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勝利,美國與蘇聯誰的貢獻最大?

2020-12-22 透支明天

答案當然是美國。

因為,蘇聯能幹的事,美國都能幹;但美國能幹的事,有兩件是蘇聯幹不了的。

第一件,打擊日本海軍。

解放軍早已與時俱進,放棄了陸軍老大哥思維,大力發展海空軍,而我國的很多軍迷卻還是陸戰思維,以為陸軍,陸戰就是戰爭的一切。

二戰的日本海軍,早已經超越了歐洲那批老列強,僅次美國,和英國持平。什麼法德俄,都不是日本海軍的對手。尤其德國和蘇聯,連航母都沒有,太有損主要列強的形象了。德國曾經用虎式坦克的設計圖紙,交換日本的航母圖紙。

所以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橫行霸道,打的英美倉皇逃離,而如果美蘇角色對調,要美國去跟德國陸軍拼那沒問題,但要讓蘇聯海軍去剿滅日本海軍,那辦不到。

第二件,也是最重要的,作為同盟國的兵工廠,向全世界的同盟國提供軍火援助。

二戰期間蘇聯和民國一樣,也是本國出人,英美出物資,雙方合作反法西斯。但蘇聯曾在戰爭一開始他也曾是給援國。

在我國抗戰的一開始,國際上是孤立無援的,只有蘇聯一國給予我們軍火援助,這一點確實要感謝。但在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他自顧不暇,無力再管中國,因此只好停止了對外軍援。

所以你看看,蘇聯他連援助一國都無法長期,而美國可是英法中蘇四大國同時給援助,除了這四大國還有十幾個小國。一給就是幾年不停,直到戰爭結束!就衝這一點,這又是蘇聯遠遠比不上的。

所以如果美蘇角色對調的話,要美國去跟德國陸軍拼,沒問題,反正人口多,軍工產能大,但要讓蘇聯去打擊日本海軍,以及給反法西斯同盟國十幾個國家提供軍火支援,這蘇聯的能力遠遠不夠。

除去後勤,我們說軍事作戰本身。美國二戰,是歐洲亞洲兩個戰場一起打,而蘇聯只打了一個戰場(戰爭末期打擊關東軍可以忽略不計);美國是海戰陸戰一起打,而蘇聯只打了陸戰,海戰他不行。

蘇聯的傷亡確實最大,殲滅的敵人確實最多,但是,蘇聯的這個貢獻並不是獨立的,蘇聯只是出了人,武器是英美提供的。在度過難關後,蘇軍的武器確實不再是英美援助的了,而是自己生產的。但是這個生產,也是用英美援助的原材料(鐵,銅,炸藥,鋁)生產的。

歐洲戰場是這樣的,英美飛機打擊德國空軍,奪取了制空權,英美給蘇聯提供坦克大炮槍械炮彈等等軍火,還有軍糧,蘇聯出人。蘇聯陸軍拿著英美提供槍械,使用著英美提供的卡車和坦克,吃著英美提供的軍糧,在英美打下的空中優勢的掩護下,和德國陸軍拼了幾年,最終拼贏了。

歐洲戰場其實跟東南亞戰場很像,蘇聯也跟民國很像。東南亞戰場的中國駐印軍,是英國提供夥食,美國出武器和訓練以及空軍,民國出人。看到這,你還覺得蘇聯很厲害嗎?當然了,蘇聯不是沒貢獻,只是沒有蘇吹說的那麼的偉大崇高,更不是不可或缺。

蘇聯對二戰勝利的貢獻至關重要,但這個重要性要說超越了美國,是同盟國第一,這就誇大了。

蘇聯對二戰勝利的貢獻至關重要,但美國對二戰的貢獻,其中有一條就是:給予蘇聯援助,避免蘇聯被德國打死。挽救蘇聯與再造蘇聯,這就是美國的貢獻之一。

我來總結一下:

蘇聯對二戰勝利的貢獻確實大,但這個貢獻並不是獨立的,這裡頭有美國的股份;

蘇聯對二戰勝利的貢獻確實大,但70%應該算給英美;

蘇聯他其實跟民國一樣,並不是獨立的打了反法西斯戰爭,他和民國是難兄難弟,他和民國一樣,是西方提供軍火,糧食,和空軍,他負責出人就行了。

假如沒有蘇聯,同盟國只是晚幾年勝利;但如果沒有美國,同盟國會完蛋。沒有美國,蘇聯會完,民國會完,法國已經完了,英國?

相關焦點

  • 同盟國兩大軍事強國蘇聯和美國,誰對二戰的貢獻更大
    由於美蘇兩大陣營在國際上針鋒相對,兩國對二戰歷史的解讀也不可避免出現了對立的情況。 在蘇聯陣營的國家,歷史教科書都一致稱讚蘇聯紅軍的巨大貢獻。而在北約陣營的國家,歷史教科書一致貶低,甚至忽視蘇聯紅軍的偉大貢獻,將美國稱讚為「二戰中拯救世界的救星」。
  • 從影視作品到書籍文獻,抹殺蘇聯二戰貢獻,美國忙了70年
    近日,圍繞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和蘇聯衛國戰爭勝利75周年,俄羅斯國內對美國政要幾乎不提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的貢獻,甚至還暗示「蘇聯和納粹德國一樣對二戰爆發負有罪責」的言論強烈不滿,認為美國既「自戀」又「變態」。回顧歷史,美蘇二戰期間也曾「並肩戰鬥」,但從冷戰開始,美國70多年來一直試圖顛覆蘇聯二戰貢獻甚至詆毀蘇聯:過去是影視作品、歷史書籍當「殺手鐧」,現在是美國總統推特和白宮網站粉墨登場。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美國誰的功勞最大?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一定知道,二戰爆發後第一個遭殃的就是波蘭,它獨特的地理位置就決定這地成為德國最先侵略的目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都知道蘇聯、美國、英國是其中的主力部隊,那麼這三個國家當中那個對於二戰的勝利作用更大呢?
  • 國際觀察|蘇聯在二戰中的歷史功勞,美國不服
    俄美「嘴炮」交火俄羅斯與美國近期圍繞二戰歷史問題齟齬不斷。美國國防部日前發布文件稱,「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則在一檔電視紀錄片中說,一些國家試圖通過「篡改歷史」解決國內政治問題。蘇聯為贏得二戰勝利犧牲了2700萬人,「我們不能原諒那些試圖篡改歷史的人」。
  • 蘇聯二戰貢獻正被抹殺,銘記歷史刻不容緩
    而在近幾年,有一股令人作嘔的逆流正在致力於篡改二戰歷史,將蘇聯紅軍與其他戰友的貢獻一筆勾銷,將一切成就都劃在美英等「西方國家」的功勞簿上。他們將《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描繪成二戰的起始點,而對英法的綏靖政策百般掩蓋;他們將諾曼第登陸塑造成二戰的轉折點,而對史達林格勒保衛戰閉口不提;他們年初宣布是美國解放了奧斯維辛……美國在二戰的對日作戰中已經足夠偉大,如今卻妄想想將一切貢獻包攬於身,足以讓先輩蒙羞。
  • 俄大使稱華盛頓不應曲解歷史貶低蘇聯對二戰的貢獻:美國人民有自己...
    【環球網軍事報導】俄羅斯塔斯社6月20日報導稱,俄羅斯駐美國大使安納託利·安東諾夫(Anatoly Antonov)當日表示,儘管美國政府一直有意貶低蘇聯軍隊為擊敗納粹德國所做出的貢獻,很多美國人民仍然能夠認清蘇聯在二戰期間發揮的關鍵性作用。
  • 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盟軍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
    我們本篇文章,不談二戰爆發的起末,也不談戰爭中誰對誰錯,我們就來談談哪個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勝利貢獻最大?蘇聯和中國分別拖垮德國和日本二戰的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兵力和士氣,主要被兩個國家給拖垮。蘇聯對二戰的貢獻超過美國縱觀這場對蘇侵略戰爭,德國不管是在天時地利還是人和方面,都沒有任何優勢,反倒是蘇聯上下凝聚在了一起,頑強地抵抗德意志軍隊,雖然說,德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和作戰素養上遠超蘇聯,但是架不住蘇聯人內心的抵抗欲望被觸發起來的強大的凝聚力。
  • 多個同盟國中,哪一個的貢獻是最大的?美國並非在首位
    導語:多個同盟國中,哪一個的貢獻是最大的?有人覺得是美國,畢竟美國的參戰,為各大戰線分擔壓力,為勝利奠定基礎,但其實從整個局面來說,並沒有想像中有意義,太平洋戰場的勝利,更多是起到輔助的作用。真正貢獻大的國家,一個是咱們一個是蘇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勝利,才是真正的扭轉局勢。蘇聯大軍從被動轉化為主動,將德軍壓著打,那個時候他們已經算是失去侵略的能力了,被動抵抗是唯一能做的事情。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英蘇三國,哪個國家的貢獻最大?
    那個時候的德國,軍工技術位於歐洲第一,遠超其他歐洲國家,生產出的武器裝備威力巨大,這也使得德國具備強勁的軍事力量,裝備精良的德軍便在二戰前期勢不可擋,如同一群桀驁不馴的野馬一般,橫掃歐洲,打得英國和法國這兩國的軍隊毫無招架之力,而後來,作為納粹德國同盟國的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把美國拉入了二戰之中,這也奠定了二戰的結局。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
  • 美國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聽不下去了
    日前,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日75周年,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思考的時刻》的文章,上面提到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也就是說,蘇聯與納粹德國一樣,也是挑起二戰的「始作俑者」。這番說辭被不僅被俄羅斯譴責為「偽善、謬論」,連德國都沒法聽了。
  • 美國篡改二戰歷史!肆意抹黑蘇聯,遭到俄羅斯強烈不滿和抵制!
    據戰後的不完全統計,二戰對人類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損失,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達到了2200萬平方千米。全世界一共約7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雖然最後代表正義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家獲得最終的勝利,但是在巨大的傷亡面前,沒有勝利者,全人類都是失敗者!
  • 絕口不提蘇聯貢獻,川普大言不慚,稱美國和英國一起戰勝納粹
    近日,為紀念二戰歐洲勝利75周年日,美國國防部發表了一篇題為《慶祝與思考歐洲勝利日》的文章,其中不僅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之時」,而且美國總統川普在接下來的一段講話中也對蘇聯反法西斯的貢獻和犧牲隻字未提。
  • 「蘇聯罪人」葉爾欽做出的貢獻!
    二戰結束後世界上一共有兩個超級大國,一個是美國,另一個是蘇聯。兩個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稱霸世界,從二戰結束開始這兩個國家就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冷戰,最終冷戰以蘇聯解體結束,美國也成為了最後的贏家。蘇聯解體的原因有很多,但無論怎麼說和一個人肯定脫不了干係,這個人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俄羅斯首任領導人葉爾欽。
  • 為了二戰的勝利,哪個國家付出的代價最大?答案太出乎意料了
    在整個二戰的時間段內,各個同盟國都相應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像是在中國的抗日戰場,美國的太平洋戰場,英國慘烈的諾曼第登陸戰及蘇聯攻陷柏林等等,不管是人員傷亡還是資源消耗,都犧牲了很多
  • 韓戰誰贏了?為何一槍未發的蘇聯和日本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美國陸軍上將克拉克曾說過這樣一番話:「我是美國歷史上在沒有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場戰爭指的便是二戰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歷時三年多、參戰人數超過300萬的韓戰。那麼誰才是這次戰爭的最終贏家呢?
  • 五角大樓竟把二戰爆發歸罪於蘇聯,德國外長都看不下去了……
    扎哈羅娃稱,美國五角大樓日前發表了題為《歐洲勝利日:慶祝與反思時刻》的一份聲明。根據聲明提供的新版本的歷史,二戰始於「德國和蘇聯入侵波蘭」。也就是說,按照美方的此番解讀,與納粹德國一樣,蘇聯也對二戰爆發負有罪責。
  • 二戰結束時,美國有大量轟炸機航母和原子彈,為何沒向蘇聯進攻
    二戰時期,美國的實力已經非常強大,他麼是唯一一個本土沒被破壞,甚至完全沒經歷戰爭的國家。強大的工業實力讓美國將軍隊送往世界各地參戰,並最終主導了二戰的勝利。和其他國家在二戰之後的百廢待興不同,美國在二戰結束之後還有數十艘航母,幾千架轟炸機沒用。很多人認為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和蘇聯的戰爭很快就會開始。然而美軍在兵力和武器都有大量優勢的情況下,卻沒有選擇進攻蘇聯,原因為何呢。首先美國並不是沒有這種想法,只不過和美國的戰略方向、處事風格都有很大偏差。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以美蘇為例,蘇聯在二戰末期出兵我國東北,可謂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然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卻打得異常艱難。按理來說,蘇聯和美國都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經濟實力甚至還強於蘇聯,可為什麼面對同樣敵人,蘇聯打日本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 為什麼說把中國當成前蘇聯對待,將成美國二戰後最大失誤?
    然而,自2018年美國挑起貿易摩擦以來,美國加速了在各領域「圍堵」中國的進程,尤其是川普政府近期的一系列瘋狂舉措再度引起人們對於中美「新冷戰」的擔憂。不過,時代不一樣了,如果美國把中國當成前蘇聯對待,或將成美國二戰後最大失誤,為什麼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