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非常強調一個人的口才能力,整個社會在這種觀念下,便不由變得更加的聒噪,每個人都想要在各種場合直抒己見,沒有人願意放棄發聲的機會,嗓門越大的人越能夠受到別人的注目。
在生活中,若是一個人能夠口若懸河,那麼這樣的人便會被認為是有本事的,巧舌善辯一直被認為是聰明人的標誌,只是這樣的說話方式,並不能夠讓人生得到正面的反饋,反而會叫一個人愈加的急躁。
最後只能夠是流於表面,變得嘴上功夫十足,卻沒有正經八百的能力,對於自己的人生又能有什麼裨益呢?俗話說:「廟小妖風大,人狠話不多」,真正聰明的人,他們絕對不會追尋一些似是而非的能力,他們對於人生的理解一定會是透徹的。
他們會和普通人採取完全相反的策略,也就是在很多時候,他們並不是急於開口,而是會保持沉默不語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在他們看來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生活智慧。因此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麼想要在生活中做一個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必須要保持一定的安靜。
一、莫道人是非
聰明人一定會在他人背後管住自己的嘴,能夠議論他人的人,那麼就一定會在背後議論你,之所以我們不能夠輕易的對別人發表意見,就是因為沒有人願意自己在背後遭受一些非議,當面說出的話還有辯解的機會,若是背後被人平白無故的編派,那麼任何人都會對這樣的遭遇感覺到「惱怒」。
很多人都有一個壞毛病,那就是總喜歡談論一些人的十分,會對別人進行一些評頭論足,這樣的議論聊的再痛快,一旦轉過頭去,你所隨意說出的話,就會被他人給別有用心的記住,以至於到最後可能成為你在人際關係中所埋設下的一個雷區。
要學會閉嘴,學會讓自己對別人的評價永遠放在心裡,而不是掛在嘴上,畢竟我們不想別人從流言蜚語中了解自己,那麼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去輕易的開口議論別人,這不但是關於一個人的生活智慧,也是一種道德感,畢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去隨意的貶低別人,不但會惹怒當事人,就是聽你說話的人,也難免心中皺起眉頭,將你視為不能深交的朋友。
二、莫挖苦別人
有一種人,他們喜歡在智商上逞能,也就是想證明自己比別人聰明,但凡是一個正常的人,都不願意自己在別人眼中是愚蠢的,人都有虛榮心,有的人喜歡炫耀財富或者是名牌衣服以及豪車,這樣的虛榮心雖然會讓別人反感,但是也只是一時的情緒波動。但是從壓制別人來獲得快感,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就是讓人痛恨。
因為這和生活上的貧窮不一樣,若是一個人被認為是愚蠢的人,那麼他做人的根本就已經受到了冒犯,這種對於尊嚴上的進攻,會給自己招來想不到的嚴重後果。三國時候,有這樣的一個人,他叫做楊修。楊修是曹操手下的郎中,從小以「神童」聞名,受到曹操的重視,總是相伴左右。
要說在曹操身邊,楊修如果能夠好好的做事,發揮出自己的價值,那麼憑藉著自己的聰明還是曹操的器重,那麼前途是絕對不可限量的,但是楊修這個人,最大的毛病便是一張嘴,他對於不如自己的人,那是尖酸刻薄,絕不留情,就連曹操也無法免除。曹操有次閒來無事,下去視察民情,聽說相國蓋了一個新大門,他就饒有興趣的前去觀看。
相國想聽聽曹操的看法,但是曹操卻是不發一言,直到臨走時在門上寫下一個「活」字,所有人都是不解其意,楊修卻大聲說道:「門字填「活」,這是主公嫌棄你家大門太闊了」,楊修的話讓曹操很是尷尬,對他便有了疏遠之意。後來曹操和東吳作戰,夜間拿著雞腿不停的說:「雞肋,雞肋」,大家還是不解其意。
楊修夜裡在營房中告訴大家,主公所說雞肋,便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已經有了退意,大家準備好返鄉吧。楊修的話到了曹操耳中,曹操大為惱怒,便以楊修「洩露軍密」的罪名成為了刀下之鬼。就是因為楊修不懂得維護上級領導的顏面,這樣的一個聰慧至極的人物,一輩子不但沒有做出什麼樣的成就,最後反而是身首異處,怎麼叫人不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