烏拉圭的東道主資格,承辦了1934年的世界盃,並將大批南美球員「強行入籍」義大利組隊參賽(那時候沒有歸化)。從第一場比賽在羅馬國家法西斯黨大球場對陣美國隊開始,義大利隊共踢了5場比賽,最終奪冠。當時的賽制沒有小組賽,都是淘汰賽,看似這是義大利的實力體現,但實際上玄機很多。

1934義大利主場奪冠背後暗藏玄機

從第一場對陣美國隊開始,義大利隊的每場比賽都存在判罰爭議,尤其是1/4決賽對陣西班牙,半決賽對陣奧地利以及決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賽,義大利人的粗野犯規可以用「令人髮指」來形容。與西班牙隊的比賽義大利隊的「南美人」蒙蒂在比賽中拳打腳踢西班牙門將薩莫拉,導致對手第二天重賽無法登場,此外三~四名西班牙球員也被粗野犯規導致重傷下場;但對於這些裁判員都視而不見。而對於其他球隊正常的拼搶,裁判員會以掏黃牌和吹罰犯規來取代。最終,結果我們也能猜到,在裁判員的「過分偏袒下」東道主義大利拿到了世界盃的冠軍。

這是由法西斯操縱的一屆世界盃

但我們必須同時承認的是,義大利隊當年的實力其實是很強的,尤其是他們將幾名「義大利的阿根廷人」召入球隊後。比如,1930年代表阿根廷國家隊的中場蒙蒂在1934年穿上了墨索裡尼治下的義大利戰袍;所以他們具備一定的奪冠實力。不過墨索裡尼「威脅」主裁判也是歷史事實,如果沒有這位在本土的「強權操縱」,義大利隊也不會那麼順利地擊敗西班牙、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後來在國際足聯的官方文獻中,獲得亞軍的捷克斯洛伐克球員內耶德裡說了這樣一句經典的話:「雖然我們輸了,但能夠活著回來就是幸運。」比利時裁判朗熱尼表示:「這個世界冠軍,是『體育的恥辱』,除了求勝欲外一點不考慮運動本身,此外一個幽靈(指墨索裡尼)算計了整屆賽事」。的確,在世界體育史上,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永遠是體育的汙點,是世界盃上最為黑暗的時刻。

足球第三世界的哀鳴,歐美「陰謀下」的犧牲品

隨著世界盃的擴軍和「足球第三世界」(指亞、非)的崛起,世界盃上強隊被弱隊爆冷的時刻屢屢出現,因此為了保護強隊的利益(主要是收視率和贊助商),「足球第三世界」的國家往往就成為了犧牲品。

義大利人86年的骯髒犯規被索查視而不見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盃,韓國隊迎來了小組賽第三個對手義大利隊,義大利隊的實力明顯在韓國隊之上,這場比賽的勝負也並沒有太大懸念。但當值主裁美國人戴維·索查的幾次誤判卻讓這場比賽蒙上了陰影。第33分鐘,義大利後衛瓦格尼在和韓國隊前鋒許丁茂爭搶時,故意打到了許丁茂的臉,許丁茂痛苦倒地,但戴維·索查視而不見。在全場球迷的噓聲之中,他不情願地給了瓦格尼一張黃牌。而2分鐘之後,他的表演開始了,義大利前鋒亞歷桑德羅·阿爾託貝利在無人接觸的情況下帶球倒地,戴維·索查立刻吹罰了點球,不過義大利人並沒有抓住機會將點球打入。但在之後,凡是身體接觸和對抗,戴維·索查全部判罰韓國球員犯規,明顯對義大利人的動作視而不見。最終韓國隊2-3惜敗,無緣小組賽出線。諷刺的是,索查的祖國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在評價這場比賽時表示:「韓國隊和義大利的12個人在對抗,而第12人就是索查。」路透社也表示:「義大利人靠裁判員的幫忙擊敗了韓國隊」。讀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個故事,似曾相識?

在裁判的幫助下多哥輸給了瑞士

2006年德國世界盃G組第二輪瑞士隊和多哥隊的比賽中,第一次參賽來自第三世界的多哥隊成為了「犧牲品」。那場比賽,瑞士隊在禁區內多次對多哥隊前鋒阿德巴約進行侵犯,並且對雙方同等的防守動作判罰尺度嚴重不一,直接導致了多哥輸球出局。而造成這一切的是來自巴拉圭的主裁判卡洛斯·亞瑪裡拉。第34分鐘,多哥前鋒阿德巴約從瑞士隊右路帶球突破,瑞士隊後衛德根情急之下將其踢倒,阿德巴約倒地後本以為是點球。但卡洛斯·亞瑪裡拉卻示意後者「起立」,而德根也跟沒事人一樣立即投入比賽。面對瑞士人的瘋狂犯規,巴拉圭主裁視而不見。而第45分鐘,多哥隊7號薩利福的一次飛鏟,則得到了卡洛斯·亞瑪裡拉「偉大的獎賞」——黃牌一張。這場比賽,多哥隊多人領到了這樣的「獎賞」,而瑞士人毫髮無損。事後國際足聯認定,這場比賽屬於誤判,多哥隊理應在第34分鐘獲得點球。試想一下,如果那個點球判了,比賽的結果可能就不是多哥0-2失利了。那屆比賽之後,開始有媒體懷疑裁判員受到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瑞士人)的指示偏袒他的祖國,不過最終不了了之。

摩洛哥人在2018世界盃上的怒吼

隨著VAR的介入,世界盃是否會公平一些呢?如果這樣想,可能事實會讓我們感到事與願違。最近的一次世界盃也有「第三世界」球隊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戰例,這就是B組摩洛哥隊的遭遇。更可悲的是,他們在對陣葡萄牙和西班牙這兩強時接連遭遇致命「誤判」或「錯判」,導致球隊無緣小組出線。第二輪與葡萄牙隊的比賽中,第80分鐘,葡萄牙中衛佩佩在禁區內手球,但被當值美國主裁克雷格視而不見。有趣的是,VAR提示這是點球,但克雷格拒絕承認這一點,摩洛哥球員和主帥都在賽後提出了明顯的抗議。而對陣西班牙隊更是悲情,當值主裁烏茲別克斯坦人伊爾馬託夫對皮克的禁區內手球不判,VAR也沒有介入;而西班牙隊的「越位進球」卻在VAR的協助下改判「無越位」進球有效。雖然這個判罰沒有問題,但VAR明顯偏袒歐美強隊的事實難辯,賽後摩洛哥人氣憤的對著鏡頭「咆哮VAR」的不公。很明顯,有沒有VAR,主裁判永遠是決定比賽最終判罰的那個人。如果他戴著「有色眼鏡」去執法,那就沒有所謂的公正可言。

足球第三世界的韓國也經常被裁判欺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在世界盃的舞臺上,「足球第三世界」的國家就是弱勢群體。正因為這一點,他們無法在公平的環境下去爭得榮譽,更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世界盃,說到底還是歐美強隊的遊戲,至少男足的舞臺,是這個樣子。

東道主的「禮物饋贈」,世界盃上最明顯的「陽謀」

自從1934年義大利當權者操控世界盃後,之後每屆世界盃的東道主大多數都會受到偏袒。這是因為,當1934年義大利以那樣的方式操縱比賽最終獲利後,幾乎每一個東道主都發現了這一「潛規則」。既然舉辦了這樣的盛會,那麼何不利用「陽謀」光明正大玩貓膩呢?在很多球迷,尤其是年輕的球迷看來,世界盃是一項偉大的體育盛會,不應該被這些因素所籠罩的。持這樣觀點的球迷,只能說一句:too young, too simple。

世界盃乾淨

提到東道主獲益,中國大多數球迷首先想到的會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東道主韓國隊的獲益,誠然,韓國隊在世界盃對陣義大利隊和西班牙隊的比賽,或多或少受到了裁判員的照顧。但是你以為世界盃上的東道主只有韓國隊是最「受益」的嗎?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在1934年義大利奪冠後,很多東道主都利用了這一「潛規則」受益。我們不說1962年智利作為東道主打義大利那場著名的「聖地牙哥之亂」,1966年英格蘭在主場靠「門線懸案」擊敗強大的聯邦德國。單說1970年的墨西哥世界盃,就出現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一幕。東道主墨西哥的對手是薩爾瓦多,上半場第44分鐘,薩爾瓦多在本方半場獲得任意球機會,但一位墨西哥球員卻將球往地上一按立即發動快攻偷襲得手。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主裁判坎迪爾居然認可了這粒進球。這種「顛倒黑白」的判罰引起了薩爾瓦多球員的強烈抗議,他們拒絕繼續比賽。觀眾只看到主裁判不斷將球擺在中圈,薩爾瓦多球員不斷拒絕開球,在主裁判第三次擺球後,薩爾瓦多一名球員憤怒地將球踢向看臺。面對這樣的挑釁,主裁判表現出良好的應變能力,直接鳴哨結束上半時比賽。受到巨大打擊的薩爾瓦多球員在剩下的45分鐘內無心戀戰,比賽最後以0比4收場。坎迪爾如此偏袒對手,無疑東道主墨西哥是「施力」了。因為這場比賽之前,墨西哥和比利時都是2分,墨西哥只有贏球,才能出線,所以他們耍了這樣的手段。

1934年和1938年墨索裡尼公開威脅球員,但在1978年阿根廷政府則是直接「恐嚇」了對手。第二階段小組賽,東道主阿根廷在末輪6-0大勝秘魯導致「死敵」巴西隊因淨勝球劣勢無緣半決賽,他們怎麼有可能最後拿到世界盃的冠軍呢?這場比賽開打之前,阿根廷時任總統魏德拉將軍「親臨」對手秘魯隊的更衣室,他造訪的理由是「拉美應該大團結」。於是,這場著名的世界盃假球終於誕生了。如果說之前義大利人是靠「恐嚇」裁判來獲取勝利,那麼阿根廷人直接明目張胆「恐嚇」對手,更是讓人不禁一身冷汗。

魏德拉直接「恐嚇」對手

除了以上這些比較明顯的「東道主」獲益外,1998年的法國;2002年的韓國;2014年的巴西;2018年的俄羅斯,這些世界盃的東道主都受到了裁判的「有意」甚至「無意」偏袒。不過在世界盃的歷史上,確實有一支東道主比較「倒黴」的,他們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小組賽未能出線的東道主,這就是南非。在對陣墨西哥和烏拉圭的比賽中,兩位執法裁判都作出了「反向」偏客隊的做法。誠然,作為「東道主」場外工作是必須要做的,但南非隊的遭遇則讓人懷疑他們是否「做了工作」。我們都知道國際足聯內部並不乾淨,尤其是布拉特下臺後爆發出的一系列醜聞更是讓人大跌眼鏡。但像南非這樣「單純」的國家,確實很少。

南非主帥佩雷拉向官員抱怨主裁偏袒強隊

也許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其實跟之前的那個理由一樣,那就是裁判員有意無意對於「足球第三世界」的偏見。在球迷的眼中,南非是「老實人」;但在媒體和國際足聯官員的眼中,恐怕認為「南非是傻蛋」。可以說,南非雖然出局,但其實並未贏得所有人的尊重。

為什麼只針對韓國,他們也是世界盃最大的受害者

對於大多數球迷來說,如果論起世界足壇最經典的爭議之戰,那麼2002年6月18日發生在大田世界盃競技場的韓意之戰一定在其中。除了義大利隊的球迷外,在很多局外人看來,韓意之戰之所以充滿爭議,是因為當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場「弱隊以不光彩方式擊敗強隊」的較量,從心理學「從眾心理」的角度來看,他們也自然認定這是一場有問題的比賽。他們所懷疑的對象,是當時比賽的主裁厄瓜多人莫雷諾。誠然主裁判莫雷諾的幾次判罰確實讓比賽的局勢有了轉變;但也有人說,這是一場強隊「輕視」弱隊導致冷門的比賽,韓國能夠取勝義大利,也說明他們有一定的實力。假設獲益的是中國隊,當時中國隊能否有實力戰勝義大利隊呢? 韓國隊之所以戰勝義大利隊,完全是由於對手的輕視和韓國隊自身的「頑強意志」所決定的,而面對一些判罰,義大利人感覺「與自己之前想像裁判偏袒自己(參考1986世界盃韓意之戰)的結果不一樣」,導致心態失衡,最終輸掉比賽。

以強者自居的義大利在那場比賽心態失衡
韓國最後能夠追平靠的是頑強的意志

無法迴避的一點是莫雷諾的判罰確實左右了比賽。那麼韓國足協是否收買了裁判呢?在魔幻電影《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中,哈利給好友羅恩喝下了「好運水」,導致羅恩在後面的比賽頑強守住了魁地奇本隊的球門,成為了球隊的英雄。但事實上,哈利並沒有給他「好運水」,只是「假裝」給予,而強大的心理暗示才是給予羅恩成功的激勵。而韓意之戰同樣如此,事後根據《朝鮮日報》的報導我們得知,韓國足協激勵將士們幹掉義大利隊的方式是賽前他們給球員們播放了1986年義大利和韓國一戰中,當值主裁偏向義大利人,導致前輩們冤屈輸掉比賽的錄像。因此,球員們也都帶著「復仇」的心態上了戰場,由此你就知道為什麼那場比賽韓國隊的動作會是如此的兇狠。不過顯而易見的是,這是「足球第三世界國家」第一次在足球場上比「歐美強隊」獲益更多的一場較量,所以這場比賽在世界範圍內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歐洲媒體法新社和路透社當時用的詞是「奇蹟」和「偉大」,荷蘭媒體甚至盛讚希丁克教練的成功,這和一些球迷當時在國內所看到甚至所聽到的,並不是一回事。

希丁克
安貞桓為86年前輩完成遲來的復仇

翻看國際足聯後來的報告書,在本屆世界盃認定共有六場比賽出現誤判。分別是:C組巴西和土耳其(巴西終場前的點球是誤判);F組阿根廷VS英格蘭(歐文獲得的點球其實是假摔);H組日本VS俄羅斯(稻本潤一最終的進球實際上處于越位);16強戰巴西VS比利時(威爾莫茨進球有效被吹掉);8強德國VS美國(美國下半場打中德國隊後衛手臂的明顯點球被無視)以及韓國VS西班牙(莫倫特斯的進球在西班牙傳球前被吹出底線其實是誤判)的比賽。這些事實說明一點,當時的國際足聯認定,韓意之戰並不存在誤判的行為。當然,這一點我相信很多早期作為「意甲擁躉」的中國球迷會「保留自己的觀點」,但至少從官方角度來看,「韓意之戰是韓方非法操縱的比賽」這樣的言論是無稽之談,甚至是博眼球的說法。

莫雷諾那場判罰存爭議國際足聯不認誤判

而我們再看世界盃的歷史上,韓國隊的很多比賽其實除了02年那場韓意、韓西之戰是「獲益一方」的話,很多比賽韓國隊都是受害者。之前在談論「第三世界的冤屈中」談到了韓國隊在1986年與義大利隊遭遇美國裁判不公正判罰的一幕。除此之外,韓國隊在世界盃上沒少被算計。1990年世界盃韓國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當值義大利主裁拉內塞全場吹了韓國隊犯規40次,而在下半場韓國隊後衛尹德汝(退役後擔任韓國女足主帥)和門將的一次回傳,他匪夷所思以「拖延比賽」為由給尹德汝紅牌直接將其罰下,導致了對手多打一人最終補時絕殺韓國。而拉內塞2006年在義大利的「電話門醜聞中」鋃鐺入獄,算是得到了遲來的報應。

當年偏袒烏拉圭的義大利名哨拉內

2006年沒有了拉內塞,還有別的裁判。韓國隊在和瑞士隊的小組賽末戰中,當值主裁埃利松多完全偏袒瑞士,穆勒三次公開手球,只是警告或無視。而韓國隊的拼搶,不是黃牌就是判罰定位球。韓國隊下半場一次進攻有利的球,被他當場吹掉。而弗雷最終的進球,事實上也是明顯的越位在先。但當時沒有VAR作出裁決,不過即使有了又怎樣,埃利松多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吹罰。別忘了,瑞士可是時任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的祖國。並且,埃利松多在世界盃的歷史上,屬於「臭名昭著」的主裁判,他執法的每一場比賽,沒有一場沒有爭議。

埃利松多的多次「反」判導致韓國

2010年世界盃韓國隊次戰和阿根廷隊的比賽,伊瓜因打入的進球將比分變為3-1,那粒進球明顯處于越位狀態。賽後邊裁道歉,表示自己的失誤導致阿根廷的進球。如果那個球被正確吹罰,1-2落後的韓國隊是有可能最終扳平比分的。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韓國隊和瑞典隊一戰,瑞典隊的粗野犯規裁判視而不見,而韓國隊的犯規被裁判員無限放大,直接導致韓國隊在防守中不再敢做動作,而最終被對手拿到點球致勝。次戰和墨西哥隊一戰,第66分鐘奇誠庸在中場明顯被墨西哥球員鏟倒的情況下,主裁判馬日奇選擇視而不見,導致墨西哥隊反擊得手。此時,VAR提示墨西哥球員有犯規動作,示意馬日奇看VAR。但馬日奇選擇視而不見,直接判罰進球有效。世界盃後,韓國隊主帥申臺龍談到這個球時表示:「那很遺憾,如果我們能夠拿到1分,也許我們能出線」。

墨西哥對寄誠庸的掃腿犯規,馬日奇默許

世界盃向來是權力的遊戲,充滿著陰謀和陽謀。那麼為什麼一談到世界盃,球迷們總喜歡抓住韓意之戰不放呢?其實通過之前的梳理你可以看到,每屆世界盃的東道主都不乾淨,每屆世界盃的裁判也不是都那麼公正,比莫雷諾過分的人士大有人在。那麼為什麼大多數國人會有「韓國是最無體育道德的國家,欺負了02義大利」這樣的言論出現呢?其實這跟很多國人的「強弱心理」有一定的關係。隨著西方足球聯賽的引入,不少球迷和媒體人在欣賞到了高水平的賽事後,自然對於強隊有了一種很強的「崇拜」心理,並在內心慢慢形成了「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思想。韓國在歷史上是中國的屬國,這也讓國人大多對他們有一種「蔑視」的內在心理存在。02世界盃,正是他們最看不上的韓國擊敗了他們心目中的義大利,導致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其實他們很清楚,每屆世界盃都有這樣的球隊。只是因為對象是韓國,所以,他們更難以接受失敗的事實。假如當初莫雷諾吹哨的比賽是巴西對義大利,甚至歐洲國家對義大利,那麼球迷們還會拿這場比賽大做文章嗎?但如果冷靜想一想,韓國隊即使連續九次打入世界盃決賽圈,但依舊改變不了「第三世界國家」代表的身份。在韓國本土外的幾次世界盃徵戰,他們依舊或多或少會遭遇來自裁判和和對手的「傲慢與偏見」,甚至吃一些暗虧,難道他們不是弱勢群體嗎?

韓國其實實在遭遇「傲慢與偏見」

其實不僅僅是韓國隊,包括亞洲的日本隊,非洲的代表象牙海岸隊、奈及利亞隊、加納隊,他們的每一屆世界盃都遭遇過這樣或那樣的誤判。也許他們曾經「獲益」過,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吃虧。世界盃之所以是歐美強隊輪流坐莊,不是沒有理由的。一方面歐美的中遊球隊沒有「硬實力」與他們抗衡,另一方面在「軟實力」方面也會吃虧。而拉美、非洲、亞洲這些國家的主裁判,往往又會選擇「不得罪強隊」的欺軟怕硬政策,導致強隊恆受益。對於「足球第三世界」來說,他們又是更大的弱勢群體。世界盃不同於世青賽、不同於世少賽,說到底,還是一出「權力的遊戲」。也許我們在同情「強者」的同時,其實也應該正視「弱者」的奮鬥,以及為他們遭遇的不公而發出正義的吶喊。

本文特別鳴謝韓國足球專家宋青雲老師指導

相關焦點

  • 陰謀只是低級手段陽謀才是王道
    什麼是陰謀,什麼是陽謀? 陰謀,陽謀並不是貶義詞和褒義詞禪餘頃的關係。陰謀是陷阱,陽謀就是坑。陰謀讓人防不勝防賀陸,陽謀讓人睜著眼上當。陰謀,陽毀敏謀的區別只在於設計的高明與否,而不在於設計者的卑鄙與高尚。
  • 開啟正確的交易之路第四集 - 交易中的陰謀和陽謀
    一、 陰謀和陽謀的定義什麼是陰謀?不需要證據,不需要綜合分析,輕易就能下結論,更多的是利用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一種結論。2則故事讓你了解陽謀和陰謀的差距1)、白人義和團運動 – 陰謀歐洲人開始相信5G基站傳播病毒還得從3月12日說起,當時有個叫馬斯考恩的醫生,他在一次醫學峰會上表示:非洲沒有5G,所以非洲沒有新冠肺炎患者;武漢是全球首個商用5G的城市,所以最先爆發了新冠肺炎
  • 陽謀:比陰謀更厲害,更難做到,歷史已證明!
    聲明:本文一切資料來源於網絡和書籍(若侵則刪),而本人非專業人士,所寫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也可能會有錯漏。本意為和大家分享交流,歡迎大家指正和補充,不喜勿噴,謝謝!大家好,我是舒宜昂。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陰謀和陽謀。(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
  • 歷史上比陰謀還陰險百倍的3大著名陽謀,堪稱無解
    那你知道什麼是陰謀詭計嗎?陰謀詭計主要就是陰謀。那什麼是陰謀呢?陰謀就是在私底下進行,不能讓別人知道的,如果被別人知道就會很容易找到破解之法的。我們經常說別人的陰謀多厲害,但是我們卻不明白其實陽謀才是真正的厲害,可是比陰謀厲害多了。而且陽謀一開始就將自己的計劃公眾與眾,讓對方迫於無奈,不得不中招,陽謀是完全可以見光的。二桃殺三士。
  • 「陽謀」和「陰謀」同為謀略,兩者之間卻如同溫水和沸水煮青蛙
    1950年至1953年的朝韓戰爭,在這場持續三年的戰爭中,陰謀陽謀盡顯風採,幾個大國之間的博弈。那麼在這場博弈的背後,各個國家的得失情況又是如何呢?對於美國來說,新中國的成立讓美國失去了對東亞地區的掌握。而美軍進攻朝鮮的主要目的便是想重新掌控對東亞的影響力,但卻遭到中國軍隊的頑強抵抗。雖說美國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重返東亞的目的,但就以造成的影響力而言並沒有達到。
  • 永佃制下的江南中小地主實為弱勢群體
    江南中小地主,實為弱勢群體。這話近乎天方夜譚。但這是歷史事實。過去的歷史學家也看到這個問題的,但因為國家政治的需要,因為意識形態,或是不吭聲,或是迴避了。譬如,我們在一些歷史作品常常讀到這樣的話:封建社會將巨大的戰爭負擔轉嫁到農民身上。這話一點也不錯。但這樣的表述,很容易地掩蓋了另一個事實,所謂轉嫁到農民身上,其中一定也包括了地主。士農工商,大家都知道,是國家依賴的基本群眾。
  • 陽謀是什麼意思?看古人如何將陽謀之道運用的爐火純青?
    談到陽謀,可能很多人只知道這個概念,但卻並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或者說大概理解這個詞的含義,而不清楚怎麼描述。那麼,陽謀到底指的是什麼呢?陽謀是針對陰謀而言的,具體指的是根據現有的狀況,在不依賴其他條件的情況下,根據大勢,順勢而為,進行資源配置,達到想要的目的。這樣的解釋可能很多人看到後,更加糊塗了。簡單來說,陽謀就是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大家都知道,但所有人都有無法拒絕的理由。明知道是坑,但是跳坑確實當時唯一合乎利益的選擇。
  • 權力的遊戲 八爪蜘蛛瓦裡斯究竟想幹什麼
    「小小鳥們「帶回來的情報這就很明顯的能看出來瓦裡斯對權力的敏感和對人性理解的過人之處瘋子—傻子—孩子 :權力遊戲的真正贏家到現在的風暴降生女王」龍母「四代的老臣,耗死的國王都好幾代了但是瓦裡斯,卻一直擔任情報總管等要職在權力的遊戲千軍萬馬,血雨腥風之中貌似有個胖子,一直在靜靜的看著這一切默不作聲,嘴角帶著微笑重要事件的關鍵人物在第一季之中瓦裡斯就巧妙地警告過狼爸,不要去追查這些真相!
  • 無解的陽謀都是直指人心的,從推恩令說起
    陽謀是指光明正大的使用計謀,即使對方看穿了自己的目的,也咩有辦法應對。相較於陰謀,陽謀光明正大,卻也無法解決。因為陽謀都是直指人心最深處,隨人性而生,伴人性而終。提起漢武帝,推恩令的頒布絕對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 【探討】中國為什麼流行陰謀論?
    德國戰平加納,有人說是假球;德國狂勝巴西,有人說是假球;巴西與智利踢滿120分鐘猶未分出勝負,有人說是假球……就我所聞,世界盃共64場比賽,至少有10場被斥為假球。製造假球的黑手,自然是博彩公司和賭球集團,這不難推想,因為它們是假球的最大受益方。「假球說」的主張者,只管推測,不問證據。哪怕沒有一絲真憑實據,全賴捕風捉影,無中生有,卻不妨礙他們堅持和宣揚「假球說」。
  • 千古第一陽謀:比起那些見不得光的陰謀,這不知道要狠多少倍!
    「謀」,是指計謀,就是說要有計劃地去達到目的,這其中大致可以分為「陽謀」和「陰謀」兩種。「陰謀」,是一個貶義詞,是指引導對方犯大家公認的錯誤,方法是基於編織偏離事實的謊言。「陽謀」,是相對於陰謀而言的,是一個中性詞,是指在現有條件下,不影響別人、也不依賴別人,正大光明的改變自己的資源配置,提高效率,達到一個更好的結果,或者是實現更高的期望。陰謀,一般是指做壞事,是有跡可尋,是有破綻的,而陽謀一般都不是做壞事,且是隨勢而動,是無跡可尋,比起陰謀來高明多了,也更加難以實施。
  • 王權:權力的遊戲是對權力和腐敗的有趣反思
    當軍隊強大而不是弱勢時,正義就更容易得到。當他們的力量大於我自己的力量時,我對宗教寄生蟲的個人對抗被軟化了。當他們的幸福和我的隱藏之間存在明顯的選擇時,為人民的利益服務的理想主義觀念就會再見。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愚蠢地認為領導是一個謹慎的推理和道德誠信的問題。
  • 從群體衝突理論看千古陽謀推恩令的無解之處
    在漢武帝眼中,最大的問題是分封制度下產生的藩王。他們手中握有政治、軍事、經濟大權,他們存在一刻,漢武帝便如坐針氈。此時,推恩令的頒布竟完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達到了分化、削弱封地勢力的作用,甚至有人稱其為千年歷史中最大的陽謀。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推恩令的出現到底是漢武帝的壯舉還是歷史的必然?
  • 《權力的遊戲》人物分析——「小指頭」培提爾﹒貝裡席
    如果問《權力的遊戲》這部電視劇中哪一個人物的死是令觀眾拍手稱快的,那一定是喬弗裡和小指頭貝裡席。當喬弗裡在婚禮上被陰謀毒死的時候,絕大多數的觀眾都有一種出了一口惡氣的舒暢感覺。當小指頭貝裡席大人被無名之輩艾莉亞﹒史塔克用他自己的兵刃割了喉之後,觀眾們也一樣是長舒了一口氣。較之於其他人物的死亡,這兩個人物的死亡才是觀眾最想看到的,觀眾只恨這兩個人物死的太晚。
  • 《權力的遊戲》官方授權手遊,《王權:權力的遊戲》完美還原劇情
    戰爭,殺戮,陰謀,背叛……為了登上那至高無上的鐵王座,七大王國九大家族輪番廝殺,一出權力爭奪大戲正在上演。根據喬治·R·R·馬丁史詩級巨著《冰與火之歌》改編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在全球持續升溫,已經成為了許多人的必追劇之一。
  • 英語怎麼說「弱勢群體」?
    vulnerable person:(身體上或感情上)脆弱的,易受…傷害的,弱勢群體。We should provide care or help avulnerable person.我們應該給弱勢人群提供護理與幫助。
  • 英語寫作話題:社會弱勢群體
    上一篇我們講了英語寫作中,女性在職場中的性別歧視這一話題,事實上,婦女、兒童與老人都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除了在男性佔主導地位的職業領域中女性面臨的種種天花板和壁壘爭議之外,社會這一大話題下經常探討的子話題還包括其他的弱勢群體。
  • 《天道》|弱勢群體的得救之道在哪裡?自救!
    《天道》之中,強勢文化下的精英群體與弱勢文化下的弱勢群體博弈,是救贖之路的探尋!強勢文化下的群體以丁元英等人為代表,而弱勢問題無疑以馮世傑為代表的王廟村。丁元英扶貧王廟村,深深地拷問著弱勢群體的得救之道?
  • 我國歷史上的有名的四大陽謀,明知後果,可一個比一個難解!
    計謀可劃分為陰謀和陽謀,陰謀相信大家都了解,就是背地裡算計他人,但是如果一旦被識破,只要不是腦袋有問題的人,都有辦法應對破解。但是陽謀就剛好相反,正大光明的使用計謀,即使是被對方識破,也沒有辦法破解,只能掉入陷阱當中。中國歷史上有四大陽謀最為出名,到現在也算是教科書式的計謀。
  • 老祖宗留下來的三條陽謀,知道是陷阱也得跳,用來算計人真是高明
    大家都聽過一個詞,叫做陰謀詭計,善於使用陰謀的人已經讓人覺得十分可怕了,這樣的人總是藏在暗處,冷不防的時候出手傷人,令人恐懼。但是與陰謀相對的,其實還有陽謀。二者相比,陽謀顯然要更勝一籌。陰謀是在人們不知情的情況下,用於暗害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