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和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對眾多國家發起了野蠻的侵略,其中日本在東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對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進行了侵略,甚至在二戰後期,瘋狂的日本還和其他同盟國交手過,然而戰爭進行的狀態卻大不相同。當然,這些戰鬥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敗為結局。
以美蘇為例,蘇聯在二戰末期出兵我國東北,可謂是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然而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卻打得異常艱難。按理來說,蘇聯和美國都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之一,美國的經濟實力甚至還強於蘇聯,可為什麼面對同樣敵人,蘇聯打日本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首先我們要看到這兩個國家在遭遇日本時戰場的不同。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日本也敗局已定。蘇聯在結束了歐洲戰場的戰爭之後,轉而想要瓜分亞洲戰場的勝利果實,於是決定出兵中國東北。東北多處平原,宜機械作戰,恰巧蘇聯一向長於裝甲戰,而日軍卻沒有什麼坦克可用。
不止如此,東北的平原地區還非常適合蘇軍擅長的大型軍團作戰。在1939年,日軍就曾經為了石油資源北上,但在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聯打敗,那時候的日軍尚算兵強馬壯都無法戰勝蘇聯,更不要說早已被戰爭拖垮的二戰末期了,所以蘇軍在東北戰場上基本上都沒遇到什麼有效的抵抗。
反觀美國和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主要是在海上,還有一些島嶼,這種地形如果打遊擊戰的話,會把戰爭的時間無限拖長,而日軍面對強大的美軍就是這樣做的,因此讓美軍非常苦惱,最後不得不用原子彈結束戰爭。
另一方面,在蘇聯和日本開戰的時候,曾經被稱為「皇軍之花」的日本關東軍已經把大部分精銳軍隊都調往了其他戰場,只有少部分新兵還留守在東北,此外就只剩一些偽軍,戰鬥力大打折扣。其實按戰爭的發展,日本戰敗只是時間問題,但蘇聯認為在戰爭的最後關頭出兵可以得到勝利果實,增加在東北亞的影響力,所以這本就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戰爭。
而日本從偷襲美軍的珍珠港開始,就是一場瘋狂的賭博。海軍是日本引以為傲的精銳部隊,同時美軍還遭受了巨大損失,所以這場戰爭的開始是打得難捨難分,最後還是中途島一戰決定了戰爭的走向。即使是在損失了海上精銳部隊之後,還不惜組建瘋狂的「神風」特攻隊進行自殺式,企圖挽救太平洋戰場的危局,可以說美軍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這場戰爭的時間也拖得非常長。
可以說,當時蘇聯和美國在遭遇日本軍隊時產生的不同表現並不能簡單地用實力來解釋,而是和天時地利人和有關係。不過唯一能夠肯定的是,瘋狂殘忍的法西斯主義必將失敗,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戰鬥是一定會得到勝利的。
如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史無前例的大戰,那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慘絕人寰,毫無人性的殺戮,它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大的劫難。令人髮指的三大慘案(奧斯威辛集中營、蘇聯內務部秘密警察、南京大屠殺)皆出自二戰。
因此了解與熟知歷史真相才是避免人類作繭自縛的最好方法;俗話說:讀史明智、鑑往知來。特別是像這種離我們最近的最大的戰史,才更能讓我們更貼近歷史,感受歷史的溫度。
雖然都說讀書的習慣應該從小培養,但求知的欲望卻從來不會晚。
如果想要徹底了解二戰,我強烈推薦《二戰全史》這本書,不論是自己讀還是給孩子買,這本書都是十分不錯的選擇。書中還附帶百餘幅二戰中珍貴歷史照片,方便讀者們切身感受當時之情況,擁有極強的代入感。
《二戰全史》被稱為迄今為止關於二戰內容最全面、視角最豐富的歷史讀物。不僅從宏觀上講述戰爭,如波蘭閃擊戰、列寧格勒保衛戰、諾曼第登陸等等;而且從細微之處著眼,包括了諜光秘影、風雲人物。
《二戰全史》全冊共4本,分為上下兩篇,性價比只有那麼高,如果你感興趣,不妨點擊下方橫條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