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2020-12-18 陣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和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對眾多國家發起了野蠻的侵略,其中日本在東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對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進行了侵略,甚至在二戰後期,瘋狂的日本還和其他同盟國交手過,然而戰爭進行的狀態卻大不相同。當然,這些戰鬥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敗為結局。

以美蘇為例,蘇聯在二戰末期出兵我國東北,可謂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然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卻打得異常艱難。按理來說,蘇聯和美國都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經濟實力甚至還強於蘇聯,可為什麼面對同樣敵人,蘇聯打日本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首先我們要看到這兩個國家在遭遇日本時戰場的不同。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日本也敗局已定。蘇聯在結束了歐洲戰場的戰爭之後,轉而想要瓜分亞洲戰場的勝利果實,於是決定出兵中國東北。東北多處平原,宜機械作戰,恰巧蘇聯一向長於裝甲戰,而日軍卻沒有什麼坦克可用。

不止如此,東北的平原地區還非常適合蘇軍擅長的大型軍團作戰。在1939年,日軍就曾經為了石油資源北上,但在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聯打敗,那時候的日軍尚算兵強馬壯都無法戰勝蘇聯,更不要說早已被戰爭拖垮的二戰末期了,所以蘇軍在東北戰場上基本上都沒遇到什麼有效的抵抗。

反觀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主要是在海上,還有一些島嶼,這種地形如果打遊擊戰的話,會把戰爭的時間無限拖長,而日軍面對強大的美軍就是這樣做的,因此讓美軍非常苦惱,最後不得不用原子彈結束戰爭。

另一方面,在蘇聯和日本開戰的時候,曾經被稱為「皇軍之花」的日本關東軍已經把大部分精銳軍隊都調往了其他戰場,只有少部分新兵還留守在東北,此外就只剩一些偽軍,戰鬥力大打折扣。其實按戰爭的發展,日本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但蘇聯認為在戰爭的最後關頭出兵可以得到勝利果實,增加在東北亞的影響力,所以這本就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

而日本從偷襲美軍的珍珠港開始,就是一場瘋狂的賭博。海軍是日本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同時美軍還遭受了巨大損失,所以這場戰爭的開始是打得難捨難分,最後還是中途島一戰決定了戰爭的走向。即使是在損失了海上精銳部隊之後,還不惜組建瘋狂的「神風」特攻隊進行自殺式,企圖挽救太平洋戰場的危局,可以說美軍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這場戰爭的時間也拖得非常長。

可以說,當時蘇聯和美國在遭遇日本軍隊時產生的不同表現並不能簡單地用實力來解釋,而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係。不過唯一能夠肯定的是,瘋狂殘忍的法西斯主義必將失敗,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戰鬥是一定會得到勝利的。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史無前例的大戰,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殺戮,它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大的劫難。令人髮指的三大慘案(奧斯威辛集中營、蘇聯內務部秘密警察、南京大屠殺)皆出自二戰。

因此了解與熟知歷史真相才是避免人類作繭自縛的最好方法;俗話說:讀史明智、鑑往知來。特別是像這種離我們最近的最大的戰史,才更能讓我們更貼近歷史,感受歷史的溫度。

雖然都說讀書的習慣應該從小培養,但求知的欲望卻從來不會晚。

如果想要徹底了解二戰,我強烈推薦《二戰全史》這本書,不論是自己讀還是給孩子買,這本書都是十分不錯的選擇。書中還附帶百餘幅二戰中珍貴歷史照片,方便讀者們切身感受當時之情況,擁有極強的代入感。

《二戰全史》被稱為迄今為止關於二戰內容最全面、視角最豐富的歷史讀物。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如波蘭閃擊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諾曼第登陸等等;而且從細微之處著眼,包括了諜光秘影、風雲人物。

《二戰全史》全冊共4本,分為上下兩篇,性價比只有那麼高,如果你感興趣,不妨點擊下方橫條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同樣是超級大國,為何美國打日本這麼難,而蘇聯卻能輕鬆取勝
    如果要說二戰展現出的人類最典型的進步,那應該就是如何將人類的智慧運用到殺人上面去了,日本作為二戰軸心國之一,除了犯下累累罪行外,它也基本上把二戰同盟國裡面的強國打了遍。日本曾經與超級大國蘇聯和美國都發生過戰爭,美國、蘇聯是同盟國成員,雖然雙方有合作關係,但是在國力上面,卻是相抗衡的。
  • 二戰時如果德國打美國,日本打蘇聯有沒有打贏的可能?看完後明白了!
    我說一個結果,可能你會不愛聽,如果在二戰當中真的是德國打美國,然後日本打蘇聯。但是在這種情況下,德國也只能像日本那樣不在背後對蘇聯下手,那麼說實話德國與日本戰敗的時間可能更快,甚至可以說二戰根本就不會爆發。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不幫助德國打蘇聯?這四點是關鍵 1941年10月,德軍170萬軍隊開赴莫斯科,蘇軍緊急應戰,歷時3個多月的莫斯科保衛戰打響了。
  • 美國打日本這麼難,為何蘇聯打得很輕鬆?真實原因和軍力沒關係
    美國之所以被卷進了二戰,根源就是日本在1941年發起的珍珠港事件,這些歷史事件在很多影視劇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但是有一點很讓大家疑惑,就是不管說哪一場戰役,美國和日本只要交戰,美國打得都不是很輕鬆,反而很費力,相反,蘇聯在攻打日本的時候卻很輕鬆,短時間內以較小的代價粉碎了日本在中國的要塞群,而實際上美國的軍事實力並不比蘇聯低,
  • 二戰美國打日本很困難,為何蘇聯對陣日本關東軍卻「摧枯拉朽」?
    二戰時期,從日本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始,美國於8日對日宣戰,美日在太平洋戰場上大打出手,一直打到日本投降,其間美國還向日本扔了兩顆原子彈。雖然然美國最後勝利了,並佔領了日本,但美國打的很苦。
  • 日本炸了美國珍珠港,美國為什麼先不打日本,卻跑去打德國
    我們知道,二戰初期,美國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甚至還大量向日本出售軍用物資,大發戰爭財。特別是石油,僅珍珠港事件爆發的1941年前三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就比上年增加了131%。所以說,二戰前期,號稱中立的美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斷向資源匱乏的日本大量提供軍工物資,實有幫兇之嫌。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這個情況下就等於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要合夥幹翻全世界了。以上就是二戰時候的一個大背景!美國是1941年加入到二次世界戰爭當中的,標誌性的事件就是日本轟炸了美國的珍珠港。日本把美國給拖進了戰爭中,德國肯定是不開心的,找了日本這個豬隊友,真的是倒了八輩子黴了。
  • 二戰,美國比蘇聯實力還要強,為什麼對日作戰反而更吃力?
    二戰時期,美國和蘇聯都對日本開戰,但雙方的狀態卻完全不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打得的確很吃力。這一點,我們從最終戰果就可以看出來了。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太平洋戰場上日本陸海軍死亡人數超150萬人。
  • 二戰時德國和日本為什麼不見好就收,還要擴大戰爭?
    李三萬摘要:二戰初期,德國和日本都是贏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為什麼不見好就收,還要繼續擴大戰爭,並且和多個國家開戰,像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則是發動偷襲珍珠港和美國開戰?二戰初期,德國和日本都是贏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為什麼不見好就收,還要繼續擴大戰爭,並且和多個國家開戰,像德國進攻蘇聯,日本則是發動偷襲珍珠港和美國開戰?
  • 二戰時,若侵略我國的是德國,中國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在這幾個國家中,中國的實力看似是最弱的,並不是因為中國缺少作戰的將士,而是中國的軍事武器裝備太落後了,即便1000個人也很難戰勝的了10個手中拿著衝鋒鎗的人,即便是勝了,付出那麼大慘痛的代價,這種勝利是我國需要的嗎?
  •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為何不東西兩面夾擊蘇聯?
    二戰時,德國與日本是盟國,但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上的結盟,在軍事上還是各自為戰。戰爭初期,雙方開局打的都不錯。德國橫掃大半個歐洲,連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都被按在地上摩擦,龜縮在英倫三島瑟瑟發抖。這主要是德日兩國胃口太大了:1941年6月22日,德國閃擊蘇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兩國擴大戰場的理由都很奇葩,德國說打蘇聯是為了烏克蘭的石油,日本偷襲美國說是為了鞏固亞太地區的制海權。
  • 二戰時如果將日本換成德國,我們能打贏嗎?至少會艱難10倍
    中國在抗日戰爭中頂著如此大的裝備差距都能獲勝,那麼如果將日本換成二戰時期的德國,我們能取得勝利麼?毫不誇張的說,其難度至少要比打日軍困難十倍。 同時德國軍隊的裝備和裝甲師是日本完全無法比擬的,光是從裝備上來說德國就要領先同時期的日本好幾個水準,日軍在德軍面前很可能不堪一擊,更別說當時的中國軍隊了。
  • 二戰中日本為什麼不進攻蘇聯?反而要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老周 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 二戰時期,為何蘇聯海軍連五分之一的日本海軍都打不過?
    蘇聯是二戰的戰勝國,也是二戰中陸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蘇聯這個超級大國,在二戰時期,其海軍卻比日本聯合艦隊差的多。這主要是因為各個大國都有不同於其他國家的發展環境和歷史,而且地理環境也不同,因此,每一個國家在自己的成長壯大的過程中,都有自己側重的方面和短板領域,如果放棄了自己的獨特優勢,那就等於放棄了國運。
  • 二戰時若日本不打美國,而是選擇和德國一起聯手對付蘇聯會怎樣?
    日本若是不打美國,他們和德國一起來對付蘇聯,戰役還是要輸的。不說別的,戰略縱深度上,蘇聯就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了,人家仗著地盤大就是不投降,等你疲憊的時候,戰略物資補充不上的時候,再給你致命的一擊。日本和德國的地盤有限,都是資源緊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發動戰爭的。
  • 德國進攻蘇聯,希特勒讓日本幫忙,為何日本不攻蘇聯反打美國?
    其實,關於這一點,許多人都曾發表過他們的看法。但是大家都是從戰術上來分析的,比如如果德國和日本一起夾擊了蘇聯,蘇聯就會亡國什麼的。但是,大家都說得很片面。打仗可不是玩戰術遊戲那麼簡單,那是要拼經濟的!兩個國家打仗,戰術只能決定一場兩場局部戰爭的勝利,但是要打贏整個戰爭,還是需要有強大的國力和豐富的資源才行!
  • 希特勒點名讓日本攻打印度,那麼當初為什麼不讓日本進攻蘇聯呢?
    德國面對英法等國以及蘇聯的反擊,壓力倍增。為了扭轉這個局面,德國想到了日本。希特勒要求日本進攻印度,這樣可以牽制英國,打亂盟國的部署。當時德國和日本的算盤打得非常好,德國希望日本能夠打穿印度,最後和他們在歐洲匯合。結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日本集結了近十萬人,發動了因帕爾戰役,結果損失了一半,只能狼狽地撤退了。
  • 為什麼說日本二戰攻打蘇聯必敗無疑,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明白了
    關於二戰的歷史,曾經我一直有個疑問,為啥當時日本選擇了南下,而不是北上攻打蘇聯?在1941年夏天德國開始進攻蘇聯的最初階段,蘇軍連戰連敗,德軍兵鋒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此時日本選擇從西伯利亞對蘇聯進行夾擊,那麼蘇聯是否還能頂得住呢?如果蘇聯真的沒頂住,那麼二戰史是否就要改寫了呢?
  • 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
    導語:二戰時期,假如美國沒有參戰,英國和蘇聯能打贏德國嗎?眾所周知,二戰前期美國是沒有參與戰鬥的,他參戰的契機在於「日本突襲珍珠港」。1941年12月份,美國全面向日本宣戰,並在不久之後派遣航母運送轟炸機實施轟炸,正式打響太平洋戰爭的第一槍,隨後雙方海軍展開交鋒。美國的加入,緩解了各大戰線的壓力,日德兩國不得不增添兵力,抵擋同盟國軍隊的反撲。希德勒聽到這個消息時也是氣得不行,他十分害怕美國參戰,一直不去主動招惹,結果日本就如此堂而皇之的拉他下水,簡直就是「豬隊友」般的操作。
  • 二戰時德軍為何打不下蘇聯?日本不幫忙是重要原因,美國是次因
    希特勒是個好大喜功的人,他曾經當著一屋子的將軍說:「當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實施時,全世界將大吃一驚!」他沒有誇張,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正式實施巴巴羅薩(Unternehmen Barbarossa)計劃,全力向蘇聯進攻,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面戰爭自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