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形態下,為什麼要重視「服務營銷」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服務營銷是一門獨立且嚴謹的學科,無法通過一篇文章全面的闡述其全部。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喚起營銷人在新的經濟形態下對於服務營銷的認知和重視,它的適用性不僅在服務行業,更是在產品同質化和消費升級的趨勢下,可以提供更多的解決方案。

近期能見度極高的「地攤經濟」,不知道是否能真正變成一種經濟,但至少在過去的幾周成為網際網路上的「口頭經濟」,對於大部分在網際網路上討論地攤經濟的人來說,他們應該並不是這個政策的主體,同時地攤經濟也不是為了拍照、裝×、發朋友圈或品牌營銷蹭熱度而存在的。

政策的初衷依然是總理所說的:「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

但地攤經濟走紅,也只是後疫情時期政策重視民生的體現。分散性、流動性強,是地攤最主要的特點,因此地攤經濟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對就業僅能起到補充作用。

說到就業,今年6月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2019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

服務業已成為我國吸納就業人員最主要的渠道,從業人員佔比已經達到47.4%(第一產業佔25.1%,第二產業佔27.5%)

新經濟形態 —— 服務業成為國家支柱產業

服務業不只是在就業中的貢獻率超過了第一和第二產業,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顯示:2019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 53.9% ,貢獻率為59.4%,增速為6.9%,分別高出國內生產總值和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0.8和1.2個百分點。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穩定器」作用進一步增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商情報網

服務業在經濟中的貢獻度增加是國家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的結果,也是經濟發展的不可逆規律,在全球範圍內,各國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已是事實。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的增長,全球經濟正在迅速轉型為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服務業創造的價值已經佔到GDP的63%,而美國的服務業在2018年GDP中的佔比超過了80%。

快速增長的服務業和落後的服務營銷意識

經濟史告訴我們,所有發展中國家都不可避免地經歷了從農業到工業再到服務業的轉變,當今世界經濟越來越被定義為服務經濟。這種轉變也帶來了產品和服務本身定義的變化,不再將產品與服務分開。相反,服務現在越來越代表產品的組成部分,產品和服務的這種相互聯繫體現在產品-服務連續性上。

在國內服務業成為新的經濟形態下,我們發現一個矛盾:雖然我們生活在服務經濟時代,但營銷理論和營銷活動的主流依然是以「製造業」為主導,充斥著人們屏幕的各種直播帶貨、跨界營銷、聯名產品、影視劇植入和節目贊助等等,幾乎都是以「產品營銷」為核心,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內容甚至是學習到的課程幾乎都是圍繞著怎樣營銷有形產品,特別是消費品,而不是服務產品。

這就形成了滯後的服務營銷意識與快速轉變的經濟形態之間的矛盾。國內的服務營銷發展還處於萌芽階段,還未被人們接受和認可。

同時,服務營銷在整個公司及產品營銷中的重要作用還未被人們發現,人們對於服務營銷的概念及推廣還不夠重視。但作為致力於「做明天的事」的營銷人來說,我們需要認真對待並深入了解和學習服務營銷,以應對經濟及商業環境的變化。市場部不應僅著眼於當下,而更應該以策略思維發現趨勢,以應對明天的變化。

服務營銷與產品營銷的差別

是否牽涉到所有權的轉移,無疑是區分產品與服務最科學的一個維度。——Jochen Wirtz,Christopher Lovelock

服務營銷是基於關係和價值的營銷,可以用於服務或產品。服務營銷不同於產品營銷,兩者具有較大差異,如果照搬產品營銷的理論用於服務營銷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

基於約亨·沃茨和克里斯多福·洛夫洛克研究的結果,服務營銷具有四大特性,簡稱「IHIP」:

無形性(intangibility):有形產品是可見的、可量化的或具體的,在顧客付款前多數可以看到、聽到、摸到或品嘗的商品;服務是無形的、難以量化的、無法觸摸的或很難被看到的,因此顧客很難事先知道他們將獲得什麼。

例如,銀行通過強調使用信用卡所帶來的便利和服務等優勢來促進信用卡的銷售。又或乘機飛行也是一種無形的服務,因為顧客預先購買了該產品,但直到他們登上飛機時才開始「體驗」或「消費」到該服務。

圖片來源:http://market.cmbchina.com/

差異性(heterogeneity):大多數商品可以在工廠被批量生產或被對手完全複製,但是服務卻不會完全相同。體驗可能由位置、時間、季節、環境、設施和服務提供商的不同而有差異。由於「人」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服務差異的因素,因此服務的質量和級別在不同提供方之間可能會有不同,甚至在一個提供方中也可能無法保持一致。

例如,麥當勞所有具有特定風味的漢堡都幾乎相同。但是,同一櫃檯的工作人員連續向兩個顧客所提供的服務不一定相同。

不可分割性(inseparability):服務的產生與消費可以同時進行。而消費性產品則會經過製造生產、倉儲、經銷等各個環節,才轉至末端消費者。例如,在線搜索、諮詢業和美容美髮行業等,都是同時創建並提供服務的行業。

易逝性(perishability):服務和經驗無法存儲,相反,貨物可以在工廠的倉庫或商店的庫房中保存,直到銷售出去,之後被消費者使用和存儲。但如果沒有售出某項服務,則該服務將永遠消失。以航空公司為例,一旦飛機起飛,該航班上出售機票的機會就永遠失去了,任何空座位都意味著收入損失。

說到服務營銷與產品營銷的差別就不得不提到服務營銷的7P組合。1981年布姆斯和比特納(Bernard H. Booms和Mary J. Bitner)在產品營銷4P策略的的基礎上提出了7P營銷組合,是與以往不同的多元營銷方式,7P的全方位分析,構成了服務營銷的基本架構,其中增加的3個P是:

人員(People):所謂人員,是指直接或間接參與服務提供的人員。這通常表示公司的員工,甚至可以指代公司的現有和過去客戶,這些客戶通過口耳相傳代表了公司。人是7P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服務傾向於同時生產和消費。因此,這些人的行為對於確定客戶的體驗非常重要。

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是指一種環境,在該環境中,服務是通過與有形商品結合的員工與客戶之間的互動而產生的。例如服務展示手冊、名片、公司網站等。

過程(Process):是指客戶與企業接觸時產生的互動過程、機制等。例如,當顧客預訂、入住酒店以及酒店用餐和退房時,都會觸發各個階段的接觸點(通常分為五個主要階段:期望、進入、互動、離開、回顧,而每個階段裡可以有多個接觸點),所有這些接觸點都有可能影響到顧客的體驗滿意度,營銷人員應該特別留意這些關鍵時刻(MOT),並主動出擊調整服務過程,以確保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體驗。

服務營銷組合中獨特的3個P決定了服務型公司的生存與成功。它們影響購買需求、客戶體驗和客戶滿意度。質量和反饋始終是最重要的,用於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和服務範圍,這也有助於更好地服務客戶、留住客戶以及產生口碑並吸引新客戶。

我們通過宜家這個案例來更清晰地解釋7P模型中所增加的3個P。

首先,宜家不僅致力於與客戶建立「夥伴關係」,而且還關注其員工和業務結構。該公司保持其管理結構扁平化,從尋求越來越高性價比的採購商,到經過廣泛培訓並主動為客戶提供服務的員工,宜家一直專注於其極具競爭力的服務方面。

其次,在有形展示部分,宜家提供了產品和服務相關的所有有形物品,除了目錄和手冊外,宜家還在所有店面中保持統一且現代設計感的外觀,並擁有充足的陳列空間,讓顧客可以像在家中或辦公室裡一樣欣賞家具。通過現代技術,如AR等提供給顧客更多的線上體驗方式。這些有形展示使客戶能夠輕鬆識別宜家品牌,並將公司與優質產品和購買經驗聯繫起來。

最後,在過程方面,宜家提供了一種便捷的自助購物方法,使顧客可以看到商店環境中擺放的家具,並通過商店動線引導至中央大廳進行實際購買。結帳後,宜家為消費者提供簡單的送貨上門服務和安裝服務。創造精簡的購物體驗,並著重於提供儘可能低廉的商品,可確保宜家客戶對商品和購買體驗都感到滿意。

案例視頻:

服務營銷三要素

「服務營銷理論之父」克裡斯丁·格羅魯斯(Christian Grnroos)最初於2000年開發了服務營銷三角模型。該模型描述了服務行業的三個基本要素之間的關係 —— 即公司,員工和顧客。

它強調根據服務營銷所需的技能、策略和優先級將營銷任務分為以下三類:

內部營銷和外部營銷比較好理解,而互動營銷最關鍵是員工與顧客之間的接觸,其成功首先取決於內部和外部營銷的正確執行。員工的目標是在互動營銷中維護顧客關係,提高顧客滿意度並建立長期關係。公司的形象掌握在員工手中。

服務營銷適用性

當今對於服務營銷意識的落後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其認知不足,如果只望文生義的話,服務營銷只適用於「服務行業」,其實服務營銷所適用範圍要廣泛很多,服務可以是有形的或無形的,可以以人為本或以產品為導向。

根據服務營銷的適用性可以分成四個主要類別:

為什麼要重視「服務營銷」

正如《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一書中所說:

我們每天都在與服務打交道,如打電話、刷信用卡、乘公交車,或者下載音樂、上網、度假、醫院檢查等等,他們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甚至都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有些是B2C,有些則是B2B。Services Marketing: 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

而在新的經濟形態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對於企業來說不能意識不到它們的存在,反而應該重視服務營銷的作用。它不只可以運用在服務業,而更是對現有營銷觀念的補充和強化,服務營銷觀念利於企業實現和強化近幾年來在市場競爭中日益受到重視的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差異化。具備服務營銷觀念意識的企業,在產品的設計優化、生產、廣告宣傳、銷售、服務等各個環節會更注重與客戶進行雙向互動的信息交流。在競爭中,可以先於對手更詳盡地了解以及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同時對企業效益持續增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Reference:

《2019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https://www.askci.com

https://www.mcdonalds.com.cn/

http://news.winshang.com/

http://kangsitanding.blog.caixin.com/

https://www.mbaskool.com/

https://youtu.be/UudV1VdFtuQ

https://youtu.be/48iYAhv0nC4

《世界概況》2015,CIA

Services Marketing:People, Technology, Strategy,Jochen Wirtz,Christopher Lovelock

本文由 @李胤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創業市場進入者眾,但創業者們卻並未真正觸及劍指千億的中國「氣味經濟」利益蛋糕:創新品牌多集中在中低端價位,實際上並未撬動由國外高溢價品牌主導的商業香水市場格局;創業品牌多向家具、個護方向發展,而缺乏在香水產品的深耕,未形成具有市場認知度的香水品牌。在曾鴻看來,中國香水市場真正的破局要從突破高端香水市場的巨頭壟斷開始。
  • ...衝擊下的日本產業經濟形態(二):打包服務普及·「出前」文化復興
    來源:盤古智庫3800字,讀完約10分鐘盤古智庫日本產業經濟動態(2021第2期)疫情衝擊下的日本產業經濟形態(二)「打包」服務普及·「出前」文化復興盤古智庫東北亞研究中心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飛撰寫「打包」服務普及
  • 思為科技:「俯身」認知用戶,推動地產智慧營銷新進程
    在12月8日開幕的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上,36氪與場景實驗室聯合首發「年度場景新物種」榜單——以融合觀念力、連接力、內容力、氛圍力、數字力的研究評選模型,盤點與致敬地產行業的模式突破與場景創新。城市正在發生的「高像素進化」,如何更深刻塑造我們的日常?更多體驗、效率之外,是否有面向人的「溫度」創造?
  • 2020「年度地產智慧營銷新物種」-思為科技
    (原標題:2020「年度地產智慧營銷新物種」-思為科技)   12
  • 專訪世禾娛樂劉穎 | 營銷加碼,女性視角的「頂樓」由我們打造
    而去年全年的劇集市場,「少女心」和「她經濟」「她力量」「她劇集」說不清誰成就了誰。網際網路用戶統計報告顯示,女性用戶在去年3月已經達到5.3億規模,對全行業的內容生產者來說,用戶既市場,大傢伙兒絞盡腦汁琢磨的事情中必包含這件:如何讓內容得到女性用戶的垂青。
  • 「嗅覺經濟」千億市場之下,「AROMAG」要用「迎合中國審美」的香水...
    為適應「泛文化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需求,「AROMAG」香水產品的線下銷售渠道也向「文藝青年」進行傾斜,北京中信書店、蘇州誠品書店和上海明珠美術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廣州橄欖山生活美學空間在內的多個線下書店、美術館都有其產品進行銷售。
  • 從「青銅」到「王者」,借力電競如何實現營銷上分?
    近段時期,全球體育賽事遭遇大停擺,奧運會、歐洲杯相繼延期,品牌面臨前所未有的營銷挑戰。與此同時,電子競技作為數字體育的重要一環,成為營銷新藍海。品牌如何迎風而起,扭轉疫情下的體育營銷困局,玩轉電競營銷?
  • ZEGO即構科技榮獲36氪「WISE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
    近日,2020新經濟之王——中國最具影響力企業榜單陸續發布,全球雲通訊服務商即構科技,憑藉在企業服務領域硬核出色的技術表現和服務眾多行業頭部客戶的實踐能力,榮登「WISE2020中國新經濟之王最具影響力企業」榜單,在企業服務賽道獲得「最具影響力企業」獎項。
  • 洞察「體育之王」:2020奧運營銷的四大掘金術
    東京奧運會的戰火越來越近了,「體育大年」的按鈕即將按下,各路品牌與參與方已經開始躍躍欲試了。誰能打贏四年一度的奧運營銷戰?新時代裡,奧運營銷又有怎樣的新玩法?2016年里約奧運會後,中國體育明星開始有了更強的社會影響力:張繼科的球迷為愛豆慶生買下11座城市的媒體版面,丁寧的粉絲為偶像投下了車站硬廣,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的「小黃人團」,越來越多體育明星走進綜藝節目……可以說,從死忠體育迷到大眾認知,體育明星正在「出圈」,而奧運則是體育全民化的最佳場景。
  • 我的「乘熱打鐵」市場營銷 !| Adrian
    「擂臺」上各展所長。在我看來March Madness也能套用於香港的三月,喜歡藝術文化的朋友,大概已經洞察「玄機」。我時常提及出創新的重要性,在藝術層面「Glow Like That」當然充滿驚喜,一個由顏色構築的光感世界,與Victoria Dockside的景觀相互輝映。而在市場學的角度上,它也足夠令人耳目一新亦要創新。
  • 微信測試「我的服務」!擠掉微信「圈子」,做到服務快達
    大部分人在這個頁面還能看到圈子——一個長在微信中的同好交流社區產品,而少部分人則能在這看到微信正在內測的新入口「我的服務」。▲ 左為原先的圈子界面,右為測試中的「我的服務」「我的服務」是一個小程序,你可以在這個小程序裡找到自己在搜一搜裡標記過的服務。它更像是一個服務盒子,讓你收納自己需要的服務。
  • 奧運求變,阿里如何找到營銷新切口?|專訪
    當北島寫下這首隻有一個字的詩時,他或許沒有想到,進入2020年之後,當線下場景因疫情而受到影響,我們的生活又一次被「網」賦予了更多意義。作為時下最吸引年輕人的消費形態,盲盒無疑是深諳年輕人喜好的天貓,祭出的又一大「殺招」。 談起這樣的設計,阿里巴巴集團CMO董本洪透露了他們的構思:「冬奧活力樂園是藉由盲盒的概念發展出來的一個長達30米、由冰雪遊戲構成的沉浸式體驗展,代表奧林匹克大家庭為北京送來雙11冬奧盲盒大禮。
  • 創投日報|「Nreal」獲快手領投4000萬美元B1輪融資,「完顏」獲數...
    本次融資由快手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金浦科技基金、高瓴創投及中金資本旗下中電中金基金跟投,勢能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截至目前,Nreal總融資額已超過7000萬美元,歷史投資人還包括順為資本、華創資本、光大控股新經濟及特斯聯、洪泰基金、愛奇藝、新松創投等。
  • 為何我們要重提審美經濟?
    第一是農業經濟形態,第二是工業經濟形態,第三是大審美經濟形態,該形態超越以產品的實用功能和一般服務為重心的傳統經濟,代之以實用與審美、產品與體驗相結合的新興經濟。同時研究經濟審美化內在動因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2002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 看好百億規模的藍海市場,「52TOYS」要做中國的「萬代」
    52TOYS瞄準這片藍海市場,針對B端提供衍生品解決方案、針對C端獲取知名版權開發品牌玩具;並研發線上扭蛋品牌「玩蛋趣」;收購國內最大的動漫模玩論壇「78動漫」,希望將鏈條上的生意一網打盡,成為中國的萬代。後者是日本最大的玩具製造商,全年的銷售額為6200億日元(約365億元人民幣)。
  • 體育大年變小年,35億營銷預算阿迪達斯為何一分不砍?
    那麼,阿迪達斯為什麼不選擇直接取消自己的營銷活動呢?在關於公司2019年Q4財報的電話會上,這位阿迪達斯CEO還表示「不管有沒有疫情影響,圍繞賽事所做的營銷活動大部分在賽事開打之前就已經發生了。」「消費者不會說,因為奧運會取消了我就不去跑步了, 也不會因為歐洲杯取消了就不去買新球衣了。」
  • 「Booksy」解鎖美業新姿勢 | 每日新物種
    新物種的爆發不是偶然。在新物種成為新物種之前,它多半已經在商業叢林裡顯露出巨獸獨有的潛力了。「每日新物種」是場景實驗室新推出的一個欄目。我們希望能在這個欄目裡,捕捉到商業世界裡那些最早期、最野蠻、最原始的生命力。每天,「每日新物種」將為你推薦一個值得注意的優質早期項目。經過O2O硝煙之後的短暫沉寂與摸索,美業一直在探索新的發展方向。
  • 「線下引流、線上拓量」,「PHILOMÉTIQUE 樂肌美道」要開拓國貨...
    Keith Zhou給36氪算了這樣一筆帳:目前線上流量成本日益高漲,維持一個新一線城市的高端旗艦體驗店的維持成本大概在150萬/年甚至更低,這個成本遠比在線上種草、投放要低許多。而結合線下體驗和口碑傳播力,線下營銷的ROI不一定就比線上差。 在Keith Zhou的描述中,「樂肌美道」從線下開啟的品牌推廣,來源於宣傳效應和產品銷售的雙重考慮。由於線上營銷大戰過度「燒錢」,線下宣傳的性價比有所回升——排除線上需要投入的大量營銷費用,線下進行商超入駐或者專櫃布局的費用甚至更低。
  • 被年輕人買爆的「戒糖經濟」:元氣森林,Wonderlab,可米酷如何拼出...
    「朋克養生」浪潮中,當代年輕人對健康的追求便可見一斑。後疫情時代,年輕人對健康更加關切,怎麼能遠離糖和脂,吃好又吃瘦?這種需求形成了一個全新的藍海市場:「戒糖經濟」。乘著新消費的東風,戒糖經濟的商業邏輯孵化出不少優秀的新銳品牌,下面我們以元氣森林、Wonderlab、可米酷三個新消費品牌為例,看看戒糖經濟的新物種到底迷人在哪兒。
  • 鍾薛高X娃哈哈品牌跨界營銷為什麼會成功?
    國民飲料娃哈哈又不安分了,3月26日,攜手網紅雪糕品牌鍾薛高推出聯名款「未成年雪糕」。這款雪糕在「哈寶遊樂園」微信公眾平臺和鍾薛高天貓旗艦店首先發售,4月10日起進駐鍾薛高線下門店。光看這個名字就覺得有趣,難不成咬一口就能變回未成年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