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炸了美國珍珠港,美國為什麼先不打日本,卻跑去打德國

2020-12-15 騰訊網

我們知道,二戰初期,美國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甚至還大量向日本出售軍用物資,大發戰爭財。特別是石油,僅珍珠港事件爆發的1941年前三個月,美國賣給日本的飛機汽油,就比上年增加了131%。所以說,二戰前期,號稱中立的美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斷向資源匱乏的日本大量提供軍工物資,實有幫兇之嫌。

事實上,美國之所以對日奉行綏靖政策,目的就是引誘日本進攻強大的蘇聯,然後坐收漁翁之利。但日本卻不懂事,在諾門罕受挫後,轉而進攻法屬印度支那南部。

日本的「不聽話」行為激怒了美國,開始對其實行石油禁運。沒有石油,日本的戰爭機器將難以為繼。於是日本人偷襲了美軍的珍珠港,美國才正式對軸心國宣戰。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此後的二戰進程中,美國並沒有立刻向轟炸珍珠港的日本展開報復,反而對德國展開進攻,搞起了所謂的」先歐後亞」,這是為什麼呢?

(偷襲珍珠港)

一、「先歐後亞」是美國既定的戰略方針。

其實早在日本襲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珍珠港之前,先歐後亞的戰略方針就已經出爐了。美國之所以遲遲不參戰,最根本的目的還是想老牌帝國之間相互廝殺消耗,自己成為新的世界霸主。

想要爭奪世界霸主的寶座,就必須控制歐洲。因為自工業革命之後,歐洲一直是世界的中心。如果英法德等歐洲老牌帝國不衰落,美國很難崛起。特別是一戰時,美國就曾對掌控世界霸權躍躍欲試,結果在實力依然強大的英法面前,碰了一鼻子灰,只能灰溜溜地返回北美,等待機會捲土重來。

二戰的爆發讓美國欣喜若狂,當時抵制美國稱霸的英法自顧不暇,法國在德國鐵蹄下早早投降,英國也被炸得垂頭喪氣,只得向美國低下了高傲的頭。1941年8月14日的《大西洋憲章》,就是英美世界霸權交接的標誌性事件,而為了順利上位世界霸主,首秀出場擺平歐洲問題是當務之急。

(二戰中的美軍)

二、打德國利於儘快結束戰爭。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在德意日軸心國體系中,德國無疑是最具威脅的強大對手,1941年底時,德國的武器生產排名世界第一,加上它佔領歐洲領土、資源,可以說後勁十足,潛力巨大。

而日本由於本土資源匱乏,不僅工業實力不足為懼,其主力軍隊還深陷中國戰場不能自拔,已經沒有什麼威脅可言。當務之急,解決歐洲問題刻不容緩。

如果美軍直接展開報復攻擊日本,那麼就要面臨消耗巨大的奪島戰。等到擊敗日本,最少得花兩年時間。與此同時德軍憑藉強大的工業,繼續向英蘇展開瘋狂的進攻。一旦英蘇任何一方戰敗,那麼德國將更加難以降服。因此美國要趁英俄尚有實力時,首先對付德國,以避免美軍單打獨鬥的更大損失。

(宋美齡舊照)

三、籠絡歐洲盟國的需要。

當時,中國軍隊正在與日軍的血戰中苦苦支撐,美國向日本宣戰後,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政府主張美國「先亞後歐」,以解日軍之患。為了達到目標,他還命時任中國軍事代表團團長熊式輝,在太平洋作戰會議上提交提案,希望盟國改變先解決德國再解決日本的戰略方針。

1942年底,蔣中正又特意指示宋美齡,出訪美國尋求支持,反對「先歐後亞」戰略。為此,宋美齡通過演講來宣揚日本的擴張野心,並在舊金山記者招待會上提到珍珠港日本對美國的暴行,是美國自墨西哥戰爭以來受到的第一次攻擊。

雖然宋美齡的宣傳,在美國民眾中引起很大共鳴,但美國政府還是認為,當時世界處於領導地位的仍是美英蘇三國。英國被德國重重封鎖,已經物資短缺行將崩潰,而蘇聯獨擋納粹百萬大軍,也損失慘重。兩個盟友都急需解圍,拉他們一把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就連泰晤士報都說,擊敗德國意味著盟軍開始走向勝利,在這一點上美英蘇三國觀點完全相同。所以即使是為了籠絡兩個盟友,為勝利後主導世界秩序做準備,美國也會首先解歐洲之圍。

還有一點,就是德國封鎖了美國和歐洲的貿易往來,對美國經濟造成一定影響。先打德國,儘快恢復歐美貿易,從經濟層面來說對美國更划算。

(參考資料:《二戰中美國為何採取"先歐後亞"戰略——兼論"先歐後亞"戰略對中國戰場的影響》等)

相關焦點

  • 明知差距很大,日本當年為什麼還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上個世紀中期的時候,由於工業迅速發展,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生產力迅速增加,導致國內的矛盾日益凸顯,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和日本挑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在二戰時期的日本,為什麼在明知差距不小的情況下還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它怎麼敢這樣做?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不用盡兵力打一處,反而去招惹強大的美國?
    而日本在侵略中國的時候,他們其實也同時在侵略其他的國家,這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當時的日本做了一件讓人更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日本的空軍部隊竟然去偷襲了比自己強大很多的美國軍隊的軍事基地,那就是之後的珍珠港事件。
  • 日本明知打不過美國,為何還要偷襲珍珠港?到如今才知道其中緣由
    對於這件事情我們一直都非常的不明白,那就是日本明知自己的實力不如美國,為什麼還要冒險去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首先我們都知道,二戰爆發以後美國雖說聲稱自己是保持中立的,但私底下對很多國家出售了大量武器裝備,而以德國對美國的了解,美國肯定會參戰只不過時間沒到而已。
  • 日本當年為什麼執意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長時間的交戰讓日本在亞洲戰場陷入劣勢,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日本選擇了偷襲珍珠港,甚至連希特勒在收到消息後都是大為不解,認為日本已經瘋了,那麼當年日本要執意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美國的這一手操作,讓日本的戰爭機器陷入癱瘓,日本面臨的局面就是慢性等死,加上日本也擔心美國對他們發動攻擊,於是謀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消滅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隨後就可以去佔用東南亞的資源。
  • 日本不知道自己與美國的差距嗎?當初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二戰時期美國的強大實力是各個國家都有目共睹的,日本很顯然不可能打得過美國,把美國惹惱了到底對日本有什麼好處?美國在二戰時期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世界各國的軍火供應商,也因此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當時美國國內的主流意見是反對直接參戰,但是日本的這一舉動讓美國大為光火,直接導致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美國吊著打,甚至還得到了美國送過來的兩顆原子彈,國內損失慘重。
  • 二戰往事: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其實是當年日本的最佳選擇!
    因為二戰的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波及範圍廣,更更加讓人懷疑人生的就是二戰中使用的武器都是特別厲害的,先拋開國家之間的損害,就對大自然來說傷害都特別大了。因為在此期間美國以及日本等國家都使用了核武器,隨著科技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們知道核武器對人以及野生動物的危害都是特別大的,會使生物變異等,而且重金屬也汙染土地,水資源。之後人們食用水的話就會中毒或產生其他的症狀。
  • 二戰時期,明明日本打不過美國,可為什麼還要偷襲珍珠港?
    世界對於日本敢於對美國出手,進行偷襲的行為可以說是十分震驚,偷襲珍珠港不僅僅是對美國海軍基地的行動,同時也是美國被激怒,直接參戰的導火線,也是一個引子,引發了太平洋戰爭。珍珠港事件從短期和中期的角度來看是一次輝煌的勝利,這次的勝利使日本軍方受到了極大的鼓舞。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襲擊「珍珠港事件」將美國拉入戰爭?
    「明治維新」這個轉折點,推動日本社會的發展,讓日本走上了「富國強兵、脫亞入歐」的道路,使日本躍居世界軍事強國之列,最終蛻變成為以侵略擴張,掠奪好戰的軍國主義國家。但在二戰時期,為什麼日本當時對強國「美利堅」不宣而戰,偷襲了美國在夏威夷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悍然發動「太平洋戰爭」,將美國拉下了戰爭的泥潭中呢?
  • 為什麼二戰時期強大的美國和蘇軍連小小的日本本土都登錄不了
    應該說,二戰時期的美國、蘇聯綜合國力都不比日本差,許多方面還強於日本,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有登錄日本國土把他們消滅乾淨呢?二是二戰的前半期主要戰場在歐洲,發起戰爭的德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上,根本抽不出力量攻打日本。如果既在西線攻打德國,又在東亞向日本開戰,必然會造成兵分兩路,精力上受影響,軍事實力上也會分散,這是兵之大忌,美蘇都不會去冒這個險。
  • 為什麼二戰時蘇聯打日本人那麼輕鬆,而美國打日本卻很艱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德國和日本為首的軸心國對眾多國家發起了野蠻的侵略,其中日本在東亞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行,對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進行了侵略,甚至在二戰後期,瘋狂的日本還和其他同盟國交手過,然而戰爭進行的狀態卻大不相同。當然,這些戰鬥都是以日本法西斯的失敗為結局。
  • 二戰時美國為什麼要跟德國打,而不是支持德國削弱蘇聯?
    這個情況下就等於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要合夥幹翻全世界了。以上就是二戰時候的一個大背景!美國是1941年加入到二次世界戰爭當中的,標誌性的事件就是日本轟炸了美國的珍珠港。日本把美國給拖進了戰爭中,德國肯定是不開心的,找了日本這個豬隊友,真的是倒了八輩子黴了。
  • 看似日本勝利的珍珠港事件,卻讓美國無比憤怒並對日本宣戰
    珍珠港事件使得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卻也讓美國加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其龐大的戰爭機器如今被徹底發動,工廠的轟鳴聲如同隆隆的炮聲。可以說偷襲珍珠港本身,在某個意義上改變了戰爭的形式,也使得本來優勢的德國蘇聯戰場變得緊迫起來。
  •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為何仍堅持先歐後亞的戰略
    日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為何仍堅持先歐後亞的戰略 德國在41年登陸不了英國。英國面向歐洲一邊幾乎沒有海灘,全是礁石和懸崖,以德國海軍實力,41年前想登陸英國是不可能的。
  • 日本人你偷襲珍珠港反惹一身騷,是愚蠢嗎?
    當然不是,偷襲珍珠港是日本的一場豪賭,亦是一場必打之仗。 1、和美國必有一戰,晚打不如早打 美國的計劃是什麼?肯定是和一戰一樣的策略。先讓英德蘇日中這幾個主要交戰國使勁打,都打到奄奄一息,最後出來收場。
  • 日本偷襲珍珠港公然挑釁美國,為何卻在太平洋戰場上慘敗?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公然挑釁美國。美國總統羅斯福當即發布聲明,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拉開帷幕。日本敢偷襲珍珠港公然挑釁美國,必然是做了十分充足的準備,可日本為何卻在太平洋戰場中慘敗?
  • 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大勝還是大敗?明知實力懸殊為什麼日本還要去招惹...
    時至今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75年了,但以我們現在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一些戰役還是會有著一些疑惑,小編一直就很疑惑當年日本為什麼要去偷襲珍珠港,導致美國的參戰,也正是因為美國的參戰從而加速了軸心國的敗亡,這不是自掘墳墓嗎?
  • 日本偷襲珍珠港後,希特勒為何會痛罵日本是「豬隊友」
    日本是一個資源稀缺的島國,所以在和中國打了幾年之後,資源明顯供應不上,北邊的蘇聯雖然資源豐富,但是日本在和蘇聯打了一仗後,便不敢在北方挑事了。東南亞也有著豐富的石油,橡膠等資源,但是這些國家都被英美等西方列強控制,美國還經常故意抬高價格賣給日本,或者凍結對日貿易,讓日本人心裡很不舒服,於是日本人便放棄北上的戰略,改為南下。
  •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然也不會被原子彈襲擊
    二戰時,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不然也不會被原子彈襲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全球半個世界都捲入進來。這次戰爭,是由德國、義大利和日本三個主要軸心國發起的戰爭。最後德國義大利先後投降,日本一直到8月15日才選擇投降。
  • 二戰,日本為何不集中力量攻打中國,反而跑去招惹強大美國?
    要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德國,義大利三大軸心國被世界治的服服帖帖,也讓三個特別強大的國家自此隕落。那麼,關於日本開拓太平洋戰場的決定,很多人覺得日本已經在中國戰場佔據了很大的優勢,為什麼不集中力量攻打中國,卻還要去招惹實力比它強很多的美國呢?
  • 為何日本偷襲珍珠港,除了德國所有國家都在歡慶,連美國都很高興
    大家都知道,在二戰的時候,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事件,加速了二戰的結束進程,那是在1941年的時候,日本的海軍偷襲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的駐地,珍珠港,開闢了二戰的太平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