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二戰期間,日本和德國是盟友,在德國進攻蘇聯,特別是在1941年下半年,蘇聯最為困難時,如果日本出兵進攻蘇聯,很可能就會將蘇聯徹底打敗,為什麼結果日本不但沒有進攻蘇聯,反而偷襲珍珠港和英美開戰?
說起日本不進攻蘇聯,很多人首先會認為這是日本打不過蘇聯,就像張鼓峰和諾門罕兩次和蘇軍的衝突,都被蘇軍打得灰頭土臉,所以日本不敢再去招惹蘇聯。
這個理由顯然是站不住腳的,因為日本雖然在張鼓峰和諾門罕兩次衝突中失利,但都是蘇軍依仗巨大的體量,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才取得勝利,無論是投入的部隊,傷亡,還是各種作戰物資的消耗,蘇軍都是日軍的四倍五倍甚至更多。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蘇軍根本就不是日軍的對手。所以,戰後日軍得出的結論就是日軍完全可以以一敵四,之後在東北地區部署的兵力就是按照這個比例來進行的。
而且,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行動,全面進攻蘇聯,戰爭初期,蘇軍連遭慘敗,兵員和裝備損失慘重,僅僅基輔戰役中被俘就超過了60萬人。到了1941年11月,德軍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聯可以說已經危在旦夕,是獲得了日本不會出兵進攻蘇聯的絕密戰略情報,這才從遠東地區緊急抽調部隊馳援莫斯科,最終遏制住了德軍的攻勢。
如果日軍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候出兵,蘇聯就無法從遠東抽調部隊來增援莫斯科,莫斯科得不到援軍,必然難以頂住德軍的攻勢。而且日本出兵,兩線作戰對蘇軍的士氣軍心都是極大的打擊。一旦莫斯科守不住,交通樞紐、政治中心的丟失,將對整個戰局產生巨大影響,很可能就此徹底戰敗。
那麼,這樣唾手可得的勝利,日軍為什麼沒有動心,沒有出兵進攻蘇聯?
原因根本不是打不過蘇軍,就算張鼓峰和諾門罕的時候打不過,但在1941年的下半年,蘇聯的局勢就像是一幢搖搖欲墜的破房子,只要輕輕一腳就可以使其轟然倒塌。這個便宜日本為什麼不要?
真正的原因是——資源。
日本是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石油、鋼鐵這種戰爭所須臾不能缺少的戰略性原料,基本都依賴進口,當時日本石油和鋼鐵的主要供應國是美國。日本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了掠奪資源,和控制更廣闊的市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即便佔領了中國華北、華東大片土地,但中國是個農業國,日本所需要的資源幾乎都沒有,中國當時的主要油田是遠在西北的玉門,鋼鐵在東北還有一些,但東北的鋼鐵產量根本滿足不了日本在戰爭中的消耗。
所以,日本的戰時經濟其實在1939年就已經瀕臨崩潰,到了1941年美國接連對日本實行鋼鐵和石油禁運之後,日本只有唯一的選擇——和英美開戰,這是根本沒有其他選擇,唯一的選擇。
而進攻蘇聯的話,從東北進攻蘇聯的遠東地區,廣袤的西伯利亞,綿延兩千公裡都是貧瘠的荒原,用鳥不拉屎來形容都不為過,沒有石油,沒有鋼鐵,日本想要的資源都沒有,你說日本怎麼可能耗費本來就十分短缺的資源,去進攻這一片不毛之地?這種得不償失的買賣,換了誰也不會做的。
儘管日本也清楚和美國的國力相差懸殊,但日本還是想賭一把,因為不和英美開戰,就只能聽憑積攢的那點石油儲備被慢慢消耗完,如果開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要知道日本向來是有以弱勝強的傳統,甲午對清朝,日俄對沙俄,都是如此。所以,日本也想和美國較量一番,當然像山本五十六、米內光政這樣對美國很了解的人,也知道要戰勝美國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麼打疼美國,迫使美國接受日本的條件,劃分在太平洋的勢力範圍,贏得體面的媾和對日本來說就算成功了。
但是,最終的結果,大家也都很清楚了,日本徹底戰敗,在這場用整個國家作為賭注的豪賭中,輸得一乾二淨。
其實,日本還有另外一種選擇,事半功倍的選擇,那就是——進攻蘇聯,不過不需要進軍荒涼的西伯利亞大平原,只需要攻佔遠東地區的港口。原因很簡單,從美國西部港口出發,經過日本海,到達蘇聯遠東港口的太平洋路線是美英援助蘇聯最重要的路線,運輸量佔援助總量的47.1%!
一旦佔領了遠東港口,就等於切斷了美英援助蘇聯的生命線,沒有了美英援助的坦克、飛機、卡車,還有
輪胎、高辛烷航空汽油、有色金屬、食品等等,這些基本上都是蘇聯當時自己無法生產或者產量很少的寶貴物資,對於支撐戰爭來說意義重大。
沒有了美英的援助,等於是輸血管被掐斷,蘇聯的處境自然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日本出兵造成兩線作戰的困境,蘇聯自然無法從遠東地區抽調部隊,還有在軍心士氣方面的打擊,此消彼長之下,蘇聯的結局還真要悲劇了。
而對日本來說,只佔領遠東的港口,所需要付出的資源,或者說成本相對就要小德多,這樣的話,日本還是能夠接受的。當然,如果納粹德國再給日本許諾,打敗蘇聯之後再將高加索油田一定比例的石油給日本,想必日本是一定出兵的。很可惜,當時德國和日本不但沒有這樣的戰略眼光,也沒有密切的戰略協同,說是盟友,卻從來沒有為這樣的戰略配合進行過討論和磋商。
最終,錯過了1941年下半年這個絕好的時機,蘇聯守住了莫斯科,熬過了最困難的時光,進入1942年之後,德國再要想打敗蘇聯,就基本不可能了。至於日本,也只能在1941年12月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向著覆滅的深淵一路墜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