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可能的一件事,但是卻是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廈門的陳女士在收拾家中舊物時發現了一張老存單,存款時間是1973年,金額為1200元(在八十年代,萬元戶是土豪的象徵時,1973年的1200元堪稱是巨款了)。不過雖然意外找到了存單,但是她的取款成為難題,因為間隔時間太久,當時的存款人中國人民銀行,早已不再辦理儲蓄業務了,而是單純的政府管理機構。不過最終在人民銀行的組織協調下,在農業銀行找到了這筆1200元的「銀行底單」,並按照利率給付陳女士存單本息。
相信很多人都對於陳女士最終取得了多少錢感興趣?經過銀行的計算確認,陳女士提取的本息僅為2684.04元,利息尚不足1500元。44年的時間,1200元存進銀行本息只有2684元!很多人會想銀行是不是坑陳女士呢?其實並沒有,那麼銀行這個1484元的利息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要想知道1973年存1200元到今天變為多少錢!前提條件是先知道存款的利率,有利率才能接著往下計算。
如下圖所示,是我國建國至今的利率史,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1973年,國家沒有調整過存款利率,因此在當時存款使用的利率為1971年的數據,1971年的利率只有兩個數值,一個是活期的2.16%,另一個是1年期的3.24%。1200元,存1年的定期後本息合計:1200+1200*3.24%=1238.88元。由於早期銀行都是手動辦公地,並沒有如同現在的電腦辦公一樣,所以不存在所謂的自動轉存一說,因此從1973年開始,存款就變為了活期。不過早期的活期利率還是很可觀的:從1973-1990年活期的利率都是2.88%,這17年間本息合計:1238.88*(1+2.88%)^17=2007.5元。
1990-1998:活期利率2.16%,這8年的本息合計:2007.5元*(1+2.16)^8=2381.8元;1998-至今:從1998年開始,活期利率開始不斷下降,這期間我們取中間值差不多就是2008年0.72%,因此這22年的本息合計:2381.8*(1+0.72%)^22=2789.02元。
PS:我們的計算值2789.02元與銀行計算的2684.04元略有差距,主要是因為後續22年,我為方便計算,直接取個平均值了。
總結
從我們的計算結果來看,銀行並沒與坑陳女士,不過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陳女士這筆投資可謂是巨虧,當年的1200元如果從物價上考慮,最少也相當於目前的12萬元以上吧,甚至更多,不過造化就是這麼弄人,所以對於自己的存單,還是要妥善保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