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板龍燈慶元宵

2021-01-19 張家界政府網

 

 

   紅網時刻慈利2月21日訊(記者 餘一 黃莉莉 田鵬 戴曉山 王晶)俗話說:三十的火,十五的燈。2月19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這天,龍潭河鎮的老百姓齊聚一堂,舞起了有數千年歷史的板板龍燈,祈福祝願祖國「國泰民安、五穀豐登。

  隨著一陣鏗鏘鼓聲,而這個由500多人一起參與,長約500米的板板龍燈猶如一條火龍,在黑夜中閃閃發光,在8名傳習人高舉的「國泰民安、五穀豐登」排燈牽引下,龍燈呈現出一幅又一幅氣勢磅礴、精美絕倫的圖畫。

  板板龍燈是用竹條和皮紙紮成,500多米長的龍身用180塊板木連接,每個燈板裝有五個寓意五穀豐登的八方燈籠,燈籠裡的蠟燭全部點亮。在龍頭的帶領下,龍燈擺出了「祖國萬歲」陣型,藉此來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聲勢浩大的場面,讓在場的每一位觀眾震撼不已。

  「地方特色還是比較厲害的,人文特色還是比較有感觸。肯定應該發揚出去,因為不止要讓龍潭河人知道,要讓更多人知道當地的一些文化。」前來觀燈的桃源市民戴星說。

  除了精彩的陣法表演,板板龍燈還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形式就是遊園。龍燈隊行走在街道田園舞燈,向各家各戶送祝福,每到一戶,龍頭叩首三次,保佑此家平安,萬事如意。龍燈舞到哪裡,哪裡的大人小孩就走到門口,放起鞭炮,迎接龍燈,漸漸地,越來越多的人跟隨著龍燈,拍手吶喊,好不熱鬧。人們祈願,龍燈所到之處,來年一定會為他們帶來福氣和好運。

  「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的話,都是代表著祈禱來年能夠風調雨順、平平安安,都希望我們的家人能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心想事成。」

  「每年我們龍潭河都舉辦這個板板龍燈來祈福,為家鄉人民祈福,祝全國人民幸福安康。」前來觀燈的市民都默默的許下心中的願望。

  板板龍燈是湘西土家人的瑰寶,也是我縣最具特色的民間文化,這項民間藝術經過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歷史十分悠久。2006年板板龍燈被收錄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板板龍燈是龍潭河鎮元宵節最盛大的表演活動,少則幾十人,多則數百甚至上千人,傳承到如今,板板龍燈已經成為龍潭河鎮經濟和文化的一張名片。

  慈利縣板板龍燈協會會長劉漢周說:「板板龍燈和其他民間文化一樣都是當地的一種風俗,每當節日來臨,我們通過舞燈的方式,祈求偉大的祖國欣欣向榮,祈求老百姓過上幸福的、美滿的生活,也祈求各個民族的兄弟姐妹更加團圓美好。」

  當天,各種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藝術展演也輪番上演,《花燈戲》《漁鼓》《採蓮船》《土地戲》《三棒鼓》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節目將新春文化廟會活動推向高潮。

相關焦點

  • 大紅燈籠高高掛,團團圓圓慶元宵
    賞花燈、猜燈謎、 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 (打一漢字) 謎 底 點我試試看~ 明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 它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 歷代詩詞中,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
  • [正月十五] 華燈慶元宵,月滿人團圓
    天上一輪滿,人間萬裡明俗話說:「沒出十五都是年」過完了元宵節,才算是過完年了值此元宵佳節
  • 【元宵節】吃湯圓,慶團圓,歡歡喜喜鬧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在我國是由來已久習俗。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實際上是思念親人、渴望團圓的意思。雖然有「北元宵、南湯圓」的說法,但本質區別在於:元宵是「滾」出來的,湯圓是「包」出來的!現在能分清湯圓和元宵了吧~
  • 元宵特輯|萬家燈火元宵鬧,一碗湯圓銳氣盈
    你們那裡,都是怎麼過元宵的呢?下面跟隨小編看看以下幾個地區是如何歡度元宵節的吧!①北京老北京最熱鬧的節日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節。從農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娛樂五晝夜。老北京的元宵節最重要的活動是賞燈。明代北京的燈市在東城燈市口,元宵夜街道兩旁列市,上至珠寶玉器下至日用百貨一應俱全。
  • 元宵晚場開票|正月十五,來老牛兒童探索館「迎春佳境在 歡樂慶元宵...
    元宵晚場開票|正月十五,來老牛兒童探索館「迎春佳境在 歡樂慶元宵」! 迎春佳境在歡樂慶元宵
  • 【我們的節日·元宵】正月十五月圓,歡歡喜喜鬧元宵
    ◆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耍龍燈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氛圍喜氣。
  • 龍燈炫彩 邀你一睹風採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銅梁龍燈。鐵水飛濺,中華龍舞……昨晚,聞名中外的龍鄉銅梁奇彩夢園成為歡樂的海洋,非遺龍舞展演亮相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開幕暨亮燈儀式,祭龍取火、魚龍歡騰、火樹銀花、龍舞九天等系列節目精彩紛呈。首屆重慶銅梁中華龍燈藝術節將持續至2月19日,是市民體驗龍文化、喜慶過年的好去處。
  • 合肥南新莊社區開展「繽紛元宵慶佳節」活動
    春節剛過,元宵已至。為了給轄區三五、孤寡老人、殘疾老人、計生獎扶對象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2月15日下午,合肥高新區南新莊社區聯合陽光公益在老少活動家園開展「繽紛元宵慶佳節·團結鄰裡一家親」慶元宵活動。
  • 《元宵佳節的故事》寫在海豐大型元宵綜藝晚會前夕的故事
    經東方朔了解後,原來這個人名叫元宵,家裡尚有父母姐妹,進宮後更也見不到家人而傷心未能盡孝,故想自殺。東方朔說火神喜吃湯圓,宮女中不是有個叫元宵的經常煮湯圓給皇上吃嗎?皇上可叫元宵與百姓煮好湯圓迎候火神,並在城裡掛花燈,點鞭炮,燃放煙火,像城裡失火一樣,這樣可瞞過玉皇上帝,玉皇以為宮闕起火了,可保無事。
  • 有關元宵的習俗、詩句、好詞好句、燈謎
    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花燈,猜燈謎,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元宵習俗   吃元宵   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皆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圓幸福,年年歡聚。
  • 加納華人共慶2017元宵佳節
    2月11日晚,由加納華僑華人社團聯合總會、加納中華工商總會主辦的「2017華人相聚在元宵」聯歡晚會在加納首都阿克拉舉行,中國駐加納大使孫保紅、旅加華人華僑代表、中資機構人員代表和外籍嘉賓等共800餘人歡聚一堂,共慶元宵佳節。
  • 元宵佳節 心圓夢圓 ---貴戚坊幼兒園「元宵節」各地特色習俗大盤點
    3、湖北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楊店鎮是著名的「龍燈之鄉」。楊店龍燈,因其體型高大、燈飾豔麗,故又稱之為「楊店高龍」,已是孝感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湖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拓展項目。雜耍的形式各種各樣,獅子舞、龍燈舞、高蹺、旱船、花棍、秧歌、趕毛驢等應有盡有,內容以戲曲為主。曲阜城周圍村村玩龍燈,每個村的龍燈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龍燈的地方在二門裡大堂前,平時不得入內的孔府,這時也準許外人入內看耍龍燈。耍龍燈時,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在一旁燃放焰火。淄川縣元宵節臨水人家多放河燈。寧陽縣元宵送燈至祖墳。博興農村的元宵節有照燈的習俗。
  • 正月十五——慶元宵
    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21年2月25日消息,又到元宵賞月時。天文科普專家提醒,日落一小時後和子夜前後皆是賞月好時機。天文預報顯示,今年元宵節的元宵月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最圓時刻(望)出現在27日16時17分。
  • 閩臺元宵的熱鬧事 ​
    臺俗,「上元日,取其神像,安置竹椅,縛兩木作轎狀為椅轎,由赤膊壯漢四人舁扛,鳴鑼遊行。每到商店門首,必燃放爆竹相迎,並以爆竹燃投壯漢,壯漢毫無懼色,謂神附其身,故不怕爆灼。俗謂,玄壇爺畏寒,乃以鞭炮暖之。此夜,商鋪燃放鞭炮,一家常達一兩小時之久,鳴畢,嘉賞金牌、紅包為禮」。(吳瀛濤《臺灣民俗》)
  • 元宵節之「魂」,龍燈鬧元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
    從此,正月十五燃燈習俗擴展開來,放燈、關燈、送燈、耍龍燈、桂花燈、菊花燈,還有燈會、荷花燈……它們如濃濃海浪一般紛紛湧來,接踵而至,元宵節與燈融為一體。把「今夜萬家燈火明」這句話放在唐朝的元宵節,真是再合適不過了。「開元盛世」勝的不僅是「世」還有上元節。唐代放燈盛況空前,已發展為燈市。
  • 邵陽市工商局開展「慶元宵」趣味文體活動
    歡聲笑語鬧元宵邵陽市工商局開展「慶元宵」趣味文體活動部分幹部職工合影 新湖南客戶端3月2日訊(記者 李雯雯)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城區工商系統幹部職工文體生活,3月1日,邵陽市工商局在機關院內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工會文體活動喜迎元宵佳節,城區工商系統
  • 正月十五,邂逅最美的元宵詩詞
    如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表演以及絢麗的燈展活動。大家或出門賞月,或燃燈放焰、或觀燈猜燈謎、或共吃團圓元宵,再一次把「年慶」推向高潮。 元宵之夜,平時緊閉的皇宮宮門破例開放,宮內火樹銀花,蔚為壯觀。大家相約,盛裝結隊湧進皇城去觀花燈。
  • 蒲公英幼兒園 · 2017慶元宵「元宵花燈喜樂會」
    元宵活動如此精彩,寶爸寶媽和寶寶們跟隨蒲公英幼教集團一起鬧元宵吧!      大紅燈籠高高掛,活動之前老師們緊鑼密鼓的張羅活動會場      「正月裡來正月正,正月十五掛花燈」,元宵童謠情,朗朗上口的兒歌聲聲入耳,喜迎元宵節~
  • 元宵,圓滿.
    元宵在我國由來已久,元宵節食元宵取月圓人團圓之意。據記載,唐宋時的「油錘」是最初的元宵。宋代《歲時雜紀 》中說: 「上元節食焦錘最盛且久」。這裡的「焦錘」就是「油錘」。元代陶宗儀輯《說郛》諸食譜中也有「上元油錘」的記載。
  • 五營營神慶元宵
    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是詔安縣「五營」幾個葉氏村莊的盛大節日—遊神,本地話俗稱「營神」葉氏宗親以獨特的方式慶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