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二戰期間美國一直充當同盟國兵工廠和後勤基地的角色,利用自己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向同盟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援助。這些援助對於同盟國戰勝法西斯起到極大作用。那麼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一共向同盟國提供了多少援助呢?
援助蘇聯
美國援助蘇聯是從1941年10月開始的,一直持續到1945年日本徹底投降為止。美國共向蘇聯提供了高達110億美金的軍事援助,主要包括軍火、機械設備、戰略物質和糧食等。其中包括戰鬥機和運輸機1.4萬架、坦克7千輛、裝甲車1.2萬輛、摩託車3.2萬輛、軍用汽車49.5萬輛、列車1.3萬臺、火炮7900門、衝鋒鎗10.8萬支以及數不清的炸藥、糧食和藥品等。
另外美國還根據租借法案,向蘇聯租借672艘艦船,幫助蘇聯運輸物質。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只歸還美國127艘。美國還向蘇聯援助大量的機械設備和特種鋼材,使得蘇聯自身的軍工生產水平和規模,急劇擴張。例如美國向蘇聯提供的特種鋼材,佔據蘇聯在二戰總產量的80%以上;若沒有美國的特種鋼,可以想像到蘇聯的軍工生產會降低到何種程度。
美國對蘇聯的軍事援助,佔美國對外援助總額的23%左右。當然蘇聯也不是白拿美國的援助,蘇聯用一國之力,拖住了德軍8成以上的軍隊,而且是最精銳的德軍。另外蘇聯也向美國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礦石。
援助英國
英國是二戰中得到美國援助最多的國家,也是最早得到美國援助的國家。整個二戰期間,英國一共得到價值312億美金的美國援助,佔據整個美國對外援助總額的六成以上。美國對英國的援助,主要以軍工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為主。因為英國本土沒有淪陷,也沒有受到大的破壞,軍工生產能力本身就很強,無論是飛機、坦克還是航空母艦,英國都能生產,質量也不輸於美國。
當然美國也援助了英國許多軍事武器,例如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先後向英國提供50艘驅逐艦和38艘護航航母。英國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軍艦,才能對抗德國狼群戰術,保住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航道。另外美國還援助英國2萬多輛坦克,比德國在二戰期間生產的坦克總量都多,這也是英國能夠在北非戰場堅持下來的原因。
美國之所以對英國如此大方,並非因為英美同文同種,而是利益所致。首先美國以軍事援助為要挾,強迫英國甩賣了大批資產(英國控股的美國公司)。因為英國當了三百年的世界霸主,不僅海軍稱雄全世界,英國資本也是橫行各國市場,很多美國的優質公司都在英國資本家的掌控之下。美國利用這次英國求援的大好機會,以極低的價格將英國資本掌控的美國公司全部收回了。
另外美國以每個2500萬美金的價格,將英國控制下的宏都拉斯、蓋亞那等許多極具戰略價值的島嶼租借下來,租期長達99年。這些島嶼都是英國海軍稱霸海洋的根基,美國此舉不僅斬斷了英國復興的可能性,也為美國稱霸世界打下堅實基礎。
援助我國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一共向我國提供了8億多美金的援助。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最直接的美金援助,幫助國民政府穩定經濟,維持法幣的發行;二是軍事武器和戰略物質,僅通過駝峰航線,美國就向我們運送了85萬噸的軍火物質;三是人員的援助,主要是組建援華飛虎隊,幫助我軍打擊日本空軍。
美國在二戰期間,實行先歐後亞的戰略,援助重點是歐洲。所以美國對我國的援助極少,只佔美國對外援助總額的1.8%。不僅遠不如美國對英國和蘇聯的援助,連法國都不如。
援助法國
雖然法國僅僅抵抗39天,就戰敗認輸了。但是美國還是給予法國的流亡政府(戴高樂的自由法國)大批援助,一共提供了價值32億美金的援助。毫不誇張地說,自由法國無論是政府運轉還是軍隊組建,都是靠美國援助支撐的。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一共向英、蘇、法等反法西斯同盟提供了500多億美金的軍事援助。相當於美國1943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援助數量之巨,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