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二戰時期的美國、蘇聯綜合國力都不比日本差,許多方面還強於日本,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沒有登錄日本國土把他們消滅乾淨呢?這裡面當然有很多原因:
一是當時的日本儘管人口只有7千多萬,但是經濟、軍事實力是比較強大的,首先日本的工業比較發達,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4——5%,經濟規模突破了160億美元。其次軍工體系完善,武器裝備先進,能夠大規模生產飛機、坦克、艦艇和航空母艦等現代武器裝備。再次軍事實力強大,1942年日軍總兵力達到最高峰值700萬,作戰飛機總數達到1萬架,擁有10艘航母,超過了7艘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對於這樣的實力,強大的美國、蘇聯也不能小視,單獨一個國家與日本作戰,損失將是慘重的,所以他們不會盲目地去攻打日本本土。
二是二戰的前半期主要戰場在歐洲,發起戰爭的德國幾乎佔領了整個歐洲,這個時候美國和蘇聯的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與德國法西斯作戰上,根本抽不出力量攻打日本。如果既在西線攻打德國,又在東亞向日本開戰,必然會造成兵分兩路,精力上受影響,軍事實力上也會分散,這是兵之大忌,美蘇都不會去冒這個險。
另外美國和蘇聯也有明哲保身的思想,認為日本沒有攻打自己,自然與己無關。到後來日本在太平洋上大耍威風,並且侵犯了美國的利益,那美國不得不動手教訓日本了。
三是日本襲擊珍珠港。美國在二戰前是個奉行孤立主義的國家,到了1929年,大蕭條爆發。羅斯福新政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一邊制定了《租借法案》,主動向其他國家提供有償援助,當然這就是後來美國世界警察的來源了。另一邊向各國倒賣軍火,發了一筆大財。經濟實力的強大使美國的美元成為國際通用貨幣,而且還掌控了世界石油資源。
1941年,日本維持戰爭需要石油資源,開始進駐南部法屬印度支那,當時的石油掌握在美國人和英國人手裡,美英對日本實行石油禁運,日本很不高興,於時就爆發了著名的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出動大量的海空軍突襲了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炸沉炸傷8艘戰列艦和10多艘其他大型艦隻、20餘艘中小型艦艇,擊毀美軍軍機180多架,斃傷美軍3500多人,摧毀和損壞了港內、島上的大部分設施,美軍損失非常慘重。
美國歷來是欺負他國的,什麼時候受過別國的欺凌,如今日本膽大妄為,竟敢侵略強大的美國,這不是找死嗎?於是美國開始堅定地走到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前臺。
四是美國之所以不從地面上登陸日本國土,一方面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了避免更多的美軍傷亡;另一方面是美軍的軍事實力強大,特別是空軍、海軍實力均為世界最強的,更為厲害的是已經研發出了原子彈。既然軍事裝備這麼強大,那就完全沒有必要用陸軍進行地面攻擊了。於是美軍就用空軍力量對日本進行了狂轟濫炸,雙方打得很焦著,很血腥,中途島,硫磺島,衝繩島,每一戰都很艱難。美國往日本本土狂扔炸彈和燃燒彈,最狠的一晚上就炸死了10萬人,總共被炸死的比原子彈炸死的還多。除了戰略轟炸,還有封鎖港口,導致日本糧食供給也成了問題。與此同時,在1945年美軍還向日本廣島、長崎這兩個地方投擲了原子彈,徹底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而且此時蘇聯軍隊也在中國的東北地區對日軍展開了激戰,加上中國的八年抗戰已使日軍實力消耗已盡,萬般無奈之下,日本只有宣布投降。
所以說二戰的勝利是世界人民團結一致、聯合作戰的共同勝利,這一勝利必將彪炳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