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楊岑 攝影 劉瑜)為築牢學生「心理堤壩」,12月1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正式籤訂《關於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大學武漢心理諮詢室同期揭牌。
強強聯合抗擊心理問題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是經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目前已建設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一流研究型大學。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是一所「百年老店」,醫院精神衛生中心成立於1956年,目前設有348張床位,其規模位居全國綜合醫院之首,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核心單位)、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會長單位,也是湖北省精神醫學/臨床心理學醫療、教學、科研、培訓和公共衛生中心。
中心作為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心理危機幹預專家組組長單位,主導參與了疫情期間的心理援助和心理危機幹預,制定的心理援助工作方案在43家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和13家方艙醫院中推廣,確保了抗疫醫護隊伍的穩定和高效;牽頭研發的全球首個抗疫在線心理支持系統——「強肺心理支持系統」,囊括了由16名國內知名精神醫學專家組成的「核心」團隊以及近800位心理醫師和心理諮詢師在內的「援助」團隊,築起牢固的「心理堤壩」,為公眾提供心理評估和專業治療建議,有效緩解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焦慮緊張情緒。
長期以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與國內多所高校開展心理健康服務,並取得卓越成效,同時,醫院和精神衛生中心與高校廣泛合作培養大批心理諮詢和心理援助人才,在湖北省內鋪就了一張密植高效的心理服務和診療網絡。醫院本次與國科大開展心理健康服務合作,堪稱「強強聯合」。
每六人中有一人可能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最新的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的發生率高達17.5%,也就是說每六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會長王高華教授在籤約儀式上介紹,精神疾病已成為全球的醫療問題、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不僅影響人們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時影響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
為加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力度,遏制患病率上升趨勢,今年9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加大對高校學生在內的抑鬱症防治重點人群的幹預力度,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高等院校所有學生的必修課,每學期聘請專業人員進行授課,指導學生科學認識抑鬱症,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國科大副校長牛曉莉結合國科大辦校經驗介紹,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一方面要指導青年學生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科學研究中,另一方面也要不斷貼近學生、關懷學生、深入研究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幫助青年學生樹立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培育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特別是國科大作為國家培養高質量尖端人才的高校,需要藉助社會專業力量,為青年學生的成長搭建起重要的支持系統。
據悉,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設有心理諮詢、臨床心理、睡眠、抑鬱症、大學生病區等多個單元,與武漢各高校已有20多年的合作經驗,已派駐醫生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院校長期坐診,為師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
護航130萬武漢在校生身心健康
「近年來,精神疾病的發病率仍處於上升趨勢。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後,抑鬱、焦慮、自殺等精神問題愈發突出,精神衛生中心門診量激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劉忠純主任表示。
本次籤約合作後,作為國科大的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診治定點單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將派遣專家對國科大相關工作人員授課培訓,定期或不定期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服務,參與突發心理危機學生的幹預處置工作,對學校患有心理障礙、心理疾患的學生開展醫療評估和診治工作,為尋求診治或複查的學生建立綠色通道。雙方還將適時聯合開展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相關的科研、學術交流及科普活動,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王高華教授表示,醫院精神衛生醫生正式入駐國科大後,將依託健康管理團隊和AI技術,實現學生心理在線評估、輔助診斷和個案管理,為心理健康領域的院校合作積累可供借鑑的寶貴經驗,持續為包括國科大武漢分院(武漢教學基地)在內的武漢130萬在校大學生研究生的身心健康保駕護航。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